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我從其他門先走一步
字數:2959 加入書籤
楊嗣昌的這個決定確實非常明智,他精準地洞察到了敵方的攻擊意圖,並巧妙地找到了一條既能避開敵人的猛烈攻勢,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己方實力的路徑。
然而,理智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殘酷性,尤其是對那些處於不利境地的人來說。
就在楊嗣昌下達命令的瞬間,沒有遭受火勢威脅的那一側的士兵們開始有條不紊地緩緩撤退。
他們迅速組織起來,與大部隊會合,形成了一個相對有序的撤退隊伍。這樣一來,這些士兵中的大部分都能夠安全地撤離戰場,避免了與敵人直接交鋒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然而,與這一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側的士兵們卻完全被蒙在鼓裏。
他們中的一些人仍然在拚命地撲救熊熊燃燒的大火,全然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了被舍棄的一部分;還有一些人則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驚慌失措,完全失去了方向和目標。
更有甚者,一些士兵竟然不顧自身安危,不斷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擋大唐那可怕的殺人武器,而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已被拋棄,等待他們的隻有悲慘的命運。
重騎兵雖然人數不多,僅有百餘之數,但他們的裝備卻異常精良,盔甲更為齊全且沉重。這使得他們的整體重量遠遠超過普通的騎兵,仿佛一座移動的鋼鐵堡壘。
當他們奔騰馳騁時,其威勢絲毫不遜色於那數千匹普通騎兵。馬蹄聲響如雷霆,大地都為之震顫,仿佛整個天地都在與他們一同共鳴。這種震撼人心的場景,絕非虛言。
然而,這一切對於明軍來說,都如同對牛彈琴。他原本以為楊嗣昌會率領手下的人馬如狂風暴雨般衝殺過來,將他圍困在城外。
又或者明軍有著嚴密的組織和紀律,會源源不斷地派遣兵力,將他們死死地堵在城門之外。
無論是哪一種情形,無論是怎樣的狀況,隻要還有明朝士兵堅守在明軍大營的門口,甚至是更外圍的地方,張定都有十足的把握讓他們遭受慘痛的失敗,落得個狼狽不堪的下場。
然而,現實往往並非如人所願,事物的發展並不會受到張定個人意誌的左右。
此時此刻,偌大的明軍大營的門口,竟然被徐銘率領的幾十號人牢牢地把守著,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而明軍大營的內部,更是一片混亂不堪,毫無秩序可言。
從外麵遠遠望去,便能清晰地看到那成片的木質結構建築已經被熊熊大火吞噬,化為了漫天飛舞的灰燼。
這些木質結構的營寨在火勢的肆虐下,紛紛倒塌,發出陣陣劈裏啪啦的聲響。
與此同時,還能看到許多明朝士兵在營寨內驚慌失措地奔跑著,他們一會兒從左邊跑到右邊,一會兒又從右邊奔回左邊,完全沒有任何組織和紀律可言。
張定心中充滿了疑慮,這種感覺就像是他竭盡全力地揮出一拳,卻發現打在了一團柔軟的棉花上,不僅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反而讓他自己的力量完全被吸收,渾身都軟綿綿的,使不出一絲力氣。
然而,此時此刻並不是讓他去懷疑和困惑的時候。
他深知重騎兵的特點和局限性,他們的優勢在於在平坦的地形上能夠發揮出巨大的衝擊力和殺傷力,但一旦進入明軍的大軍之中,他們的行動就會受到嚴重的限製。
由於重騎兵的裝備和馬匹都非常沉重,在狹窄的空間裏很難靈活轉向和加速,隻能緩步前行。
而且,隻要稍有不慎,這些寶貴的戰馬就有可能因為摔倒或者碰撞而折斷腿,這對於重騎兵戰士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打擊,他們的戰鬥力也將瞬間喪失。
更何況,現在明軍大營內部正燃燒著熊熊大火,火勢凶猛異常。在這樣的環境下,穿著一身整齊的鐵甲進入其中,無疑是自尋死路。
放棄重騎兵最大的優勢——巨大的動能,而選擇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冒險突進,顯然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
“減速!籲!”張定一邊大喊,一邊控製著胯下的馬兒減速。身後的戰士們雖然不明所以,但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執行了張定的命令,整個騎兵隊伍逐漸的開始減速。
“大王,劉將軍已經進去了一會兒,他往我在這裏守著大門……”馬兒剛剛才堪堪停下,早已經在這裏恭候多時的徐銘趕緊上來向張定匯報著情況。
“明軍沒有人出來組織反抗一下,嚐試著奪回營門嗎?”還沒等他說完一句話,一肚子疑惑的張定就趕緊發問了。
徐銘愣了一下,足足愣了兩三秒鍾,這才察覺到事情好像有點古怪:“沒有,大王,自從我和劉將軍把這裏拿下來之後,除了一開始還有明軍的幾個士兵來了,後麵就再也沒有人來了。”
“這就對了……”張定喃喃出聲道,這不符合常理。一般來說別人都打到自己的老巢了,難道不應該反抗一下嗎?
明軍軍營中人數眾多,按理說應該有不少能幹的官員才對。然而,現實卻是令人失望的,這些官員似乎都缺乏足夠的能力和勇氣去組織手下的士兵進行反攻。
從目前明軍大營內的混亂狀況來看,隻要有一個有威望的人站出來,情況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糟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人並沒有出現。
俗話說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徐銘因為剛剛經曆了一場激烈的大戰,身心俱疲,所以一直守在原地,無法看清局勢。
但張定不同,他一直遠遠地關注著這邊的情況,自然能夠以旁觀者的角度看清其中的端倪。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