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巡視“四方”
字數:3765 加入書籤
沒一會兒兩大碗粥就被造完了,雖然裏麵什麽都沒加,就是兩大碗白粥,但是人一旦餓了,吃什麽都香,不一會兒就吃完了,吃完了自然也不能讓他們再閑著。當然還是得問一下,有沒有吃飽?雖說心裏清楚的很,但是必要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吃飽沒?”張定笑嗬嗬的問,同時眼睛上下打量著他倆。
“吃飽了少爺。”縱然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倆根本沒吃飽,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碗,舔著唇,口是心非的說道。
“吃飽了就跟我走。”張定絲毫不客氣,抬腿就走人,同時示意他倆把東西給秀兒。張定。不管他們是什麽原因,說吃飽了,但既然他倆說飽了,那張定也懶得管,畢竟結果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張定出了自己的房間,身後跟著倆兄弟,徑直就往大門走,張氏兄弟看著少爺往外走也急忙跟了上來,畢竟外麵的流民太多了,沒有人看著可不行。
“少爺,等會早點回來,午飯快了。”錢管家看見少爺要出門玩,連忙提醒。
“好,一定。”張定連忙答應,畢竟他可是一個禮貌的好孩子,做不做得到另說,但是至少要回答。
出門後看見的自然就是剛插下去的禾苗,依稀還有幾個人仍在勞作。看了幾年了,仿佛跟剛來的時候一模一樣,仿佛一切都沒變過,但是又有很多東西潛移默化中變了。
他以前看到了,還覺得這些人真可憐,現在仍會同情他們,隻是沒有以前那麽強的感覺了。隻能說環境的力量真是強大,它可以同化身處裏麵的人。
村裏路旁偶爾還是有些外地人,他們乞求有好心人能夠給一些食物,隻是,這注定是不可能的。村裏又多了幾個人,都是陝西幹旱外逃來的。他們要麽自己隨便搭個棚子給人幹活勉強過活,要麽就入贅別人家,以此融入當地。
更多人隻是在這裏短暫的停留,畢竟他們在這裏生存不下去,隻能去其他地方繼續尋求生存的可能,直到這一絲可能也被打破。所以這些人都是潛在的不穩定因素,不然他也不會同意張氏兄弟跟著他,畢竟還是小命要緊。
張定是出來撞運氣的,地方雖小,但是偶爾有外地的貨郎挑東西賣。這年頭好像已經有紅薯了,萬一要是買到了,先不說其他的,至少可以緩解家裏的口糧狀況。
紅薯不像水稻,紅薯沒有水稻那樣挑地方,而且它對水的需求也不像水稻那麽大。水稻對水的需求很多人不清楚,但是從名稱中有個水字就可以窺得一絲。
而且古時候很多時候械鬥都是因為對水的爭搶引起的,尤其是在較為幹旱的時候,這個情況在後世,因為有工業產品的幫助才能夠緩解一些,但是這個過程中用水的浪費也是很嚴重的,很多人認為以色列發達,其中一點就是因為他們在農業灌水中灌溉技術非常發達。更別說在如今這個年代,隻能通過溝渠慢慢的利用水位差進行灌溉。
反觀紅薯,紅薯不一定種植在田裏,像什麽山丘,它隻要有泥土就行,而且他不怎麽需要水分。找個地方種植一下,然後基本上不用怎麽打理,到時候成熟的時候收一下就行了。
雖然希望十分渺茫,但是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出來也不全是為了找買到紅薯的可能,他還在到處看有沒有野雞野鴨的蛋之類的。很多人以為古代就一定物產豐富,這是不對的。後世之所以物產豐富是因為人工養殖,但是現在基本上就全靠大自然的饋贈,而且這年頭的種植養殖技術都遠不如後世發達。
但是在這種荒年,基本上能吃的全被吃掉了,這兩天張定就看到黃山上有很多人影,他們在裏麵尋找各種野果和可能存在的小動物。當然他們也吃一些野菜,畢竟人逼急了哪還能管得著能不能吃有沒有毒之類的,能有吃的就行。
張定也沿著路悶著頭就往黃山上跑,之前他爹不讓他上去,因為是有很多墳,中國人很忌諱這個,現在人比較多,他爹也放鬆了管製。
張定其實也很忌諱,因為他是個純正的中國人。但是他現在在某些方麵和那些災民一樣,為了可能存在的食物,一想到麻辣兔頭,不禁口水直流,誰還管那些。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很快他們就到了山腳下,隻見一條路光禿禿的,之前其實沒有這麽禿,好歹還是有幾根草的。但是最近走的人很多,路禿了很多,也寬了一些。
順著路往上走,就可以看見有人在探頭探腦找東西,不隻是外地人,還有一些本地人,畢竟餓的不隻是外地人,本地人其實也很餓,偶爾看見還有人發生了衝突。但是張定一律當做沒看到,隻顧著往前走。
這時候張氏兄弟已經走在了前頭,畢竟他倆年紀大,而且年紀小的時候。也沒少做上樹掏蛋的活。讓他倆走前麵主要是為了方便尋找可能存在的野雞,野鴨之類的。而且就算。他們找不到別人找到了也沒事兒,反正他能出錢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之前他就是買的,有一對外地逃荒過來的父子找到了一窩兔子,被他給發現了,然後他就出了兩大碗米飯和一碗豬肉給買下來了。本來有一公一母還有五個小仔,之後死了一隻,現在還有6個兔子,現在都由張媽再養,每天吃的都是由張定帶人改回去的草外加家裏資助一點,畢竟這年頭人都吃不好,更別說提供給兔子了。
張定也不全是為了吃,這個時代吃飽都難,更別說吃肉了。一頓肉能夠讓一些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張定不奢望別人真瘋狂,他隻希望別人吃了肉,能夠更忠心。
張老爺是個愛麵子的人,雖然家裏沒幾錢,但是也很喜歡講排麵。張定不僅搞回去一窩兔子,他還在村裏買了雞,也是張媽一起在養,就這張老爺都頗有微詞,認為他沒有一名尊貴的地主該有的體麵。
張定表示如果麵子裏子都有自然是最好的,但是隻能選一個,那當然是裏子,麵子不值錢至少他的麵子不值錢)。
張定其實也很無奈,要是有的選,他更想在山上散養,讓它們自己找東西吃,反正餓不死,奈何外麵的餓狼太多了。要是他敢放出去,他敢保證不一會兒就隻有一地雞毛鴨毛。而且養在家裏他就沒有了絕對處置權,畢竟在大明朝父母可以處理子女的財產,更別說買雞鴨的錢是家裏的……
拋開那些想法,回過神來,張定琢磨看能不能買到野物,順便得割一些綠色植物,隻要是沒毒性的,能吃的全部搞走,之前張定還要帶一些回去,畢竟張氏兄弟倆手不夠用,現在又多了倆勞動力,張定自然就背著手,看著他們忙活。
東瞅瞅西割割,時間一會兒就過去了,張定琢磨著時間也差不多了,看收割的青草也不少了,就招呼幾人回去,雖說沒收獲野物,但至少不虧。
回到家把青草分別丟到幾個小圈裏,沒錯,兔子,雞鴨分別在屋外搞了個小圈,白天在屋外活動,等到天黑了再趕到家裏的竹籠裏。幾個籠子不大,但也活動的開,畢竟數量在那兒,兔雞鴨各6個,青草一進去就開始吃,人都餓了,更別說動物,餓了吃啥都香動物也一樣。
搞完差不多也快吃飯了,張定視察完自己的勞動成果拍拍手搖頭晃腦就去吃飯了。
李氏兄弟自然和下人們一起吃飯,但是下人的生活水準也讓他倆很滿意,雖說肉少而且是張定一家的剩菜但是誰在意啊?有肉吃就讓大家很滿意了,不知道多少人做夢都想擠走他們。
一時間隻有吃飯的聲音。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