第145章 塔林

字數:4418   加入書籤

A+A-


    七月的桃子已經成熟,去往普濟寺的路上,桃樹掛滿了果實。
    毛桃又硬又酸,沒人吃,才得以剩下,掛在樹上等著成熟落地。
    徐文俊和鍾承誌兩人午時時分來到普濟寺,入的寺來尋一知客,告知兩人想拜拜佛,然後在附近遊玩一番,欲借住幾日。
    普濟寺是江南府最大的寺廟,占地極廣,房屋就有幾百間,僧侶有三百人左右,再加上一些寺奴和寄寓人,恐怕已經超過了四百人。
    寄寓人是一些長期居住在寺廟的人,比如信徒,雲遊僧人,求學修行的文人,再就是因事居住的人,比如落難、旅途生病等。
    寄寓人不用交錢住宿,但一般會主動供奉些香火錢,沒錢的人也會幫寺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回報寺裏收留。
    故徐文俊兩人借宿寺廟也不奇怪,知客將兩人帶到後院廂房,安排了當就走了。
    兩人在房間待不住,就出外逛一逛,普濟寺從山門進來,分前殿、中殿、大雄寶殿等多個大殿,各種菩薩供奉了十多尊,另外還各有左右配殿等組成多個院落。
    地方太大,全寺逛完已經到了晚飯時分,兩人去齋堂隨意吃了點齋飯,就回了寄住的廂房。
    晚上,就著燭火,聽著遠處傳來的隱約誦經聲,兩人正在商量。
    “說是普濟寺附近的山林都是普濟寺的產業,寺後這座山自然也是,鑄造坊就在後麵山中,我想去後山附近轉轉。”
    鍾承誌說道。
    這才是他來普濟寺的目的,他以為徐文俊也是如此想的。
    華朝的寺廟極其有錢,不用交賦稅,附近的村民願意將田地掛靠在寺廟名下,普濟寺名下就有田地十多頃,附近的山林也都是普濟寺的產業。
    這還不算,普濟寺還開有許多店鋪,比如各大路口和街道上的邸店,一些碾莊、油坊。
    最賺錢的還是質庫,相當於典當行一樣,開在繁華地段,庭州城就有不少普濟寺的質庫。
    徐文俊並不想去後山,於是說道。
    “不要去的好,以免打草驚蛇。”
    鍾承誌不死心說道。
    “後山這麽大,遇到的幾率本就小,再說我們兩人來遊山玩水,去後山逛逛不是很正常嘛。”
    徐文俊本欲再拒絕,一想也是,再說明日也無事可做,遊玩一番也是雅事,就答應了下來。
    第二日吃完早飯,兩人便向後山出發。
    大碾山並不高,較平坦,後山都比它高,今天秋高氣爽,可見度好,隻見後山樹林茂密,一片生機盎然。
    遠遠望去,徐文俊想在其中找出點鐵礦山岩石的紅褐色或者黑色,也找不到,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並沒有岩石裸露出來。
    去往後山有條小路,雖然雜草叢生,但還是看得出經常有人走動。
    兩人順著小路一路蜿蜒前行,不一會豁然開朗,就見前方路邊出現了兩座茅屋。
    兩人見到茅屋,立馬對視一眼,打起精神,心想會不會與鑄造坊有關。
    還沒走到近前,就見到茅屋內走出來兩位僧人,一高一矮。
    僧人見到兩人馬上雙手合十,念聲佛號,施了一禮。
    “兩位施主來此有何事嗎?”
    鍾承誌上前說道。
    “兩位大師,我二人借住普濟寺,打算在這附近遊玩一番,今日無意間走到此處,正欲前行。”
    高個僧人說道。
    “前麵乃是本寺塔林,並不對外開放,還望兩位施主見諒,附近風景不錯,可遊玩的地方頗多,兩位可以慢慢欣賞。”
    塔林是寺廟供奉僧人舍利的地方,一般就在寺廟附近,會安排寺奴或者雜役僧灑掃、維護。
    但是也會讓人參觀、瞻仰,如現在這般不讓人進去有些奇怪。
    “塔林不對外開放的寺廟我還未見過,這普濟寺是供奉了哪位得道高僧的舍利子嗎?”
    鍾承誌似乎隨意的問道。
    高個僧人回答。
    “並無得道高僧的舍利,都是經年普濟寺的僧人。”
    鍾承誌一臉好奇問道。
    “既然如此,為何不讓人瞻仰一下?”
    高個僧人回道。
    “小僧不知,寺規而已。”
    鍾承誌繼續問道。
    “這寺規好生奇怪,是曆來如此嗎?”
    高個僧人見問的奇怪,也不疑有他,想了一下還是回道。
    “並非曆來如此,幾年前改了一次。”
    還待再說什麽,被另外一個矮個僧人打斷。
    “兩位施主還請離開,小僧還有功課要做,就不陪二位了。”
    徐文俊立馬接話道。
    “好的,大師,我兩人走了這麽久,有些口渴,麻煩討碗水了了就走好嗎?”
    矮個僧人找不到理由拒絕,高個僧人行了一禮說道。
    “兩位施主請隨我來。”
    說著轉身走向茅屋,徐文俊二人緊隨其後。
    進的茅屋,徐文俊打量了幾眼,高個僧人已經將水端了過來。
    徐文俊接過一飲而盡,卻將碗遞給了矮個僧人,待他離開再給鍾承誌倒水之時,徐文俊立馬問道。
    “你們寺規幾年前改動是誰改的?”
    高個僧人見他好奇這個,也沒多想,隨口說出。
    “自然是住持。”
    徐文俊不再說話。
    兩人喝完水便與兩位僧人告辭,往來路走去。
    行不多遠,鍾承誌迫不及待的說道。
    “有古怪!”
    徐文俊說道。
    “是啊,塔林不讓人進的寺廟沒聽說過。”
    鍾承誌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兩位僧人守的不是塔林,而是往後山的路,這普濟寺果然逃脫不了幹係。”
    徐文俊說道。
    “我覺得真正守在這裏的應該是這矮個僧人,他應該是知情者。”
    “而且這裏的守衛人員應該是按時更換,兩間茅屋並沒有住在這裏的痕跡,連廚房都沒有,連守在這裏的僧人都知情且還能勤快更換,如此一看,普濟寺內知情者也不少。”
    鍾承誌說道。
    “改動寺規的住持嫌疑很大,他必然是領頭者,住持都是知情者這普濟寺恐怕很多人都參與其中,就是不知道他和郡王府是何關係。”
    “不知道無所謂,到時候抓起來一審就知道了。”
    徐文俊心生一計。
    “我們回去見見這住持,看看他為人如何。”
    接著說出他要求麵見住持的借口。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