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潼關驛,以商養驛

字數:5336   加入書籤

A+A-


    潼關驛站的青磚高牆,在冬日薄陽下泛著冷光。
    李世民撫過牆縫間嚴絲合扣的石料,喉頭滾動著未能出口的驚歎。
    三丈高的了望台上旌旗獵獵,貨場裏堆疊如山的木箱,印著“公主府急遞”的朱砂戳。
    魏叔玉笑吟吟吩咐車隊駛向馬廄,熱浪裹著人聲撲麵而來。
    馬廄裏精料滿槽,信使挎著統一皮囊疾步如風。
    百餘匹健馬正低頭嚼著苜蓿草,最奇的是主樓飛簷下竟挑著兩串嫣紅的燈籠,隱約傳來琵琶與笑語聲。
    作為馬上皇帝,李世民一雙虎目自然放在馬匹上。
    看著上百匹精壯的駝馬,李世民語氣裏滿是感歎,“嘖嘖嘖,真是沒想到啊,潼關驛站裏居然有如此多的精壯馬匹。”
    房玄齡戲謔看著範驛丞,“我們車隊有幾千匹馬,潼關驛站有那麽多精料嗎?”
    範驛丞看看魏叔玉,小心翼翼道:“諸位大人放心,潼關是個大驛站,存儲的精料足夠上萬匹馬兒享用。”
    “什麽!!”
    李世民沒忍住直接叫出來,眼裏的震撼怎麽都隱藏不住。
    潼關有兩個驛站,一個是關內朝廷驛站,眼下這個驛站屬於公主府的產業。
    他心裏默默算了下,一匹馬消耗十斤精料,那麽一天就是八百多石精料。
    一個月兩萬四千石精料,一年差不多就是30萬石的精料。全大唐就按100個大驛站算,那…那豈不是一年需要三千萬石精料。
    李世民不敢再算下去,他害怕算下去都沒信心東征高句麗。
    “父皇您慌個嘚啊。您放一百個心,大唐如此龐大的國土,養一些馬兒壓根不在話下。”
    李世民長鬆一口氣。混小子還真是他肚子裏的蛔蟲,居然將他的想法猜得一清二楚。
    “範驛丞,這一月工錢當真六十文?”房玄齡的問話讓李世民從尷尬中解脫出來。
    範驛丞隨意拉來位年輕驛卒,“告訴貴人你的工錢幾何?”
    那驛卒咧嘴一笑,露出被北風皴紅的臉頰:
    “回貴人,每月工錢的確六十文,而且還是嶄新的貞觀通寶呐。上月俺娘病著,管事還多支了十文湯藥錢哩!”
    魏征看眼李世民,轉頭問年輕驛卒,“不就是發貞觀通寶嘛,它有什麽特別之處?”
    年輕驛卒頓時不高興,朝長安城方向拱拱手,“什麽叫沒啥特別之處,那可是足分量的貞觀通寶,比開元通寶不知好多少倍。”
    說完他還不解氣,從懷裏掏出枚嶄新的貞觀通寶。
    “你們瞧瞧,嶄新的銅錢金燦燦的,看著就喜慶。”
    見有人誇貞觀通寶,李世民心裏別提有多爽,簡直像喝了蜜汁一樣。
    “咦?範驛丞,驛夫裏麵怎會有老翁??”
    順著房玄齡手指的方向,李世民瞧見一老翁佝僂著脊梁,用笤帚賣力的清掃馬廄地麵。
    “他呀,是個苦命之人。三個兒子都戰死,家裏有五個孫子,不讓他做驛夫早就餓死了。”
    他的話音剛落,馬廄深處忽傳來洪亮軍歌。
    李靖如遭雷擊般衝向聲源。隻見一獨臂漢子單手持刷,正給戰馬梳理鬃毛,空袖管在風中獵獵作響。
    “隴右道第三折衝府,趙大有!”那漢子見李靖鎧甲製式,本能挺直腰板。
    李靖眼眶驟紅:
    “你的胳膊...朔方城下丟的?”
    趙大有卻笑得豁達:“將軍放心!驛站給傷殘弟兄留了差事,您看——”
    他揚手一指,貨場裏七八個缺腿斷手的漢子,正駕著特製板車運貨。
    李靖發現驛站裏好多殘疾舊部時,這位鐵血將軍終於哽咽。
    “你…你們一個月也是六十文的工錢?”
    趙大有朝長安方向拱拱手,“大唐有位愛民如子的聖上,是我等殘疾士卒之幸。
    願為大唐效死!!”
    李靖、房玄齡、魏征等人扯著嗓子大吼:“願為大唐效死!!”
    看著打了雞血的眾人,魏叔玉雖然嘴角很是譏諷,但心裏卻格外感歎。
    不愧是盛唐,民心、勇武、士氣不是一般的高!
    “範驛丞,潼關驛站有多少驛夫?”
    “兩百人,其中殘疾的老卒有一百人。”
    “什麽!!”
    李世民揉了揉眼睛,簡直不敢相信所聽到的。
    魏征、李靖等人更是整個人都裂開,小小驛站竟然請了兩百驛夫,其中一半竟然是殘疾士卒。
    不得了哇!
    李靖激動得渾身直顫。倘若驛站能吸納殘疾士卒,那…那簡直是給他們找到條完美的生路。
    “二百人...”李世民喃喃掐算,猛然抓住魏叔玉手臂。
    “朕記得你的公主府有一百個驛站、水驛,那…那豈不是玉兒你解決兩萬戶人的生計?”
    魏叔玉歪嘴一笑,“父皇,不是擔心您胡思亂想,那些驛夫都想全部用傷殘士卒。”
    “額…”李世民一時語塞。
    好想踹混小子的屁股。堂堂帝國聖上,老人被人揭短,好沒有麵子不。
    “玄齡,朕記得大唐有兩千多驛站、水驛,倘若都能吸納兩百驛夫,那…那豈不是能解決40萬戶的生計問題!”
    李世民越想越激動。倘若真能達到那種地步,那大唐的商貿將會何等發達。
    “陛下,微臣覺得不可能。雇傭驛夫能達到兩百人的驛站,微臣認為能有五百個都算不錯了。”
    “五百個?”李世民停頓一下繼續道:“那也不錯啦,也能解決十萬戶的生計啊。”
    蕭瑀站出來潑冷水,“陛下,十萬驛夫每月需要六千貫貞觀通寶的工錢,朝廷不一定能負擔得起呐!”
    李世民頗有些不悅,“一年七萬兩千貫都負擔不起?”
    “難!如果能發些絹帛還好點,純貞觀通寶恐怕有點難。”
    李世民看向魏叔玉,“玉兒可有法子?”
    魏叔玉傲然一笑,“簡單,以商養驛!!”
    “以商養驛??”
    魏叔玉袖中滑出算盤劈啪作響:
    “貨場傭金、酒樓盈利、青樓花稅、馬匹租賃與喂養等。更別提商賈為走驛道快運,情願多付三成運費。”
    魏征突然朝西北角深深一揖。眾人望去,隻見傷殘驛夫們將今日工錢,投入一隻寫著“朔方遺孤冬衣捐”的木箱裏。
    “陣亡同胞的娃娃們...”趙大有聲音發哽,“咱湊錢給他們扯布做襖。”
    寒風卷著雪沫刮過庭階,李靖鐵甲下的身軀卻滾燙如沸。
    他解下佩劍重重拍進魏叔玉掌心:“此劍隨某血戰三十載,今日贈你——為這殘疾士卒的活路,值了!”
    劍鞘上未拭淨的血鏽混著新雪,在李世民瞳仁裏灼出火光。
    “走吧,去驛站其它地方逛逛。”
    驛丞範連忙引著李世民前行,順便講解著驛站的布局。
    “如今驛站分作四院:東院貨場走商隊物流,西院酒樓客棧納四方客,南院馬場養驛馬兼營租車,北院...”
    他偷瞄了眼李世民,“北院設胡玉樓,給商旅消遣解乏。”
    “胡玉樓??”
    李世民總覺得這名字很熟悉,似乎在哪裏聽過一般。
    程咬金湊到李世民耳邊,賤嗖嗖解釋一句:
    “陛下,胡玉樓是座青樓,裏麵的女妓都是胡女。”
    程咬金一臉回味,“她們除了腋下味道有點重,其它方麵都挺好的。”
    “知節你啊,還是要節製一點呐。”
    “哈哈哈…”
    李世民將潼關驛轉了個遍,越逛他越好奇,潼關驛一年到底能賺多少?
    “玉兒,潼關驛站一年能賺幾何?”
    魏叔玉一臉古怪,小心翼翼報出一個數:
    “一萬貫!!”
    “什麽!!”李世民驚得再次叫出來。
    小小的潼關驛,一年竟然能賺一萬貫。要知道朝廷的驛站,能不虧錢都是燒高香。
    倘若大唐能有五百座這樣的驛站,那…那一年豈不是能賺五百貫。
    李世民不敢想下去,他真怕刺激得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