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趁他病,要他命

字數:4182   加入書籤

A+A-


    李承乾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觀察了一下李世民和其餘大臣們的神情,心中暗罵:老陰比。
    明明自己想打,卻來問他的意見。
    沒辦法,李世民知道李承乾來的第一時間,內心已經有了計劃。
    戶部不是沒錢嗎?
    沒事咱大兒子有。
    不是沒有糧食嗎?
    沒事咱大兒子有。
    害怕民不聊生嗎?
    沒事咱大兒子有法子。
    故作思索良久,李承乾這才開口道:“回父皇,兒臣以為,這仗該打。”
    李世民眼神瞬間亮了。
    大臣們紛紛露出了惋惜的神情。
    這下好了,原本陛下那邊還能勸一勸,太子殿下都說要打,他們還真的沒有什麽理由能拒絕。
    要錢有錢,要糧有糧,怎麽勸?
    房玄齡歎息一聲,依舊不死心的上前拱手道:“太子殿下,打仗可不是小事,您可知需要花費多少糧食?”
    聞言,李承乾扭頭對房玄齡昂了昂脖頸道:“孤已經在長安預備了一百萬石糧食,這些糧食並不會影響長安糧食的價格。另外,如朝廷出兵,孤可讓江南那邊再運一百萬石糧食前往邊疆,不知邢國公,這些糧食夠否?”
    “這......”房玄齡瞳孔畏縮。
    兩百萬石糧食,足以支持幾場大仗了。
    周圍的大臣們也不敢相信的看向了李承乾,萬萬沒想到太子殿下如此富庶。
    恐怕是五姓七望之人,都拿不出這麽多糧食來支持打仗吧?
    “哈哈哈。”李世民忽然笑了,眼神掃過一群大臣,好似在說:看看,看看咱大兒子,看看這才是大唐的太子。
    見李世民如此得意,杜如晦上前問道:“太子殿下,你可知一旦開戰,影響的是百姓們的生計。若是贏了,也就罷了,可萬一戰局僵持,明年開春糧食誰來種?”
    說的已經很委婉了,隻說了戰局僵持,沒說萬一要是輸了該怎麽辦。
    可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輸了,對大唐而言就是滅頂之災,到時突厥肯定會勒索大唐。
    這才兩年過去,大唐才剛穩定,再來一次渭水之盟誰也負不起責。
    李世民非常不喜歡杜如晦這話,可無法反駁,隻能恨恨的瞪了眼杜如晦,最終將眼神眼神放向了李承乾的身上。
    希望李承乾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李承乾倒沒有想過輸的問題,除非史書是瞎掰的。
    但這可能嗎?
    明顯不可能,如此滅國之戰,史書怎麽可能瞎掰。
    想了想措詞,李承乾反問杜如晦道:“萊國公,你們文臣是真的擔憂百姓生計,還是擔憂大唐這場仗會輸?”
    “都有。”杜如晦也不虛假,直接回應道。
    百姓生計關乎江山社稷,江山好了,他們臣子才會好,江山若不穩固,當官都當不穩。
    若是大唐敗了,賠款還是小事,一旦邊疆戰事敗了,很可能威脅到長安城,到時大唐內部兵力空虛,突厥又是騎兵,想要召集援軍都不是易事。
    武德九年的渭水之盟就是很好的例子。
    可李承乾卻笑了,笑的很開心:“哈哈,萊國公,百姓生計,先不說大唐如今不缺糧食,就算是百姓缺糧,調十幾二十萬軍隊出來,大唐就無法種糧了?”
    先不說大唐的府兵很多都是官宦子弟,就招募上來的府兵,他們家裏都能夠免除徭役和賦稅。
    怎麽可能種不了地?
    大唐府兵製也不全是獨生子,基本上家中都是有兄弟的。
    難道朝廷不知道嗎?
    這隻是文臣不想打仗的一個借口。
    李世民也是冷哼一聲,明白這裏麵的道理。有時候隻是不跟這群大臣們計較罷了,畢竟朝廷不能一言堂。
    否則整個朝廷就沒有辦事的官員了。
    杜如晦被李承乾這話一噎。
    緊接著,李承乾繼續說道:“行了,孤知道你們想說什麽,後勤物資運送也是非常耗費糧食和民力的,需要招募徭役是不是?這樣,這次出征突厥,孤不需要朝廷征發徭役,就由順豐鏢局來辦此事,讓他們運送糧食物資,如何?”
    這......
    一群大臣又沉默了。
    徭役都不需要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忽然沉默的苦笑。
    突然覺得麵前的太子殿下是走一步看三步,原來順豐鏢局還能幹這事?
    不過說起來,還真是。
    常年在外走鏢的鏢隊,不管如何也是比征來的徭役要快上許多。
    李承乾看大家不說話了,緊接著說道:“你們別用糧食不夠來說話,難道府兵訓練不吃糧?還是說這群當兵的在軍營裏不吃糧?既然都是吃糧,出征為什麽就會特別費糧食?”
    還不等眾官員開口,他便自問自答,一拍腦門道:“啊,孤知道了,軍營裏的士卒都是三日一訓是嗎?所以不需要那麽多糧食是嗎?”
    “哼。”
    看著很多官員臉上都露出了認同的表情,李承乾冷哼著道:“放屁,想要強軍那是三日一訓?大唐對外征戰,大多以少勝多是為什麽?是我們身上的武器先進,是身上的鎧甲比他們的好。敵軍砍大唐將士三刀致死,而大唐將士砍敵軍一刀便能致命,這才是大唐以少勝多的關鍵。”
    “就三日一訓能練出什麽兵?”
    越說越來勁,李承乾轉身對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兒臣申請出戰,這一次出戰不是為了議和,不是為了驅逐,而是為了徹底消滅突厥這個隱患。”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一仗遲早要打,為什麽要留給下一代去打?”
    “據兒臣所知,突厥今年日子依舊不好過,兒臣名下的商隊已經停止了近兩個月沒有去收購羊毛,今年冬季,他們絕對很難熬過去,不如趁他病要他命。”
    嘶!
    眾大臣,聽著李承乾如此凶狠的話,都縮了縮脖子。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什麽趁他病,要他命。
    道理是這麽一個道理,可太子殿下,您身為儲君說的是不是太髒了些。
    李世民細細琢磨這兩句話,忽然領悟到了精髓,哈哈大笑道:“好,好一個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好一個趁他病要他命。”
    “陛下,臣請命領兵出征。”李靖身為刑部尚書,眼看著李世民要同意出征了,趁其它武將不在的時候,肯定需要拔得頭籌。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