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還建房,敗家駙馬
字數:6140 加入書籤
魏叔玉之前要的4個坊,位置靠近北城,叔玉長安小勳貴與小官員所住的地方。
李世民自然不會答應。他與大臣商議許久,最終將南邊的升平、升道、修行、立政四個坊,賣給了魏叔玉。
看著手裏的五十萬貫錢票,李世民臉上的笑意一直沒停過。
“哈哈哈…朕總算坑那混小子一把。”
房玄齡捋著美髯,心裏卻不停犯嘀咕。
實在是太奇怪了。
咦魏賢侄的個性,他怎會一次性掏出五十萬貫。
掏出五十萬貫就算了,長安學堂的建設,隻怕也需要十來萬貫吧。
“陛下,咱們是不是做得太不地道?”
李世民霸氣的揮揮手,“有啥不地道的!那混小子坑朕的錢還坑得少嘛,朕這回坑他五十萬貫,不是很正常嘛。
再說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陛下光收錢不辦事,這不大好吧。”
李世民冷哼一聲,“混小子自己惹出來的麻煩,自然由他來解決。”
房玄齡嘴巴抽搐兩下,“陛下,城南住的是平民,朝廷不管的話,有些說不過去嘛。”
李世民自信道,“放心吧,那混小子自己會管的。”
他猜得的確沒錯,對於搬遷百姓們的安置,魏叔玉格外上心。
魏叔玉將安置他們的敦化、修政兩坊,全部推倒重建。
看著手裏的設計圖,段儼驚得下巴都快掉了。
“玉哥兒,他們不過是平民,屋舍方麵有必要用如此好的料子。”
魏叔玉踹了他一腳,“誰說平民不能住青磚黑瓦房?讓工匠們按圖紙施工,不許偷工減料。”
段儼揉了揉屁股,“玉哥兒放心吧,隻要錢到位,保證將房子建得漂漂亮亮的。
哦對了,母親托我向你帶句話,讓你有時間去我家一趟。”
魏叔玉愣了下,旋即勾住段儼的脖子,“表弟說吧,姑姑找我有啥事??”
段儼有些吃醋,“母親啥話都不跟我說,有時候真懷疑我是不是她兒子。”
魏叔玉擰著他的耳朵轉了下,“胡扯什麽,趕緊下去盯著吧。”
魏叔玉給拆遷戶建青磚黑瓦房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聽說了嗎,我們拆遷戶的還建房,聽說是青磚黑瓦呐。”
“的確是真的,最近船隊不停往敦化、修政兩坊運青磚。”
“我幫忙卸過青磚,它們質量上乘,敲擊起來像金缶一樣。”
“嗚嗚嗚…真是沒想到哇,我們這些苦力,居然也有機會住青磚黑瓦房。”
“你們還有心思聊天,趕緊報名去做工,拆遷戶有優先權。”
…
敦化坊,招工現場。
李世民、房玄齡、魏征看著熱火朝天的招工現場,他的嘴角忍不住抽搐幾下。
“房卿去問問,招工的工價幾何??”
很快,一小吏被帶到李世民跟前。
他剛想行禮,被李世民給製止住,“說吧,招工的工錢幾何?”
小吏連忙諂媚著道:“回幾位大人,他們每天工錢是兩文,不過包三頓飯。”
什麽!!
魏征驚得直接叫出來,“包三頓飯??”
不怪魏征很是疑惑,古代普通百姓能吃兩頓飯,都屬於小康之家。
更何況是三頓飯,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敗家,極其敗家!!
“三頓飯,每頓飯都有什麽?”
小吏指著不遠處的婦人,“大人們瞧見沒,她們是負責做飯的婦人,一天的工錢也有兩文錢呐。
早飯是小米粥配饃饃,午飯與晚飯都是米飯配紅燒肉。”
“額…”
李世民、房玄齡、魏征等人,驚得下巴都快掉了。
還沒等他們回過神,小吏語不驚人死不休,“大人們或許不知道,駙馬爺要求早中晚三餐都管飽。”
李世民等人都有些木然,他們的臉色雖然很平靜,但眼底閃爍著驚天震撼。
魏叔玉那家夥,做事情不是一般的大手筆。
難怪啊。
隻要公主府一招工,百姓們趨之若鶩。
隻怪他給出的福利太好了。
李世民冷哼一聲,“混小子也太敗家了吧,把福利搞得那麽好,難怪現在的徭役越來越不好征了。”
房玄齡古怪的看著李世民,他沒料到堂堂一國皇帝,居然會睜眼說瞎話。
徭役哪裏不好征嘛,老百姓們都十分自覺。不過他們吐槽的話,多少會說幾句。
“走吧,去長安學堂看看,朕好奇玉兒的教學方式。”
李世民一行悄然來到,正在緊鑼密鼓施工的長安學堂工地。
盡管隻是雛形,但其規模已然令人咋舌。
不同於傳統書院亭台樓閣的雅致,這裏的建築更顯宏大、規整。
以大理石結構為主,透著種前所未有的堅實。
“這混小子,倒是舍得下本錢。”
望著忙碌的工匠和堆積如山的石材,李世民低聲說了一句,聽不出是讚許還是批評。
房玄齡目光深邃:
“觀其格局,非為吟風弄月之所,倒似…似經世濟用之堂。
陛下,魏駙馬所圖,恐怕不止是啟蒙孩童那般簡單。”
魏征則更關注細節,他指著遠處正在測量土地的幾名工匠。
“陛下請看,他們所用之器,似與工部規製不同,更為精巧。
且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效率極高。此等營造法式,若能推廣,於國朝工程大有裨益。”
正當三人低聲議論,卻見魏叔玉正與一工匠頭領,指著圖紙爭論著什麽。
李世民示意不要聲張,悄悄靠近。
“…地基必須再深三尺!這裏是學堂,要的是百年穩固,不是搭積木!
還有這排水溝渠,按我畫的圖紙來。我要的是暴雨之日,學堂院內無積水!”
魏叔玉的語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工匠頭領麵露難色:
“駙馬爺,這…這耗費又要增加不少,而且工期……”
“錢不是問題!工期抓緊,但質量若有半分差池,我唯你是問。”
魏叔玉繼續叮囑他,“記住,這裏將來是大唐人才的搖籃,一磚一瓦都馬虎不得。”
工匠頭領見魏叔玉如此堅決,隻得連連稱是,趕忙跑去重新安排。
李世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
混小子平日裏看似跳脫,辦起正事來卻如此雷厲風行,且有遠見。
這時。
魏叔玉似乎心有所感,轉過頭來,恰好看見李世民一行人。
“父皇您是有多閑,沒事瞎雞兒亂晃個錘子。”
“額…”李世民臉頰抽搐幾下,看在五十萬貫的份上,他瞬間心情平息下來。
“朕來看看你又把錢撒到哪裏去了。”
李世民揶揄道,目光卻掃過熱火朝天的工地。
“弄得不錯,有點樣子。隻是玉兒,你這學堂規製,似乎與國子監也大不相同啊。”
魏叔玉笑道:
“父皇,國子監教的是聖賢文章。臣這學堂既要教聖賢道理,也要教些實用的東西。
天文地理,算術格物,甚至初步的律法、農桑、水利,都要涉獵。
不然,如何能培養出治理萬裏疆土、造福千萬百姓之才?”
“哦?”
房玄齡來了興趣,“算術格物、水利農桑、士農工商,這般混雜,是否…有失體統?”
他話說得委婉,但意思很明顯,擔心打破傳統的階層和知識體係。
魏叔玉正色道:“房相,治天下需要的是實幹之才。
隻會空談道德文章,不知民間疾苦,不解萬物運行之理,如何能製定出合情合理的政策?
如何能真正造福百姓?
學堂之內,唯有求知之心,無分貴賤之別。所學之物,亦當於國於民有用為先。”
魏征聞言,眉頭微蹙。
李世民則哈哈大笑
:“好一個‘於國於民有用為先’!這話朕愛聽。也罷,朕就看看你這套新奇法子,能教出怎樣的人才來。
不過玉兒,程處默和尉遲寶琳那兩個活寶,你可給朕看緊了,別讓他們把學堂掀翻了天。”
魏叔玉自信一笑:
“陛下放心,到了臣這裏,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
何況二位兄長並非頑劣,隻是少了些引導。
正好他們經曆過行伍,於管理、實務或有心得,或許還能給其他學生帶來些不一樣的見識。”
他這話說得漂亮。既接了旨,又給程處默二人台階下,連帶著李世民的心情也好了幾分。
又巡視片刻,李世民心滿意足地擺駕回宮。
房玄齡和魏征臨走前,都深深看眼魏叔玉,目光複雜。
混小子總是不按常理出牌,這次辦學堂,不知又會在朝堂掀起怎樣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