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改造立政殿
字數:5761 加入書籤
李世民一聽,眉頭緊蹙。
還能給順豐鏢局帶來利益?
朝廷帶來好處?
百姓帶來財富?
他想破腦袋都想不通,這荔枝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能力。
長孫皇後看穿了李世民皺眉的心思,知道他不好意思問,自己便問道:“承乾,你說說看,如何給朝廷帶來好處?”
這才是關鍵。
對於皇帝而言,先是朝廷再是百姓。
李承乾也不揭穿,自顧自的開始說道:“父皇,母後您們想,開辟一條快道,那麽荔枝是不是就能到達長安,現在可能隻運來了四顆荔枝,可在大唐百姓的智慧之下,為什麽不能夠運百顆千顆,乃至萬顆?”
實際是五顆,李承乾故意不說自己吃了一顆。
想必李世民肯定知道四顆荔枝分給了誰。
聽聞此言,李世民的聰明,很快就想到了,搶過話頭問道:“你是說將荔枝運來長安販賣?”
“沒錯。”
李承乾不得不說跟聰明人說話,不需要點明。
“父皇,母後。荔枝嬌貴,是大唐人都知道的,自古荔枝是貢品,那麽把這荔枝放到市麵上去售賣,父皇想想這價格該是多高?”
“這麽一來,順豐鏢局是不是有了利益?”
“那朝廷的好處呢?”李世民不解的問道。
李承乾神秘一笑,豎起了一根手指道:“首先第一,父皇下旨荔枝不再是朝廷貢品,百姓可買,對於百姓而言是不是認為父皇實施了仁政?”
“與民共享,這一波聲望該是多大的成就?”
繼續豎起第二根手指道:“二則是,荔枝的價格昂貴,在長安城售賣肯定是需要繳納賦稅,要是成批的將荔枝運往長安城,那麽朝廷是不是多了賦稅?父皇再下旨,降低荔枝的賦稅,朝廷不止能收到賦稅,而且還能夠刷一波聲望,一舉兩得之事,對朝廷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一聽能給自己帶來聲望,李世民眼睛都亮了幾分。
嘴角也是不自覺的上翹。
長孫皇後和張阿難看見這樣的李世民,想偷笑,可他們不敢。
緊接著李承乾繼續道:“帶給百姓的財富,那就是涪州百姓可以大麵積種植荔枝,種植的百姓,生活豈不是過的更加的富裕了嗎?”
“朝廷再給涪州的百姓一道政令,凡是涪州百姓皆可租聘山林種植荔枝,對於涪州百姓而言,豈不是一道恩賜?涪州的百姓隻會念父皇的好。”
“另外就是樹木的問題,百姓們主動去山林耕種樹植,對於大唐來說也是好事。樹植不僅能夠阻擋風塵,還能夠淨化氣味。長安城附近的山頭光禿禿的,樹木都被砍伐完了,繼續如此砍伐下去,千百年,甚至萬年之後,有再多的樹木也會被砍伐完。”
“大唐該計劃未來,就要大麵積保護樹植。如今長安城已經開始賣低價煤,那麽朝廷就該下令,在京畿地區嚴禁砍伐樹植,為後代子孫做出表率。”
聞言,李世民蹙緊了眉,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問題。
曾經一到寒冷的時候,百姓不是凍死就是餓死,如今都解決了這一問題。
凍死的無非就是沒有柴火。
長安城周邊確實沒有什麽樹木了,如今有了煤炭,確實不該繼續如此下去。
該還大唐一個青山綠水了。
“你這個建議不錯,朕應允了。”李世民嚴肅的說道:“不過,這荔枝大量送往長安售賣,你有何辦法?”
既然能夠運送四顆荔枝過來,那麽李世民覺得李承乾肯定有新的辦法。
果不其然。
李承乾即刻讓人將冰壺和冰匣拿了過來,給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解釋用法。
也說明了為何隻有四顆能運到長安。
考慮了許久,李承乾發現帶枝葉送過來的保質期更久,而且密封性也是一個問題。
那就是用布封口並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密封。
要是用泥封口的話,肯定能做到百分百,所以李承乾決定下次運送的時候先用泥封口,然後在套上布。
看著這麽一套設備,李世民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這......運一趟成本要多少?”
長孫皇後也是有這樣的問題。
又是冰,又是驛站的,一趟恐怕要不少錢吧?
聞言,李承乾嘿嘿一笑:“父皇,其實用不了多少成本,這冰匣內的冰水,可以多次重複使用,而且這些用具也是可以重複使用。唯獨成本就在馬匹和驛站上,但是驛站和馬匹不能隻算運輸荔枝,未來還有別的東西可以運輸。”
“順豐鏢局如今運輸時間過長,很多百姓如果是急著送什麽東西,那麽就可以用這個辦法。比如商賈有錢,有需要運送著急的東西,他們便不會在乎價錢。”
“如果在大唐,每隔五十裏設置一個驛站的話,我們可以稱之為順豐快遞。”
“一旦這種模式鋪到了全大唐,朝廷的驛站,也可以取消了,給朝廷省了一大筆開支。又或者,朝廷的驛站,直接全數賣給順豐鏢局,這樣一來還能得到一筆不菲的費用,順豐鏢局將承諾無條件給朝廷送信件,豈不是一舉兩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世民聽後,瞬間洞察到了李承乾的小心機。
身為皇帝,怎麽可能這點格局沒有,當即搖頭道:“不可能,朝廷的驛站,怎麽可能賣給豐順鏢局?此事,絕對不可能。”
李承乾攤了攤手,表示無奈。
您不可能,等老子登基了,萬事皆有可能。
順豐鏢局如今在自己手上,那是自己打理。等朝廷內外理清,他肯定是要並入朝廷的,成為朝廷的商行,專為朝廷和百姓服務。
到了這種級別,賺錢都是次要的。
就這樣,李世民愉快答應了李承乾在荔枝上的提議,不過不能直接頒布聖旨。
而是李世民想嘚瑟一把,開一次荔枝宴。
邀請文武百官來品嚐荔枝。
對此,李承乾這個冤大頭無奈的隻能接下了這個任務。
荔枝宴,被定在了一個月之後。
在被李世民揮退後,長孫皇後便叫住了李承乾,一同去了立政殿,母子談心。
“承乾,你父皇為國事操勞,有些時候脾氣不是很好,但對你,他還是很上心的。”長孫皇後語重心長的說道。
為了緩解父子倆的矛盾,長孫皇後算是煞費苦心。
李承乾歎息一聲,不得不承認李世民確實是一個好皇帝,可未必是一個好父親。
不,對他這個太子而言,並非是一個好父親,對公主們......嘖嘖嘖,妥妥的女兒奴。
“母後,兒臣明白。”
雖然這麽說,但李承乾也知道李世民對自己期望很大,如果是之前的李承乾,或許不明白,可如今他的身體裏是一個千年後的靈魂。
必定不會讓李世民失望。
“母後,最近您的身體好些了嗎?”李承乾適時的轉移了話題道。
長孫皇後內心一暖道:“好多了,承乾有心了。”
很明顯是一句敷衍的話。
蹙緊了眉,李承乾左右看了看,發現立政殿實在是悶熱的不行,扭頭詢問紅秀道:“立政殿沒有放置冰塊嗎?”
如此悶熱的天氣,光靠人手搖風扇怎麽可能解決悶熱。
紅秀微微躬身行了一禮道:“回稟太子殿下,太極宮冰窖的冰要用一個夏日,所以皇後殿下也不是每日都用,有多的都送去甘露殿和大安宮了。”
大安宮?
“皇爺爺不是不在大安宮嗎?”李承乾不解的問道。
長孫皇後這個時候說道:“你皇爺爺不在大安宮,冰也能送去養老院不是?”
無語急了。
“母後,這太極宮到不夜城,最起碼一個時辰的路程,這冰到了也就化了。”李承乾抿著唇,對於長孫皇後這種賢惠的表現,頓時心疼了起來:“母後,皇爺爺哪兒不需要冰塊,有特殊的降溫辦法,您就別送了。”
說著,他起身到了立政殿院子裏看了眼。
“這立政殿也能夠布置一下降溫的辦法。”
降溫的辦法。
紅秀和侍女們都瞪大了眼,不知道太子殿下想要幹什麽。
就連長孫皇後也不知道李承乾準備要幹什麽,但自己兒子的孝心,她感受到了。
自然不會阻止李承乾。
孩子有孝心是好事。
不一會兒,李承乾便叫來了將作監的工匠們,還讓人去東宮取來了之前養老院的圖紙。
準備在立政殿挖一個水池,然後在水池中做一個水車。
利用水的慣性驅動水車,然後將水輸送到立政殿的地下。
不止如此,李承乾還做了一個利用水車驅動的風扇,這樣長孫皇後晚上睡覺的時候,也能有風扇用了。
炎熱的夏日,沒有空調風扇該怎麽過。
李承乾的東宮,雖然沒有這些設施,但也是有碎冰冰過日子啊。
那床底下好幾盆碎冰冰呢。
喜歡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請大家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