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父女得救 欲開恩科

字數:5658   加入書籤

A+A-


    昭寧二年 四月初八 申時
    在聖靈宗那陰暗潮濕、彌漫著腐臭氣息的地牢裏,林如海和林黛玉相互依偎著。
    牆壁上燃燒的火把閃爍不定,將他們憔悴的身影拉得歪歪斜斜。
    “玉兒,莫怕,一切都會過去的。”林如海輕聲安慰著女兒,他的聲音雖然虛弱,但透著一股堅毅。
    林黛玉微微顫抖著,靠在父親懷裏,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父親,我們真的能出去嗎?”
    林如海輕輕撫摸著女兒的頭發:“會的,神捕司的人定會來救我們。他們不會坐視聖靈宗這般胡作非為。”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激烈的打鬥聲,伴隨著喊殺聲和兵器碰撞的聲音。
    地牢的守衛們開始慌亂起來,腳步聲在走廊裏來回穿梭。
    “聽,這是救我們的人來了!”林如海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隨著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響,地牢的門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撞開。
    曹正淳一馬當先,踏入地牢。他目光如炬,迅速掃視一圈,看到了角落裏的林如海父女。
    “林大人,讓您受苦了。”曹正淳快步走上前,微微躬身行禮。
    林如海掙紮著站起身來,虛弱地說道:“曹公公,多謝你們前來相救。”
    曹正淳連忙扶住林如海:“林大人客氣了,這是分內之事。聖靈宗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綁架朝廷命官,實在罪不可赦。”
    蘇涵兒、楊安、劉夢琪和王昊然也紛紛走進地牢。蘇涵兒看到林黛玉那楚楚可憐的模樣,心中滿是憐惜,快步走到她身邊,輕聲說道:“林姑娘,莫怕,我們這就帶你和林大人離開。”
    林黛玉微微點頭,輕聲說道:“謝謝姐姐!”
    楊安警惕地觀察著周圍,手中長槍緊握,以防有漏網之魚。
    劉夢琪則在一旁查看地牢的其他角落,確保沒有隱藏的危險。王昊然走到曹正淳身邊,低聲問道:“公公,接下來如何行事?”
    曹正淳目光堅定:“先護送林大人和林姑娘離開這是非之地,然後我們再徹底把這駐地毀了,省得又被其他人占據!”
    眾人護著林如海父女朝著地牢外走去。一路上,不時有聖靈宗的殘餘勢力衝出來阻攔,但都被神捕司眾人輕鬆擊退。
    當他們走出地牢時,外麵的戰鬥已經結束。
    曹正淳看著被製服的眾人,冷冷地說道:“聖靈宗作惡多端,今日便是你們的末日。”
    隨著曹正淳一聲令下,神捕司的兄弟們迅速行動起來,將聖靈宗的殘餘勢力一網打盡。
    整個聖靈宗駐地陷入一片火海,這座曾經充滿罪惡的地方,在熊熊烈火中漸漸化為灰燼。
    林如海看著這一切,感慨萬千:“多謝神捕司各位英雄,若不是你們,我父女倆恐怕性命不保。
    聖靈宗如此猖獗,如今被剿滅,也算是大快人心。”
    曹正淳微笑著說道:“林大人,這都是聖上的旨意。聖上心係百姓,絕不會容忍這般惡勢力存在。
    如今林大人平安無事,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林黛玉看著神捕司眾人,眼中滿是感激:“各位恩公的救命之恩,黛玉沒齒難忘。日後若有機會,定當報答。”
    蘇涵兒笑著拉過林黛玉的手:“林姑娘客氣了,我們既然身為神捕司,
    保護百姓和朝廷命官便是我們的職責。林姑娘日後好好保重身體才是。”
    楊安、劉夢琪和王昊然也紛紛表示這都是分內之事。
    ………
    昭寧二年 四月二十一
    在金碧輝煌的乾陽殿中,昭寧帝楊起高坐在龍椅之上,下方群臣分列兩班。
    此時,一名錦衣衛匆匆走進殿內,行禮稟道:“陛下,曹正淳曹公公派人快馬傳來捷報,聖靈宗已被成功剿滅,林如海大人和其女林黛玉也已平安解救!”
    楊起龍顏大悅,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曹正淳果然不負朕望。
    林如海乃朕看重之人,他此次曆經磨難,可曾有言語傳來?”
    那錦衣衛連忙答道:“林大人托曹公公轉奏陛下,他對陛下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願一生為陛下盡忠效力。”
    楊起點點頭:“林如海才德兼備,朕本就對他寄予厚望。
    如今他既表忠心,朕便讓他繼續總督江南事務,江南之地,還需他這般能臣治理。”
    說罷,他目光掃向朝堂眾臣,“朕近日思索,如今朝廷雖有諸多能臣,但仍需廣納賢才,以充實我朝棟梁。
    朕欲開一次恩科,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禮部尚書劉晨率先出列,躬身行禮道:“陛下此舉乃英明之策。
    開恩科可廣招天下有才之士,為朝廷注入新鮮血液,實乃我朝之幸。隻是這恩科具體章程,還需仔細商議。”
    楊起點了點頭:“劉愛卿所言極是。這恩科之事,關乎朝廷未來,不可草率。”
    戶部尚書秦業出列,恭敬地說道:“陛下,依臣之見,此次恩科可依舊例辦理。
    首先,需確定開科時間,一般選在春秋兩季為宜,春季稱春闈,秋季稱秋闈。如此可讓各地學子有充足時間準備和赴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起微微頷首:“時間一事,就按秦愛卿所言。那考試的層級和內容,又當如何?”
    秦業繼續說道:“恩科分三級進行,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
    鄉試在各省省城舉行,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稱舉人,可獲得參加會試的資格。
    會試則在京城禮部貢院舉行,由禮部主持,考中者稱貢士。
    最後便是殿試,由陛下親自主持,考中者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共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楊起沉思片刻,問道:“考試內容方麵,可有具體要求?”
    這時,吏部侍郎史鼎上前一步:“陛下,考試內容當以經義為主,著重考察學子對儒家經典的理解和運用。
    首場考經義七篇,要求考生依據《四書》《五經》中的內容,闡述自己的見解,文章格式需遵循八股文規範,以彰顯學子的學識和邏輯思維。
    第二場考論一篇、判五道、詔、誥、表內科一道,旨在考察學子的政治見解和處理政務的能力。
    第三場考經史時務策五道,讓學子對當下的時政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案,以選拔出有真才實學、能為朝廷所用之人。”
    楊起聽後,頗為滿意:“經義考察學子學識根基,時務策則能看出他們對當下局勢的見解,如此安排甚好。
    崔愛卿,你主管國子監多年,對學子選拔之事有何補充?”
    國子監祭酒崔鈺出列,恭敬地說:“陛下,為確保恩科公平公正,選拔出真正的賢才,在考官的選派上需格外慎重。
    鄉試考官由皇帝欽命,多從京官或進士出身的地方官中選派,且必須是德才兼備、清正廉潔之人。
    會試考官則由禮部侍郎、內閣學士等擔任,殿試考官便是陛下與諸位重臣。
    同時,考試期間的考場管理也至關重要,需嚴格防止考生作弊、考官徇私等情況發生。”
    楊起點頭稱是:“公平公正是恩科的重中之重。趙愛卿,你負責都察院事務,對考場監察一事有何良策?”
    都察院左都禦史趙瑜上前奏道:“陛下,臣以為可在考場內外增派禦史巡查,對考生入場嚴格搜檢,防止夾帶作弊。
    考試期間,嚴禁考官與考生私下接觸,一旦發現有違規行為,嚴懲不貸。對於徇私舞弊的考官,當以重罪論處,絕不姑息。”
    楊起目光堅定:“不錯,凡有敢破壞恩科公正者,定要嚴懲,以維護我朝選才製度的威嚴。林愛卿,你對恩科還有什麽想法?”
    翰林院侍講劉元瑾出列,說道:“陛下,恩科不僅是選拔人才,也是朝廷向天下展示求賢若渴之心的契機。
    臣建議在恩科結束後,對高中的學子給予優厚待遇,除授予官職外,還可賞賜金銀、宅邸等,以激勵更多學子投身科舉,為朝廷效力!”
    經過一番詳細的討論,昭寧帝楊起最終敲定了恩科的各項章程。
    他目光炯炯地掃視著朝堂眾臣,大聲說道:“此次恩科,關乎我朝興衰,諸位愛卿務必全力籌備。
    朕要讓天下有才之士皆匯聚於朝堂,為我朝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眾臣紛紛行禮,齊聲高呼:“陛下聖明!臣等定當竭盡全力!”
    退朝後,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
    禮部開始著手準備考試的各項事宜,包括確定考場、印刷試卷等;吏部則忙著選派考官、製定官員見習培養計劃;
    都察院緊鑼密鼓地安排考場監察人員;翰林院也開始準備為新科進士提供入職前的培訓資料。
    消息傳出後,天下學子們無不歡欣鼓舞。他們日夜苦讀,為即將到來的恩科做著充分準備。
    各地的學府、書院也熱鬧非凡,學子們相互切磋學問,憧憬著能在恩科中嶄露頭角,實現自己的抱負。
    在江南,林如海得知恩科的消息後,也大力鼓勵當地學子積極備考。他深知,此次恩科將為朝廷選拔出眾多優秀人才,對國家的發展意義重大。
    而他自己,也將在總督江南的任上,為恩科的順利進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喜歡執戟戰紅樓請大家收藏:()執戟戰紅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