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朱權謀策:大寧危局待破
字數:6594 加入書籤
大寧都司的局勢愈發錯綜複雜。在經曆了此前一係列風波後,看似平靜的大寧實則暗潮洶湧。朱權站在寧王府的城樓上,望著大寧的山川大地,眉頭緊鎖,內心憂慮重重。蒙古諸部雖暫時蟄伏,但韃靼內部正經曆權力更迭與部落整合,勢力分散卻不乏侵擾邊境的小規模試探;瓦剌則在逐步壯大,對明朝邊境的野心日益膨脹,兩者與明朝的關係微妙且緊張,行動邏輯各有不同。
此時,王府長史匆匆趕來,神色凝重地向朱權匯報:“王爺,據密探回報,瓦剌部落近期頻繁調動兵力,似有再次進犯大寧的跡象。而韃靼那邊,斡難河一帶的幾個大部落正在爭奪草場,雖暫無明顯異動,但也在密切關注著局勢,恐有漁翁得利之心。”朱權聽聞,眼神一凜,沉聲道:“本王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你速去將幾位得力幕僚請來,本王要與他們初步商議應對之策,最終還得聽朝廷指示。”
不多時,幾位幕僚齊聚王府議事廳。朱權坐在主位,目光掃視眾人,開口道:“諸位,如今大寧麵臨著瓦剌進犯的危機,韃靼又在一旁虎視眈眈,大家有何見解,盡管說來。但要清楚,一切決策都得在朝廷規製內,最終由朝廷定奪。”
幕僚李昭率先起身,拱手說道:“王爺,依屬下之見,瓦剌此次來勢洶洶,我們應立即加強城防。隻是從各衛所抽調精壯士兵,得先行文至兵部,待兵部核準後,才能按指令抽調。將城牆上的守兵增至每五十步一人,務必將投石機、弩箭等守城器械檢查完備,確保萬無一失。同時,在大寧周邊的鷹嘴崖、黑風口等險要之地設伏,這需提前與周邊衛所溝通協同,避免衝突。分別設下五百人的伏兵,伏兵需挑選擅長山地作戰、熟悉地形的士兵,配備強弓硬弩和長刀。一旦瓦剌騎兵進犯,待其主力進入山穀,以烽火為號,與周邊衛所配合,前後夾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不過,這些部署都需快馬上報朝廷,聽候陛下旨意方能實施。並且,對於韃靼的動向也不能掉以輕心,需安排三隊斥候,每隊十人,日夜輪流偵察,一旦發現異常,立刻回報。”
朱權微微點頭,對李昭嚴謹的態度表示認可。這時,幕僚張澤起身,在得到朱權示意後說道:“王爺,李兄所言城防之策固然重要,但我們不能僅僅被動防守。瓦剌騎兵機動性強,若我們一味據城而守,難免陷入被動。不如主動出擊,派出一支精銳騎兵。但這支部隊的組建,從各營挑選騎射精湛、悍不畏死的士兵,總數兩千人,需遵循朝廷的兵製規定和兵部的調兵流程。每人配備兩匹戰馬,以便交替騎行保持速度。繞道瓦剌後方,襲擊他們的糧草輜重。斷了他們的補給,瓦剌大軍自然不戰自亂。隻是此計關乎重大軍事行動,必須即刻將詳細的利弊分析和後勤補給計劃上報朝廷,等待陛下定奪。同時,也得考慮韃靼在我們出擊時趁機發難,要提前與周邊衛所協調,在邊境布置防線,安排五千步兵,配備長槍、盾牌和少量火銃,以防韃靼突襲。畢竟當下火銃數量有限、技術也有待完善,不能過度依賴。”
朱權摸著下巴,沉思片刻後說:“張澤所言也有可取之處。主動出擊,可打亂瓦剌的部署,但這也存在風險。我們的精銳騎兵一旦離開大寧,城內的防禦力量必然會有所削弱。若是瓦剌佯裝進攻,實則另有圖謀,我們就可能陷入困境。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在向朝廷請示時,務必將利弊分析清楚,連同應對韃靼的預案、後勤保障計劃以及與周邊衛所的協同方案一並呈上。”
眾人一時陷入沉默,各自思考著應對之策。許久,幕僚劉啟緩緩起身,說道:“王爺,屬下有一計。我們不妨將計就計,故意示弱。在城牆上減少守兵數量,隻留老弱殘兵巡邏,讓瓦剌以為我們防備鬆懈。同時,在城內的街巷、民居中設下重重埋伏,每處埋伏點安排百人,配備少量火銃、更多的弓弩和長槍。火銃可安排在關鍵節點,發揮其震懾與突襲作用。不過這些兵力調配,都要提前報備朝廷知曉。等他們攻城之時,先放他們一部分人進城,待其進入預設包圍圈,以銅鑼為號,關門打狗,將其一舉殲滅。整個計劃的實施細節,還需詳細擬定後上報朝廷,等待批複。而且在實施過程中,要時刻留意韃靼的動靜,防止他們趁亂襲擊。可在城外高處設立了望塔,安排專人了望,一旦發現韃靼有異動,立刻發出警報。同時,與周邊衛所保持緊密聯係,確保信息互通。”
朱權眼睛一亮,對此計頗為讚賞:“此計甚妙。不過,要實施此計,關鍵在於把握時機。我們既要讓瓦剌相信我們防備空虛,又要確保在他們進城後能夠迅速合圍。這需要我們提前做好周密的部署,並且及時與朝廷溝通,得到許可後再行動。而且,這其中涉及城內百姓安危,必須謹慎行事,待朝廷批準後再行動。對於韃靼,也要安排專門的人手緊盯,一旦有異動,立刻通過正規渠道上報朝廷,並與周邊衛所共享信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又圍繞劉啟的計策展開了詳細的討論,從兵力部署到信號傳遞,從城內埋伏到城外策應,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斟酌。期間,朱權多次強調,所有軍事行動都要以朝廷指令為準,不可擅自行動,同時密切關注韃靼動向,加強與周邊衛所的協同。
討論正激烈時,王府管家匆匆走進來,在朱權耳邊低語了幾句。朱權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對眾人說道:“諸位稍作休息,本王去去就來。”
朱權跟著管家來到書房,心中疑惑叢生,不知此番又是何事。隻見錦衣衛指揮使蕭燼羽早已等候在此,見朱權進來,立刻行禮。蕭燼羽神色恭敬,說道:“王爺,卑職剛收到可靠情報,朝中與瓦剌勾結的勢力有所動作。此事幹係重大,卑職已第一時間六百裏加急將情報送往京城。按照規矩,陛下收到後,通政司會呈交相關信息,朝中眾臣會進行商議,之後會有旨意下達。在旨意未到之前,卑職不敢有任何擅自行動。王爺若有任何疑問,待陛下指示明確,卑職定當詳細告知。”
朱權神色凝重,問道:“可知他們具體的計劃?”
蕭燼羽搖頭道:“目前還不清楚,但卑職正在全力調查。王爺,此事關係重大,我們必須提前做好防備。隻是一切行動還需遵循朝廷規矩,等陛下指令。而且,卑職也會留意朝中與韃靼可能存在的關聯,以防他們勾結。”
朱權沉思片刻,說:“蕭指揮使,辛苦你繼續追查此事。一旦有確切消息,若陛下允許,立刻通知本王。大寧如今內憂外患,絕不能讓這些亂臣賊子得逞。不過,務必牢記按朝廷指令行事。”
蕭燼羽領命而去,朱權回到議事廳,將此事告知眾人。眾人聽後,皆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與這些叛國之徒鬥爭到底,同時也明白一切要等待朝廷決策,且不能忽視韃靼的潛在威脅。
朱權看著眾人,堅定地說:“諸位,大寧的安危,關乎大明的邊境穩定。無論麵臨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要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但行事一定要遵循朝廷規製,大家再想想,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能夠應對這複雜的局勢,同時防範韃靼。”
幕僚們再次陷入沉思,隨後又提出了一些建議,如加強與周邊衛所的聯係,互通情報;在大寧城內開展反間諜行動,清除內奸等。朱權認真傾聽著每一個建議,不時與眾人討論分析,並要求將所有建議整理成詳細文書,附上後勤保障、協同作戰等相關內容,盡快上報朝廷,同時附上對韃靼局勢的分析。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眾人終於製定出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應對方案。朱權看著手中的方案,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大寧軍民,抵禦住瓦剌的進犯,粉碎朝中奸佞的陰謀,但前提是得到朝廷許可,同時密切防範韃靼。
夜幕降臨,大寧城內燈火通明。朱權獨自一人站在王府的庭院中,望著天空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即將到來的戰爭,將是對大寧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但他毫不畏懼,他相信,隻要大寧軍民團結一致,在朝廷的統一指揮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與此同時,王府花園中,月色如水,花香陣陣。沈書瑤輕移蓮步,來到花園中的亭子,隻見王妃張氏已經坐在那裏,神色間帶著幾分憂慮。
沈書瑤微微欠身,輕聲說道:“王妃,這麽晚了,您也在這兒。”
張氏抬起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書瑤啊,大寧如今局勢緊張,我實在難以安睡,便來這花園裏靜一靜。你也在為王爺和大寧擔憂吧。”
沈書瑤輕輕歎了口氣,在張氏身旁坐下,說道:“是啊,王妃。王爺整日為大寧的安危操勞,瓦剌即將進犯,韃靼又在一旁虎視眈眈,我怎能不擔心。如今又得知朝中還有與瓦剌勾結的勢力在暗中搞鬼,王爺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張氏微微頷首,目光望向遠方,說道:“王爺肩負著保衛大寧、保衛大明的重任,我們雖為女流之輩,不能在戰場上殺敵,但也該多為王爺分憂。就說上次朝中那些大臣妄圖削弱王爺兵權,若不是蕭指揮使收集證據,王爺還不知要麵臨多大的麻煩。”
沈書瑤點頭道:“王妃所言極是。隻是如今局勢複雜,王爺既要應對外敵,又要防範內奸,真的是太難了。上次那些盜賊雖被抓住,可誰知背後還有這麽大的陰謀,差點就危及大寧的水源。”
張氏皺了皺眉頭,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說道:“這些叛國之徒,實在可惡!王爺一心為了大寧百姓,他們卻在背後搞鬼。我們能做的,就是把王府後院打理好,讓王爺沒有後顧之憂。前幾日我已經吩咐掌管財務和人事的屬官,按王爺平日裏的喜好準備膳食,想著他忙完回來能舒心些。”
沈書瑤堅定地說:“王妃放心,我定會全力協助您。平日裏我也會多留意王府上下的動靜,以防有居心叵測之人混入。上次有個新來的雜役,行為鬼鬼祟祟,我便多留了個心眼,後來發現他果然有問題,及時告知王府負責安保的屬官,已經將他妥善處置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氏輕輕拍了拍沈書瑤的手,說道:“有你在,我安心多了。我們一起督促王府各司屬官,把王府的事務安排妥當,讓王爺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抵禦外敵的事務中。對了,明日府中要發放月俸,你去提醒下負責財務和人事的屬官,務必仔細核對,莫要出了差錯。”
沈書瑤目光中透露出擔憂,又說道:“王妃,您說這次朝廷會如何決策呢?王爺和幕僚們製定了那麽多應對之策,都在等朝廷的批複,萬一朝廷的指令……上次和談的事情就波折不斷,這次真希望能順利些。”
張氏輕輕搖了搖頭,打斷沈書瑤的話,說道:“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我們要相信陛下的英明決策。王爺已經將利弊分析得很清楚,應對韃靼的預案也一並呈上,想必朝廷會做出最恰當的決定。上次朝廷不也采納了王爺的一些建議,最終化解了部分危機嘛。”
沈書瑤微微點頭,說道:“希望一切順利,大寧能平安度過這次危機。王爺也能少些操勞,早日恢複往日的安寧。”
兩人又聊了許久,從王府的日常瑣事,到如何安撫府中眾人的情緒,事無巨細地討論著。不知不覺,夜已經深了。
沈書瑤站起身,對張氏說道:“王妃,時間不早了,您早些休息吧。”
張氏也站起身,說道:“好,你也回去吧。記住,我們要攜手督促屬官,為王爺分憂,守護好大寧的後方。”
沈書瑤福了福身,與張氏告別後,緩緩向自己的住處走去。月光灑在她的身上,映出她堅定而又擔憂的神情。回到住處後,沈書瑤躺在床上,卻久久無法入睡,她的心中,滿是對朱權和大寧的牽掛。
不知過了多久,朱權拖著疲憊的身體從軍營回到王府。他走進房間,看到沈書瑤還未入睡,眼中滿是關切。
“書瑤,這麽晚了還沒睡?”朱權輕聲問道。
沈書瑤起身,走到朱權身邊,說道:“王爺,大寧局勢如此緊張,我怎能睡得著。您也辛苦了,早些休息吧。”
朱權輕輕將沈書瑤擁入懷中,說道:“有你在,我心裏踏實多了。放心吧,大寧一定會度過這次危機的。”
沈書瑤靠在朱權的懷裏,微微點頭,說道:“我相信王爺,也相信大寧的軍民。隻是,您一定要保重自己,千萬不要太累了。”
朱權在沈書瑤的額頭上輕輕一吻,說道:“我會的。你也早些休息,明天還有很多事要做。”
兩人相擁片刻後,朱權鬆開沈書瑤,走到書桌前,又開始翻閱起軍事布防圖和各地送來的情報。沈書瑤看著朱權專注的背影,心中滿是心疼,卻也明白此刻朱權的責任重大,她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大寧能平安度過這場危機。
第二天清晨,朱權早早地起床,簡單洗漱後,便來到了議事廳。幕僚們已經在此等候,他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絲緊張和期待。
朱權看著眾人,說:“諸位,大戰在即,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等待朝廷指令,按照既定計劃行事。本王相信,在朝廷的英明決策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同時防範韃靼!”
眾人齊聲應道:“謹遵王爺吩咐!”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進來,報告道:“王爺,前方探馬來報,瓦剌大軍已經距離大寧不足百裏,正向大寧逼近!韃靼那邊也有小股部隊向邊境移動!”
朱權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站起身,大聲道:“傳令下去,全軍進入一級戒備狀態!按照既定計劃準備,但沒有朝廷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動!密切關注韃靼動向,有情況隨時通過正規渠道上報,並與周邊衛所互通消息!”
隨著朱權的命令下達,大寧城內頓時忙碌起來。士兵們迅速奔赴各自的崗位,城牆上的守兵嚴陣以待,城外的伏兵也悄悄潛伏起來。一場大戰,即將在大寧這片土地上爆發……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