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泄密

字數:3657   加入書籤

A+A-


    劉宏點了點頭,擺手道:“逆賊,將汝所知實情一一道來,可免夷三族之罪!”
    血衣犯人,聞言叩首道:“草民唐周,有天大之密報呈於陛下!太平道將反!”
    “太平道?誰人曉得此教?”劉宏厲聲問道。
    眾文武頓時小聲交談起來,不一會兒,何進則出列稟道:“陛下,太平道乃張角所創,其人自稱“大賢良師”,以符水治病吸引信眾。竟不曾想,有此隱患!”
    劉宏怒道:“唐周,汝身為太平道徒,將太平道之虛實速速道來!”
    唐周聞言,也不猶豫,一五一十道:“張角乃巨鹿人士,有兄弟張寶、張梁二人。據傳,其人偶遇南華仙人,被授以奇書《太平經》,張角習得此書後,創立太平道。十餘年間,信徒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規模達數十萬人。太平道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定於本年三月起事,屆時京城洛陽並地方州郡一同響應,誓要掀翻天下!”
    “大膽!煌煌大漢,豈是汝等黔首和宵小之輩所能覬覦?”司徒袁隗聞言嗬斥。
    表忠心的機會,自然無人願意錯過,一時間大殿內罵聲四起。
    皇甫嵩排眾而出,朗聲道:“陛下,當務之急乃是摸清反賊京城之布置,先發製人,不給敵方可乘之機!”
    劉宏點頭道:“有理!洛陽令何在?”
    周異應聲而出:“稟陛下,吾已申明詳情。唐周乃張角弟子,此番入京城,為輔佐馬元義而來。馬元義者,乃太平道渠帥之一。反賊張角,信徒遍布八州之地,為方便管轄,劃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設立渠帥,為其首領。馬元義所轄一方,恰是都城洛陽!此番便是為聯絡信徒,以求裏應外合,攻陷洛陽!”
    轟!
    殿內眾人盡皆如遭雷亟,戰栗失聲!
    承平已久的洛陽,竟然不知不覺陷入如此危機之中!
    大方萬餘人,強攻洛陽,自然乏力;可若內應早早潛入,賺開城門,禁軍城衛失察之下,一時措手不及,被萬人攻下都城,絕非不可能!
    而一旦皇城失陷,萬民信心崩潰,反賊八州共舉,真有可能改天換日!
    呼呼!
    眾人喘著大氣,無形中經曆了一場生死關。
    劉宏更是麵色蒼白,癱坐龍椅之上。
    恰在這時,張讓諂笑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天命在漢,故而逆賊唐周棄暗投明,化大危於無形,太平道彈指可破!”
    “哈哈哈,讓父所言極是!”劉宏回複過來,心神大定,然後命令道:“周異,速速擒拿反賊馬元義,翹其嘴,令其吐露全部內應,既而……車裂於市!”
    “喏!”
    同一時間。
    洛陽城內一處不起眼的民居當中。
    “渠帥,大事不妙!”一漢子顧不上敲門,直接闖入屋內。
    馬元義眉頭微皺,不滿道:“錦衣,何故慌裏慌張、不告而入?”
    這叫“錦衣”的漢子喘著粗氣道:“跑!……渠帥速撤!……呼呼,小人湊巧望見唐周那廝,入洛陽縣衙告密去了!!!”
    “甚麽!?彼其娘之!叛教雜碎!無恥敗類!……”
    馬元義怒氣爆發,顧不得風度,破口大罵起來!
    錦衣無語道:“渠帥,罵之無益,當速速撤走,再做謀劃啊!”
    “好好,汝說得對!撤,收拾行囊,速撤!”馬元義終於反應過來,趕緊在屋內翻找起來。
    錦衣上前拉著馬元義胳膊,就要向外走去:“渠帥,錢財乃身外之物,要他作甚?還不快走!”
    馬元義起身,就要掙脫,卻不想看到幾案上墨水晃動起來,頓時癱坐在地。
    “晚矣,晚矣!此必是軍隊列陣行至附近,如此齊整有力,大地震動,必為精銳,我等又有何幸理?”
    錦衣卻滿不在乎,速速裝好衣物和幹糧,簡單遮掩了麵容,笑道:“吾曾聽聞一句——‘任爾狂瀾卷地起,我命由我不由天!’”
    馬元義訝道:“好詩!好氣魄!不知是何人所作?”
    錦衣氣笑道:“記不清了,此人外號叫甚麽螢來著。但此事重要乎?逃命要緊啊!吾已收拾完畢,渠帥既不行動,恕在下不能陪同赴死!”
    馬元義喃喃道:“好詩啊!臨死之前聞得此詩,甚是欣慰啊!螢?且慢,莫非是流螢才子夏凡!?”
    錦衣此時已經一條腿邁出屋外,聞言回頭敷衍道:“大概是此人!”
    說完正要走之時,馬元義突然跑過來,從懷裏掏出一方帕子,裏麵鼓鼓囊囊不知包著何物。
    “錦衣,汝既稱此名則必有大誌!然馬某命止於此,不能予汝前程,便送汝一場機緣,以全你我之情誼!”
    “錦帕內有一玉佩,一方印璽。此乃吾之信物!汝攜玉佩往嵩山腳下,尋一馬家村,內有兩千私兵,皆披甲執堅之精銳,乃吾多年積蓄養之。若汝有機會,可率其共謀前程!至於印璽,則為吾之渠帥印璽,還請汝往巨鹿一行,交還大賢良師。”
    錦衣點了點頭,將錦帕揣在懷中,留下一句“吾盡量而為”,便迅速跑遠。
    “錦衣榮歸,光耀故裏,誰少年窮困時不曾有此癡想?罷了,吾雖將死,也可助汝一臂之力!”馬元義說完,徑直從窗戶跳到街上,大吼道:“馬元義在此,誰敢殺我!”
    ……
    曆史中總有一些遺憾,仿佛隻差一個小小的“如果”,便可有另一個嶄新的結果。
    黃巾起義,便是以這樣一個戲劇性的開門黑,拉開了序幕。
    而這似乎也暗示了這場波瀾壯闊的起義最終的結局。
    馬元義,毫無懸念的被捕了。
    經他之口,供出了洛陽城內的宦官、禁軍以及一些富商貴族,而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常侍封諝和徐奉。
    劉宏震怒,令何進統領洛陽查賊之事。
    於是,洛陽城內殺聲突起,慘叫連連,越來越多人被牽連其內,至於有罪還是無辜,不得而知。落日餘暉,伴著血腥氣,染出了一幅壓抑卻又壯闊的畫麵……
    喜歡史上最慘三國開局請大家收藏:()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