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朔風驚變:大寧軍情急

字數:6522   加入書籤

A+A-


    大寧,洪武二十七年,朔風裹挾著黃沙,在這片北疆軍事重鎮的上空呼嘯。巍峨城牆矗立,士兵們目光警惕,緊握長槍,時刻防備北方草原。
    寧王府中,氣氛凝重。朱權身著戎裝,剛要與幕僚對著滿桌軍事地圖商議布防,突然想到什麽,停下動作,對身旁的侍從吩咐道:“去把長史請來,這般緊急事態,軍政大事需他一同參詳。”
    不多時,王府長史匆匆趕來。朱權見他進門,開口道:“長史,剛接到蕭指揮使緊急軍情通報,蒙古乃兒不花餘部異動,恐侵擾邊境。我正想召集各方商議應對,你常年處理王府事務,熟知朝廷規製,此事該如何妥善安排?”
    長史微微欠身,神色恭謹卻不失沉穩,思索片刻後說道:“王爺,依朝廷對藩王的管控,此次商議軍事防禦,一應決策不僅需詳盡記錄,還得由我先行審查。後續向朝廷上書,也由我負責呈遞,確保符合朝廷政策。王爺若有決策,我也會依據職責,提出建議,以免朝廷生疑。”朱權點頭表示認可。
    恰在此時,王府管家匆匆進來,焦急通報:“王爺,蕭指揮使求見,有緊急軍情!”
    朱權劍眉緊皺,沉聲道:“快請!”
    蕭燼羽快步走進,大禮參拜後,神色嚴峻地說:“王爺,卑職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依監軍職責參加邊防軍例行情報匯總會議。會上得知蒙古乃兒不花餘部異動。自1390年乃兒不花被俘,其舊部分裂為多股勢力,活躍在大寧邊境的這一支,以幾個千戶為核心,內部矛盾重重又相互勾結。這些年草原頻發旱災,牧草匱乏,牲畜大量死亡,他們經濟遭受重創。此次異動,很可能是在北方強大部落威逼利誘下,為獲取生存資源,企圖侵擾邊境掠奪物資,試探我朝防禦。”
    “卑職得知消息後,即刻趕回錦衣衛駐地。北鎮撫司指揮僉事聽聞匯報,臉色瞬間陰沉。他來回踱步,反複質疑情報來源與準確性,細問每個線索細節,甚至要求我提供線人的詳細身份信息、情報傳遞的隱秘接頭地點等旁證。他這般嚴厲,一是擔心情報有誤影響仕途,二是想借此在錦衣衛內部權力鬥爭中占得先機。折騰許久,確認無誤後,他才指示卑職按既定流程,獲批後再將消息傳達給邊防軍將領。”
    “為保情報準確傳遞,卑職動用了錦衣衛獨有的秘密暗號,與情報司同僚約定特殊通信方式,確保消息不被截獲。這才將消息傳遞出去,如今他們已加強邊境偵查。按慣例,卑職也將此事上報朝廷相關部門,特來向王爺通報,大寧安危在此一舉,望王爺早做準備。”
    朱權點頭,神色冷峻:“蕭指揮使,此事關係重大,務必謹慎。後續有消息,嚴格按流程及時通報。”待蕭燼羽退下,朱權便與長史及幕僚展開商議。
    隨後,朱權立即召集高級將領、後勤官員、謀士幕僚以及大寧當地豪族代表召開多輪軍事會議。
    大寧豪族李家的家主李崇山率先發言:“王爺,我李家願捐千石糧食,以助軍需。這些年仰仗王爺守護大寧,我李家才能安穩經商。如今局勢危急,我們也想為大寧出份力,若能借此獲得朝廷更多的通商許可,拓展生意,那更是幸事。我李家私兵訓練有素,可協助維持城內治安,我那次子如今就在衛所任職百戶,必要時也能在軍事調度上出份力,還望王爺恩準。”
    王家主也表態:“王爺,我王家願提供馬匹和工匠,助力修繕防禦工事。我家子弟一直想在仕途有所發展,若此次能為大寧立功,還望王爺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我家三子自幼習武,如今在衛所中管理糧草輜重,若有需要,定當全力配合。”
    朱權聽後,與長史交換了一下眼神,心中暗自思量,接受豪族支持雖能解大寧燃眉之急,但父皇朱元璋一向對藩王與地方豪族往來有所警惕。若接受,日後朝堂之上恐有人借此發難;若拒絕,大寧防禦的物資和人力又難以迅速籌備齊全。權衡再三,朱權開口道:“諸位的心意本王領了,大寧百姓能有你們這樣的賢達相助,實乃幸事。不過此事幹係重大,待本王修書一封呈與父皇,說明情況,再做定奪。”
    朱權當晚便親筆修書,詳細陳述大寧麵臨的危機以及豪族的援助請求,同時分析了當前局勢對國家財政可能產生的影響,如糧草調配、軍費開支等。他還提到,若大寧防線不穩,恐對周邊邊疆地區的軍事戰略布局產生連鎖反應,進而影響國內民生穩定。同時,他著手擬定軍隊調動計劃,精確到各營隊的行進路線、駐紮地點,充分考慮衛所之間的協同作戰;梳理糧草調配方案時,也與當地豪族溝通,確保後勤補給體係各部門順暢運作。呈交朝廷前,長史仔細審查,提出幾處修改建議,諸如措辭需更嚴謹,對軍隊調動的戰略意圖闡述要更明確,確保符合朝廷對藩王的管控要求。
    數日後,朝廷傳來消息,朱元璋並未明確反對藩王與豪族的合作,但要求詳細報備物資往來與私兵部署情況,同時派遣了一名監察禦史前往大寧監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權這才放下心來,與豪族達成合作,讓私兵協助治安和後勤運輸,還叮囑幕僚向周邊藩王說明大寧局勢,避免猜忌。在與朝廷通信方麵,朱權安排親信分批次、多渠道傳遞軍情和應對方案,以防消息被朝中勢力截獲或篡改。
    一日,沈書瑤帶著一眾侍女和護衛前往大寧城中善堂布施。出行前,她精心梳妝,身著素色錦袍,外罩深色披風,頭戴帷帽,僅露明亮雙眼。按王府規製,側王妃出行需有兩名嬤嬤隨行監督,護衛也是王府精銳。一路上,百姓紛紛避讓,沈書瑤端坐馬車,神色端莊。
    蕭燼羽完成軍隊巡查任務,趕回錦衣衛駐地。在狹窄街道,兩人不期而遇。沈書瑤微微一怔,握著馬車窗簾的手不自覺收緊,眼中閃過驚喜,很快恢複鎮定,微微欠身行禮,輕聲說:“蕭指揮使。”聲音輕柔卻帶著顫抖。
    蕭燼羽單膝跪地,恭敬回應:“側王妃。”
    沈書瑤環顧四周,小聲問:“如今邊境局勢緊張,不知可有最新消息?王爺他……是否安好?”眼神不自覺在蕭燼羽臉上停留。
    蕭燼羽迅速起身,壓低聲音:“回側王妃,王爺安好,正全力部署防禦。軍情暫時不便透露,望側王妃諒解。”他眼神擔憂,掃過沈書瑤臉龐後迅速移開,手不自覺握緊腰間刀柄。
    嬤嬤輕咳提醒:“側王妃,時辰不早,該回了。”沈書瑤點頭,再次看向蕭燼羽:“望蕭指揮使萬事小心,若有王爺消息,煩請托人告知。”說罷放下窗簾,在嬤嬤和護衛簇擁下離去。
    蕭燼羽望著沈書瑤背影,愣神片刻,才轉身快步離開,心中祈禱大寧和沈書瑤平安。
    沒過幾日,蒙古騎兵突襲大寧邊境,燒殺搶掠。朱權率精銳部隊奔赴戰場,各衛所之間緊密協作,按照事先擬定的戰略計劃,有的負責正麵迎敵,有的迂回包抄。後勤補給有條不紊,豪族子弟在其中協助管理糧草、調配物資。士兵見王爺親臨,士氣大振。一番廝殺後,蒙古騎兵撤退。
    朱權望著滿目瘡痍的邊境,臉色鐵青。幕僚審訊俘虜時,蕭燼羽也在一旁,他運用錦衣衛特殊審訊技巧,通過巧妙的心理施壓與誘導,從俘虜口中套出更多關鍵信息。幕僚審訊完俘虜後稟報:“王爺,此次襲擊是蒙古頑固勢力所為,他們妄圖破壞大寧安穩、搶掠財物,背後似有朝中勢力暗中通敵。”
    朱權怒砸桌子:“竟有如此內奸!我即刻修書朝廷,揭露此事。”
    沈書瑤在王府憂心忡忡,安排仆人救濟百姓,為朱權祈福。
    朱權派使者前往蒙古部落表明立場,使者回來後告知,蒙古部落內部就此事舉行了部落議事會。部落中的貴族與薩滿依據草原傳統與宗教信仰發表意見,部分首領稱是少數激進分子個人行為,不願與明朝決裂,但從議事過程來看,背後確實存在複雜利益糾葛。
    朱權和幕僚深知背後有隱情,決定進京麵聖。幕僚建議:“王爺,此次進京,您雖為大寧安危陳情,但也要小心行事。皇上對藩王多有防備,言語間務必注意分寸,不可讓皇上覺得我們有僭越之心。”
    朱權沉思後點頭:“我明白,大寧局勢危急,我定要為大寧爭取支持,同時也不能授人以柄。”
    沈書瑤得知朱權要進京,滿心擔憂:“王爺,此去京城路途遙遠,朝中局勢複雜,您一定要多加小心。我會在大寧為您祈福,盼您早日歸來。”
    朱權握住沈書瑤的手:“書瑤,放心。有你在大寧,我安心。此次進京,我定會為大寧討回公道,保一方安寧。”
    朱權帶著邊境衝突報告和軍事防禦資料進京。先拜訪正直大臣,說明局勢尋求支持,這些大臣表示大寧至關重要,會在皇上麵前為其發聲。
    早朝之上,朱權出列奏明大寧邊境遇襲之事:“皇上,大寧肩負守護國土、抵禦外敵重任。近日蒙古頑固勢力來襲,燒殺搶掠,經查似有朝中奸佞通敵,大寧百姓深受其害,局勢岌岌可危。大寧若失,不僅邊疆不穩,更會牽動國家財政,影響周邊軍事布局,危及國內民生。”朱權言辭懇切呈上資料。
    朝堂瞬間炸開。淮西勳貴因北方邊境利益,表麵支持防禦,實則暗中指使言官彈劾主張徹查的官員,試圖阻撓徹查;江浙文官集團部分人渴望和平、同情百姓,堅決要求嚴懲內奸、穩固邊防,他們一方麵搜羅淮西勳貴不法證據準備彈劾,一方麵利用科舉選拔安插親信進入朝堂,增強己方勢力,但也有部分人與淮西勳貴勾連,態度曖昧。
    朱元璋神色冷峻聽完爭辯,他心中早已有了決斷,這些朝堂上的爭論不過是再次驗證了他之前獲取的情報。他目光如電掃視朝堂後沉聲道:“錦衣衛與刑部聯合徹查,務必揪出內奸嚴懲不貸!大寧增派精銳兵力,由徐輝祖統領,限期加固防禦工事。戶部調配糧草物資,保障大寧軍需。再有通敵賣國、破壞邊境安穩者,株連九族,絕不姑息!”朱元璋此舉既支援大寧軍事,又製衡藩王權力,震懾朝廷勢力,同時也充分考慮了國家財政、軍事戰略布局以及民生穩定等因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權退下朝堂,心中稍安,知道皇上決斷將震懾宵小,大寧局勢有望穩定。
    與此同時,沈書瑤在大寧組織百姓重建家園、安撫民眾、發放物資。
    然而,局勢稍緩時,眼線向朱權幕僚報告,朝中勾結蒙古的勢力不甘心失敗,謀劃新一輪陰謀。
    幕僚飛鴿傳書告知朱權,朱權心急如焚,寫信讓大寧將領加強戒備,關注朝中動向和邊境局勢。
    大寧將領不敢懈怠,加強邊境巡邏防禦,在關隘要道設暗哨,布下天羅地網,嚴格管控城中治安,防止奸細混入。
    幾天後,心懷不軌之人買通小吏,企圖趁夜打開城門放蒙古騎兵入城,被暗哨察覺,士兵迅速行動將其抓獲,挫敗陰謀。
    朱權在京城得知消息稍感安心,繼續與支持大臣商議根除邊境隱患、加強防禦體係。
    終於,朝廷傳來消息,涉案大臣被查處,大寧邊境增派兵力,防禦工事加緊建設。
    朱權謝恩後回到大寧,傳達皇上旨意,軍民歡呼,對未來充滿希望。
    “王爺,如今危機暫時解除,我們更要加強軍事訓練,鞏固防禦,讓大寧固若金湯。”幕僚說道。
    朱權點頭:“此次能化險為夷,多虧大家齊心協力。大寧有你們,是百姓之福。”
    此後,朱權和幕僚繼續努力,加強軍事訓練,完善防禦工事,與周邊衛所協作建立聯防機製。大寧軍事防禦日益堅固,百姓生活恢複安寧。
    局勢穩定後,大寧與蒙古部落有小規模貿易往來,帶來文化碰撞。沈書瑤看到此景,欣慰之餘向王府管家提出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的想法,管家轉達給朱權。
    “王爺,側王妃提議如今大寧與蒙古部落偶有貿易,可舉辦文化交流活動,邀請雙方代表增進了解、促進和平,但需謹慎籌劃,防止居心不良者破壞。”管家恭敬說道。
    朱權眼前一亮:“此計甚妙!既能促進文化交流,又能增進和平氛圍。具體實施,我們細細商議。”
    朱權召集幕僚商議活動細節,確定為期兩天的交流活動,安排馬術表演、傳統技藝展示、民俗文化交流等環節。
    籌備中,部分百姓對與蒙古部落文化交流心存疑慮。朱權派幕僚前往解釋:“鄉親們,這次交流活動能讓我們和蒙古百姓增進了解、減少衝突,還能看到不同文化藝術,學到新技藝,且活動經朝廷批準,大家不必擔憂。”
    經過努力,百姓消除疑慮,積極參與籌備。有人報名表演,有人幫忙準備美食、布置場地。
    文化交流活動如期舉行,大寧集市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蒙古部落代表騎著駿馬,帶著手工藝品和美食來到大寧,百姓熱情迎接,雙方臉上洋溢笑容。
    朱權站在高台上,看著熱鬧場景,心中感慨。他深知大寧和平來之不易,未來充滿挑戰,但隻要軍民一心,定能克服萬難。
    一共多少字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