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未雨綢繆

字數:6638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一處民宅之中。
    馮盎聽說黨仁弘來長安了,等了幾日發現黨仁弘並沒有進宮,便也就好奇的上門拜訪。
    聽說馮盎來訪,黨仁弘還有些好奇。
    原本心裏忐忑著陛下召他來長安是不是事情敗露了,可一直不見陛下召見,他也是熱鍋上的螞蟻,煎熬的不行。
    如今馮盎來了,黨仁弘也想問問最近長安城的情況,便就同意了。
    “馮總管,好久不見啊。”黨仁弘看馮盎被仆人帶了進來,連忙起身拱了拱手迎接。
    馮盎臉上掛著自然的微笑:“黨都督,別來無恙。”
    “快,給馮總管上茶。”黨仁弘吩咐了一聲,便對馮盎邀請道:“馮總管請坐。”
    “好好好。”
    兩人相對而坐。
    馮盎看了看這宅院,眼底露出了不屑。
    這宅院應該是陛下賞賜的,加之黨仁弘常年在廣州府,所以長安城這邊的宅院無人打理,感覺有些荒寂。
    不過今日來看黨仁弘並非是看人家房子來的,而是有正事。
    “黨都督可知這次陛下召你來長安是為何事?”馮盎明知故問。
    這段時日,他在長安城走動,不少的勳貴府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自然也聽說了關於黨仁弘的一些事。
    但具體的也就那麽幾個人清楚,沒人會往外說,隻是傳出來陛下安排了魏征暫代廣州府都督一職,準備讓黨仁弘出使大食國。
    可聖旨未下,他也不敢胡說。
    黨仁弘聞言,歎息了一聲搖頭道:“暫時還不知,我都來長安有些時日了,可陛下一直未能召見。”
    說到這裏,他也是一陣失落。
    在廣州府的時候,他黨仁弘就是天。
    可回到了長安城,除了幾個昔日要好的好友外,根本沒見其他人來訪。
    想想也是。
    他不過是一個縣公,官職也隻是都督,相比長安城那些勳貴比起來,確實不夠看。
    馮盎微微眯起了眼:“我聽說陛下準備讓黨都督出使大食國,不知可有此事?”
    這麽直接的詢問,讓黨仁弘一怔。
    忽然想到了李承乾這個太子,好像就這麽對他說過。
    難道是太子的主意?
    可聖旨未下,黨仁弘也不敢確定:“不知,隻能見過陛下之後才能知曉。”
    話音剛落。
    門外就傳來了仆人的聲音。
    “家主,宮裏派人來,說是陛下召見。”
    聞言,黨仁弘連忙起身:“真的?”
    身後的馮盎眼神晦暗不明,總覺得有什麽地方奇怪,可一下子就想不起來。
    “既然陛下召見黨都督,那麽我就先告辭了。”馮盎起身告辭。
    黨仁弘連忙回道:“好,日後在登門拜訪。”
    。。。。。。
    太極宮,甘露殿。
    張阿難壓著腳步走到了李世民身邊匯報道:“回稟陛下,已經去傳黨仁弘了。”
    “嗯。”李世民微微頷首。
    要不是錦衣衛來報,說馮盎去了黨仁弘的府上,他都快把黨仁弘給忘記了。
    一個時辰後。
    黨仁弘換上了官服,來到了甘露殿。
    “臣黨仁弘,拜見陛下。”
    過了好一會兒,黨仁弘就這麽彎著腰,也不見李世民讓他起身。
    懷疑的用眼角看了眼張阿難。
    不料張阿難眼觀鼻,鼻觀心,一點都沒往他這邊看。
    無奈,也隻能這樣等著。
    一刻鍾後,黨仁弘的腰都覺得要斷了,李世民這才合上了最後一本奏折,起身道:“起來吧。”
    “謝陛下。”
    咯吱~
    忽然傳來了一陣聲響,黨仁弘額頭瞬間沁出了細汗。
    這是閃著腰了。
    咬著牙,黨仁弘強忍著直起了身子。
    不遠處傳來了李世民的聲音:“黨仁弘,你知道朕這次召你來長安是為何事?”
    黨仁弘麵容有些痛苦。
    “不知是臣做錯了何事,還請陛下指明。”
    聽見這話,李世民臉徹底了黑了,怒不可遏的盯著黨仁弘:“你真當不知?”
    帶著怒火的質問,讓黨仁弘瞬間不敢說話了。
    他哪能不知。
    無非就是僥幸覺得陛下不知道那些事罷了。
    李世民看黨仁弘不說話,轉身拿起了龍案之上一遝關於黨仁弘在廣州府任職都督期間發生的事,一把甩到了黨仁弘的麵前,怒吼道:“黨仁弘,給朕好好看看你幹的好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黨仁弘你太讓朕失望了。”
    看著李世民的暴怒,黨仁弘嚇得連忙跪倒在地。
    這才看到了地上那些對他廣州府都督的指控,而且這些事他還有印象。
    瞬間腰也不疼了,他連忙五體投地道:“請陛下恕罪。”
    “恕罪?”李世民氣笑了,指著黨仁弘道:“黨仁弘你也是秦王府的老人了,當初跟朕打天下的時候,你難道都忘記了百姓是如何淒苦嗎?”
    “前隋為什麽會滅亡?”
    “如今你做的這些事,簡直是讓朕失望透頂。”
    越說,李世民就越氣,麵上露出了怒其不爭的表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這些秦王府的老人,功臣,李世民一向是寬容的,可黨仁弘所作所為是在掘大唐根基,不由得他不生氣。
    黨仁弘也是委屈上了。
    “陛下,臣跟著您出生入死,自然是不會忘記打天下時百姓的淒苦,可臣以為打了一輩子仗,如今天下穩定,功臣也是時候享福了。”
    李世民簡直不敢相信這話是從黨仁弘嘴裏說出來的。
    話是說的沒錯,可這欺壓百姓,壓榨百姓的事情,是他黨仁弘為了享福?
    “難道朕給的賞賜少了你嗎?”
    這話黨仁弘可不敢人,但也委屈的道:“陛下給的賞賜自然是不少,可朝廷的俸祿也就那麽一點,臣家中兩百多口人,全靠臣一人的俸祿,近幾年孩子大了,都要娶妻生子了......”
    後麵的話他沒說,可李世民卻聽明白了。
    朝廷俸祿勉強隻能養活家中之人,孩子大了要成親了,所以要壓榨百姓來給自己家孩子娶親之用。
    “荒謬。”李世民雖然氣,但同時也是深知大唐的官員俸祿確實不豐,做錯事也不能不罰,按照李承乾所說的黨仁弘沒有實質性的證據,有實質性的證據頂多就是罷了黨仁弘的官職。
    怎麽說也是秦王府的老人,李世民也是打算給黨仁弘一次機會。
    “罷了罷了,事情已經發生,你這廣州府都督也就不必繼續做下去了。”李世民揮著手說道,滿臉的疲憊道:“關於廣州府穆斯林的僧人阿布·宛葛素一事,想必你也聽說了......”
    聽見這個名字黨仁弘渾身一緊。
    之前犯的那些事不至於要了他的命,他很清楚李世民的性格,對於功臣容忍的態度還是很大的。
    可要是這件事被查出來與他有關,引起了大唐和大食國的間隙,別說陛下要保他,滿朝文武都不會放過他。
    李世民不知道黨仁弘內心所想,繼續道:“聽聞阿布·宛葛素是穆斯林教穆罕默德的舅舅,這穆斯林教就是穆罕默德創辦的,聽太子的意思,好像在大食國非常的有威望。”
    “既然阿布·宛葛素在大唐出了事,那麽大唐也要拿出禮儀之邦的態度,將阿布·宛葛素的屍首送回大食國。”
    “你黨仁弘身為廣州府都督,阿布·宛葛素既然在你廣州府出了事,而且你黨仁弘與穆斯林那些商賈也熟悉,那就由你出使大食國。”
    聞言,黨仁弘呆住了。
    想拒絕,可他不知道如何拒絕。
    他深知這一切恐怕是李世民安排好的,可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地上這些事情,放在普通人身上絕對逃不過腰斬的命運。
    李世民故意先提了他的罪責,然後提了將功補過。
    這將功補過,就是讓他出使大食國。
    成功了功過相抵。
    不成功他可能一輩子都回不了大唐。
    可要是不答應,那麽可能現在就把他抓起來,以謝天下。
    無論是哪一個選項,他黨仁弘都逃不脫。
    既然是死,那也要站著死,黨仁弘咬了咬牙道:“臣願意出使大食國。”
    “哈哈哈。”李世民哈哈一笑,對張阿難道:“張阿難,通知下去,讓禮部準備黨仁弘出使大食國一事。”
    “喏。”
    等張阿難退下。
    李世民上前攙扶起了黨仁弘道:“黨仁弘,朕身為皇帝,有時候也是無可奈何。天下都是朕的,朕要對天下百姓負責。”
    “等你出使大食國回來,朕會調任你來長安,職位不變。”
    這相當於打一巴掌再給一顆甜棗。
    而且外任的官員和長安的官員,哪怕是平級待遇也是不同的。
    “謝陛下。”黨仁弘滿臉苦澀。
    心中想:有命從大食國回來再說吧。
    先不說大食國路途遙遠,就阿布·宛葛素死在大唐,穆斯林的穆罕默德可能就不會放過他。
    李世民拍了拍黨仁弘的肩膀。
    “朕也不瞞著你,大唐對大食國一無所知,你此趟去大食國主要是了解了解大食國,隨行之中朕會派專門繪畫輿圖的工匠,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隻要你能回來,那對大唐就是大功一件。”
    這下黨仁弘還有什麽不了解的。
    立馬懂了李世民的意思,拱手道:“臣,必不讓陛下失望。”
    了解大食國,以備未來應對大食國的施壓。
    未雨綢繆~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