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族屋

字數:3485   加入書籤

A+A-


    徐文俊對於族人的安排早有了想法,祖屋在容縣徐家村,而家族還是要搬來庭州的,畢竟是江南府府城,族人們的生活水平會提升不少。
    在府城也利於家族地位的提升,結識的人不同,見識不同,眼界自然就開闊了,以後的徐氏不能完全靠徐文俊牽著走,必須要持續出現各種人才,這才有利於家族的健康發展。
    這也到了今天徐文俊過來和族人開會的關鍵,他站出來開始發言。
    “如今大家都賺到了錢,生活也沒有什麽壓力,這多虧了大家這幾年的努力付出,我們容縣徐氏如今已經走出了容縣,也該有更高的追求了,所以,在此我有個計劃,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族長帶頭說道:“文俊,你做什麽大家都會支持的,你放心!”
    族人們也紛紛附和。
    徐文俊進入正題:“明年的房地產開發,我計劃開辟一塊地方,按照我們族內的要求來建設,以後我們徐氏也算紮根在庭州了,以後我們就是庭州徐氏!”
    這話一出,歡呼聲把房頂都要震穿了。
    “太好了!以後我們都是府城人了!”
    “你早在府城買了房子,幹嘛這麽高興,對於我們這些沒在庭州買房子的才值得高興!”
    “以後小孩進學可方便多了,府城的私塾多,先生水平也要強不少!”
    “我得把父母從徐家村接出來!”
    徐文俊也不急,等大家熱鬧的討論一陣,直到大家興奮勁差不多了,有人開始叫他繼續說下去。
    “首先,這個位置的選擇恐怕有些麻煩,我打算是一戶建一棟小別墅,我們在徐家村的時候大概是五十戶,如今這幾年成家的成家,人口增加了不少,而為了後麵大家的方便,有些家庭人口多的,自然也要分開兩戶或者三戶,那麽,估計要接近百戶才合適。”
    “若是建樓房,用不了多少地方好解決,若是都建別墅,地方需要的太大,城裏恐怕沒有這麽大的地方來給我們建。”
    “所以,現在大家要一起決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到底如何選擇,住庭州城裏,地方小點,各方麵的生活會方便點,若是住在城外,即使靠近庭州城,地方可以選擇大點,建個村都沒問題,但總歸不如城裏方便。”
    這件事關乎到大家的生活,大家也是很謹慎,紛紛聚成一夥一夥的討論起來。
    按照徐文俊覺得,還是在城裏方便一點,大家如今已經擺脫了務農,超出了現在的小康水平,沒必要需要那麽大的地盤,族裏的屋子適當小一點並不是太大的問題,融入府城生活,發展家族更重要點。
    族人裏不少有想住在城外的多是年齡偏大點的,年輕人肯定都想住在城裏,發展好點,大家以後也會在城裏置辦產業,年齡大的為了後輩們考慮,也就選擇了妥協,達成了一致。
    徐文俊看大家作出了他認為的正確決定,也挺高興。
    以農為本的思想這麽多年,如今徐氏已經經商,大家能夠放棄這些思想上的禁錮也算是一種進步。
    徐氏一直土地少,族人這些年很多都有過置辦田地的想法,也有人在庭州城附近置辦了一點,但也不多,徐文俊一直是不太支持,徐氏族內也就沒形成這樣的風氣,在這個時代換成其他家族,富了就置辦田地是一種常識。
    這一項確定後,徐文俊繼續說道。
    “關於族屋的建設,既然確定了就在城內,那麽,在年後,大家可以在城裏看哪塊地方合適,我們可以提前確定好地方,等府衙批複房地產開發的土地的時候,將我們看好的地一起提出,府衙這方麵是沒什麽問題的。”
    這時候有族人說話了,這個族人一直在釀酒廠擔任個小管事,沒離開過庭州,自然城裏城外都比較熟悉。
    “城南梅嶺那一片比較荒涼,房子少,離城中繁華的地方雖然有點遠,但勝在地方大,我覺得就挺合適的。”
    徐文俊對庭州很熟悉,他知道這位族人說的地方,屬於庭州城的最南邊,城牆都是依山而建,並未圍攏,確實離城中有點遠,在那邊有些作坊,百姓住在那邊的很少,靠近梅嶺住的更是沒有。
    這樣一想,確實還挺合適的,距離並不是問題,畢竟還在庭州城裏,能遠到哪裏去,路修好,這完全不是問題。
    “我也覺得梅嶺前麵挺合適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再決定,或者看看城裏還有沒有其他地方合適,若是都沒別的建議,我們就定在梅嶺。”
    族長帶頭表示這幾日有空就帶著族人在城裏多轉轉,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地方。
    這個事情等後麵確定,徐文俊又繼續說起了下一個提議。
    “關於通達商行這幾年的發展,每年的分紅發放後,大頭都還在商行賬上留著發展,現在要建族屋,大家看是用商行裏麵的錢全部建設,還是大家按需出一部分,商行按照分紅比例來出剩下的錢?”
    這個問題一提出,大家紛紛張望,這可不好亂說,大家都知道通達商行有多少錢,每年年底的分紅隻是很小一部分,都讓大家富的流油。
    良久之後,還是族長開頭表示:“每戶按照需要建造的房子報上來,有的需求建的大,有的沒那麽大的需求,為公平起見,綜合下大家的意見,再進行一次分紅,這次大家要建房子,多分點,至於分多少,到時候再商議。”
    “這樣,大家拿到手了分紅,建房子也就各自出自己的錢,當然,房子還是統一來建,自家選擇建多大就行,這樣是最公平的,大家覺得可不可以?”
    這樣確實最公平,分一次分紅,有些不那麽有閑錢的也就有錢建房了,分紅拿來做什麽隨意,建多大的房子隨意,而且,這些分紅也不會影響通達商行的運轉。
    其實,如今的通達商行,全資建新的徐家村也完全不會有資金上的問題。
    最公平的做法,族人自然沒有意見,徐文俊也對這樣的方式很滿意,於是,確定下來就這麽辦。
    最後徐文俊再強調了祠堂的建造,還有最重要的族學由商行全資。
    族學的規模要建的大一點,族中達到年齡的孩童都必須進學,無論男女,在外麵多請幾位高水平的先生,教育要放在第一位,族人進學免費,全部由商行承擔。
    對於這個決定,族人最為高興,徐氏出了個狀元,每個人對於知識改變命運這個說法深有體會。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