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頂不住啦
字數:4116 加入書籤
一個明朝士兵滿臉驚愕地低頭看著自己的腹部,那裏有一個觸目驚心的傷口,正源源不斷地噴湧著鮮血,仿佛是一個永遠無法堵住的泉眼。
他的手指顫抖著觸摸著傷口,感受著生命的流逝,嘴角也被鮮血染紅,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暗紅色。
這是被子彈貫穿所造成的傷口,那致命的一擊讓他的身體瞬間失去了力量,隻能無助地倒在地上。他瞪大了眼睛,看著周圍的世界,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仿佛時間也在這一刻凝固了。
而與此同時,天空中不斷有箭矢和鉛彈呼嘯而過,那是連弩和燧發槍發射出來的。這些致命的武器如雨點般砸向他們,讓人根本無處可躲。
如果前麵沒有其他人肉盾牌的保護,那麽等待他們的幾乎肯定是死亡,而且死亡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可能是被箭矢射中要害,也可能是被鉛彈擊中頭部。
越是靠近唐軍營寨,空氣中彌漫的血腥氣息就越發濃烈,仿佛整個戰場都被染成了一片猩紅。箭雨如蝗蟲過境般密集地落下,每一支箭矢都帶著死亡的氣息,狠狠地紮入士兵們的身體。
在這如地獄般的場景中,士兵們的腳步卻沒有絲毫遲疑。他們緊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義無反顧地向前衝鋒,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每一步都伴隨著至少百十條人命的消逝。
雙方的士兵都已經殺紅了眼,他們的眼中隻有敵人,隻有那無盡的殺意。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死亡的交響樂。在這片血腥的戰場上,生命變得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
當然,按照牛頓第三定律所闡述的那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意味著當明軍的弓箭手和火槍手們在近距離向營寨上的敵人射箭和開槍時,他們所施加的力量會以相同的大小和方向反作用於自己身上。
這種相互作用力使得明軍的箭矢和子彈在近距離時具有更大的威力和準確性。
因此,不時地會有被弓箭和火槍擊中的士兵從營寨上掉落下來,他們的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最終重重地摔落在地上。
然而,在這個殘酷的戰場上,人命似乎變得異常廉價。
箭矢和彈藥雖然珍貴,但仍需精打細算地使用;而人命卻仿佛可以隨意舍棄,上一個士兵剛剛倒下,缺口就會被下一個士兵毫不猶豫地補上,繼續著這場血腥而又原始的戰爭。
當然,唐軍占據著地形高位和本場優勢,他們的營地位於高處,視野開闊,能夠更好地觀察戰場動態。
同時,由於地勢較高,唐軍的補給線也更為便捷,可以更快地得到所需的物資和支援。
相比之下,明軍雖然人數眾多,但他們處於劣勢地位。明軍的推進速度逐漸減慢,甚至完全停頓下來。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進攻過程中遇到了唐軍的頑強抵抗,而且地形對他們不利,使得他們的行動受到了很大限製。
然而,最讓明軍士兵感到驚恐的是,當他們的推進速度減緩並最終停頓下來時,他們突然發現身邊的戰友一個接一個地痛苦地嘶喊著,喉嚨裏發出嘶啞的聲音,口中還含著血沫子,然後紛紛倒下。
這些士兵們毫無征兆地倒下,讓其他明軍士兵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看一部恐怖片電影,此時隻要你捂住耳朵,哪怕主角忽然扭過頭看見了什麽,你也遠不如沒有捂住耳朵時的害怕,這就不得不說聽覺的重要性了。
原本,戰線正穩步向前推進,戰友們也都在奮勇殺敵。然而,突然間,有人倒下了。不過,這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畢竟大家彼此之間並不熟悉,而且很快就有人補上了空缺。
更重要的是,由於聽不到、看不見那些即將死亡之人最後的動靜,人們的恐懼情緒並沒有被過度激發。
然而,當戰線無法再向前推進,看不到任何勝利的曙光,同時發現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這時,理智開始逐漸占據上風,人們開始意識到局勢的嚴峻。而刻在dna裏的恐懼本能,也在這一刻被急劇放大。
生物的本能告訴我們,當看到同類在眼前倒下時,理智會驅使我們盡快逃離這個可能充滿危險的地方。這種本能反應是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旨在保護自身的安全。
明朝士兵和普通人一樣,他們有著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並非隻是戰爭機器。這些士兵或許是因為家族世代從軍,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戰爭;亦或是生活所迫,為了溫飽而不得不投身軍旅。
然而,無論他們的出身如何,當恐懼如瘟疫般在軍隊中蔓延時,他們也無法幸免。
原本淩厲的攻勢,此刻卻像被抽走了靈魂一般,逐漸變得疲軟無力。士兵們的士氣低落,連射出的箭矢都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變得軟弱無力,毫無殺傷力可言。
首先注意到這一情況的,毫無疑問就是作為對手的唐軍。畢竟,正如那句古老的諺語所說:“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敵人。”這句話在此時此刻得到了完美的印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唐軍察覺到這一點時,他們的士兵們仿佛瞬間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原本的疲勞感一掃而空。
他們的氣勢如同一道洶湧的洪流,勢不可擋,甚至讓人覺得他們有能力一口吞下一頭凶猛的野牛!
而第二個發現這一異常的人,正是在中軍位置上時刻關注著自己麾下士兵的楊嗣昌。他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很快就察覺到了士兵們的躁動以及唐軍士兵的反常表現。
“唉……”楊嗣昌長歎一聲,心中充滿了無奈和失望。盡管他在一開始就沒有對這場戰鬥抱太大的期望,但是當這一幕真實地展現在他眼前時,他還是無法抑製內心的失落。
畢竟,人總是會有那麽一絲僥幸心理,希望能夠出現奇跡。
然而,現實卻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看著戰場上的局勢,楊嗣昌清楚地知道,繼續等待下去隻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甚至可能導致全軍潰敗。
於是,他當機立斷,下達了“鳴金收兵”的命令。楊嗣昌望著不遠處的戰場,心情沉重。他沒有再去看那慘烈的一幕,而是轉身徑直走向中軍大營。
“嗚嗚嗚~”一陣低沉而又悠長的號角聲突然響起,在空曠的戰場上回蕩著,聽起來莫名的有點滲人,但在明軍士兵聽起來那就是如聽仙樂。
這是收兵的信號!明軍士兵們聽到這聲音,就像久旱逢甘霖的莊稼一樣,頓時精神一振,原本疲憊不堪的身體也似乎重新注入了力量。
說來也怪,剛才還躁動不安的士兵們,此刻卻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間安靜下來。他們不再慌亂,不再無序,而是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裝備和隊列,保持著整齊的陣型,緩緩地向後撤退。
這一幕實在是太神奇了,讓人不禁感歎明軍士兵們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在如此緊張的戰鬥中,他們能夠如此迅速地恢複冷靜,並按照命令有序地撤退,實在是難能可貴。
這樣的撤退方式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自身的損失,也避免了給敵軍可乘之機。可以說,明軍士兵們的表現堪稱完美,展現出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應有的素質和風範。
“不愧是各地抽調出來的精銳啊。”張苟站在一座了望塔上,感慨著說道。明軍遠不如他所想象的羸弱無力,還是有著一戰之力。
“廢話,就是一頭豬,把他拉過去,天天打仗,東打打西打打,隻要不死,怎麽著都還可以吧。”李大翻了個白眼,手裏還不自覺的捏著一把長槍,他是真的想出去和他們大戰一場。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劉三刀也點點頭,賣弄著自己剛學到的一個句子。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