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不服就幹嘛
字數:2918 加入書籤
第351章 不服就幹嘛
佛教喜歡說,有因必有果,還喜歡說,好人一生平安,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人在做事,天在看人,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
雖然張定是一個堅定的無神主義者,他隻信仰馬克思主義,相信無產階級的力量和工人聯合起來的力量。
然而,有的時候我們卻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
那被用力拋出的回旋鏢,在其飛速旋轉、劃過天際之後,或許真的有可能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飛回來,並精準地擊中投擲它的人自身。
這就好像是命運開了一個玩笑,讓人們在不經意間品嚐到自己種下的苦果。
當我們自以為是地將某種力量或行為釋放出去時,往往未曾料到它們最終竟會反噬到我們身上,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和痛苦。
這種情況讓人不禁感歎世事無常,也提醒著我們在行事之前要深思熟慮,以免陷入自食惡果的尷尬境地。
張定現在就是如此,一臉b了狗的表情。
不得不承認,張定所構思出的這個想法實在是精妙絕倫、獨具匠心!其創新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僅巧妙地實現了削弱鄰居實力這一目標,還讓自身從中獲取了巨大的利益,真真是做到了“一石二鳥”。
這種手段堪稱劃時代之舉,然而從另一方麵來看,它也極大地拉低了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如此行為,雖然可能會帶來一時的好處,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對社會風氣造成嚴重的負麵影響。
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逐漸喪失了基本的道德準則和良心約束,最終導致社會秩序混亂不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蕩然無存。
不過,這就不是張定可以管得了,這個社會的發展趨勢就是如此。反正他最多算是“始作俑者”,加速了這個進程而已。
奈何,事物的發展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往往是螺旋式上升與波浪式前進。
這螺旋,旋著旋著矛頭搞不好就對準了自己,此時此刻,張定就被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張定精心策劃的方案實施得異常順利,猶如一把精準的利劍直刺目標。
這其中,禮部在背後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兵部則鬼鬼祟祟地暗中搗鬼,使出各種陰險手段;而戶部更是大張旗鼓地大量收購糧食,使得局勢愈發緊張。
就在這樣的複雜局麵之下,東南亞地區不出所料地陷入一片混亂與喧囂之中。
這裏的各個勢力本就積怨已久,世代結仇,彼此之間橫眉冷對,視對方如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立刻將其置於萬劫不複之地。
然而,他們並非不想展開一場生死較量,隻是一旦開打,必將引發無休止的戰爭烽火,導致生靈塗炭,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盡管心中充滿仇恨和殺意,但各方也隻能暫且隱忍,伺機而動。
傳說中,準確的說是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春秋後期,吳國的邊境城邑卑梁和楚國的邊境城邑鍾離僅僅隻有一牆之隔,雞犬相聞,這兩個地方都以養蠶為主要經濟來源。
養蠶毫無疑問需要采集桑葉來喂養蠶。也許是上天注定,巧合的是,在兩國的交界處,居然長了一棵桑樹。
有一天,兩個國家的桑女又不約而同一起到這裏采集桑葉時,因為這顆桑樹的到底屬於哪國的,誰享有開采權起了爭執,一頓爭執不下,兩個人竟然動手打起來了。
最後,在民眾輿論的壓力下,兩國被架起來的國君,迫不得已隻能發兵交戰。最後以吳國節節勝利為結束,史稱“卑梁之釁”。
表麵上看,隻是因為兩個采桑女因為一棵桑樹的歸屬在邊境上打了一架,然後經由輿論發酵,最終,迫於壓力,兩個南方的國家因此幹了一架。
實際上,則是因為國際形勢紛爭不斷。吳楚兩國都先後稱為春秋五霸之一,雙方都具有相當的實力。
要是和燕國一樣,一個人在北邊玩泥巴也就算了。這麽兩個國家偏偏又挨在一起,都在南方討生活。
牙齒之間還經常打架呢,更別說兩個利益集團之間沒有一點齷齪,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這次戰爭最多算是往日舊恨新仇一起爆發的一個延續。
這次,東南亞也是如此。由張定同意,兵部派遣的小分隊在東南亞各個地方之間充做攪屎棍,充分釋放人類心中的罪惡。
他們所到之處,火光衝天、濃煙滾滾,房屋被燒毀得隻剩下殘垣斷壁。無辜百姓慘遭殺戮,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那些可憐的女子更是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侮辱,身心俱疲,生不如死。肥沃的耕地上,原本即將成熟的莊稼也被肆意踐踏,糧食顆粒無收,百姓們麵臨著饑餓的威脅。
不僅如此,道路橋梁等重要的基礎設施也遭到嚴重破壞,交通癱瘓,人們的生活陷入混亂不堪的境地。
甚至就連路邊偶爾經過的小狗,也未能逃脫這厄運,竟被殘忍地處以死刑,然後還要被煮熟吃了。
這群暴徒的所作所為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真可謂是天怒人怨,無惡不作!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