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確定封賞 欲謀兩島
字數:4231 加入書籤
五天後,天色尚未破曉,太極殿中已是燈火通明。
宮殿巍峨,朱紅色的立柱如巨人般挺立,金色的琉璃瓦在燭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神色莊重地魚貫而入,按照品級依次站立在大殿兩側,等待著早朝的開始。
鼎盛帝楊起端坐在龍椅之上,頭戴冕旒,身著明黃色龍袍,眼神深邃而威嚴。
他微微掃視著殿下的群臣,殿中一片寂靜,隻聽得見官員們輕微的呼吸聲。
就在這時,一名錦衣衛飛步闖入大殿,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份文書,大聲道:“陛下,福州急報!”
楊起目光一凜,微微前傾身子,說道:“呈上來!”
楊起身邊的總管公公戴權立刻快步走下禦階,來到錦衣衛身邊,
那錦衣衛迅速起身,將奏報遞給戴權,
戴權快步走到龍案前,將文書恭敬地放在案上。楊起伸手拿起文書,仔細閱讀起來。
他的眉頭漸漸舒展,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讀完後將文書輕輕放下,朗聲道:“福州水師傳來捷報,常魁、張鯨、尉遲勇三位將軍率部剿滅巨鯨島海木蛟部五千海寇,匪首盡誅,大獲全勝!”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一陣嘩然。官員們交頭接耳,臉上露出驚喜之色。
“哈哈哈哈,好!!”楊起站起身來,激動地在龍案前來回踱步,“此乃我大秦之幸,水師之榮光啊!”
這時,又一名紅翎信使匆匆進入大殿,跪地呈上一份奏書,說道:“陛下,這是福州水師大都督戚如蛟為常魁、張鯨、尉遲勇三位將軍請功封賞的奏書。”
楊起再次接過奏書,認真閱覽。看完後,他雙手抱臂,陷入沉思。
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道:“常魁等三位將軍此次剿滅海寇,戰功卓著。朕意,在原有晉封的基礎上,封常魁為二等伯、封張鯨為三等伯、封尉遲勇為三等伯,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殿中頓時安靜下來,官員們麵麵相覷。禮、吏、戶、刑、工、商等七部尚書劉晨、史鼎、秦業法、秦楊虎、賈赦、林宇等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
禮部尚書劉晨率先出列,雙手抱拳,恭敬地說道:“陛下聖明!常魁等三位將軍在海戰中奮勇殺敵,指揮有方,實乃我大秦國之棟梁。此等封賞,足以彰顯陛下對功臣之厚愛,激勵更多將士為國效力。”
說罷,他微微躬身,臉上帶著讚許的神情。
吏部尚書史鼎也緊接著出列,點頭稱是:“劉尚書所言極是。三位將軍為朝廷鏟除海患,保一方海疆安寧,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如此大功,理應重賞。
臣等並無異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三位將軍的敬佩。
戶部尚書秦業法捋了捋胡須,上前一步說道:“陛下,此次海戰勝利,不僅維護了沿海百姓的安全,也保障了海上貿易的暢通,對我大秦國的經濟發展大有裨益。封爵之事,合情合理,臣等支持。”
刑部尚書秦楊虎抱拳行禮,朗聲道:“三位將軍在戰場上英勇無畏,斬殺匪首,俘虜眾多海寇,彰顯了我大秦國水師的威嚴。封伯之賞,可讓天下人知曉陛下賞罰分明,激勵更多人投身保家衛國之大業。”
工部尚書賈赦也出列表態:“海戰勝利,離不開水師將士們的奮勇拚殺,也離不開後方的後勤保障。常魁等三位將軍能取得如此佳績,實乃不易。封爵之舉,能讓將士們更有歸屬感和榮譽感,臣無異議。”
商部尚書林宇快步上前,滿臉笑容地說道:“陛下,海寇肅清,海上貿易得以恢複,我大秦國的商業必將迎來新的繁榮。三位將軍功不可沒,封伯之賞,實至名歸。”
楊起聽著諸位尚書的表態,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掃視著群臣,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無異議,此事便這麽定了。傳朕旨意,即刻擬旨,封常魁為二等伯、張鯨為三等伯、尉遲勇為三等伯,賜府邸、田產、金銀珠寶若幹。另外,大都督戚如蛟練兵有方,指揮合宜,擬旨擢戚如蛟為一等定海伯,於福州敕造伯府!”
這時,一名年輕的官員從隊列中走出,他眉頭微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抱拳說道:“陛下,臣以為封爵之事雖好,但還需謹慎。三位將軍雖立戰功,但如此快速地封伯,會不會引起其他將士的不滿?”
此言一出,殿中氣氛頓時有些緊張。楊起的臉色微微一沉,目光銳利地看向那官員,說道:“混帳!常魁等三位將軍在海戰中出生入死,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朕封他們為伯,乃是對他們功績的認可。若因怕他人不滿而不賞功臣,日後誰還會為朝廷效命?”
那官員被楊起的話嚇得臉色蒼白,急忙跪地磕頭,說道:“陛下息怒,微臣一時糊塗,未能考慮周全。三位將軍戰功卓著,理應得到重賞。”
楊起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說道:“起來吧,日後說話做事,需多思量。”
在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的太極殿之上,氣氛莊重而肅穆。
禮部尚書劉晨邁著沉穩的步伐,從朝臣隊列中緩緩上前一步,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打破沉默,
向端坐在龍椅上的陛下楊起躬身行禮,而後朗聲道:“陛下,封爵一事,實乃國家之大事。為彰顯陛下對功臣的重視與恩寵,臣以為可舉行一場盛大恢弘的封爵儀式。
如此一來,能極大地激勵前方將士奮勇殺敵,讓他們深知陛下的厚愛與期許;二來也可使天下百姓知曉我大秦對功臣的尊崇之意,弘揚我大秦尚武重義之風。”劉晨言辭懇切,目光中滿是期待。
楊起端坐在龍椅之上,身姿挺拔,麵容剛毅,眼神深邃而銳利,猶如夜空中的寒星。
他微微點頭,聲音沉穩而威嚴,緩緩說道:“劉愛卿所言,雖有幾分道理。
然此次剿滅海寇,不過是小試牛刀。常魁、張鯨、尉遲勇等幾位功臣,皆是我大秦不可多得的將才,未來還有諸多戰事等待他們效力。
他們如今在前線各司其職,輕動恐影響大局。傳旨之時,對他們多加勉勵便是。封爵儀式,便無需舉行了。”楊起的話語擲地有聲,盡顯乾坤獨斷之風範。
劉晨聽聞陛下之言,趕忙抱拳領命,恭敬地說道:“陛下聖明!”其聲音中滿是敬畏。
吏部尚書史鼎原本正欲開口詢問,是否要將常魁等人調入京城聽用。
但一聽陛下的這番話,心中立刻明白陛下自有深遠的謀劃和安排,便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悄然退回到朝臣的隊列中,默不作聲。
楊起掃視了一眼殿下的文武百官,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眾人的心思。
“今日就到這兒!朕乏了,旨意用完印,立刻發出,不得有誤!”交代完,緩緩站起身來,身姿高大而偉岸,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他側身向左邊走去,腳步沉穩有力。就在這時,身旁的大太監戴權尖著嗓子喊道:“退朝!”這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緊接著,文武百官整齊劃一地跪地,齊聲高呼:“臣等恭送陛下!”聲音洪亮,響徹大殿。
楊起微微側臉,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官員們,輕輕擺了擺手,而後轉身向內殿走去。
他的背影高大而挺拔,散發著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
在內殿的回廊上,楊起一邊走著,一邊陷入了沉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高瞻遠矚的智慧和壯誌淩雲的豪情。
他心中暗暗思量:“如今海寇已被徹底剿滅,我大秦海防的一大隱患已然消除。接下來,是時候將出海收複夷洲島、剿滅犬鬼島之事提上日程了。
夷洲島乃我大秦東南之屏障,犬鬼島之賊寇更是時常侵擾我沿海百姓,此二事若能成功,我大秦的版圖將更加遼闊,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楊起心裏很清楚,這兩處疆土一年內必須拿下, 這是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