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望嶽
字數:3585 加入書籤
可是眼看著十位名額將完,還沒聽到徐文俊的名字,鍾承誌是替他擔憂,再一看徐文俊自己卻是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他也放鬆了下來。
大家都知道,越往後越代表著詩詞水平更高,雖然不排名次,壓軸的自然是此次文會的頭名。
慢慢的九首詩已經品鑒完,徐文俊周圍的小圈子全軍覆沒,沒一人的作品被選上,也很正常,韓立元認識的這個小圈子多是今年的考生,怎比得過這些多年混跡文壇的名人。
此時台上的主持拿上最後一首詩,卻沒有立馬報出來,而是環顧的一圈說道。
“想必大家都期待這最後一首詩,我在這裏賣個關子,大家可以猜一猜這是誰的詩。”
“給的提示就是在場年齡最小的學子。”
主持想熱鬧下氣氛,開了個玩笑。
這話實際上很明顯,徐文俊如今名氣挺大,都知道他是禦賜「神童」,所以主持話音剛落,全場的人全部看向了他,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其中有夾雜著羨慕。
徐文俊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也被大家的眼神看的有些不自然,他身邊的鍾承誌反而按耐不住,高興的跳了起來。
韓立元等這個小圈子的人羨慕不已,紛紛道賀。
見大家都看向徐文俊,主持隨即說道。
“看來大家都猜到了,這最後一首詩便是今年的考生,來自江南府的徐文俊!”
“他的詩名《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我們有請祭酒大人為我們品鑒這首上佳之作!”
徐文俊站起身來,朝四周拱手,然後看向台上,身子微微前傾,以表示感謝祭酒大人品鑒他的詩作。
邱之鶴年齡有點大了,腳步有些蹣跚,走到台前時聲音卻不顯老態,反而很是洪亮。
“今日能見此佳作,甚幸甚幸!”
“老夫讀此詩,感覺字裏行間都洋溢著震撼人心的情懷。”
“開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起筆不凡,先聲奪人,展現泰山橫亙齊魯大地的磅礴氣勢,讚歎之情呼之欲出。。。滿含對山河的敬畏。”
“而最令老夫動容的是“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所展露的抱負。。。讀之,令人精神振奮,意氣風發,能感受到磅礴的氣勢與堅定的信念。”
台下早已經議論紛紛,有些人驚歎於此詩的渾厚意境,讓人心潮澎湃,正在細細品味。
有些人感歎於徐文俊果然名不虛傳,不愧盛名,此等佳作必然是心有乾坤之人才作的出。
很多人都在感歎,吾不如也!也歇了想在詩詞上和徐文俊較量一番的心思。
雖然台下議論紛紛,邱之鶴自顧自的在台上繼續說道。
“老夫與沈尚書共同認為其中最讓人驚豔的句子便是“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此句俯瞰眾生,豪邁至極,乃此詩的精髓所在,也定會成為千古名句!”
這言一出,台下皆驚,沒想到祭酒居然給出了如此高的評價。
以祭酒的身份,說出這樣的話,也就是給這首詩定了性,在文壇沒幾人敢質疑,這也就相當於肯定了徐文俊在文化上的造詣。
......
國子監文會落幕,乾安城內更加風起雲湧,祭酒的評語傳開,徐文俊的名字滿城皆知。
足不出戶的徐文俊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安靜了很多,沒有人再想踏著他揚名,帖子雖然還是會收到,裏麵的遣詞卻不同了,現在都是想結識一番的。
徐文俊在鍾府住了有些時間,除剛來之時拜見了鍾家的長者,此後一直沒人在意,文會過後,鍾家人也不斷有人來拜會,見見這個乾安城新冒出來的名人。
通達商行早在京城有了駐點,猴子雖然陪著徐文俊住在鍾府,但確實沒什麽事,他就會經常去京城的通達商行看看,畢竟他在通達商行也管了些事。
這天他剛從外麵回來鍾府,就來見徐文俊。
“今日李家娘子家的仆人有話帶過來,叫你早些去他府上做客。”
徐文俊知道猴子口中的李家娘子是誰,李婉芷在庭州之時與月兒關係不錯,時常來往,猴子自然也是熟悉,他一直便是稱呼的李家娘子,如今李婉芷雖然已經嫁做人婦,但稱呼他還沒改過來。
“不是與她約好了時間麽?”
徐文俊心裏奇怪,上次匆匆一麵,想著要靜心備考,於是約好了年前再去她府上拜訪一次,現在距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怎麽還過來催了。
“這個仆人並沒有說何事。”
猴子回答道。
徐文俊也無所謂什麽時候去,還擔心她有什麽事情,便決定明日便去看看李婉芷。
翌日。
徐文俊準備好禮品,和猴子一起乘坐馬車往李婉芷告知的地址行去。
當初在庭州之時,李毅然成親後,李夫人便著手給李婉芷尋覓合適的夫君,後來托他娘家的關係,還真物色到了一戶不錯的對象。
對方姓沈,京城讀書人,家中雖然不論是財富、地位都不如當時已經擔任錄事參軍的李佰陽,但唯一的優勢便是家在京城。
成親前兩人麵也沒見過就定了下來,李婉芷甚至為了這事鬧了好久,但這事怎容的她來耍脾氣,最後也是無奈接受,徐文俊當時還頗為惋惜,甚至還和李毅然說過,要他勸勸他父親。
李毅然也勸了他父親,最後卻告知徐文俊,他父親此舉有他的用意在裏麵,並非盲目的選擇,徐文俊也不好言語了,他還是相信李佰陽的選擇,不會不在乎女兒的感受。
上次報恩寺前見到李婉芷,匆匆一麵,見她過的應該不錯,證明確實李佰陽兩夫妻的選擇還是不錯的,隻是當時沒來得及詳細問詢一番。
李婉芷夫君的府上住的比較遠,在西城區那邊,一般城裏的小官吏、商人多居住在此,看來她家經濟情況即使不怎麽樣,差也差不到哪裏去。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