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也許成功了呢?
字數:6742 加入書籤
眾人聽到這話後,哄堂大笑起來,那笑聲仿佛要衝破房頂一般。然而,那位大爺卻絲毫不以為意,隻是微笑地看著大家,眼中透露出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淡定和從容。
這位大爺能夠安然無恙地活到今日,著實不是一件易事。回首往昔,他這一輩子可謂是風風雨雨、波瀾壯闊。他所經曆的種種磨難和坎坷,簡直可以寫成一部傳奇故事。每一次麵臨生死攸關的險境時,他總能幸運地化險為夷,與死神擦肩而過。
如今,歲月已經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曾經矯健的身姿也變得遲緩而蹣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再也沒有精力去折騰那些年輕時的冒險和闖蕩了。
不過好在,他在年輕時還算勤勞節儉,積攢下了一些微薄的家底。於是,他便依靠著這些積蓄,過上了悠閑自在的養老生活。
對於人生,大爺早已看得透徹明白。在他看來,所謂的麵子不過是最為廉價且毫無意義的東西罷了。相比之下,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真正至關重要的。
畢竟,如果沒有了健康,其他一切都將無從談起。若是還能有那麽一點兒閑錢,可以讓自己偶爾出去瀟灑一下,比如每天到勾欄聽聽小曲兒,放鬆身心,享受那份寧靜與愉悅,同時又能一直保持美好的心情,那這樣的晚年生活可真是堪稱完美啊!
葉伏波懶得管這些事情了,他的事情還多著呢,當即招了招手,就馬上有人把他接上轎子走了。他一走,一大票人就跟著走了,隻留下了大貓小貓三兩隻。
眼看著大佬都走了,眾人就隨便多了,緊繃的身體都開始鬆弛。大爺更放飛自己了:“瓜娃子,趕緊說啊,急死個人了,真有事我去給你說,我認識那個大人!”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不可置信的看著他,沒人想到,這個其貌不揚看上去就平平無奇的老大爺竟然有如此實力,不自覺就給他留出了一個位置,連衙役也是不自覺的就後退了一點。
大爺很是滿意的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身體,剛剛可是把他的老胳膊老腿給擠壞了,此時終於可以放肆的活動自己了。
老大爺曾經遠遠的看見過張定,張定剛來這裏的時候,他就是此地的原住民之一,那段時間還不像現在,不管你身份地位多高,你都沒下腳的地方,天天看可不就是認識了嘛,如此一來,大爺也沒說錯。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嘛,珂學不就證明了這點嘛?
那個士子好像找到了大救星,當即就開始晃頭晃腦的念起了考卷上的內容,念的那叫一個抑揚頓挫,雖然寫的都是白話文,愣是讓他讀出了文言文那股味。
大爺十分不耐煩,“後生,能不能說人話?”
眾人哈哈大笑,士子鬧的滿麵通紅,脖子不酸了,嗓子也不難受了,開始正常的說話。
聽到“種田沒有利潤,沒有任何產出。”一開始還有人笑,覺得這個人連這個都不知道,明明一顆種子下去就有幾百顆種子,這是個孩子都知道的事情,沒想到這個人不知道,還堂而皇之的位列前三甲。
“這我都知道,春天種下秧苗,秋天就能收獲,這人是不是太不學無術了點?”有名落孫山的人嘀嘀咕咕,臉上的不滿都快像貞子一樣從屏幕裏麵溢出來了。
“這人關係很硬啊……”有人買了燒餅,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的說著,大早上的就過來看熱鬧還沒來得及吃飯呢,果然,早起的蟲兒有鳥吃,讓他發現了這個大瓜。
這不是黑幕是什麽?黑幕,妥妥的黑幕!大家隻覺得這人太猖狂了,作弊就算了,竟然還如此大搖大擺。眾人都知道作弊不可避免,本就有一定的心理預期,但你這樣,是不是太沒把眾人當人了?
但是,聽到後麵的“天災人禍,賦稅”以及“辛辛苦苦一年到頭卻是連口糊口的都得不到,甚至還要出人去打仗”時,眾人都沉默了。
這裏原本隻是一處名不見經傳、僅有百餘位原住民的小地方,但現如今,此地竟聚居著數十萬之眾!而這些後來者皆是從五湖四海逃奔而來之人。
至於他們逃難的緣由,那可真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有的人是被強行抓去充軍做壯丁,無奈之下隻得落荒而逃;有的則是遭遇亂世兵禍,不得不背井離鄉以求活命;更有甚者,因不堪忍受農民起義帶來的動蕩與混亂,也隻能倉惶出逃......
然而,無論何種緣故致使他們逃離故土,歸根結底其實隻有一點——實在是無法繼續生存下去了。
若非到了走投無路、萬不得已之時,又有誰會甘願舍棄自己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之所?狠心拋下先輩們的墳塋,決然丟棄那些飽含溫馨記憶的過往,毅然決然地邁上這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呢?
這一路行來,可謂是曆盡艱險、苦不堪言。途中,不斷有人因饑寒交迫或疾病纏身而頹然倒地,再也沒能爬起來。曾經熟悉親切的麵龐逐漸變得稀少難覓,而能夠咬牙堅持繼續前行的人數也是與日俱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般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為了能獲得哪怕僅僅一口果腹之物,人們常常會不顧一切地相互廝打爭鬥,甚至不惜以寶貴的生命作為代價。更為恐怖的是,有時候,就連活生生的人都有可能成為他人餐桌上的“佳肴”......
在這支龐大的難民隊伍當中,悄然流傳著這樣一則令人毛骨悚然的傳聞:倘若你在行路途中瞧見有人正大口吃肉,那麽切記千萬不要輕易靠近,因為極有可能他所享用的正是人肉!
最終,經過漫長的漂泊和尋覓,他們終於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棲息之所,並開始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園、繁衍後代。如今,他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笑容常常掛在每個人的臉上,溫馨與和諧充斥著這個小小的社區。
然而,盡管現在的生活充滿陽光,但曾經所經曆的種種艱難險阻卻如影隨形般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記憶深處,成為永遠無法抹去的痕跡。
那些痛苦的回憶,無論是饑餓時的掙紮求存,還是麵對自然災害時的無助恐慌,亦或是失去親人朋友後的悲痛欲絕,都如同電影畫麵一般在腦海中不斷放映。或許,這些回憶將會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心中最珍貴也最沉重的寶藏。
甚至,有時候當人們圍坐在一起分享過往的時候,會有人情不自禁地流下淚水。其中一個人的故事仿佛就是所有人曾經的真實寫照:那飽含辛酸與無奈的往事,那無數次在絕望邊緣徘徊又咬牙堅持的時刻……這一切怎能不讓人心酸落淚呢?
此時,一位大爺不禁長歎一聲,感慨道:“生活啊,就是這般艱辛!我們拚命努力去奮鬥,可結果未必盡如人意;但若選擇不去拚搏,那就連一絲希望都沒有了。像這樣飽嚐困苦的日子,咱們經曆得還少嗎?”他的話語猶如一記重錘,敲打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房,讓大家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不管怎麽樣,至少是沒人懷疑這個人的水準了,就憑眾人的反應,就說明這個人說的乃是真話。
一旁的小吏靜靜地站在那裏,臉上滿是唏噓之色。原來,這位小吏自己同樣也是貧苦人家出身,對於那種艱難困苦的日子可謂深有體會。
想當年,像鑿壁偷光這種事情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甚至可以說是基本操作罷了。畢竟,又有誰不曾擁有一段令人難以回首的過往呢?
遙想起往昔歲月,那時小吏的父親不幸離世,整個家庭瞬間失去了頂梁柱,從此隻能過上寄人籬下的生活。
由於家境貧寒至極,家中連購買一點點油來點燈照明都成了奢望。而別人家孩子鑿壁偷光或許隻是出於好奇或者想要窺探他人隱私,但他卻純粹是為了能夠多讀一些書、多學一點知識啊!
每當夜幕降臨,四周一片漆黑寂靜之時,若實在困倦得無法繼續堅持閱讀,他便會悄悄透過牆壁上那小小的孔洞窺視一眼隔壁人家的景象。看到那些人過著紙醉金迷、腐朽墮落的生活後,一股強烈的鬥誌便會湧上心頭,激勵著他重新振作精神,埋頭苦讀下去。
因為他深知隻有通過努力學習,才有可能改變自身命運,讓家人擺脫貧困潦倒的困境。
感慨可以有,但是活也要幹啊。看了看日晷,當即清了清嗓子:“相信大家都對這幾個人沒有異議,那麽就請第一名王元,第二名劉振,第三名成功,三位學子出來!”
隨著話音落地,三個學子邁步而出。
眾人皆好奇的的看著他們:“誰是成功啊?誰是?”大家探頭探腦,都想看清成功長什麽樣子,成功就是這篇有爭議的考卷的作者。
“那個,肯定是那個,你看他最憔悴,看起來最老,肯定是他!另外兩個看起來就沒過過苦日子,細皮嫩肉的,像個娘們一樣。”有人嘀嘀咕咕。
的確,三個人很明顯看起來就不一樣,有一個明顯年紀偏大,眼神深邃,看上去就很有故事。
成功沒有想到過自己會上榜,而且還是第三名,他認為自己不被抓走都要感謝那位大人大人大量。但是裏麵的東西確實是他的真實想法。
他家庭條件不好,自幼在地主家裏跟著地主的傻兒子玩耍,有幸學得了一些知識。他始終覺得書裏麵的那些離他太遠,每天打交道的黃土地是那樣的親切。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他還是來了,也許是心裏仍有一番僥幸,[萬一我寫的東西那位大人認同了呢?]於是,他來了,但是真的發現自己中了的時候,他是那樣的手足無措。
一開始發現那些人好像在讀自己的考卷的時候就是一開始不可置信,後麵還是更加不可置信。
士兵們立馬就把高頭大馬牽過來,旁邊還跟著一個打著旗子的衙役,小吏示意他們按著旗子上寫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選擇上馬。
幾個人可能都沒做過馬,在士兵的攙扶下顫顫巍巍上了馬,縱然嚇得腿軟,還得裝出一副淡定的表情。
惹的一旁看戲的人哈哈大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他,我就說是他吧!”一人得意洋洋的說著。
確實,那個看上去年紀偏大的憔悴男子上了那個“第三名”的馬,大家探頭探腦,隻想看清楚什麽人才可以寫出這種文章,相信他以後也是一個好官。
剩下的榜上有名的人翹首以盼,雖然看上去有點丟人,但是等會兒騎著馬威風淩淩的到處瞎晃悠就帥氣了啊,反正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現在的表現。
怕是一時的,帥氣是一輩子的事情,怎麽可以錯過這種帥氣裝)逼人的時刻呢?他們望眼欲穿的盯著小吏,隻等他開口,就怕沒下文了。
小吏迎著幾十雙雙眼冒綠光的眼神不由打了個哆嗦,不自覺緊了緊衣服,希望這些人沒有開透視眼,他總感覺自己被看穿了。
“剩下的人坐車。”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那個造型奇特的馬車也由幾匹馬拉著出來了,這個縱然沒有騎著馬那麽帥氣,也不像那麽顯眼,但好歹也可以露臉啊!
而且,還可以體麵的上車,坐在上麵,眾人隻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安慰著自己。
眾人雖然沒做過這玩意兒,但還是裝作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沿著樓梯上了馬車,目不斜視的坐下。
然後,就被一旁的小吏告知:“背後有名字,按著名字坐。”
士子們臉色通紅,趕緊潤回自己的位置。但是好在隔的較遠,那群吃瓜人看不到細節,也聽不到他們說的話。
“吉時已到,發車吧!”小吏大聲說道,為了大嗓門憋的臉都紅了。
很快,車隊就開始在“啪啪啪”的爆竹聲中發車了,眾人看的嘖嘖稱奇,這可真是新鮮。
一行人由兵爺開路,自然是沒有人敢擋路的,眾人趕緊讓開,今天也算不虛此行了,見到了這麽多稀奇事。
他們一行人將會沿著提前規劃好的路線繞城一周,讓大家都瞧瞧這些未來的官員。
剛剛的一切不美好的念頭都煙消雲散,不管之前怎樣,至少他們很享受這一刻的時光,寒窗苦讀多年,才有了這一刻的榮耀。要知道,讓士兵開路,沿著整個城市晃悠,張定都沒幹過。
但是,今天他們有幸如此做,而且沒人罵罵咧咧,一路上隻有人不斷的打量著他們,甚至還有未出閣的女子偷偷摸摸的看著他們,眾士子們昂首挺胸,盡顯意氣風發。
一路上有人指指點點,他們隻感覺與有榮焉,這就是成功的滋味啊!
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1.東漢·班固《漢書·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2.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惡鬼。”一般認為,在南北朝時期,人們過年過節或喜慶之日燃放爆竹就已經形成了習俗。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