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捉錢令史
字數:8189 加入書籤
次日。
長孫無忌未上朝,眾人還奇怪著,便有一旦任命在朝堂之上宣布。
齊國公長孫無忌任幽州郡守。
給出的理由也很清新脫俗,那便是羅藝叛逆剛平定,幽州百廢待興,需要有一位肱骨之臣去治理,安撫民心。
可誰不知道,這屬於降職了。
長孫無忌任吏部尚書可是正三品,而一方太守也隻是從三品。
從京畿之地調任地方,這已經屬於降職。
何況正三品和從三品差了一個等級。
很多人猜測是不是長孫無忌做錯了什麽事。
然而原先吏部尚書之職由杜如晦兼任。
這項任命倒也正常,畢竟一時間吏部尚書一職空缺,對朝堂肯定不好。
杜如晦又是李世民的心腹,身兼數職,也是常理之中。
下朝之時。
杜如晦在宮門處攔住了李承乾。
“太子殿下,想必孫神醫來府上為某診治,是您的意思吧?”杜如晦一臉笑意。
自己身體不好,太醫署的太醫也不是沒看過。
可一直也不見好。
這兩日,被孫思邈診治過後,杜如晦感覺自己似乎好了些,這才過來感謝一番。
李承乾挑了挑眉,倒不意外杜如晦會知道。
滿朝文武都知道孫思邈現在住在南崖村,時不時在長安城出現,宣傳衛生防疫的事情。
無緣無故孫思邈也不會去杜如晦府邸,肯定是有人請過去的。
要是陛下,昨日恐怕就說了。
陛下沒有說,隻有太子殿下的可能了。
雖然不知道太子殿下為何會關心自己,或許是拉攏,可看著眼前的太子殿下年僅十歲,一心撲在自己的產業上,對太子所做的事似乎並不感興趣。
這就讓杜如晦疑惑不已。
說是來感謝,很多的是試探。
想通了以後,李承乾微微一笑:“蔡國公,你可是大唐柱石,一定要養好身體,為百姓為官,為大唐出力。”
“要是你要是因為身體緣故不能參與國事,那是大唐的損失,百姓的損失。”
“孤相信蔡國公,這點小事不必放在心上,還望多修養身體,能夠看大唐盛世。”
說著,李承乾也沒有停留,一步便跨出了宮門。
獨留杜如晦一人在原地發愣。
他自己都沒覺得有如此重要。
大唐柱石?
為百姓做事?
看大唐盛世。
不得不說,這幾句話杜如晦激動不已,感覺這輩子值了。
抖動著嘴唇。
就連陛下都未如此誇讚過他。
“克明,你怎麽站在這兒?”緩步過來的房玄齡好奇的問了一句。
杜如晦回過神,看著房玄齡一陣開心:“玄齡,讓我們一起見證大唐盛世,哈哈哈。”
一陣大笑,杜如晦走路帶風的前往三省去上值了。
弄的房玄齡一頭霧水。
大唐盛世?
“這克明怎如此說?難道聽到了什麽消息?”喃喃自語一番,房玄齡看向了不遠處的馬車。
這不是太子的馬車嗎?
難道是太子和克明說了什麽?
房玄齡眼前一亮,朝杜如晦追了過去:“克明,等等某,等等。”
……
王泉駕著馬車回東宮的路上。
“殿下,陳管家傳信來,說考卷已經批複完了,是否送勳貴子弟們回府。”
“哦?”李承乾沒想到這麽快。
大唐第一次另類考試竟然結束了,連考卷都批複完了。
“成績如何?”
王泉想了想,從袖子中取出了陳管家托人送來的一封信。
裏麵寫了什麽,他也不知道。
“這是陳管家讓人送來的。”
李承乾接過了信,打開發現裏麵是十張紙。
密密麻麻的名字。
第一眼看過去,就發現了第一行的名字。
李二蛋,總分:195。
所有的孤兒都冠了李姓。
因為隻考了兩門,所以總分也就是兩百。
李承乾滿意的點了點頭,古代都不缺少聰明人,雖然考了兩門,但也能看出來,都學的不錯。
第一張紙,是一百個名字,都寫了分數。
第二張,第三張……
一一看過去。
李承乾麵色凝重了起來,發現這隻有一千人的名字,而熟悉的名字卻寥寥無幾。
出了前一百有長孫衝、李泰、李恪的名字之外,後麵的九百到一千名,勳貴子弟不超過十人。
送過去幾十號人,前一千的人數不過十一二人。
這……
也不是李承乾一目十行,而是勳貴子弟都被用紅筆畫了出來。
這也是陳管家特意而為。
回到東宮。
李承乾一掌將成績單拍在了涼亭的石桌之上。
喊了聲:“王泉。”
“在。”王泉心頭一跳,感覺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周圍的內侍和侍女也是大氣不敢出,誰都能看出來太子殿下此時很生氣。
李承乾重重吸了幾口氣道:“讓陳管家將三千餘名的成績單一同抄錄,送這些勳貴子弟回去的時候,一同將成績單交與府邸管家,告訴他們這是孤給他們主子的禮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喏。”王泉瞪大了眼,不過還是答應了一聲,讓人去安排了。
雖然沒見過成績單,可也知道勳貴子弟的學習一直不如那些孤兒。
這要是把成績單送到了各府,這群勳貴子弟估計就沒好果子吃了。
王泉回到李承乾身邊的時候,發現對方依舊氣憤的不行,呼吸都是粗重幾分。
突然轉移話題道:“殿下,大唐錢莊那邊經過一夜百姓少了些許,劉掌櫃傳消息說已經被提走了千萬貫,還望太子殿下盡快拿定主意。”
畢竟有大幾百萬貫的缺口,在這樣下去,大唐錢莊恐怕撐不下去了。
李承乾喝了口冷飲,眼神變得銳利起來:“昨日那些國公呢?”
昨日離開的時候,他就讓人盯著那群國公了。
雖然缺口大,可主要的儲戶是一群勳貴和大的商賈。
隻要根基不動,百姓再如何鬧,也不可能把大唐錢莊擠兌垮。
王泉想了想道:“昨日太子殿下離開以後,隻有個別國公提取了銀錢,存到了富通錢莊。”
“而一些小商賈也如此做了,目前真正的大客戶還未有動作。”
大客戶一詞也是跟李承乾學的。
王泉當時還問過什麽意思,李承乾的回答是:大客戶是衣食父母。
這就讓王泉理解了。
做生意大客戶是關鍵,便深深將這個詞記在了心裏。
李承乾點了點頭,十分有信心的說道:“去告訴大唐會所的管事,發請柬就說大唐會所要辦一場聯誼會。”
“聯誼會?”王泉不解的問道。
太子殿下這新詞是天天蹦躂出來,他真怕自己記不住。
“沒錯,聯誼會。不止宴請會員,還要宴請西域的商賈,告訴他們大唐錢莊將會在西域五十五國開設分號,另外聚寶盆商行的貨物也會銷往西域。”
“這次的挑選條件便是籠絡住西域商賈,讓他們牽線搭橋。”
王泉一愣,沒想到太子殿下竟然要做西域的生意。
聚寶盆商行的貨物,還沒有賣到大唐每個角落,一下子打通西域之路,會不會太急功近利了?
”太子殿下,南崖村的生產似乎跟不上腳步,這事是不是在考慮一下?”
光現在,南崖村都壓力巨大。
要是在打通西域行商之路,恐怕工人不睡都生產不出來這麽多,而且……王泉深吸一口氣:“殿下,西域固然賺錢,可從大唐到西域,要經過一片沙漠和草原,那裏山匪橫行,西域商賈不少都吃過虧……”
後麵的話他沒說,但意思很清楚了。
一邊是西域山高路遠,而且山匪橫行,太危險了。
二是生產跟不上,這不是最好的時機。
李承乾蹙眉,也想到了這一點。
古代做生意最怕的是山匪劫道,綠林好漢。
“山匪好解決,讓衛規挑選一些好手做教練,在建立一個鏢局。”
“嗯,就叫順豐鏢局。這家鏢局就專門跑長安和西域的商道,不止能夠保護貨物安全,還能夠給西域商賈提供保護,還能賺一筆不菲的收入。”
“至於貨物不足。”李承乾手指在搖椅扶手上敲了敲,忽然眼前一亮問道:“距離西域最近的城叫什麽?”
“鄯州?”王泉試探的說道:“鄯州距離西域近,而且也是大城。如果說要最近肯定是涼州,隻是涼州……跟西突厥接壤,戰事不斷。鄯州是和吐穀渾接壤,比較平靜。”
李承乾頷首開始沉思。
良久後,他喃喃道:“唉,要是能走一趟看看鄯州和涼州就好了。”
這話把王泉嚇了一跳,目瞪口呆。
開什麽玩笑。
尊貴的太子去涼州,要是被突厥知道了,還不大軍壓境?
俘虜太子殿下?
哪怕是去鄯州,盡管吐穀渾對大唐馬首是瞻,可也是牆頭草,說不準還要配合突厥呢。
“太子殿下…….”王泉冷汗都要出來了,沒想到太子殿下有如此危險的想法。
李承乾沒好氣的瞥了眼:“看看你,孤都不怕,你怕甚?大唐百萬將士,會畏懼小小突厥?”
“不打突厥隻是時機未到,突厥隻能欺負欺負百姓,敢對上大唐的鐵騎嗎?”
不是他看不起突厥。
李承乾深知大唐軍備的厲害,全員鐵甲的情況下,以一敵百都有可能。
當然這個有可能是需要一個勇士,普通的士兵一打三四五六七八……十不成問題。
站在那裏讓突厥人砍,能在三刀內砍壞重騎鐵甲,都算是草原最英勇的猛士。
大唐為何以少勝多,還不是其他人的軍備不如大唐。
就像是一個孩子拿著刀去砍鋼鐵機器人,最主要刀還是次品,機器人而是真正的鋼。
完全沒有可比性。
王泉不再說話了,李承乾則是神情嚴肅:“及時彩的事基本上上了軌道,公孫達最近比較空閑了吧?”
這話王泉沒回答,隻是嘴角抽了抽。
感覺太子殿下為何用抓住一個人薅羊毛,公孫達這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
“去告訴公孫達,這次大唐會所的聯誼會由他主持。”
“喏。”王泉有些心疼公孫達了。
阿嚏!
阿嚏!
阿嚏!
被心疼的公孫達在賬房打了三個噴嚏,隨手擦了擦,又開始記錄賬簿了。
李承乾絲毫沒看見王泉的異樣,說道:“聽說長安城有捉錢令史?”
對於這一塊,他了解的還真的不多。
朝廷的公廨本錢就是朝廷一種官營借貸製度,捉錢令史每個部門設置9人,每人五萬錢,每月需要繳納四千文。
幹滿年限可封官職。
想到這種捉錢令史的製度,還有這個每月近一成的利息。
可怕至極。
上麵一張嘴,下麵不知道多少人遭殃。
“是,捉錢令史隋朝開始便有了。”王泉能接觸到底層,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承乾微微頷首:“把那些捉錢戶統計一下,孤有用。”
捉錢戶,便是向捉錢令史借錢的人。
王泉雖然不知道太子殿下要幹什麽,不過還是答應了一聲。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