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詭譎朝堂起風雲,喋血大寧禦北元
字數:13028 加入書籤
巍峨的皇宮大殿內,雕梁畫棟,琉璃瓦在日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耀眼光芒,可殿內的氣氛卻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壓抑死寂。
大臣們分成兩派,涇渭分明地站在兩側。一方神色急切,言辭激昂,為首的禮部尚書雙手抱拳,向前一步,大聲說道:“陛下,大寧地處北疆,乃我朝重要屏障。如今北元虎視眈眈,大軍壓境,寧王蕭燼羽雖手握重兵,卻一心為大寧、為我朝抵禦外敵。此時,正是我朝應全力支援大寧之時,助其擊退北元,方能保邊疆太平,百姓安居啊!”
另一方則滿臉陰沉,戶部侍郎冷哼一聲,上前一步,目光如刀:“陛下,臣以為不然。蕭燼羽擁兵自重,在大寧多年,勢力日益壯大。誰能保證他不是心懷不軌,借著抵禦北元之名,擴充自己的實力?萬一他與北元暗中勾結,那我朝危矣!此時支援,隻怕是養虎為患!”
兩派大臣各執一詞,爭論不休,聲音此起彼伏,一時間,朝堂上亂作一團。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神色陰沉,不置可否。他微微皺眉,目光在大臣們身上來回掃視,似乎在權衡著利弊。
蕭燼羽跪在殿下,挺直脊梁,神色堅定。他身著一襲黑色長袍,衣角繡著銀色的雲紋,在朝堂的光影中微微飄動。他抬起頭,目光炯炯,直視皇帝:“陛下,臣一心為大寧,為朝廷,絕無半點私心。大寧如今麵臨北元進犯,局勢危急,百姓深陷水火。臣懇請陛下明察,給予大寧支援,共同抵禦外敵。若臣有任何不軌之心,願受天譴!”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匆匆跑上殿來,神色慌張,聲音顫抖地喊道:“陛下,邊關急報!北元軍隊又增派了兩萬騎兵,正向大寧邊境逼近!”
朝堂上瞬間一片嘩然,大臣們的爭論聲愈發激烈。有人驚慌失措,建議立刻調兵遣將;有人則更加堅定地認為不能輕易支援大寧,以防蕭燼羽趁機坐大。
皇帝臉色愈發難看,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龍椅的扶手,怒吼道:“都給朕住口!成何體統!”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隻有大臣們粗重的呼吸聲。皇帝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蕭燼羽,朕命你即刻返回大寧,全力抵禦北元。至於支援一事,朕會再做考量。你要好自為之,莫要辜負朕的信任。”
蕭燼羽叩首謝恩:“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當拚死守護大寧,不負陛下重托!”說罷,他起身,大步走出朝堂。
剛出朝堂,蕭燼羽便看到了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周小叨。周小叨神色焦急,快步上前,低聲說道:“王爺,沈姑娘得知朝堂之事,心急如焚,已在府中籌備物資,還讓我告知王爺,萬事小心。”隱匿在暗處的靈鷲,目光敏銳地掃視著四周,悄無聲息地跟在蕭燼羽身後,他的身影融入陰影之中,像一道無形的屏障,時刻警惕著潛在的危險,隻要有任何風吹草動,他便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保護蕭燼羽的安全。
蕭燼羽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暖意:“有她在,我便安心許多。我們即刻回府,商討應對之策。”
回到王府,沈書瑤迎了上來,神色關切:“燼郎,朝堂之上情況如何?”
蕭燼羽將朝堂上的爭論和皇帝的旨意告知了沈書瑤,沈書瑤秀眉微蹙:“如今朝堂猜忌,我們行事更要謹慎。我已吩咐秋霜去安撫商戶,組織城中婦孺籌備傷藥和幹糧,還聯係了城中的大夫待命。靈鷲,你繼續留意王府周邊的動靜,任何可疑之人都不要放過。”靈鷲微微點頭,身影一閃,消失在陰影之中,他憑借著對王府周邊環境的熟悉,像一隻敏捷的夜貓,穿梭在各個角落,仔細排查著潛在的威脅。
蕭燼羽輕輕握住她的手:“多謝你,瑤兒。有你在後方操持,我方能一心禦敵。隻是如今糧草儲備不足,這是個大問題。”
沈書瑤思索片刻,說道:“我聽聞城中有些富商囤積了大量糧食,我們不妨與他們商議,購買一部分。另外,我也會發動城中百姓,捐贈一些物資。”
蕭燼羽點頭讚同:“如此甚好。我這就召集謀士和將領至議事廳商議軍事策略。”
議事廳內,氣氛凝重。蕭燼羽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冷峻,目光如電,掃視眾人後落在軍事地圖上。
“北元此次來勢洶洶,我等切不可掉以輕心。如今朝堂對我們多有猜忌,我們既要抵禦外敵,又要防範內部隱患。但大寧兵力雄厚,驍騎營更是精銳,隻要策略得當,定能擊退北元。”蕭燼羽聲音低沉而有力,仿若洪鍾鳴響。
謀士李軒身著一襲素色長袍,手中輕搖折扇,眼神透著睿智與冷靜。他站起身,眉頭緊鎖,不自覺地用食指輕敲扇麵,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性動作:“王爺,大寧兵力雖強,但糧草儲備不足是個大問題。朝中那些大臣,無非是忌憚王爺的威望和大寧的實力,在朝堂上煽風點火,妄圖讓聖上對王爺心生不滿,削減大寧的軍備。”
將領王虎身材魁梧壯碩,滿臉絡腮胡,雙手抱拳,聲如洪鍾:“王爺,末將願率將士衝鋒陷陣,與北元決一死戰!管他朝中如何,先守住大寧再說!昔日我單槍匹馬闖入敵營,取敵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有驍騎營在,定能將敵軍殺得丟盔棄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燼羽點頭:“王將軍勇氣可嘉,但還需智取。我們利用大寧的地形之利在邊境設伏,同時我會修書給朝廷,陳明大寧局勢,請求糧草支援,並且澄清那些不實詆毀。李軒,你暗中聯絡朝中支持我們的大臣,為我們發聲。”
李軒微微皺眉,上前一步,文質彬彬地說道:“王爺,設伏之計雖妙,但邊境地形複雜多變,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敵軍提前察覺,我們恐陷入被動。依我之見,不如先派小股部隊佯攻,引敵軍主力出動,再設伏圍殲,此乃‘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之策。”
王虎一聽,急得跳腳,大聲反駁:“李軒,你這不是瞎出主意嘛!小股部隊去佯攻,那不是去白白送死嗎?咱直接設伏,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才是正事兒!”
李軒臉色一沉,耐心解釋道:“王將軍,兵者,詭道也。行軍打仗並非隻靠匹夫之勇,需講究謀略。《孫子兵法》有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若不先摸清敵軍虛實,貿然設伏,萬一失敗,大寧危矣!”
兩人爭得麵紅耳赤,蕭燼羽抬手示意停下,沉思片刻後說:“二位所言都有道理。李軒的計策可試探敵軍,掌握主動;王將軍的想法則勝在出其不意。我們可折中之,先派偵察兵深入敵境,摸清敵軍動向,再依情況決定是直接設伏還是先佯攻。”
李軒和王虎心悅誠服,抱拳道:“王爺英明!”
眾人紛紛讚同,蕭燼羽又詳細部署各項任務。此前,大寧的情報人員通過長期潛伏和秘密偵查,發現北元近期在邊境頻繁調動軍隊,集結了大量的騎兵和步兵,兵力對比上,北元軍隊數量略多於大寧,但大寧軍隊裝備精良,驍騎營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且熟悉大寧周邊地形。這些情報為蕭燼羽的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也讓戰爭的爆發有了更合理的鋪墊。周小叨在一旁認真聆聽,心中暗自思索自己在後續行動中的職責,眼神堅定,時刻準備執行蕭燼羽的命令。他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在街頭流浪,是蕭燼羽的父親將他帶回王府,給予他溫暖和教導,從那以後,他便發誓要一生追隨蕭家人,如今大寧麵臨危機,正是他報恩的時候。
商議結束,蕭燼羽回到書房陷入沉思,深知此次危機不僅是軍事考驗,更是政治博弈,行事需萬分謹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朝廷的猜忌。他在書房中來回踱步,腦海中不斷權衡著各種利弊,一方麵擔憂著北元的進犯,一方麵又想著如何應對朝中的詆毀,心中滿是糾結。
沈書瑤端著熱茶走進書房:“燼郎,喝杯茶休憩片刻,我已安排好城中婦孺籌備物資,聯係了大夫待命。”靈鷲隱匿在書房外的陰影中,警惕地留意著四周動靜,守護著屋內二人的安全,他的耳朵微微一動,不放過任何細微的聲音,一旦有危險跡象,便會毫不猶豫地衝進去保護蕭燼羽和沈書瑤。月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堅毅的輪廓,他像一尊忠誠的雕像,默默守護著這份寧靜。
蕭燼羽接過茶輕抿一口,看著她滿是感激:“多謝你,有你在我便安心許多,隻是朝中詆毀和北元進犯讓我憂心忡忡。”
沈書瑤在他身旁坐下,握住他的手:“每次遇到困境我們都能化解,這次也不例外。關於朝中詆毀,我們不妨將大寧的日常事務記錄整理成冊,呈遞給朝廷,讓他們看到大寧的治理成果和王爺的忠心,再讓百姓為我們發聲,聯名上書,表達對王爺的支持。”
蕭燼羽眼睛一亮:“你的想法別具一格,就這麽辦。看來這朝堂之上,人心複雜,我們不得不防。”
幾日後,正當蕭燼羽全力籌備防禦北元之時,一位神秘使者悄然來到大寧王府。此人自稱是某位藩王的親信,帶來了藩王的親筆書信,信中言辭懇切,表達了對蕭燼羽的欽佩之情,並暗示若蕭燼羽能在皇位之爭中支持自己,將來必定給予豐厚回報。蕭燼羽看完信後,心中暗自警惕,他深知這是一場危險的政治博弈。靈鷲則悄然跟在神秘使者身後,憑借著多年積累的情報收集經驗,不僅探查到使者近期與朝中幾位對蕭燼羽抱有敵意大臣的往來,還發現其背後藩王與北元竟有不為人知的聯係。靈鷲迅速將這些情報密報給蕭燼羽,為他分析局勢,提供應對建議,讓蕭燼羽對這場政治漩渦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周小叨也暗中安排人手,加強王府的戒備,以防有人趁機生事,他的眼神時刻留意著王府內外的風吹草動。
與此同時,朝廷中謠言四起,說蕭燼羽與多個藩王暗中勾結,圖謀不軌。蕭燼羽明白,這是有人故意在製造混亂,企圖讓朝廷對他出手。他一方麵讓李軒暗中調查謠言的源頭,一方麵親自修書給朝廷,詳細闡述大寧的局勢以及自己對朝廷的忠心,言辭誠懇且條理清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寧軍隊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幾位對蕭燼羽改革不滿的將領,趁北元進犯、人心惶惶之際,與外部勢力勾結,秘密謀劃叛亂。他們選擇在一處隱蔽的廢棄營帳中密會,營帳內燭火搖曳,氣氛詭譎。為首的趙將軍滿臉陰狠,率先開口:“蕭燼羽推行的這些改革,分明是在削弱我們的勢力,如今北元壓境,正是我們的機會。”錢將軍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不錯,隻要我們在北元進攻時,從內部打亂軍隊部署,裏應外合,事成之後,大寧的大權便落入我們手中。”他們詳細地分配任務,計劃由孫將軍負責聯絡外部勢力,獲取支援;趙將軍則在軍中散布謠言,擾亂軍心;錢將軍負責掌控關鍵據點,以便在關鍵時刻接應北元軍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軒得知叛亂之事後,深知此事棘手。他暗中派親信收集叛亂將領的通信信件,仔細研究他們的行文風格、習慣用語以及常用的密語。經過數日的分析,他發現這些將領在通信中喜歡使用特定的暗語指代重要事件和人物,而且他們習慣在信件結尾附上一句簡短的問候語,以顯示彼此的親近。李軒心中有了主意,他找來擅長模仿筆跡的能人,偽造了幾封信件。在偽造過程中,他特意模仿叛亂將領的語氣,暗示他們中有人已被蕭燼羽暗中收買,即將背叛。信中還巧妙地提及一些隻有他們內部才知曉的機密,讓這些偽造信件看起來毫無破綻。
一天夜裏,蕭燼羽接到密報,得知了叛亂將領的陰謀。他立刻召集沈書瑤、李軒和王虎商議對策。沈書瑤建議先穩住叛亂將領,不要打草驚蛇,同時秘密調集忠誠的部隊加強王府和城內關鍵據點的防守。李軒則提出利用反間計,讓叛亂將領之間產生猜忌。王虎摩拳擦掌,表示願意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在關鍵時刻將叛亂一舉平定。而靈鷲則主動請纓,憑借他對王府和城內布局的熟悉,以及敏銳的觀察力,負責在暗中監視叛亂將領的一舉一動,及時向蕭燼羽匯報他們的行蹤和動向,確保他們不會提前察覺計劃,為眾人提供準確情報。周小叨也主動請命,負責在王府周邊巡邏,防止叛亂勢力突襲。他想著自己身為侍衛長,守護王府和王爺是他的職責,絕不能讓這些叛亂之人得逞。
蕭燼羽綜合眾人建議,迅速做出部署。他先是派人給叛亂將領送去安撫的消息,讓他們以為陰謀尚未敗露。李軒則巧妙利用信息差,故意安排不同叛亂將領在特定時間看到偽造信件,使得他們彼此懷疑,原本緊密的叛亂聯盟出現了裂痕。
隨著北元進犯日期日益迫近,大寧城內氣氛愈發緊張,仿若一張拉滿的弓弦。平日裏熱鬧的集市,如今百姓們匆匆而過,交談間滿是對戰爭的擔憂。街頭巷尾,老人們聚在一起,憂心忡忡地談論著可能到來的戰火;孩子們也沒了往日的活潑,不再追逐打鬧,眼中透著不安。商戶們早早關上店門,將貨物妥善存放,擔心一旦開戰,辛苦積攢的家業毀於一旦。沈書瑤和秋霜在城中四處奔走,組織婦孺籌備物資,安撫眾人情緒,可緊張的氛圍依舊彌漫在每一個角落。蕭燼羽親自編寫戲曲,講述大寧先輩抵禦外敵的英勇故事,在王府戲台悉心指導排練,對每個動作、每句唱腔都嚴格要求。演出當日,百姓和士兵紛紛前來觀看,台上精彩絕倫的表演讓觀眾熱血沸騰,台下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士氣被徹底點燃。
備戰中,蕭燼羽得知有遊牧部落受北元威逼利誘,態度搖擺不定。若部落倒向北元,大寧局勢將更加岌岌可危,他決定親自前往說服。出發前,他在心中反複權衡利弊,自己在與周邊部落的交往中,一直秉持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積累了一定的信譽 ,部落中也有不少人曾受過他的恩惠,這是他的優勢。但此次前往,北元必定會設法阻攔,部落內部意見也並不統一,這些都是難以預測的困難。即便如此,為了大寧,他還是毅然決定前往。
出發前,沈書瑤為他整理行囊:“燼郎,此次前去務必小心,部落內部或許有不同的聲音。他們或許擔憂聯盟會遭北元報複,你可承諾共同抵禦風險,展現實力,提及周邊部落合作共贏的事例。”蕭燼羽點頭,深知沈書瑤的謀略已成他不可或缺的助力。此時,蕭燼羽心中既有對此次出使的擔憂,又有對沈書瑤的不舍,他緊緊握住沈書瑤的手,目光堅定又溫柔:“瑤兒,等我歸來。大寧有你,我放心。”沈書瑤微微點頭,眼中滿是關切與鼓勵:“你一定要平安回來,我在大寧等你。”靈鷲隱匿在暗處,悄然跟上蕭燼羽,一路保駕護航,以防不測。在出使途中,靈鷲憑借對周邊環境和各方勢力的了解,提前察覺了北元設下的埋伏,及時提醒蕭燼羽改變路線,化險為夷。他像一隻隱匿在黑暗中的獵豹,時刻保持著警惕,不放過任何一個潛在的危險信號。周小叨則率領一隊精銳侍衛,緊緊跟在蕭燼羽身後,時刻警惕著四周,手中的兵器緊握,準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蕭燼羽帶著周小叨和靈鷲,快馬加鞭朝部落營地趕去。一路上,蕭燼羽腦海裏不斷構思說服部落的言辭,分析著部落可能提出的疑問和顧慮。周小叨則警惕地觀察著四周,不放過任何風吹草動,手始終按在劍柄上,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靈鷲如鬼魅般在周圍的山林中穿梭,時而隱沒在茂密的枝葉間,時而躍到高處的樹杈上,提前探查前方是否有埋伏。他的身影在樹林間一閃而過,仿若一道黑色的閃電,為蕭燼羽一行探清前路。
抵達部落營地,首領表麵熱情迎接,可言語間盡是試探。蕭燼羽與首領席地而坐,從道學的“因果循環”與“和平共生”講起,條理清晰地剖析與北元合作的利弊。他詳細闡述大寧與周邊部落貿易互通、抵禦外敵時相互支援的過往,還提及大寧為守護邊境和平做出的諸多努力,聽得首領頻頻點頭,然而部分部落成員仍心存疑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部落中絡腮胡勇士猛地站起身,大聲說道:“寧王爺殿下,您說得在理,可北元勢力強盛,我們若不依附,怕是轉眼就會遭報複,實在不想因聯盟把部落拖入險境!”一時間,帳篷裏議論紛紛,眾人神色憂慮,不少人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蕭燼羽神色鎮定,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諸位少安毋躁。道學講‘物極必反’,北元四處征戰擴張,看似威風八麵,實則已埋下隱患。他們連年用兵,百姓疲憊不堪,內部矛盾叢生。反觀大寧,與貴部落多年交好,一直秉持和平共處原則共同發展。我們簽訂互助盟約後,大寧定會全力支援,一同抵禦北元。大寧有驍勇善戰的軍隊,還有堅固的城防工事,定能成為貴部落堅實的後盾 。”
就在這時,帳外突然一陣騷亂。原來是北元使者收到眼線密報後,快馬趕來。他滿臉橫肉,一腳踢開帳篷門,惡狠狠地吼道:“你們最好別信大寧的鬼話!跟我們北元合作才是唯一出路,不然大軍一到,你們部落就等著被踏平吧!”說罷,還用力拍了下桌子,桌上的茶具被震得叮當作響。
場麵瞬間劍拔弩張,部落眾人麵露驚惶,不知所措。蕭燼羽卻毫不畏懼,站起身來,與北元使者對視,目光如炬,言辭犀利地反駁:“你不過是虛張聲勢!北元連年征戰,內部早已民怨沸騰。你們所謂的強大不過是外強中幹,今日如此囂張,他日必自食惡果。大寧與周邊部落攜手,力量隻會越來越強,豈是你能威脅的?”北元使者被懟得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惱羞成怒,手按刀柄,作勢要動手。周小叨見狀,迅速抽出佩劍,擋在蕭燼羽身前,眼神中透著毫不畏懼的決絕,隻要北元使者敢有任何過激舉動,他便會毫不猶豫地出手。靈鷲也悄然靠近帳篷,隱匿在陰影中,隻要北元使者稍有異動,他便能如閃電般發動攻擊,手中的暗器已然備好,隻等對方輕舉妄動。
部落首領看到這劍拔弩張的場麵,心中暗自權衡。他回想起北元過往對待附屬部落的種種惡行,掠奪財物、強征壯丁,部落百姓苦不堪言。而大寧與他們貿易往來,互通有無,還曾在部落遭遇雪災時伸出援手,送來糧食和禦寒物資。
首領目光堅定起來,站起身,對北元使者說道:“我們部落自有打算,不勞您費心。這麽多年,北元給我們帶來的隻有災難,我們不想再被你們裹挾。”又轉向蕭燼羽,拱手道:“王爺一番肺腑之言,讓我等看清局勢。我部落願與大寧繼續聯盟,共抗北元。”
蕭燼羽心中一喜,麵上卻沉穩依舊,拱手回禮:“如此,大寧與貴部落攜手,定能保一方安寧。今後,我們互通有無,在軍事上相互支援,必定能讓北元不敢小覷。”北元使者見事情不成,狠狠地瞪了眾人一眼,轉身離去,臨走時還不忘撂下狠話:“你們會後悔的!”
蕭燼羽回到大寧,鄰國使者到訪,名義上是交流,實則是刁難,試探大寧的實力與態度。蕭燼羽以茶道接待。
王府會客廳內,沉香嫋嫋,古色古香。蕭燼羽親自煮茶、泡茶,動作行雲流水,可心中卻暗自警惕,思索著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刁難 。使者坐在對麵,神色傲慢,嘴角掛著一絲嘲諷的笑意:“聽聞寧王爺殿下多才多藝,這茶道功夫著實不凡。但大寧地處北疆,資源匱乏,如何在這亂世之中立足?又如何保障與我國的貿易不受北元侵擾?”說話間,還不屑地瞥了一眼周圍的陳設。
蕭燼羽微笑,不卑不亢地說道:“茶道如治國,講究平衡和諧。大寧雖地處北疆,卻融合了中原與草原文化,百姓安居樂業,與周邊部落建立了穩固的貿易網絡,這便是立足的根基。大寧兵力雄厚,北元侵擾不足為懼,定能保障貿易安全,不影響與貴國的友好往來。大寧的軍隊,融合中原的嚴謹陣法與草原騎兵的靈活戰術,在戰場上能根據不同局勢靈活應變。就像上次與北元的小規模衝突,我們先用中原的車陣抵禦敵軍騎兵的衝鋒,再派出草原騎兵繞後突襲,大獲全勝。” 蕭燼羽一邊說著,一邊觀察使者的表情,試圖從他細微的神態變化中捕捉其真實意圖。
沈書瑤端著精美茶具走進,笑著說:“使者大人,這茶具融合了中原細膩工藝和草原豪放風格,正如大寧文化的包容並蓄。在大寧,中原的農耕技術與草原的畜牧養殖相互借鑒,中原百姓學會了改良牧草,草原牧民也掌握了灌溉農田的方法,雙方都從中受益。”靈鷲隱匿在會客廳的房梁之上,靜靜地觀察著使者的細微表情和動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一旦有異常,他便能迅速做出反應,保障蕭燼羽和沈書瑤的安全。他的呼吸輕緩而平穩,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卻又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沈書瑤表麵微笑著,儀態大方,內心卻十分緊張 ,思考著如何讓使者認可大寧的實力。
使者仍不罷休,追問:“文化融合雖好,但軍事和經濟實力才是關鍵。若不能保障貿易安全,如何能放心合作?”沈書瑤微微側身,示意蕭燼羽由自己應對,而後挺直腰杆,神色從容地說:“使者大人有所不知,大寧利用獨特的地形,依山傍水建立了堅固防線。綿延的山脈是天然的屏障,湍急的河流阻擋了敵軍的步伐。我們還建立了完善的預警機製,在邊境設立了多個烽火台,一旦發現北元動向,便能迅速傳遞消息,讓軍隊提前做好準備。經濟上,大寧畜牧資源豐富,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手工業,精美的皮具、絢麗的織錦遠銷各地;商業也十分繁榮,貿易往來頻繁。我們可簽訂貿易保障協議,建立聯合商隊,共同抵禦風險,實現互利共贏。”使者聽後,沉默片刻,最終放棄刁難,起身告辭,帶著敬意離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切準備就緒,北元大軍如洶湧潮水般襲來,黃沙漫天,馬蹄聲震得大地顫抖,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塵土與血腥氣息。大戰前一夜,軍營裏燈火通明,士兵們有的沉默擦拭兵器,有的低聲交談。年輕士兵小張手微微顫抖,反複檢查著手中的弓箭。身旁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怕,孩子,咱們身後是大寧的百姓,咱們為了守護家園而戰,定能勝利!”小張深吸一口氣,用力點頭。
蕭燼羽身披銀色戰甲,跨坐高頭大馬率軍出征。戰場上,黃沙滾滾,喊殺聲、馬嘶聲交織。他運用道學“以柔克剛”的理念指揮軍隊,派出小股騎兵騷擾北元側翼,誘使敵軍分兵追擊。同時,他巧妙結合草原騎兵擅長的遊擊戰術與中原陣法中“方陣拒敵”的思路,靈活應對敵軍進攻。
士兵趙虎緊緊握住長槍,望著如潮水般湧來的北元騎兵,恐懼湧上心頭,雙腿微微發軟。身旁的老兵李叔察覺到他的異樣,低聲吼道:“小子,別怕!握緊槍,聽指揮!咱們身後就是大寧的百姓!有王爺和驍騎營在,咱們必勝!”趙虎深吸一口氣,用力點頭,眼神逐漸堅定。
北元將領哈克迅速識破蕭燼羽的計謀,重新整頓隊形,集中兵力對大寧正麵防線發起猛烈衝擊。一時間,喊殺聲震耳欲聾,北元騎兵揮舞長刀,如狂風暴雨般撲向大寧防線,大寧士兵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防線搖搖欲墜。
蕭燼羽見狀,迅速傳令部分弓箭手集中射擊敵軍前排戰馬,打亂其衝鋒節奏,又命方陣中的長槍兵將長槍壓低,著重防禦敵軍騎兵的正麵衝擊。同時,他轉頭看向王虎,大聲下令:“王將軍,帶領驍騎營從側翼迂回包抄,不要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王虎眼中閃過興奮與決然,雙手緊握韁繩,猛地一夾馬腹,嘶吼道:“兒郎們,隨我殺!為了大寧,為了咱們的家人!”隻見他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地衝入敵陣。他手中那柄大刀舞動得虎虎生風,每一次揮舞都帶起一片血雨腥風,北元騎兵在他麵前紛紛落馬。在王虎的帶領下,驍騎營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敵軍側翼。
此時,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北元軍隊被驍騎營這突如其來的衝擊打得陣腳大亂,但他們畢竟久經沙場,很快便組織起了抵抗。而在大寧軍隊後方,李軒正緊盯著戰場局勢,大腦飛速運轉。突然,他發現北元軍隊的指揮旗附近防守出現了一絲鬆動,心中一動,立刻向蕭燼羽建議:“王爺,敵軍指揮處防守有變,我們可派精銳小隊突襲,打亂他們的指揮係統!”
蕭燼羽略一思索,點頭同意。李軒迅速挑選了一支由軍中精銳組成的小隊,親自向他們布置任務。小隊如鬼魅般潛行,巧妙地避開敵軍的巡邏,悄然接近北元軍隊的指揮處。就在北元將領哈克正忙於指揮軍隊反擊驍騎營時,精銳小隊突然殺出。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北元指揮處頓時亂作一團,哈克大驚失色,連忙組織人手抵抗。
這邊戰場上殺得難解難分,沈書瑤在大寧城中也沒有閑著。她奔波於各個醫帳之間,親自為傷兵換藥、喂藥,安慰著他們的情緒。城中的富戶們在她的勸說下,紛紛捐出物資,普通百姓們也自發組織起來巡邏,守護著大寧城的安寧。靈鷲則在暗中穿梭於城中,留意著是否有北元的奸細混入,以及城內是否有不穩定因素,守護著大寧的後方安全。他像一個無形的守護者,在城市的暗處遊走,一旦發現可疑跡象,便會迅速展開調查,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傷亡慘重,大寧的糧草供應出現危機。周邊城鎮因道路被雨水衝毀,補給車隊無法按時抵達。但蕭燼羽早前打擊富商囤積居奇的舉措,此刻發揮了關鍵作用。儲備的糧食被有序發放,保障了士兵的基本供給。同時,沈書瑤發動城中百姓,將家中剩餘的糧食和物資收集起來,源源不斷地送往戰場,解了燃眉之急。
隨著戰鬥的持續,天空突然陰雲密布,暴雨傾盆而下,地麵變得泥濘不堪,北元騎兵行動受阻,戰馬頻頻陷入泥沼。蕭燼羽見狀,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果斷發動全麵反攻。大寧軍隊士氣大振,如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喊殺聲震天。
蕭燼羽身先士卒,帶領中軍向前推進。他手中的長槍如龍蛇舞動,所到之處,北元士兵紛紛退避。在他的帶領下,大寧軍隊逐漸扭轉了戰局,將北元軍隊逼至絕境。
經過數日激戰,北元軍隊全線潰敗,大寧取得最終勝利。殘陽如血,映照著滿目瘡痍的戰場,蕭燼羽立馬陣前,望著大寧軍旗獵獵作響,心中滿是感慨。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不僅是對北元的有力回擊,更是大寧軍民團結一心的見證。
消息傳回大寧,整個城市沸騰起來。街道上張燈結彩,百姓們自發湧上街頭,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孩子們興奮地穿梭在人群中,手中揮舞著自製的小彩旗,笑聲清脆響亮。老人們眼中含淚,相互攙扶著,感恩這場勝利讓他們得以繼續安寧生活。年輕的姑娘們則精心準備著慶祝的歌舞,彩綢飛舞,身姿婀娜,用歡快的旋律和靈動的舞姿表達心中的喜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蕭燼羽班師回朝,受到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呼聲響徹雲霄。他騎著高頭大馬,身披銀色戰甲,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眼神中既有勝利的欣慰,也有對未來的思索。沈書瑤早早等候在王府門口,看到蕭燼羽歸來,眼眶微微泛紅,快步迎上前去。蕭燼羽下馬,緊緊握住沈書瑤的手,千言萬語盡在這一握之中。
當晚,王府內舉行慶功宴,將領、謀士們齊聚一堂。眾人紛紛向蕭燼羽敬酒,感謝他的英明指揮。蕭燼羽站起身,舉起酒杯:“此次能擊退北元,靠的不是我一人,而是在座諸位,還有大寧的每一位百姓。大家齊心協力,才保住了我們的家園。”
宴會上,李軒站起身,說道:“王爺,雖然此次大寧獲勝,但朝中那些詆毀之言恐怕不會就此罷休,我們還需早做打算。”
蕭燼羽微微點頭:“我已修書給朝廷,詳細說明此次戰事經過,以及大寧在旱災下依舊堅守的艱難曆程,還有百姓聯名上書,表達對我們的支持。如今證據確鑿,想來朝廷不會再偏聽偏信。而且經此一役,我們也讓眾人看到了大寧的實力與忠心。”
王虎大聲說道:“怕他們作甚!大寧有我們這些將士,還有驍騎營,若是他們再敢汙蔑王爺,我們絕不答應!”
蕭燼羽微笑著擺擺手:“不可魯莽,朝堂之事,需從長計議。我們還是要以大寧的穩定和發展為重。接下來,我們要重建戰後的大寧,恢複民生,強化防禦,讓大寧的根基更加穩固。”
慶功宴結束後,蕭燼羽和沈書瑤漫步在王府的花園中。月光如水,灑在他們身上,四周花香陣陣。蕭燼羽輕輕攬住沈書瑤的肩膀:“瑤兒,多虧有你在我身邊,與我並肩作戰。”沈書瑤靠在他的懷裏,輕聲說道:“我們一起守護大寧,未來的路,我們也一起走。”兩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靈鷲遠遠地跟在他們身後,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既不打擾二人的甜蜜時光,又隨時準備在有危險時挺身而出。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