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水泥

字數:3557   加入書籤

A+A-


    徐文俊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說道。
    “多看書自然就懂的多了。”
    科斯特地貌區是石灰岩典型的分布區,徐文俊指出了山南府哪裏有科斯特地貌,去那裏找石灰岩礦當然一找一個準了。
    “既然已經找到了石灰岩礦,那麽我們便可以開始研究水泥了。”
    蕭寧心生向往,他對徐文俊給他描述的水泥向往了很久,堅硬如石,可以建城牆,建房子,修路等等,成本又低廉。
    石灰岩礦埋藏較淺,易於挖掘,露天開采就行,但找到石灰岩礦的地方離漢陽還有些距離,石灰石正在運回來的路上,還需要等個兩三天,這兩天徐文俊也正好安排好印刷術的事情。
    第二天蕭寧陪同徐文俊一起來到了漢陽城府衙,同來的還有覃嗣同,印刷術如今他最熟悉。
    覃嗣同一看見楚王殿下,果然,徐文俊一回到漢陽就是和楚王待在一起,兩人關係如膠似漆啊,對於徐文俊給他在船上說的話更加有信心了。
    見到白刺史後徐文俊直接說起了今天來的目的,改良了印刷術,極大的降低了印刷書籍的成本,並會交給府衙來上報朝廷。
    白刺史對於喂到嘴邊的政績自然開心的榮光滿麵,人看上去都像年輕了幾歲。
    雖然他是楚王的鐵杆擁護者,但對於能夠在聖上和朝廷裏露臉,有利於考核成績也還是很看重的。
    他連忙吩咐把司戶參軍叫過來。
    田長興過來見到了楚王和徐文俊,立馬拜見,連著對徐文俊使了幾個感謝的眼神。
    畢竟昨天才見,今日白刺史有好事安排他做,他想當然的以為是徐文俊幫他說了好話。
    徐文俊猜到了他的心思,他也懶得解釋,本來這事情確實就應該落在司戶參軍這個職位上的人負責。
    徐文俊安排覃嗣同給大家演示了印刷術如何操作,確實簡單,一看就懂,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比傳統的雕版印刷成本降低了極多,書籍價格確實應該要下來了。
    接下來就是覃嗣同的事情了,他和田司戶對接,將他所有這些時間對於印刷術的改良全部交給他,從如何選擇木材雕刻開始,任何細節的地方都傾囊相授。
    田司戶這邊安排人試驗,記錄整個詳細過程,到時候整理好寫成文書,再由府衙匯報給朝廷請功。
    兩人去忙印刷術的事情,廳堂內隻剩下了徐文俊,楚王和白刺史三人。
    徐文俊這才說起了石灰岩礦的事情,對於石灰石可以做水泥之事,也給白刺史做了解釋。
    生產水泥規模會比較大,特別是前期的試驗階段,需要府衙的各部門配合,而且暫時對於水泥的生產工序,並不會公開來,以後等到合適的機會,才會公開全國推廣。
    這一切都需要白刺史的配合,他對於徐文俊的安排自然一切都答應了下來。
    兩天後,運送石灰石的隊伍總算到達了漢陽城,徐文俊在城外選了一處地方,開始指導如何燒製水泥。
    府衙這邊依然是司戶參軍田長興負責,他需要調節府衙各部門的人配合,可把他興奮壞了。
    這才剛有了印刷術的功勞,馬上又有水泥的試驗交給他,他如今對徐文俊那是言聽計從,感激的不行,對徐文俊那是一個恭恭敬敬。
    製作水泥的過程比較複雜,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試驗,第一步自然是準備原料。
    石灰石、黏土是製作水泥的主要原料,另外還需要石膏,石膏是作為水泥的緩凝劑。
    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煆燒石灰石,將石灰石碾碎後放入窯中,在高溫下煆燒,便有了生石灰。
    然後研磨黏土,將黏土曬幹、粉碎,過篩得到細粉,越細越好。
    接著混合起來,將生石灰和黏土按比例混合,生石灰約百分之七十五,黏土約百分之二十五,加入適量石膏約百分之五。
    這裏就是需要多試驗的地方,需要多次試驗,每次都記錄下來,以試出最合適的配比。
    再煆燒混合物,將混合物放入窯中,在高溫下煆燒,生成熟料,最後研磨熟料,將熟料冷卻後研磨成細粉,便可以得到成品水泥了。
    這整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其中試驗出合適的配比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都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是對於溫度的控製。
    華朝的窯爐主要用於燒製陶瓷和石灰,溫度通常在1000°c左右,而水泥煆燒需要達到1450°c。
    這就必須要想辦法改造窯爐了,徐文俊打算先造一個小型的試驗窯爐,成功後再擴大規模。
    首先自然是要優化窯爐,采用更厚的耐火磚砌築窯爐,減少熱量散失,設計簡易的旋轉窯,使原料在窯內均勻受熱。
    另外普通窯爐燒的時間短,徐文俊將窯爐設計得更長,將窯爐分為預熱區、高溫區和冷卻區,分段控製溫度和煆燒時間。
    再增加鼓風設備,在窯爐中安裝風箱,使燃料充分燃燒。
    窯爐改造完成就還有些小細節方麵需要注意,比如充分研磨,必須要把混合起來的原材料研磨的足夠細,以後水泥產量大了的話還需要用上水力的石磨。
    還有就是混合粉末的時候一定要混合均勻,這是影響水泥質量的關鍵。
    最後在燃料的選擇上,選擇木炭或煤炭,放棄直接使用木材。
    經過這些改造,窯爐總算達到了燒製水泥的要求,接下來就是正式開始製作水泥,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找到合適的配比。
    這段時間徐文俊和田司戶兩人整天泡在窯爐旁,灰頭土臉的,可著實辛苦了一段時間。
    窯爐改造好燒出了第一爐水泥,徐文俊試了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效果,很是不堪,田司戶也清楚了整個流程,徐文俊也就放手給他去試驗了。
    一爐水泥燒製出來整個過程大概需要七天左右,就看運氣如何,多久時間能夠試驗出來合適的配比。
    徐文俊告訴了田司戶水泥與砂子、水的混合比例,製作出混凝土,然後混凝土需要達到什麽樣的硬度才算合格,一敲一個白印子,沒有損傷這才算成功。
    田司戶已經能夠全盤接手試驗,徐文俊也就回到了漢陽城。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