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口味與經濟

字數:3225   加入書籤

A+A-


    一個相貌普通的中年人在食堂不遠處跟傅衛民打著招呼,同時還在誇讚著麵前的菜肴。
    “不得不說,老傅,你們食堂的廚子到底哪裏找的?我吃過好多家食堂,就屬你們這裏的辣子雞最對味!”
    “老肖,這廚子可是來自你們蜀地,而且跟你是老鄉,都是蓉城人,自然符合你的口味!”
    傅衛民笑著在中年人麵前坐下。
    “難怪了,回頭我也得去找個蓉城的廚子去我們食堂,我們那食堂的菜,味道實在是太淡了!”
    中年人點了點頭:“這位是?”
    傅衛民介紹道:“老肖,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起過的蘇杭,如今是濟城瀟瀟地產的董事長!”
    “這位是肖自在,是常委會的!”
    具體職位傅衛民並沒有介紹,但僅僅是“常委會”三個字,就讓蘇杭大吃一驚。
    華國自然隻有一個常委會,眼前的中年人,來自華京!
    蘇杭當即恭敬行禮:“小子蘇杭,見過肖常委!”
    “好了好了,不是工作場合,就別這麽嚴肅了,看你年紀跟我兒子相仿,叫我叔叔就行了!”肖自在擺了擺手道。
    蘇杭有些受寵若驚,不過也沒有推辭:“肖叔叔好!”
    “嗯,坐吧!”肖自在上下打量了蘇杭一番,“長得倒是一表人才,年紀輕輕就能當上董事長,能力也很強,老傅,你們東山省還真是人才輩出啊!”
    “肖叔叔過獎了!”蘇杭謙虛道,自己的成就在這位麵前,實在是不值一提!
    如果說傅衛民的身份在整個東山省那都是跺一跺腳整個省份都要抖三抖的程度,那眼前這個肖自在則是無論放到哪個省,都是讓人敬畏的存在!
    蘇杭兩人坐下不久,就有傅衛民的下屬將兩份餐盤送了過來,和其他省府工作人員一樣,哪怕是傅衛民身為省首,吃的也同樣是大鍋飯,這也是濟城省府一貫的特色。
    雖說是介紹雙方認識,但肖自在並沒有一上來就對蘇杭抱有什麽興趣,反而是看向了傅衛民的餐盤,忍不住道:“老傅,不是我說你,你這吃的也太清淡了吧,白水豆腐,清炒白菜,唯一的葷腥還是個燉肉,而且看起來也是白花花的,真的能吃下嗎?”
    傅衛民無奈笑道:“老肖,你是蜀地人,蜀菜向來是重油重鹽重辣,但我們東山省就是這個口味,我可吃不慣你們蜀菜!”
    “嘖,不是我說你,這吃飯啊,還就得吃點口味重的,不然哪有力氣幹活?”肖自在說著,直接夾起一個辣椒放進了嘴裏,滿臉享受,仿佛絲毫沒有感覺到辣味。
    “那你就多來我們食堂吃吧,說實話,這個辣子雞,在我們食堂平常都沒什麽人吃,要不是知道你來,廚師都不會做的!”
    傅衛民對於這位老友的吐槽也是習以為常,並不以為意。
    眼見傅衛民和肖自在就著盤中菜聊了起來,蘇杭也插不上話,索性就專心吃著飯。
    不得不說,省府食堂雖然沒有什麽大魚大肉海鮮鮑魚,但各種小菜做的非常精致,蘇杭也算是吃過很多大小餐廳的人,很明顯,這食堂的所有菜,哪怕是最普通的豆腐和白菜,那也是尋常人買不到的新鮮味道。
    至於傅衛民之前說的要將自己介紹給這位肖常委,蘇杭並沒有放在心上,也並不急著表現自己。
    畢竟,對於這種大人物,他們見過的青年才俊實在是太多了,自己能在他麵前露個臉,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實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地表現自己。
    “……對了,蘇杭是吧,你覺得東山省的菜和蜀地的菜,哪個更好吃?”兩人就東山省的菜和蜀地的菜誰更好吃爭論了起來,肖自在突然問起了一旁專心吃飯的蘇杭。
    蘇杭一愣,旋即放下筷子,稍微思考了一下,這才回答道:“我覺得算是各有特色吧!”
    “蜀菜向來講究重油重鹽重辣,吃起來確實很有滋味,這也是因為蜀地的環境稍微潮濕一些,需要吃辣來抵禦寒氣,雖說現代因為暖氣因為空調等設施,已經沒有這個煩惱了,但那這種口味習俗終究是傳承了下來!”
    “而東山省屬於魯菜,一向是偏淡偏甜,同樣是因為曆史和地域原因,東山省靠海,海鮮也多,而海鮮一直都講究一個新鮮和清淡,必須要保留原汁原味,所以就不適合用那麽多油鹽調料!”
    肖自在點了點頭:“說得有點道理,那你覺得,這吃飯口味和當地經濟有沒有關係?”
    蘇杭一怔,這是在考究自己了?
    一旁的傅衛民笑而不語,他也想聽聽,蘇杭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這一次,蘇杭並沒有立刻作答,反而是認真思考了一番,然後才開口道:“我覺得還是有關係的!”
    “縱觀華國各省,蜀省,南湖省,西江省,西廣省,都是口味比較重的,而東南沿海的省份,則是口味相對清淡一些。”
    “除卻曆史和地域原因,我覺得可能經濟原因才是占比最大的!”
    “是嗎?具體說說!”肖自在夾起一塊辣子雞放入嘴中,麵無表情說道。
    蘇杭道:“蜀地,西江省這些省份,相對來說經濟較為落後,這也導致,他們獲取新鮮食材的能力就會相對差一些,那麽,為了保持菜肴味道,就得多加調料,這樣才能吃起來好吃,而東廣省,閩南省靠近海邊,要吃到新鮮海鮮就比較容易,那邊經濟也更為發達,新鮮食材的運輸自然也就更為容易,這也是他們口味清淡一些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吃鹽吃辣會使人身體更為興奮,幹起活來,也更為有勁,而蜀地這些地方,打工人從事體力活的占比更大,所以更需要重口味的食物來補充體力,這個情況,在南河省最為明顯,那邊的人吃得多,幹的也多!”
    “不錯!”肖自在點了點頭,“說得很有道理,不過,北湖省和南湖省隻有一湖之隔,但口味卻是完全不一樣,這又作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