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百年大計!

字數:4113   加入書籤

A+A-


    看著軍醫們開始行動了,李承乾也是欣慰的點點頭,說了這麽多並沒有白費。
    大唐人還是非常講道理的。
    李承乾正要走,發現站在不遠處的李靖等人一愣。
    “李將軍。”上前拱了拱手。
    在軍營內,正常交流還是要稱呼職務。
    李靖和身後的將領也是拱手回應:“太子殿下。”
    最後,李靖點頭笑道:“太子殿下剛才那些話可是真的?”
    大唐雖然商業發達,南來北往的商賈不少。
    可大部分百姓都不知道,哪怕是官道,也不都是平坦的。
    見識到了南崖工業園的水泥路,李靖就設想過,要是水泥路能在大唐遍地開花,那以後行軍速度不就更快了,運送糧草也會縮減不少的時間。
    最主要縮減了運送糧草的時間,也是節約了不少的糧食。
    李承乾微微愣了愣,不過還是很快的回道:“李將軍,孤何時說過謊?而且是對著如此多的人,要是孤承諾的沒有完成,孤還有何信譽可言?”
    聞言,李靖欣賞的頷首。
    到時候旁邊的張公瑾一臉不忿的說道:“太子殿下,就算大唐要修路,也不一定需要用突厥這些俘虜嗎?”
    想到曾經的袍澤,不少都死在了突厥人的手中,他就意難平。
    李承乾對張公瑾不熟悉,畢竟常年駐守在邊疆。
    別說這些邊疆的將領了,李承乾在長安城很多有名的將領都沒有認全。
    還是衛規在旁邊低聲說了一句:“太子殿下,這位是張公瑾將軍。”
    張公瑾?
    “定遠郡公?”李承乾詫異的喊出了爵位。
    張公瑾並沒有意外,拱手回道:“正是臣。”
    “哦。”李承乾看張公瑾年紀也不是很大, 看起來也就三十幾的樣子。
    曆史上張公瑾是貞觀六年病逝。
    那也就是四十來歲,真是天妒英才啊。
    嗯,張公瑾的事跡確實算得上英才,原本效力王世充,在李績和尉遲敬德等人的推薦下,才來給李世民效力。
    一些著名的戰役,都有他的身影,特別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要算卦,被張公瑾一把搶過龜殼甩在了地上,還說‘占卜是為決定疑難之事,現在事情並無疑難,還占卜什麽,如果占卜的結果不吉,難道能夠停止行動嗎’。
    最終玄武門成功,李世民也開始重用張公瑾,出任代州都督。
    而且還多次對李世民提出進言,都得到了李世民的采納,特別是上表請求實行屯田這一舉措備受好評。
    李承乾看著眼前的張公瑾,雖然不惜他的言語,但這個人是沒什麽毛病的。
    “定遠郡公提出的問題很好,當然大唐的百姓響應朝廷的號召,應征徭役來修路。可百姓都來修路了,糧食誰來種定遠郡公給孤出個主意如何?”問題很尖銳,李承乾也沒有因為張公瑾的功績而給一個好的語氣。
    想要富,先修路的政策絕對不能改變。
    何況他名下如此多的產業都需要人力,在蒸汽機問世之前,人力就是最原始的勞動力。
    張公瑾被噎住了,不過還是憤憤不平。
    “那我們也可以慢慢來,不一定要短時間內就修好吧?”
    周圍的將領,包括李靖都這麽靜靜的看著張公瑾和李承乾辯駁。
    因為他們知道,張公瑾是死腦筋,愛兵如子,鎮守邊疆這麽多年,袍澤一個兩個都離去了,要說最恨突厥的,莫過於他了。
    李承乾卻失望的搖了搖頭:“定遠郡公,孤曾聞你上表請求朝廷實行屯田,還以為你是有眼界,有格局之人,可沒想到如今被仇恨蒙蔽了雙眼。”
    “明明這些事情不需要大唐百姓來承擔,就因為你個人心中的憤恨,就讓百姓去承擔無妄之災,難道你的仇恨比大唐百姓還重要嗎?”
    語氣嚴肅,話語尖銳。
    周圍將領聽了也是緊皺眉頭,紛紛看向了張公瑾。
    張公瑾也是臉紅脖子粗,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沒錯,他就是恨。
    “大唐疆域廣闊,外敵環伺。你真以為林邑的糧食貿易可以長久的進行下去嗎?周邊全是小國,今日我們能給他們利益,他們可以臣服於大唐,你可知他日大唐要將糧食價格降下來,他們會不會翻臉?”李承乾越說越生氣:“雖然孤說過,林邑的糧食足夠大唐百姓食用十年二十年,哪怕人口翻倍都可以,但那也是在林邑安全的情況下。朝廷能夠分出大軍去鎮守林邑嗎?”
    “就算沒有了頡利,之後草原的可汗還會少嗎?”
    這話深深的紮進了諸位將領的心中,也認同這樣的話。
    大唐周圍還有很多的強敵。
    李承乾抿著唇繼續道:“吐穀渾,吐蕃,高句麗,薛延陀,西突厥,還有西域和嶺南那些小國,兩隻手都數不過來。大唐如今是猛虎,將帥無數,可誰能保障下一代還有如同李將軍這般的神將?尉遲將軍此等猛將?”
    “大唐就像是一頭猛虎,清醒的時候山林中的野獸不敢靠近,可一旦這頭老虎病了,你覺得這些野獸會不會群起而攻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振聾發聵。
    所有的將領對此都嚴肅了起來。
    “父皇已經三十多歲,如果再拖二十年,三十年才能修好大唐的路,請問到時你們誰出征?是讓孤禦駕親征嗎?”
    “這......”張公瑾已經目瞪口呆了。
    沒想到十歲的太子殿下,已經想的如此深遠。
    他確實是一時氣憤,並沒有想過那麽長遠。
    李承乾還不放過張公瑾,繼續用嚴厲的語氣道:“孤不怕你們軍功有多高,不怕你們是建國之功臣,就怕你們不願意打仗。外麵的疆土有多大?大唐不知道的疆域又有多少?波斯過去就沒有強國了嗎?海的對岸是水還是陸地?”
    “什麽都不知道,就在這裏計較個人得失,大唐將士流的隻是突厥這點血嗎?”
    “孤在心中已經謀劃好了大唐的百年大計,父皇要是不在了,孤自然會繼續為大唐開疆拓土,為大唐鑄萬世之基,為大唐百姓謀平安順遂。隻要完成了百年大計,那麽未來的大唐不懼任何強敵,強大到外敵膜拜,能打敗大唐的隻有大唐自己。”
    “能打仗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情,能管理好大唐才是最神聖的。軍隊再強那也是對外的,對內呢?減少百姓徭役,就是孤對大唐百姓首要的一個政策,未來不止要減少徭役,還要停止徭役,讓百姓能夠安心種地討生活,過上好日子,定遠郡公你能明白嗎?”
    “臣......臣失言,請殿下恕罪。”張公瑾臉頰紅潤,很不好意思的拱手道。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