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棉花

字數:3566   加入書籤

A+A-


    蕭寧去了京城有一個月了,一直沒有消息回來,徐文俊有很多事情需要到漢陽去處理,想著等蕭寧回來後一起去處理,實在等不下去了。
    將石林縣各項事務都安排下去,徐文俊還是來到了漢陽城。
    這次來漢陽城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便是處理棉花的事情,他早已經托人帶了消息給庭州的四大布商來漢陽。
    四大布商已經來到漢陽幾天,徐文俊到達漢陽的第一時間就是約見了他們。
    漢陽不歸樓包間內。
    “徐大人,好久不見啊!”
    烏氏這次來的不是烏啟明,而是烏倩,她可是有好久沒見到徐文俊了,第一時間就上來打招呼。
    “烏倩,好久不見。”
    徐文俊看到她挺高興的,和烏家合作紡織業生意可是徐文俊個人商業上的起點,如今徐文俊幾乎不參與紡織業上的事情,每年還是會收到烏家的分紅。
    烏倩梳著婦人髻,早已經成親,如今有了個兒子,烏啟明當初就有想法招婿,後來生意上越做越大,想法就越來越強烈,最後還是給烏倩招了婿,對方是個多年不中的學子,家中貧窮,人品倒是不錯,就是年歲大了點,成親的時候就已經超過了二十歲。
    烏氏和其他三家布商有些不同,主要做的是高端定製漢服,這種情況需要多和富人們的家眷處理好關係,當初這方麵的經驗都是徐文俊一手所教,烏倩做的很不錯。
    現在漢陽城的高端布料和定製生意烏倩也發展的很好,其中也離不開徐文俊的名聲,直到現在,四大布商在山南府做生意都是打著徐文俊的名號。
    吳倩依然是管理著家中的生意,比以前胖了些,看到烏倩的狀態,日子應該是過的不錯。
    其他三位布商王、胡、何三家來的依舊是家主,他們雖然都是靠下麵的掌櫃做事,但這次可是徐文俊親自相邀,必然會有機會。
    看到徐文俊的時候,三位布商立馬迎了上去,嘴甜的跟抹了蜜一樣。
    如今的徐文俊可不比以前了,屬於官老爺階層的人物,跨入的“士”的階層就是華朝最頂端的人物了,更何況他們私下討論的時候,確定徐文俊以後定然會走入京城,成就不是他們可以想象,這棵大樹可要抱緊了。
    許久未見,幾人好一頓寒暄。
    “徐大人如今果然不同了,這出入都帶著侍衛了。”
    四大布商中也就隻有烏倩還敢調侃徐文俊。
    羅烈,秦方二人這些日子一直跟著徐文俊,來漢陽自然也帶著,現在就站在他身後。
    “羅大哥,你們兩人自己去吃點東西吧,我這裏今天會時間久一點。”
    兩人依言下了樓。
    徐文俊轉頭對四大布商說道。
    “我倒是無所謂,楚王殿下派給我的人手,平常幫我挺多。”
    這樣一說,四人又一頓馬屁。
    “徐大人,我們商人可是要好好感謝你啊!商人如今地位的提升,脫離賤籍,完全是您一手促成。”
    如今全華朝商人都知曉的這事是徐文俊的的功勞,不知道多少商人對徐文俊感恩戴德,大商人還好,銀錢能拉高地位,那些中小商人紛紛把徐文俊恨不得供起來。
    徐文俊現在在商人中的地位無限拔高,在華朝,好多商人心目中,他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商人之祖“王亥。
    這通馬屁說的徐文俊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連忙自謙。
    正事總是會放在後麵說,待吃了一會,終於說到了今天的正題。
    現在四大布商以江南府和山南府為基礎,慢慢在往外發展,隻是外地無根基,受到排擠嚴重,發展的不怎麽樣,而且現在的社會可沒有什麽保護知識產權,各地仿製的漢服紛紛湧現,確實不好發展。
    最想做出成績的京城又無從下手,排外更加嚴重,幾人如今在京城隻能說有了駐點,發展如何還談不上。
    徐文俊了解情況後說起他的想法。
    “把你們請過來,是因為打算推廣棉花製品。“
    四人臉上都露出欣喜,他們沉浸紡織業多年,能夠看出棉布的前景,如今棉布的銷量在逐年上升,隻是產量不夠而已。
    “首先,就是棉花的收購,我早些年就在江南府和山南府大力推廣過棉花的種植,現在是開始運作的時候了。”
    四大布商早就得到徐文俊的通知,大量收購棉花,有多少收多少,隻是收購過來的棉花也僅限於製作棉布,還沒有大力推廣過。
    這兩年兩府的棉花基本上被通達商行和四大布商包圓了,甚至通達商行還和很多縣簽了契書,定下價格收購全縣的棉花,其中就包含了石林縣。
    這般背景下,兩府農民種植棉花的激情也越來越高,反正種出來就會有人收,這樣的好事哪裏去找,相信明年棉花的產量會有一個井噴。
    “今年年前,我們要做好前期的布局,把勢造起來,然後多培養種植棉花的州府,不限於江南和山南兩府,我給你們的建議是把手中的錢全部花出去,棉花多多益善。”
    四人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如今的身家可今非昔比了,屬於頂端的商人,要他們拿出全部身家來投資,要玩這麽大嗎?
    不過更多的是高興,對於徐文俊的決斷,這些年他們是無比相信,從個小商人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四人都是仰仗著徐文俊。
    這是再度發展的機會,他們有機會再跨出一步。
    平淡了好久,現在終於可以大幹一場,四大布商想想都激動!
    “等棉花多起來,才能把價格打下去,掣肘棉花產品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價格。”
    “所以,在今年年前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我希望你們不是為了利潤,而是打開全民市場,把現在庫存的棉花全部製成過冬需要的產品,棉衣、棉被等,全部銷售出去,要讓平民百姓全部買的起。”
    “你們懂我的意思嗎?”
    四人麵麵相覷,有些不理解。
    如今他們的庫存可不是個小數字,僅僅三個月時間,全部做完,還要銷售完,這辦的到嗎?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