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論

字數:5538   加入書籤

A+A-


    張定穩穩當當的坐在衙門裏,縣令專屬的座位,頭上就是傳說中的箴言,掛著“明鏡高懸”匾額。
    身後牆上還立個牌牌,寫著“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16個字。
    張定躊躇滿誌,仿佛他打下的不是是一座普普通通,平平無奇的縣城,而是這片土地的權力中心紫禁城。
    李大他們也是搖頭晃腦,不倫不類的搬了幾把椅子筆直的坐成兩列,你別說,看上去還真有點上朝的意思。
    不過山大王開會的氣氛更加濃鬱,下麵吵成一團,各種粗鄙之言不絕於耳。
    “少爺,今天那些人想從東南西北四個門逃走,多虧了我反應迅速,及時堵住了,這才沒讓他們逃走。”李大挺直了腰背,一副“多虧了我”的表情。
    “將軍,今天都是我手下的人反應迅速,趁著那些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衝入了城門,並且迅速控製住了。”劉三刀瞥了一眼李大。
    “至於李大,要是沒有我們的反應迅速,他可能門都進不了。”
    “你!”李大氣的麵紅脖子粗。
    他說的是事實,要不是騎兵迅速打開了局麵,他們怎麽那麽順利呢?
    但是這場辯論關係到戰利品的分配,下麵的兄弟們可都是看著呢,你這要是不為下麵的兄弟們討福利,誰還跟你混啊。
    那些嬌俏可人的美人,還有查抄的值錢玩意兒,兄弟們可都惦記著呢,甚至有的已經想好要什麽了。
    李大沒理也要鬧三分,理不直氣也壯:“反正我派人堵住了門,沒有我的人,他們全跑了。”
    “人家分明是摟著小妾美滋滋的在床上運動呢。”劉三刀冷笑,“是吧,張苟。”
    他試圖拉攏張苟來對抗李大,其他的不說,李大的人確實敢打敢拚,就憑這點,每次他們都少不了賞賜。
    戰利品就這麽多,你多一點,別人就少一點,自然得想辦法從別人手裏摳了。
    “我進去的時候他們剛剛休息完,準備再來一場友誼賽。”張苟不喜歡這種情況,但是沒辦法,他也必須為了手下人著想。
    “你們真是一個是狗屎,一個是牛屎,剛好攪和在一起,看到都想吐。”李大自然不會說什麽狼狽為奸,沆壑一氣,他隻會有樸素的語言。
    “至少也比你好,整天就隻會胡攪蠻纏,張口閉口就是屎”。劉三刀嘲諷道,別人罵做屎他當然不爽啦。    說話就說話,還動起手,蠻子就是蠻子。
    “好了,坐下!”張定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隻能出來充當仲裁者。李大無奈,張定的話他還是要聽的,隻能用眼神攻擊劉三刀和張苟。
    劉三刀和張苟一副老嬸老在的樣子,絲毫不怕,開玩笑,眼光又不能殺死人,要是能殺死,他倆現在已經成篩子了。
    隻要不動手,他倆就不虛,不帶一點怕的。眼看惡狠狠的眼神攻擊無效,李大無奈,隻能收回了目光,隻要是眼睛酸了。
    “今天大家都有功勞。”首先,張定就給這件事定了性,功勞肯定都有,隻是大小問題。
    “騎兵首當其衝,出其不意的人拿下了城門,這是今天我們能如此迅速的勝利的原因。”張定繼續說道。
    聞聽此言,劉三刀就像一隻勝利的大公雞昂起了頭,李大眼看他如此得意,自是心中憤憤不平,但是看著張定的眼神,他隻能縮著脖子,做起了霜打的茄子。
    “但是正如我說所有人都有功勞,騎兵迅速控製住城門,但隻是一扇。”張定豎起一根手指,李大則是悄咪咪的豎起來耳朵。
    “其餘的城門都是李大帶人控製的,縣衙是張苟帶著人拿下的,這都很重要。但凡城門沒有被及時拿下,咱們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大的傷亡去進入縣城。”
    “但凡沒有守住城門,城內人都跑了,咱們要一座空城也沒用,但凡沒有及時把這些當官的控製住,他們就有可能組織起反抗力量,給咱們帶來一些麻煩。”
    “誠然,這些咱們都可以克服,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兄弟們的生命都很珍貴,不應該就這樣白白犧牲。”
    “但是這次確實是騎兵拔的頭籌,他們功勞更大。”話說的差不多了,自然也需要下結論,李大豎起的耳朵垂了下去,人也萎靡了。
    “這樣吧,戰利品還是按照比例來,你們給我列一個單子,把那些有突出貢獻的人員標注出來。剩下的,則是戰利品騎兵先挑。”
    看著下麵神色各異的眾人張定倒是無所謂很淡定,上次搶的那個很有料的女子他都還沒敢讓進家門,正為此頭疼,暫時不會沾花惹草了。
    “還有一件事,咱們占有了這座城市,以後就要按咱們的規矩來。咱們今天可是消耗了不少的財物和糧食,讓城內的大戶人家給咱們接濟一下。”
    “我相信這是每個子民都應盡的義烏,他們肯定會非常樂意的。當然,有些人覺悟比較低,你們帶著兄弟們好好勸一勸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還有些頑固不化的,不用想,肯定是與明朝庭眉來眼去,是他們的忠實走狗,對於這些人咱們就要揮舞咱們的鐵拳,告訴他們,這天已經變了。”
    張定手指著屋頂,淡淡的說道,頗有點逼王的味道。
    “這天既然已經變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咱們的政策也自然和腐朽的明朝不一樣。”
    下麵的人呆愣愣的看著,這不是他們的擅長領域,他們聽不懂,這都不要緊,張定不指望他們懂,他隻要他們配合就好。
    “咱們要士紳一體化納糧和當差 還要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功。”
    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或稱“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是清朝雍正帝時期施行的一項政策,此政策是指官員地主也必須繳納賦稅。即廢除官員、地主免稅的特權。
    康熙帝執政四十餘年之後國家財政出現危機,稅收收入有限。
    而因固有的封建社會中考取功名者免徭役賦稅的製度,官員地主一類真正富有的人卻不需上交多少賦稅,不但使財政負擔落在窮苦百姓身上,而且國庫空虛,因此出台此政策優化稅收結構,使社會富有階級承擔更多的稅收責任。
    攤丁入畝,又稱作攤丁入地、地丁合一。雍正時期開始實行。這一製度的實行,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
    勞動者有了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賦稅規則的簡化減少了官府任意加稅的可能。
    攤丁入畝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賦役製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將曆代相沿的丁銀並入田賦征收的一種賦稅製度,標誌著中國實行兩千多年人頭稅丁稅)的廢除。
    火耗歸公又稱耗羨歸公,由中央統一耗損比例來征收賦稅。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征錢銀。
    雍正二年1724)七月推廣全國,將明朝以來的“耗羨”附加稅改為法定正稅,並製度養廉銀,用意在打擊地方官吏的任意攤派行為。
    此舉集中了征稅權利,減輕了人民的額外負擔,增加了外官薪給,對整頓吏治、減少貪汙有積極作用。但州縣於額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未能從根本上改善吏治。
    張定對清朝的其他政策不清楚,但是這三個確實記憶猶新。因為這三個這三個政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攤丁入畝的實施,直接導致中國人口的爆炸性增長,從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人口突破1億,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億,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國人口突破4億,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為10億),奠定了中國人口大國的基礎。
    具體情況他不記得,但是總是有各種媒體和新聞說這三個政策怎麽怎麽樣,張定天天看,想不記得都難,這麽好的作業,不拿來抄太可惜了。
    下麵的幾人麵麵相覷,一臉蚌埠的樣子。
    “無所謂,你們隻要知道有人搞事就是你們出場的時候。”張定擺擺手。
    “哦哦哦~”幾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這麽說他們就懂了,扯那些有用沒用的實在是聽不懂。
    張定絲毫不懷疑那些地主老爺們起來搞事情,開玩笑,這要是還不搞事,張定都覺得不可思議。
    畢竟涉及直擊利益之爭,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我已經叫人去準備這些東西了,到時候你們去給我貼到這個縣裏的任意角落,自今日起就開始實施。到時候,就是你們出麵的時候了。”張定漏出一個笑容,看上去有點怪。
    幾人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隻能說:“是,少爺。”
    1.?明鏡高懸?的典故源於?漢代,據《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攻入秦都鹹陽時,發現了一麵特殊的鏡子。這麵鏡子寬四尺,長五尺九寸,正反兩麵都能照人。
    如果用平常姿勢走近它,能照出人的倒影;如果用手捂著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人的五髒六腑。如果有病的人捂著心口去照它,就會從中看到自身疾病所在的部位;如果女子的心術不正,被它一照,就會發現膽特別大,心髒跳動也異於常人。
    秦始皇經常讓宮女們照這麵鏡子,發現誰有異心就殺掉誰。因此,這麵鏡子被稱為“秦鏡”,後來演變為“明鏡高懸”,用來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執法嚴明,判案公正。
    2.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孟昶親撰的《頒令箴》,“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功,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翻譯:小民容易被虐待,但上天不可被欺騙。田賦收入是國家的切身要事,是軍隊和國家的依靠。我的賞罰,決不會拖延。你們的俸祿,都是民脂民膏。
    ps:謝謝
    大佬涼茶涼茶的花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