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駕崩 舉國哀悼
字數:4244 加入書籤
昌隆十五年,十月初六
龍首宮內,氣氛凝重而壓抑。太上皇躺在床榻上,麵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
仿佛一盞即將熄滅的油燈。昌隆帝和徐太後守在榻前,眼中滿是憂慮和悲傷。
“烈兒!~”太上皇氣若遊絲的喊道。
“兒臣在,父皇有何吩咐?”昌隆帝緊緊握住太上皇的手,聲音略帶顫抖。
太上皇艱難地睜開雙眼,目光中透著一絲急切:“朕……朕怕是不行了。”
徐太後早已泣不成聲:“老頭子,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太上皇微微搖了搖頭,喘著粗氣說道:“莫要寬慰朕了,朕心裏清楚。如今,朕有要事交代於你們。”
昌隆帝趕忙應道:“父皇請講,兒臣定當謹記。”
太上皇費力地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朕知曉,如今藩王勢大,對朝廷構成威脅。
但若是日後抓住了他們三個,莫要殺他們,貶為庶人,軟禁起來即可。切不可讓皇室血脈斷絕,徒增殺戮。”
昌隆帝點頭應道:“兒臣明白,定會依父皇所言。”
太上皇又看向昌隆帝,目光中滿是期許:“還有,那秦王楊起,此人有勇有謀,是個難得的將才。
若他忠心耿耿,當要好好對待,委以重任。除非他有不臣之心,方可處置。”
昌隆帝鄭重說道:“兒臣記住了,定會謹慎對待秦王楊起。”
太上皇微微頷首,目光轉向徐太後,眼中瞬間充滿了深情:“妹子,這些年,苦了你了。”
徐太後淚如泉湧:“陛下,臣妾不苦,能伴您左右,是臣妾的福分。”
太上皇伸出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徐太後的臉龐:“朕走後,你要照顧好自己。還有,朕放心不下霓裳和可卿,你要替朕好好照顧她們。”
徐太後握緊太上皇的手,哽咽著說:“陛下放心,臣妾定會照顧好她們,不讓陛下有後顧之憂。”
太上皇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如此,朕便安心了。”
沉默片刻,太上皇的眼神逐漸變得迷離,聲音也愈發微弱:“妹子,我先走了……”
說完,太上皇的手緩緩垂下,雙眼緩緩合上,就此撒手人寰。
昌隆帝和徐太後悲痛欲絕,哭聲在龍首宮內回蕩。“父皇!”昌隆帝撲倒在太上皇的床榻前,淚如雨下。
徐太後更是哭得肝腸寸斷,幾近昏厥。
宮廷內的侍從和宮女們也紛紛跪地,哭聲一片。整個龍首宮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
昌隆帝緩緩站起身來,強忍著悲痛,對眾人說道:“父皇已逝,朕當秉承父皇遺誌,治理好這天下,以慰父皇在天之靈!”
徐太後也止住哭聲,說道:“烈兒,你當以國事為重,莫要讓你父皇失望!”
昌隆帝一臉悲痛的對徐太後行禮,“母後放心,朕絕不會讓父皇失望的!”
隨後,宮廷內開始忙碌起來,為太上皇籌備後事。而昌隆帝也在悲痛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江山社稷繁榮昌盛,不負太上皇臨終的囑托。
“奉天承運,大周昌隆皇帝詔曰:
先皇馭龍賓天,朕心哀慟,九州同悲。
憶先皇之德,其文治武功,震古爍今。先皇以仁德為本,
心懷天下蒼生,施仁政於民,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使百姓安居樂業,倉廩充實,四海升平。
開庠序之教,興科舉之製,廣納賢才,朝堂之上,群賢畢至,皆為社稷之棟梁。
修水利,築道路,通商貿,促百業興旺,經濟繁榮,國富民豐。
先皇之武功,亦赫赫揚揚。統雄師以禦外敵,平叛亂而定邊疆。
揮劍指處,敵寇膽寒;旌旗所至,山河一統。
拓疆土於四方,揚國威於八荒,使大周之名,威震寰宇,萬國來朝。
先皇一生,兢兢業業,夙夜憂歎,為大周之昌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功績彪炳史冊,光輝照耀千秋。
朕承先皇之遺誌,必當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以先皇為楷模,勵精圖治,秉持仁德,廣施恩澤。興利除弊,改革朝政,整肅綱紀,以保江山永固,社稷長安。
朕深知責任之重大,使命之艱巨。然有先皇之典範在前,朕當奮勉圖強,勇往直前。
定當親賢臣,遠小人,納忠言,行正道。以保百姓之福祉,興國家之昌盛。
今為先皇之喪,全國哀悼一月,以寄萬民之哀思。朝務停辦七天,以示朕之悲痛。在此期間,舉國上下,當素服齋戒,禁止宴樂。
望我大周子民,同懷悲痛,緬懷先皇之恩德。當齊心協力,共助朕興盛大周,使先皇之英靈得以安息,大周之輝煌永載史冊。布告天下,鹹使聞知。欽此 !!”
………
此詔一出,天下震動,昌隆帝特意派人抄錄數份,送到魯、吳、蜀、趙四位藩王的手中。
遠在河南開封府的魯王陳德安,正於王府中與幕僚商議事務。
突然,一名信使急匆匆地闖入,神色慌張,跪地高呼:“王爺,大事不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德安眉頭一皺,喝道:“何事如此驚慌?”
信使顫抖著聲音說道:“王爺,太上皇駕崩了!”
“什麽?老頭子死了?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陳仁烈的計策!他不可能死的!”陳德安聽聞這一消息,瞬間瞪大了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情緒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
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揮舞著,大聲咆哮道:“這定是那昌隆帝陳仁烈為了鏟除我等藩王設下的陰謀!太上皇身體一向康健,怎會突然離世?我絕不相信!”
陳德安在廳中來回踱步,狀若瘋魔。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懷疑,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都看穿。
其屬下們見王爺如此失態,紛紛上前勸慰。
“王爺,還請您冷靜一些,這消息或許是真的。”一位謀士小心翼翼地說道。
“冷靜?你讓本王如何冷靜?這其中定有蹊蹺!”陳德安怒目圓睜,衝著謀士吼道。
另一位將領也趕忙說道:“王爺,不管怎樣,我們還需從長計議。萬一是真的,我們也得做好應對之策。”
陳德安停下腳步,狠狠地瞪了一眼將領,吼道:“應對?如何應對?太上皇若真的不在了,那陳仁烈定會對我們藩王動手!”
這時,一位老臣緩緩說道:“王爺,此刻切不可自亂陣腳。我們先派人去京城打探清楚,再做打算也不遲。”
陳德安喘著粗氣,沉默片刻,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說道:“也罷,速速派人去京城,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王府內氣氛緊張而壓抑,陳德安滿心狐疑,在等待進一步消息的過程中,陷入了深深的焦慮與不安之中。
喜歡執戟戰紅樓請大家收藏:()執戟戰紅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