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吸引女粉

字數:3751   加入書籤

A+A-


    夏凡身側的一眾吹捧聲,愈演愈烈,頓時引起三樓一角上幾位大佬的注意。
    荊州刺史王叡作為此地最高長官,當即下令道:“來人,去瞧瞧何事如此喧嘩?”
    未幾,下人捧著夏凡的書作而來。
    蔡邕是書法大家,自是眼力過人,短短數眼,便看出楷書的門道:“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筆畫分明,有穩重大氣之感,兼具剛直不阿之美!當得起一個‘楷’字!大善!”
    王叡又輕聲念道:“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好!內容絕佳!”
    最為激動的當屬太守楊慎了!文瀾閣,乃是他治政襄陽的功績,如今有了這八字加持,一個名滿天下是跑不了了!保不齊,仕途還能更進一步!當即喚來小廝耳語道:“速回府衙,傳吾命令,所有人手中事務暫且擱置,全力調查夏公子所尋之人之戶籍!務必於此宴結束前,回稟於吾!”
    夏凡既然投桃,他自然也要報李。
    正在這時候,一人自樓下走來,說道:“夏公子最新詩作在此!”
    “速速吟出!”眾人頓時精神振奮,齊聲催促。
    來人清清嗓子,搖頭晃腦起來:“詩名《小鬆》: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一詩念畢,自有叫好聲一片。
    “夏公子此詩,乃七言詩,創新之作!”
    “此詩諷喻佳作也,與夏公子潁川所作那首《針》有異曲同工之妙也!”
    “隻是,夏公子莫非嘲諷我等?”
    ……
    眼見評論開始變味,夏凡趕緊站出來解釋。
    “諸位,且聽吾一言!”
    眾人齊齊望向夏凡。
    “方才於樓下,遇一位仁兄考教,便以此詩應之。此詩乃舊作,因吾於潁川之時有感而發,非是針對諸位,還請周知!”
    聞言,在場眾人對夏凡好感倍增。
    夏凡能出來解釋,本身就是一個姿態;而且解釋合情合理:其昨日方至襄陽,並無拜訪何人,諸事也不曾與荊州有瓜葛,怎會心生嘲弄之意呢?
    更重要的是,這還隱隱表明潁川之人有眼無珠,而荊州才子則截然不同!
    所以,夏凡這個解釋,大家欣然接受。
    不得不說,眾人心態像極了維護自家愛豆的粉絲們!
    於是,話題又引向了對潁川之人的抨擊,然後又討論起夏凡的詩作。更有其他才俊趁機展示自己的詩賦文章,讓夏凡點評。
    而夏凡也趁機化身進階版“好好先生”,變著花樣的誇讚對方,至於缺點嘛,那自然是一筆帶過了。
    什麽?夏凡有評析鑒賞的能力嗎?
    廢話!君不見每年的高考題語文卷,都有古詩賞析題,高中三年夏凡評析的古詩不知凡幾,用一些常見的答題套路去忽悠,哦不,評析在場荊州之人的詩作,還是遊刃有餘的!
    夏凡謹守本分,不作新詩。別人吟詩時,他也不時閉眼點頭,佯裝陶醉其間。眾人見狀,愈發感激。
    而女粉絲則全然不管不顧,繼續拉著夏凡問東問西。
    甚至有女子大膽問道:“夏公子何故以佩戴麵具?莫非有難言之隱乎?”
    說實話,這種涉及人私密的問題有些越界了。此女問題一出,周邊頓時安靜了一瞬。
    就當眾人以為夏凡會生氣時,夏凡瀟灑的聳了聳肩,笑道:“事無不可對人言!數月前,吾遊曆之時,遭山匪圍攻,力戰之下不敵,為其所擒。其首領,命人刻‘十三’二字於吾雙頰,吾也因之自取表字,立誌十年內平此山匪,一雪前恥!”
    “啊!何方賊人,如此可惡!”
    夏凡沒有回答,而是笑道:“吾醜,非吾之過;若明知已醜,招搖過市,以炫此醜,便為吾之過矣!”
    “嗚嗚!夏公子……”
    “夏公子,我等皆支持於汝!”
    夏凡剛說完,居然有幾名女子抽噎起來。
    額,至於這麽誇張嗎?
    雖說我的計劃是博取一點同情,可這效果也太好了吧?
    其實,不能怪夏凡這麽想,因為男女思維本就不同。
    夏凡作為男人,把這事定性為:你打了我一頓,改天我報複回來,就這麽簡單。
    但在一眾女子眼中,卻不是這麽想。
    想想,少年佳公子,翩翩世無雙,多才多藝,天下知名,多麽完美的人?這簡直滿足了所有閨中少女的幻想!
    可是,他卻遇暴徒,被毀容,不得已戴麵具,行走世間。
    他不再完美了,可我們能怪得了他嗎?他才是受害者啊!
    可我們的受害者在遭逢不公後,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立誌堅定,一笑了之,多麽豁達,多麽淡然,多麽成熟,多麽an!
    如此少年,怎能不惹人愛憐?
    於是乎,少女的幻想破滅後,卻被一種叫做母性的光輝和對成熟男人的向往代替,構築起更加堅固的堤壩,將一切對夏凡不利的聲音統統隔絕在外!
    而在人群外圍處,有一少女癡癡望著夏凡,眸中隱現淚水,口中喃喃道:“無怪乎其那日也戴麵具,竟有如此曲折悲慘之痛!”
    如果人群散開的話,夏凡一定會認出,不遠處的少女,不就是香坊內偶遇的神女嗎?
    ……
    不知不覺間,宴會過半。
    王叡遙舉一杯,道:“今日盛世開懷,熱鬧非常,豈可無人作文記之?龐德公,蔡大家,汝二人乃天下名士,若能為此閣做序,令後世之人知曉吾等風采,定可傳為佳話。不知…”
    蔡邕“嗬嗬”笑道:“既是才子宴,吾等老朽自該退位讓賢,交由年青人罷!”
    王叡正要再勸時,卻見蔡邕身側的龐德公眼神看往他處。
    王叡循著龐德公的視線望去,隻見人群外圍,有一少年正臨風觀景。其人約莫十五六歲,相貌俊朗,白皙瘦弱,獨處一側,怡然自得,有名門子弟風範。
    “咦?是他!”
    喜歡史上最慘三國開局請大家收藏:()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