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寧危局:和談前夕的風雲變幻
字數:7674 加入書籤
使者的馬蹄聲漸漸消失在遠方的官道上,朱權佇立在王府門口,望著那揚起的塵土,心中五味雜陳。這場和談不僅關乎大寧邊境的和平,更牽涉複雜軍政關係,他一舉一動都得謹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回到書房,朱權翻開一本兵書,試圖尋找寧靜,可腦海中總是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福餘衛和泰寧衛劍拔弩張的場景,以及巴兒孫那捉摸不透的麵容。此時,他不僅要考慮如何化解部落衝突,還要權衡這一切對自己與朝廷關係的影響。他深知朱元璋對藩王與地方勢力的交往愈發警惕,任何軍事行動都需謹慎再謹慎。
與此同時,王妃張氏在庫房與蘇致和仔細商討物資儲備的細節。她纖細的手指劃過清單上的各項物資,時而微微皺眉,提出自己的見解。“蘇典簿,這藥材的儲備還需再添些防風、柴胡之類,春季易生疫病,有備無患總是好的。還有這兵器,要確保鋒利耐用,定期檢查修繕,切不可大意。”王妃明白,在這敏感時期,充足的物資儲備不僅是應對邊境衝突的保障,更是在朝廷審視下維護王府實力的關鍵。
蘇致和恭敬地應道:“王妃所言極是,小的這就安排人去辦。如今局勢不明,這些物資可是咱們應對變故的底氣。”
王妃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庫房中堆積如山的物資,心中暗暗思忖著如何進一步優化物資調配,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她知道,朱權在外周旋不易,自己能做的,便是將王府內務打理得井井有條,讓他無後顧之憂,同時也不能給朝廷留下任何把柄。
處理完庫房事務,王妃來到廚房。吳廩豐和陳饌熙早已等候多時,見王妃進來,連忙行禮。王妃看著廚房中忙碌的景象,溫和地說道:“如今王爺事務繁忙,精神壓力大,膳食上一定要多費些心思。清淡滋補的同時,也別忘了準備些王爺喜歡的小食,讓他能在繁忙之餘稍作放鬆。”她深知,生活中的點滴關懷,或許能讓朱權在麵對複雜局勢時,感受到一絲溫暖與慰藉,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狀態應對朝廷隨時可能的問詢。
吳廩豐連忙說道:“王妃放心,小的們今日準備了山藥蓮子湯、清炒時蔬,還有王爺愛吃的桂花糕,定能合王爺的口味。”
王妃滿意地笑了笑,又叮囑了幾句廚房的衛生和食材采購的注意事項,才轉身離開。
朱權在書房中反複思量著和談之事,不覺已到了傍晚。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起身準備去看看世子朱盤烒。
剛走到院子裏,就聽到一陣稚嫩的笑聲。隻見朱盤烒正搖搖晃晃地追著一隻蝴蝶,乳母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護著。朱權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溫柔的笑容,他快步上前,一把將朱盤烒抱了起來。“我的小世子,玩得這麽開心啊?”朱權心中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僅是為了大寧的百姓,也是為了給兒子創造一個和平穩定的成長環境,哪怕這個環境時刻受到朝廷的審視。
朱盤烒看到父親,興奮地揮舞著小手,嘴裏含糊不清地叫著:“爹,爹……”
朱權抱著兒子在院子裏踱步,輕聲說道:“盤烒啊,你要快快長大,將來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守護好大寧,守護好咱們的家。”朱盤烒似懂非懂地看著父親,咯咯地笑著。這一刻的溫馨,讓朱權暫時忘卻了外界的紛擾,但他也清楚,這樣的寧靜隨時可能被打破,尤其是來自朝廷的壓力。
與兒子互動過後,朱權的心情稍感寬慰。他回到書房,繼續思索著應對局勢的策略。這時,王府長史周懷瑾匆匆走進來,神色略顯緊張。“王爺,剛剛收到消息,朵顏衛的巴兒孫似乎有新動作,他派了一支小隊朝著福餘衛和泰寧衛的衝突地點去了。”
朱權聞言,臉色一沉,立刻召來陳亨、劉真、卜萬三位將軍。在等待將軍們到來時,他迅速梳理著思緒,考慮到衛所製度下的軍事規範,他深知此次行動的複雜性。
不多時,三位將軍來到書房。朱權將周懷瑾帶來的消息告知眾人,陳亨皺著眉頭說道:“王爺,這巴兒孫向來狡猾,他此時派人過去,恐怕沒安什麽好心,會不會是想趁亂挑起更大的衝突,好渾水摸魚?”
劉真也點頭道:“陳將軍所言極是,咱們得早做防備,萬一巴兒孫煽動福餘衛和泰寧衛聯手對付我們,那可就麻煩了。不過,一切行動還得遵循朝廷的規矩,不能讓皇上起疑。”
卜萬沉思片刻後說道:“王爺,我覺得我們不妨將計就計。既然巴兒孫想插手,我們就利用這個機會,進一步摸清他的底牌。同時,加快和談的進程,爭取在他搞出大動靜之前,解決福餘衛和泰寧衛的衝突。但在行動過程中,務必及時向朝廷報備,表明我們的忠心。”
朱權微微點頭,開始細致安排:“陳亨,你即刻去大寧衛所,按照衛所調兵流程,挑選一支精銳騎兵,持兵部下發的調兵勘合,暗中跟在巴兒孫的小隊後麵,不要打草驚蛇,摸清他們的意圖和行動路線。一旦有情況,立刻飛鴿傳書向我匯報,同時將消息抄送朝廷。劉真,協調大寧周邊衛所,加強邊境防禦,增派巡邏兵力,但所有行動要公開透明,行動文書一式多份,一份留衛所備案,一份呈交朝廷,一份交地方行政衙門知曉。卜萬,你繼續與使者保持密切聯係,確保和談順利進行,和談相關的每一次溝通、每一項進展都要第一時間形成奏章,通過正規渠道向朝廷奏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位將軍領命而去,朱權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禱著局勢不要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他深知,自己在大寧的每一步努力,不僅是為了當下的和平,更是為了在朝廷的嚴密監控下,為自己和大寧百姓尋得一絲生機。
處理完軍事部署,朱權想到地方行政的協作。他立即修書一封,派人送往大寧知府衙門,邀請知府前來王府商議應對之策。
不多時,大寧知府趙康匆匆趕到。朱權迎上前去,說道:“趙大人,如今福餘衛和泰寧衛衝突,朵顏衛又有異動,邊境局勢緊張,還需你我攜手應對。”
趙康連忙說道:“王爺放心,卑職定當全力配合。隻是這其中諸多事宜,還望王爺明示。”
朱權將目前的局勢和應對計劃大致說明,強調道:“此次和談,關係重大,還需趙大人協調地方,做好百姓安撫工作,同時協助軍隊做好物資調配和情報收集。”
趙康領命,表示會即刻安排人手,配合王府和軍隊行動。
王妃張氏這邊,她正在房間裏與貼身丫鬟桃夭和心腹嬤嬤殷念商議著王府的安保事宜。“如今大寧局勢緊張,王府的安保不容有失。殷嬤嬤,你安排下,讓護衛們加強巡邏,尤其是夜間,要格外小心。桃夭,你去把王府的門禁製度再梳理一遍,嚴格把控進出人員,決不能讓可疑之人混進來。另外,所有進出人員的記錄都要妥善保存,以備朝廷查驗。”王妃明白,在這敏感時期,王府的安全至關重要,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而詳細的記錄也是向朝廷表明王府行事光明磊落的方式。
殷嬤嬤和桃夭齊聲應道:“是,王妃,奴婢們這就去辦。”
王妃又想起了即將到來的集市節,她對桃夭說道:“桃夭,你去把常總管叫來,我有話問他。”
不多時,王府總管常晏來到王妃房間。王妃問道:“常總管,集市節的準備工作進行得如何了?如今局勢特殊,這集市節關係著大寧的穩定和百姓的生計,可千萬不能出亂子。另外,要提前向朝廷報備集市節的規模、參與人員等詳細信息,確保我們的活動符合朝廷規定。”王妃清楚,集市節不僅是大寧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活動,也是展示大寧穩定繁榮的窗口,在當前局勢下,更要確保萬無一失,且符合朝廷規範。
常晏恭敬地回答:“王妃放心,各項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已經和城中的商戶、草原的牧民們溝通好了,他們都表示會遵守集市的規矩。隻是這安保方麵,還需王妃多多指示。”
王妃思索片刻後說道:“你去和楚毅將軍商量一下,從王府護衛中抽調一部分人手,配合城中的守軍維持集市的秩序。另外,準備一些應急物資,以防萬一。所有的安保安排和物資調配都要記錄在案,隨時接受朝廷檢查。同時,與趙知府衙門溝通,讓地方衙門派員參與安保和秩序維護。”王妃的安排,既考慮到了集市節的安全保障,也為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做好了準備,同時滿足朝廷的監管要求。
常晏領命而去,王妃望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心中默默祈禱著大寧能早日恢複往日的安寧。她知道,朱權在外麵的世界裏奮力周旋,自己則要在王府內撐起一片安穩的天地,等待著他平安歸來,同時應對朝廷隨時可能的檢查。
朱權在書房中忙碌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他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起身來到庭院中呼吸新鮮空氣。這時,王府典簿蘇致和匆匆走來,手裏拿著一封書信。“王爺,這是朝廷傳來的加急文書。”
朱權心中一緊,連忙接過書信,展開一看,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原來,朝廷雖然肯定了朱權派遣使者調解福餘衛和泰寧衛衝突的做法,但也提醒他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可過度偏袒任何一方,以免引起其他部落的不滿。同時,朝廷還詢問了大寧地區的旱災情況,要求朱權妥善處理,確保百姓的生活不受太大影響。信中言辭雖溫和,但朱權能感受到朱元璋對大寧局勢的密切關注和對自己的隱隱警告。
朱權將書信遞給周懷瑾,說道:“周長史,你看看,朝廷的意思很明確,我們在處理這件事情上,必須更加謹慎。另外,你去調查一下大寧地區的旱災情況,看看哪些地方受災嚴重,百姓的生活狀況如何,我們要盡快拿出應對之策。記住,每一個決策都要考慮到朝廷的態度,及時向朝廷匯報我們的救災舉措。同時,與趙知府協同,共同統計受災情況和擬定救災方案。”朱權深知,旱災不僅關乎百姓的生計,也可能影響到大寧的穩定,而朝廷的態度在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
周懷瑾接過書信,仔細看了看,說道:“王爺放心,小的這就去辦。隻是這旱災情況,恐怕不容樂觀,春季本就降水稀少,再加上今年風大,不少農田都出現了幹裂的情況,百姓們的春耕也受到了影響。”
朱權微微皺眉,心中暗自焦急。回想起這兩年,他大力推動墾荒,組織百姓開辟了大量農田,又投入人力物力修建水利設施,本想著能讓大寧百姓過上富足安穩的日子,在春耕時收獲希望,沒想到旱災還是突如其來。他明白,這是對他治理大寧能力的一次考驗,也是在朝廷審視下必須妥善解決的難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管情況多困難,我們都要想辦法解決。你先去統計受災情況,我來想想如何調配物資,幫助百姓度過難關。同時,立刻起草奏章,向朝廷如實稟報旱災情況和我們初步的應對計劃,請求朝廷指示。與趙知府商議,整合地方與王府資源,共同救災。”朱權語氣堅定,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同時也有著對朝廷的敬畏。
周懷瑾領命而去,朱權在庭院中來回踱步,腦海中迅速思索著應對旱災的辦法。他想到了之前修建的水利工程,或許可以通過合理調配水資源,緩解部分農田的旱情。於是,他立刻召集水利方麵的官員和工匠,詳細詢問各個水庫、灌溉渠道的蓄水和運行情況。
“李工頭,咱們那些水庫現在蓄水量如何?灌溉渠道能不能正常通水到受災農田?”朱權神色關切地問道。
李工頭連忙上前,恭敬地回答:“王爺,水庫蓄水量還算可以,隻是部分偏遠農田的灌溉渠道因為年久失修,有些堵塞,通水可能不太順暢。”
朱權聞言,果斷下令:“立刻組織人手,對灌溉渠道進行全麵排查和疏通,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讓水流到每一塊需要的農田。另外,合理安排水庫放水時間和水量,優先保障春耕急需用水的田地。所有的工程安排和人力調配都要記錄清楚,隨時向朝廷匯報進度,同時抄送地方衙門。”朱權的決策,展現出他在麵對危機時的果斷與智慧,同時也遵循著朝廷的監管要求。
安排完水利事宜,朱權又考慮從其他地區調運一些糧食和種子,分發給受災的百姓,確保他們能夠順利進行春耕。他叫來陳亨,說道:“陳將軍,你速速挑選一些得力手下,帶上我的手令,前往臨近府縣,向當地官府請求支援,調運糧食和種子。此事十萬火急,一定要盡快辦妥。但在行動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朝廷的驛站傳遞製度和公文往來規範,及時向朝廷和當地官府報備行程和任務進展。同時,與當地地方官協調好物資運輸和交接事宜。”朱權知道,在這艱難時刻,隻有各方齊心協力,才能幫助大寧百姓度過難關,同時必須在朝廷規定的框架內行事。
陳亨領命後,立刻挑選了一支精悍的隊伍,快馬加鞭朝著臨近府縣奔去。
王妃張氏在得知旱災的消息後,也心急如焚。她來到庫房,再次與蘇致和商討物資調配的問題。“蘇典簿,如今旱災嚴重,百姓們的生活麵臨困難,我們王府要盡一份力。你把庫房中儲存的糧食和種子清點一下,看看能拿出多少來救濟百姓。另外,再準備一些藥材和衣物,給那些受災嚴重的家庭。所有的物資調配都要詳細記錄,以備朝廷核查。同時,與地方慈善機構和鄉紳溝通,鼓勵他們參與救災。”王妃的心中充滿了對百姓的擔憂,她希望通過王府的力量,為受災百姓送去溫暖與希望,同時確保行事合規。
蘇致和連忙說道:“王妃,庫房中的糧食和種子儲備還算充足,隻是這藥材和衣物,還需要再采購一些。”
王妃點頭道:“你即刻安排人去采購,越快越好。記住,一定要保證物資的質量,不能讓百姓們失望。采購的商家、價格、數量等信息都要一一記錄,向朝廷報備。同時,讓地方官府協助監督采購過程,確保公正透明。”王妃對物資質量的嚴格要求,體現了她對百姓的關懷,同時也滿足朝廷對王府物資管理的監管需求。
蘇致和領命而去,王妃又想到了王府的醫館,她決定去一趟醫館,看看府醫林鶴齡能不能配製一些預防疫病的藥方,分發給百姓。
來到醫館,林鶴齡正在忙碌地整理藥材。看到王妃進來,連忙行禮。王妃說道:“林醫官,如今大寧地區旱災嚴重,百姓們生活艱苦,我擔心疫病會趁虛而入。你能不能配製一些預防疫病的藥方,我們分發給百姓,讓他們做好防範。藥方的成分、製作方法和發放計劃都要上報朝廷。同時,與地方醫館聯合,共同開展防疫工作。”王妃深知,在旱災之後,疫病往往容易滋生,提前做好預防工作至關重要,同時要讓朝廷知曉王府的防疫舉措。
林鶴齡恭敬地回答:“王妃放心,草民已經在著手準備了。草民準備了一些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藥材,製成藥丸和湯劑,方便百姓服用。另外,草民還會寫一些預防疫病的注意事項,一並發放給百姓。所有相關事宜都會按照王妃要求,及時上報朝廷。”
王妃滿意地笑了笑,“林醫官,辛苦你了。此事關係著百姓的安危,一定要盡快完成。”王妃對林醫官的囑托,飽含著她對百姓生命健康的關心,同時也體現了對朝廷監管的配合。
從醫館出來後,王妃又去了廚房,吩咐吳廩豐和陳饌熙準備一些便於攜帶的幹糧,作為救濟物資分發給百姓。所有幹糧的製作數量、發放對象都要詳細記錄。
朱權在書房中與幾位謀士商議了許久,終於製定出了一套應對旱災的方案。他決定先動用王府的儲備物資,救濟受災的百姓,同時向朝廷請求支援。另外,他還打算組織百姓修繕水利設施,合理調配水資源,確保春耕順利進行。整個方案詳細記錄了每一個步驟、所需人力物力以及預計效果,準備一並上奏朝廷,請求批準和指導。朱權的方案,既考慮到了眼前的救災需求,也著眼於大寧的長遠發展,同時充分尊重朝廷的權威和監管。方案中明確列出與地方行政協作的部分,如地方負責受災人口統計、組織民間力量參與修繕工程等。
方案製定好後,朱權立刻召集陳亨、劉真、卜萬三位將軍以及王府的其他官員,宣布了應對旱災的措施。眾人紛紛表示讚同,並表示會全力配合朱權的安排。同時,朱權強調,每一個行動都要嚴格按照朝廷規範執行,及時匯報進展,與地方協同部分要密切溝通。
喜歡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請大家收藏:()醜顏謀世:醫女風華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