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猛攻猛打

字數:2709   加入書籤

A+A-


    現在張定決定盡快拿下虛弱的廣東,每天都在查看著從前線八百裏加急送回來的消息:
    第一路,李大和鄭義搭檔。
    大家都知道李大身材魁梧,力大無窮,尋常人根本不是對手,比如五個張定綁起來也打不過一個李大。
    李大雖然如今身居高位,但是身先士卒的習慣卻從來沒有改變過。他手中的長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凜冽的寒光。他率領著數千名精銳有經驗的老戰士,從廣西的北邊邊境出發,直插廣東的西北部山區。
    這裏山巒起伏,地勢險峻,但李大毫不畏懼,成功從來沒有那麽容易,付出都不一定有回報,不付出哪裏來的回報。
    他們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一路上披荊斬棘,餓了就吃點幹巴巴的幹糧配著鮮嫩多汁的野果。當遇到山間的小股守軍時,李大總是身先士卒,距離遠就開槍點射,距離近就長刀一揮,便衝入敵陣。
    當然,有守軍的地方是極少數,這些人普遍衣服穿的破破爛爛,吃的也是清湯寡水,工資更不用想,就這種情況還老老實實的守在這裏純屬老實人,在這種情況下,又有多少人會老實呢?
    有但是當然是很少,大部分的都是穿著官軍的皮投身於一項現在十分有錢景的事業——土匪。
    他的勇猛激勵著身邊的戰士,將士們呐喊著,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敵人。那些羸弱無力的守軍哪裏見過如此凶猛的軍隊,往往在片刻之間便丟盔棄甲,四處逃竄。
    雖然守軍他們不善戰,但是勝在足夠了解這塊地方,通常在李大帶著人找到守軍他們之前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而李大他們也不會深入追擊,他們的戰略目標又不是盡可能多消滅抵任務,費那麽多勁幹嘛。
    北路軍在李大的帶領下,迅速占領了廣東東北部的幾個山區縣城。這些縣城消息閉塞,人煙較外麵的世界稀少,過慣了與世無爭與人爭與地爭的日子。
    官老爺們作為一方的土皇帝,升遷無望,於是改變誌向專心搞錢。這些掌握了權力的人不想自己出麵,選擇和山裏的土匪,縣中的土豪士紳沆瀣一氣,肆意的魚肉百姓。
    明麵上不僅各種稅收都收到了崇禎五十年,暗地裏還時常表演一下土匪攻破縣城,大肆搶劫縣裏百姓。最後地主的錢如數奉還,老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這些縣城的百姓們,原本在官府的壓迫和土匪的逼迫下過著困苦交加的生活,他們馬上就要走投無路了。
    這種時候,李大帶著人如神兵天降,把這些人從頭到尾都收拾了一遍,之後缺人看守這些蟲豸的李大把他們當街砍了,苦於這幾座大山的百姓們自然驚喜交加,李大的所做所為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李大雖然對於學習沒有一點點興趣,聽見學習兩個字都犯困。但是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將領,張定說話的時候,他還是會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聽。
    到了張定如今這個身份,說話往往都不會亂說,而是有的放矢。其中,李大就聽見張定說過,如何快速的擴大自己的軍隊規模,裹挾著活不下去的人去搶食。
    這不,李大感覺今天就十分好運,幸好自己認真聽了,不然這會兒就得抓瞎。這不,理論實踐的機會就來了。
    第一步,李大嚴令士兵不得騷擾百姓,建立好第一印象,第一印象都不好大多數時候就沒有了之後的故事。大家都很忙的,誰有空慢慢了解你啊,很多人都隻希望快進快出。
    第二步,開倉放糧,救濟那些貧苦的民眾,反正糧食不是自己的,也帶不走,那為什麽不借花獻佛呢?這樣,在一個好的第一印象上又搭起了第二個好印象。
    老百姓們之前是沒有辦法,隻能任人宰割,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蠢啊。相反,這些人很多都有些小聰明。自己胳膊不粗,那就去抱大腿唄。
    於是,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支持李大他們,不少適齡男子甚至主動加入隊伍。
    李大的軍隊本來就不是滿員的,張定之前就是考慮到了這種問題,因此李大的做法沒有任何手續問題,這些人為李大的北路軍補充了新鮮血液,隊伍迅速壯大,雖然打仗不行,幹幹後勤什麽的還是可以的。
    第二路。三人行,李二,錢進,王雄。
    崇禎十三年初,賀江口冰棱初解。
    明軍廣東參將站在望樓裏,看著對岸連綿十裏的火把倒映在江麵。那些火光不像尋常軍營般整齊排列,而是如疥瘡般錯落分布——李二他們又在焚燒村莊取炭。
    沒辦法,太冷了,自己人都要給凍麻了,哪裏還有精力管老百姓怎麽樣啊!隻有先照顧好自己,才是真的負責。
    當然,主要是有王雄的存在,這種事情王雄沒少做,做起來十分順手,沒有絲毫心理負擔。
    "報!賊軍分三股沿封溪、大寧水、東安江襲來!"夜不收的甲胄上結著冰碴。廣東參將握緊腰間祖傳的龍泉劍,劍柄鯊魚皮早被磨得發亮。
    這把劍在萬曆朝鮮之役砍斷過倭寇的胴丸,此刻卻止不住地顫抖。沒辦法,劍還是那把劍,人卻早已不是那個人了。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