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收播據蜀 平亂爭議

字數:5084   加入書籤

A+A-


    賓客們紛紛起身,向著楊起敬酒祝壽。
    一位身著錦緞長袍、麵容慈祥的老者率先開口道:“祝秦王殿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願殿下在這風雲變幻的世間,永享安康,成就千秋偉業。”
    楊起微笑著點頭回應,舉起酒杯說道:“多謝您的美言,本王敬您!”
    緊接著,一位年輕的公子也站起身來,聲音洪亮地說道:“願秦王殿下歲歲常歡愉,萬事皆勝意!願殿下的宏圖大誌皆能如願以償,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楊起眼中滿是笑意,朗聲道:“借吉言,來,共飲此杯!”
    楊起微笑著一一回應著賓客們的祝福,與眾人舉杯共飲,氣氛熱烈而融洽。
    ……
    在庭院的一角,一群孩童正在歡快地玩耍。
    他們都是前來祝壽的官員的孩子,他們手中拿著彩色的風車,奔跑著,歡笑著,風車上的彩帶隨風飄舞,
    宛如一道道絢麗的彩虹。其中一個小男孩跑得氣喘籲籲,邊跑邊喊:“你們都追不上我,哈哈哈!”
    另一個稍小些的孩子不服氣地說:“等等我,我馬上就超過你啦!”
    幾個小女孩在一旁踢著毽子,毽子在空中上下翻飛。一個紮著雙髻的小女孩滿臉驕傲地說:“看我的,我能連續踢十個都不掉呢!”
    旁邊的小夥伴們紛紛鼓掌叫好。她們銀鈴般清脆的笑聲在庭院中回蕩,為這熱鬧的場景增添了更多的生機與活力。
    這時,一個小男孩跑累了,停下來看著小女孩們踢毽子,羨慕地說道:“我也想踢毽子,可是我總是踢不好。”
    一個小女孩笑著鼓勵他:“沒關係,多練習就會啦,我們可以教你。”
    小男孩聽了,眼睛一亮,連忙湊了過去。
    花園中,各色鮮花爭奇鬥豔。桃花灼灼,梨花潔白,杏花嬌豔。
    花叢間,蜜蜂嗡嗡地忙碌著,蝴蝶翩翩起舞。
    一群文人墨客漫步其中,吟詩作對,抒發著對美景和這歡樂氛圍的讚美之情。
    “春風拂麵意融融,
    王府生辰喜氣濃。
    桃花笑靨迎佳客,
    美酒佳肴樂無窮。”
    一位書生即興賦詩一首,引得眾人紛紛叫好。
    …………
    華燈初上,天空中綻放起絢麗的煙花。五彩斑斕的光芒照亮了整個秦王府,將夜空裝點得如夢如幻。
    賓客們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仰頭欣賞這美麗的景象,不時發出驚歎聲。
    楊起也走出宴會廳,來到庭院中,望著天空中的煙花,心中感慨萬千。
    盡管外麵戰火紛飛,但在這一方天地裏,他感受到了溫暖和安寧,也更加堅定了守護家人和天下百姓的決心!
    煙花散盡,音樂聲再次響起,舞會開始了。
    賓客們成雙成對地步入舞池,隨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
    楊起也牽起可卿的手,加入其中,他們的身影在燈光下顯得格外和諧美好。
    整個秦王府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仿佛外界的戰亂與紛擾都被隔絕在了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外。
    ………
    蜀王陳德八等不及到完全春暖花開,剛過完元宵節,便心急火燎地集結十萬大軍,準備大幹一場。
    正月十六,清晨的霧氣還未完全散去,陳德八站在點將台上,目光炯炯,威風凜凜。
    他大聲喝道:“將士們,今日出征,定要旗開得勝!”台下十萬大軍齊聲高呼,聲震雲霄。
    兵分兩路,一路由猛將趙猛率領,直奔川東之地。李猛身先士卒,騎著高頭大馬,
    手持長刀,身後的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他們一路疾行,馬蹄聲如雷,揚起漫天塵土。
    川東之地的守軍見敵軍來勢洶洶,急忙緊閉城門,準備死守。趙猛毫不畏懼,指揮士兵們架起雲梯,強行攻城。
    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碰撞聲響徹天際。但川東守軍拚死抵抗,第一天的進攻並未取得顯著成效。
    第二天,趙猛改變策略,佯裝撤退,引守軍出城追擊。待守軍出城後,李猛迅速回軍,殺了個回馬槍,
    打得守軍措手不及。經過幾天的激烈戰鬥,川東守軍漸漸體力不支,城池最終被趙猛的軍隊攻破。
    ………
    另一路由智將王軒帶領,孫破軍為先鋒,朝著播州而去。
    王軒深知播州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於是采取了穩紮穩打的策略。
    他們先在播州城外安營紮寨,派出探子摸清敵軍的布防情況。王軒根據情報,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他先是派出小股部隊騷擾敵軍,讓敵軍疲於應對。然後,在一個夜晚,趁著敵軍防守鬆懈,孫破軍帶領主力部隊發起突然襲擊。
    播州守軍在睡夢中被驚醒,慌亂應戰。王軒的軍隊如潮水般湧入城中,與敵軍展開激烈的巷戰。
    經過數天的鏖戰,播州終於被王軒的部隊拿下。
    就這樣,在激烈的戰鬥和艱難的攻堅中,一直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兩路大軍終於成功拿下川東之地和播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時間也來到了三月初二,春風漸暖,大地複蘇。陳德八得知兩地皆已攻克,心中大喜,開始籌劃下一步的戰略。
    ………
    昌隆十五年三月初二,乾陽殿內,朝會正緊張地進行著。
    昌隆帝高坐龍椅,神色凝重,下方的大臣們也都神色嚴肅。
    此時,正為平藩王之亂,在先平哪一路藩王的問題起了激烈的爭議。
    戶部右侍郎趙宏率先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臣認為應當先平吳王陳德定!
    此賊擁兵自重,其屬地富庶,若不先除,必成大患!”他聲音洪亮,目光堅定。
    工部尚書潘鬆緊接著附和道:“陛下,趙大人所言極是。吳王勢力漸大,且其屬地錢糧充足,若不先平,日後恐難以收拾啊!”
    工部左侍郎陰常盛與工部右侍郎賈赦也紛紛點頭,齊聲說道:“臣等附議!”
    吏部尚書林荀卻上前一步,大聲反駁道:“陛下,萬萬不可!
    魯王陳德安生性狡詐,其兵馬雖不如吳王眾多,但詭計多端。若不先將其平定,恐其在背後生亂!”
    吏部右侍郎潘益和兵部尚書俞廉圖也趕忙表示讚同:“林大人所言有理,還望陛下三思!”
    昌隆帝看了一眼,一言不發的秦王楊起,心中有些惱怒,語氣不善的問,“秦王,你怎麽看?”
    楊起心中冷笑,表麵上笑嗬嗬的回答,“陛下,您讓臣打誰,臣就打誰,臣都聽您的!”
    昌隆帝一聽,肺都要氣炸了,心中暗罵一句小狐狸。
    這時,兵部右侍郎侯敬、內閣大學士以及刑部尚書裴行武齊聲說道:“陛下,臣等認為應當兵分兩路,同時出兵!如此方可迅速平亂,不給藩王們喘息之機!”
    禮部尚書劉晨也站出來道:“陛下,同時出兵雖能速戰速決,但兵力分散,風險極大啊!”
    “這……”昌隆帝猶豫不決的樣子,楊起盡收眼底,心中不屑之情頓生。
    一時間,朝堂上爭論不休,大臣們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趙宏漲紅了臉,指著林荀大聲說道:“林大人,你隻看到魯王的狡詐,卻忽視了吳王的強大威脅,簡直是目光短淺!”
    林荀也怒目而視,回擊道:“趙大人,你如此執意先攻吳王,莫非收了魯王的好處?”
    “你你你!血口噴人,你胡說八道!”趙宏氣急敗壞的要上來打林荀,被旁邊的官員死死攔著。
    侯敬見此情景,急忙勸解道:“諸位大人,莫要爭吵,一切當以朝廷大局為重!”
    昌隆帝看著下方爭吵不休的大臣們,眉頭緊皺,猛拍龍椅,大聲喝道:“都給朕安靜!如此爭吵,成何體統!”
    朝堂瞬間安靜下來,大臣們都低下頭,不敢再言語。除了楊起,東張西望,昌隆帝沉思片刻,說道:“此事關乎江山社稷,朕需再斟酌一番。”
    聽到這話,楊起小聲嘀咕了句,“我就知道!”
    隨後也隨著眾人離開了乾陽殿。
    喜歡執戟戰紅樓請大家收藏:()執戟戰紅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