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望風而降 裏應外合

字數:4585   加入書籤

A+A-


    在秦王楊起順利拿下鄒平縣以及周邊幾座縣城後,勝利的消息如疾風般迅速傳遍了整個地區。
    泰安州、德州、武定州等屬州的官員們聽聞此訊,皆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
    泰安州知州府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知州李福坐在書房,眉頭緊鎖,麵前的桌案上堆滿了文書,卻無心查看。他的幕僚張賢焦急地在一旁踱步,時不時看向李逸風,欲言又止。
    終於,李福打破沉默:“張賢,如今秦王連下數城,兵鋒正盛,你覺得我們該如何應對?”
    張賢停下腳步,拱手道:“大人,秦王大軍勢不可擋,我等若拚死抵抗,泰安州恐生靈塗炭。
    依在下之見,不如順應大勢,開城投降,或許還能保得泰安州百姓平安,大人您也可免受牽連。”
    李福麵露猶豫之色:“投降?這豈不是背叛朝廷?我又有何顏麵麵對聖上?”
    張賢歎了口氣:“大人,朝廷如今遠在千裏之外,自身難保。
    秦王楊起素有賢名,若歸降於他,說不定能得重用。況且,百姓們也不希望看到戰爭爆發,生靈慘遭屠戮。”
    就在此時,侍衛來報:“大人,城外有秦王使者求見。”
    李福與張賢對視一眼,李福說道:“請使者進來。”
    片刻後,秦王使者王猛步入書房,拱手行禮:“李知州,秦王楊起敬慕您的才德,
    如今大勢所趨,秦王希望泰安州能順應民心,歸降於他。
    秦王承諾,隻要泰安州開城投降,城中百姓與官員皆可保平安,而且秦王定會論功行賞。”
    李福沉思良久,緩緩起身:“煩請使者轉告秦王,我李福願以泰安州百姓安危為重,開城歸降。”
    王猛微笑道:“李知州深明大義,秦王定會欣慰。”
    就這樣,泰安州不戰而降。秦王楊起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泰安州,
    百姓們夾道歡迎。楊起站在城樓上,大聲說道:“泰安州的百姓們放心,本王定會保你們安居樂業!”
    百姓們歡呼雀躍,對秦王的到來充滿了期待。
    與此同時,德州的情況也大同小異。
    德州太守趙德榮正在府中與幾位心腹商議對策。參軍劉輝說道:“太守大人,如今秦王大軍壓境,周邊縣城紛紛陷落,我們德州孤立無援,實在難以抵擋。”
    趙德榮愁眉苦臉:“難道真的隻能投降?”
    這時,門外來報:“大人,有一位自稱是秦王參軍的人求見。”
    趙德榮疑惑道:“請他進來。”
    來人正是楊起昔日的好友陳風。陳風見到趙德榮後,開門見山地說:“德榮兄,如今局勢你也看到了,秦王楊起仁義之名遠揚,他誌在收複山東,造福百姓。
    德州若不歸降,必將陷入戰火,百姓受苦。你我皆是心係百姓之人,又何必做這無謂的抵抗呢?”
    趙德榮思索片刻,說道:“陳兄所言有理,我願意歸降秦王。隻是不知秦王能否容得下我等?”
    陳風笑道:“德榮兄放心,秦王胸懷寬廣,定會善待你我。”
    於是,趙德榮帶著德州官員大開城門,迎接秦王楊起。楊起見到趙德榮後,笑著說道:“趙太守深明大義,本王定不會虧待你。”
    武定州的情況則稍顯波折。武定州刺史周正乃是個頑固之人,堅決不肯投降。他集結了城內所有兵力,準備與秦王大軍決一死戰。
    然而,他的兒子周宇卻有著不同的想法。周宇勸說父親:“父親,秦王楊起實力強大,我們武定州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若執意抵抗,隻會讓無數百姓失去生命,這又豈是您想看到的?”
    周正怒喝道:“住口!我乃朝廷官員,豈有不戰而降之理?”
    周宇無奈地搖頭:“父親,如今朝廷自顧不暇,我們又何必愚忠?秦王以仁義為本,或許跟隨他,武定州百姓才能過上安穩日子。”
    周正依然不為所動。但城內的士兵們聽聞其他州縣紛紛歸降,士氣低落,人心惶惶。
    就在周正準備出城迎戰時,秦王大軍已經兵臨城下。
    楊起站在陣前,高聲喊道:“周刺史,本王敬重你是條漢子,但如今大勢已去,你又何必固執?
    若你現在投降,本王可保武定州百姓和你全家平安。”
    周正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大軍,心中五味雜陳。此時,周宇來到他身邊:“父親,為了百姓,投降吧。”
    周正長歎一聲,放下手中的武器:“罷了,罷了。開城投降!”
    隨著武定州城門緩緩打開,秦王楊起順利接收了這座城池。
    至此,泰安州、德州、武定州等屬州皆望風而降,秦王楊起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在這場沒有過多血腥廝殺的權力交接中,百姓們也看到了和平的曙光,期待著在秦王的統治下,能過上安寧富足的生活。
    ………
    過了五六日,各路大軍於厲城外五裏安營紮寨。營帳內,氣氛凝重。
    秦王楊起坐在主位上,麵色沉鬱,目光在眾將臉上一一掃過:“如今大軍已至厲城,然厲城城牆高厚,防禦森嚴,諸位可有破城良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將麵麵相覷,一時無人應答。這厲城確實棘手,強攻必然傷亡慘重。
    就在這一籌莫展之際,秦弘出列,抱拳行禮:“秦王殿下,厲城乃是我秦家祖地,我乃秦瓊後人,對城中布局了如指掌。
    城中有我秦家舊部,願為內應。我想裏應外合,助殿下攻下厲城。”
    楊起目光一亮:“秦將軍快快說來,如何裏應外合?”
    秦弘神色鎮定:“殿下,我先秘密潛入城中,聯絡舊部。待約定之時,在城中燃起烽火為號。
    殿下見烽火,便派大軍攻城。我與內應在城中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如此厲城可破。”
    楊起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道:“此計雖妙,但潛入城中風險極大,秦將軍可有把握?”
    秦弘單膝跪地:“殿下放心,我定不負所托!”
    楊起起身扶起秦弘:“好!本王等將軍的好消息。”
    當下,眾人又仔細商討了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與此同時,厲城之內,魯王世子陳東煦得知殺父仇人楊起就在城外,
    頓時怒不可遏,拔劍在手,吼道:“我定要出城,取楊起首級,為父報仇!”
    區康和後星兩將急忙上前阻攔。
    區康按住陳東煦的手臂:“世子息怒!楊起大軍圍城,城外皆是敵軍,此時出城,正中對方下懷,白白送命!”
    後星也勸道:“世子,報仇之事急不得。如今厲城防禦堅固,敵軍一時難以攻破。
    我們應堅守城池,再尋破敵之策。貿然出城,隻會讓城中將士和百姓陷入危險。”
    陳東煦雙眼通紅,咬牙切齒:“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楊起在城外耀武揚威?我咽不下這口氣!”
    區康耐心勸道:“世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先穩固城中防禦,等待時機。
    楊起遠道而來,糧草補給不便,時間一長,必有破綻。那時我們再出擊,定能大獲全勝。”
    陳東煦深吸幾口氣,強壓怒火,緩緩收起劍:“好!暫且忍下這口氣。我定要讓楊起付出代價!”說罷,他握緊拳頭,眼中滿是仇恨與不甘。
    而此時,秦弘已喬裝打扮,趁著夜色,悄然朝著厲城潛行而去,一場決定厲城歸屬的生死較量,正悄然拉開帷幕。
    喜歡執戟戰紅樓請大家收藏:()執戟戰紅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