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老狐狸們的對決
字數:6859 加入書籤
用完晚膳,李光度安排了居住的地方。
等李光度一行人離開,侯君集便來找李承乾了。
“太子殿下,您真的要給僚族專門安置一塊地方嗎?”侯君集蹙眉問道。
李承乾有些詫異:“不可以嗎?”
“那倒不是。”侯君集抿著唇道:“可陛下那邊隻是讓我們平亂,並沒有說給僚人安置一塊地方啊,特別是開荒是朝廷大力支持的,開荒的土地要是私自分給了僚人,朝堂上恐怕說不過去啊。”
這一次來嶺南,李世民給他們的任務是平亂,而不是收複僚人。
李承乾真要這麽做了,侯君集還是有些擔憂。
聞言,李承乾有些不悅。
“侯將軍,孤乃大唐太子,孤的決定難道會危害大唐嗎?”說著,李承乾起身雙手負背道:“招安僚人,難道就不是平亂了?一定要大軍衝殺,將僚人趕盡殺絕叫平亂?”
“嶺南的局勢想必這幾日你也了解了,一旦朝廷這麽做了,那麽僚人對大唐隻會痛恨,接下來俚族和馮家會漁翁得利,不是嗎?況且大唐有十數萬僚族,不是說朝廷沒有能力平亂,而是孤在嶺南大肆屠戮,那麽其他地方的僚族又會如何?”
“如今的大唐,還有什麽比安撫僚人更好的辦法呢?”
侯君集被李承乾一連串的問題給整語塞了。
嶺南的局勢比他們想象的要複雜。
而李承乾的想法是用僚族去抗衡俚族和馮家。
這種三足鼎立的辦法又能持續多久呢?
看侯君集不說話,李承乾深吸一口氣道:“就這樣吧,先回去休息,明日讓陳龍樹回瀧州調兵。”
“是。”侯君集無奈的隻能先走了。
緊接著,李承乾便喊來了紇幹承基。
“太子殿下。”紇幹承基剛進屋子便對李承乾拱手道。
李承乾頷首,對紇幹承基道:“明日你去接管李光度給的五千兵馬,糧草問題先讓尹州府出,等孤從林邑調糧過來。”
“喏。”紇幹承基迅速領命。
“待會兒把這封信送回長安。”李承乾把書案上的信交給了紇幹承基。
“喏。”
“好了,早些休息吧。”
。。。。。。
次日一早,陳龍樹按照李承乾的吩咐,帶著幾個人便回瀧州調兵去了。
尹州這邊李承乾還不忘安排十幾個猛虎營的士卒,護送乞兒們前往廣州府,順便還給公孫達帶了一封信。
一連數日,李承乾都在尹州,幾乎都未出過門。
弄的李光度膽顫心驚的。
天天一個太子待在尹州府,他這個都督能夠不緊張嘛?
特別是覺得李承乾這人,感覺非同尋常,做出來的事也是不按常理出牌。
一瞬間讓李光度這個老狐狸都有些棘手。
半月後。
陳龍樹來信,說兵馬已經調集完畢,有五千之眾。
這已經是陳龍樹的家底了。
加上尹州這邊的五千兵馬,李承乾現在手上能用的兵就有一萬餘眾。
長安城。
甘露殿內。
李世民接見了遠道而來的馮盎。
“馮盎,你該當何罪,僚人竟然攻下了南扶州,你這個總管是怎麽當的?”李世民憤怒的看著馮盎。
做足了準備的馮盎連忙下跪道:“馮盎失職,還請陛下恕罪。馮盎此次入朝,就是想請陛下下旨,臣願收複失地,懇請朝廷能夠出兵助我。”
看著馮盎如此作態,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道:“好了,關於出兵一事朕另有打算,既然你來長安了,便好好的休息休息,等消息吧。”
按照李世民的作風,要是沒有派李承乾去,他絕對不會發這麽大的火。甚至會好言安慰,設宴賞賜,算是鼓勵馮盎去平亂,給他下套。
畢竟嶺南山高皇帝遠,朝廷的手插不到那麽遠。
可如今李承乾在嶺南,馮盎又來了長安。
這是一個機會。
絕對不能讓馮盎做大做強了。
讓馮盎退下後,李世民看了眼張阿難道:“太子可有消息?”
“回稟陛下,太子殿下有奏折呈上來。”張阿難說著,連忙去龍案幫著翻找。
找到了後,第一時間遞給李世民,一共三份奏折。
看完奏折的李世民剛壓下去的怒火,瞬間被點燃:“黨仁弘,好你個黨仁弘,朕派你去廣州府做都督,你就是這麽給朕做都督的?”
看著李世民如此生氣,張阿難瞬間低下了頭。
砰~
一把將奏折甩在了龍案之上,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開始看起了第二本奏折。
這一本奏折就有意思了,李世民看了許久,嘴裏念叨著:“大食國,阿拉伯帝國......”
頓了頓, 他對張阿難道:“傳房玄齡,杜如晦,李靖。”
“喏。”張阿難鬆了口氣,立馬便退出了甘露殿。
等看第三本奏折的時候,李世民的眉頭皺的更緊了,發現這李承乾去一個地方就沒有好事。
一堆的麻煩。
索性將三本奏折全都丟在了一旁,靠著龍椅,昂起頭揉了揉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半個時辰後。
房玄齡、杜如晦、李靖全都來了。
“拜見陛下。”
“拜見陛下。”
“拜見陛下。”
。。。。。。
李世民微微抬起頭,看見三人道:“來了,你們看看吧。”
說著把麵前的三本奏折往前推了推。
眼疾手快的張阿難上前將三本奏折分別遞給了三人。
三人看完一本,相互交替起來。
直到每個人把三本奏折都看完,紛紛皺起了眉。
首先開口的就是房玄齡:“陛下,黨仁弘一事,恐怕暫時不好解決。”
“為何?”李世民心知肚明的問道。
房玄齡分析道:“如今嶺南馮盎勢大,黨仁弘是陛下安排的,要是將黨仁弘調回來,那麽廣州府又該如何?”
聽見這話,李世民也是有這樣的擔憂。
廣州府算是朝廷最後掌控的州府,其餘地方要麽就是馮盎的人,要麽就是俚族的人在掌控。
可偏偏這個黨仁弘不爭氣。
簡直要氣死他了。
“至於大食國......”房玄齡看了看李靖和杜如晦,然後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如今跟薩珊王朝交戰的就是大食國,這大食國狼子野心,而且阿布·宛葛素是穆斯林穆罕默德的舅舅,他死在了大唐肯定是要被大食國追究問責的,可大食國在大唐的布局,也能夠看出來,他們對大唐恐怕是虎視眈眈了。”
“臣以為,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辦,先行問責,隻是問責之人該派何人去?”
李世民蹙起了眉,確實不太好辦。
如今大唐不到迫不得已,肯定是不能夠再打一場如此大的仗了。
休養生息才是大唐需要做的。
李靖這個時候卻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此事由黨仁弘起,那就要派黨仁弘去解決為最佳。”
師徒就是師徒,坑人都不換個人坑。
聞言,李世民深深皺起了眉:“哦?為何?”
李靖不卑不亢的說道:“陛下您想,黨仁弘身為廣州府都督,而且懷聖寺的建立黨仁弘肯定是知曉的,那麽黨仁弘與穆斯林商賈絕對熟悉。既然熟悉,派他去大食國,最佳。”
“嗯,有道理。”李世民微微頷首,但轉念一想問道:“可黨仁弘是廣州府都督,他要是離開了,廣州府又該由誰來管呢?”
一下子,房玄齡和李靖都沉默了。
出使大食國最佳人選是黨仁弘。
那麽廣州府都督位置就會空閑,一旦被馮盎抓到了機會,廣州府恐怕未來朝廷都管不到了。
杜如晦突然站出來拱手道:“陛下,有一人非常合適。”
“哦?誰?”李世民眼前一亮。
有人合適嗎?
他怎麽想不起來。
“魏征。”杜如晦道。
魏征?
這下李世民、李靖、房玄齡三人猛地抬起頭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解釋道:“既然魏征在嶺南處理開荒一事,讓他兼任廣州府都督一職應該不成問題。何況魏征此人剛正不阿,正好處理廣州府一事為最佳。”
“妙啊,哈哈哈。”李世民瞬間眉開眼笑了起來。
一下子解決了兩件事,他非常的開心。
可到了第三件事,那就是馮盎一事。
李世民將馮盎的事告訴了三人,三人紛紛皺起了眉。
要說老狐狸,馮盎在這四個人麵前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馮盎頂多就是一個軍閥,而麵前四人可是打天下的組合。所以馮盎那點小心思都不需要說破,四個人都明白了。
“陛下,馮盎身為嶺南總管,眼下南扶州被僚人所占,他卻跑來長安求援,實屬失職 。”房玄齡道:“馮盎統領十萬兵馬,區區僚人,怎麽可能還需要朝廷援助?”
這話是沒錯,可李世民卻皺著眉沒說話。
嚴重懷疑這十萬兵馬的真假。
嶺南上交朝廷的賦稅並不多,因為當初要轄製境內的僚人,還有南召等國。
如今林邑已經屬於大唐,雖然沒有劃入嶺南的版圖,可李世民是有這個打算的,也希望嶺南能夠越過越好。
可現在看來,他需要三思了。
李靖卻道:“陛下,臣以為既然太子殿下在嶺南,朝廷的援兵也已經趕往嶺南,那麽馮盎這個時候最好是在長安,不能返回嶺南打擾太子殿下。”
“另外陛下可以下旨,讓太子殿下在嶺南趁馮盎不在,削弱他的實力。”
這招夠狠。
不放回嶺南,不就是囚禁在長安?
當然囚禁也有很多種。
坦白的囚禁,直接讓人看管起來。
另外一種就是讓瑣事拖住馮盎。
李世民當即同意了李靖的看法,具體如何拖住馮盎他不管,但就是三個月內,不能讓馮盎回嶺南。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