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信息戰

字數:6652   加入書籤

A+A-


    看李世民如此失落的樣子。
    李承乾歎息著道:“父皇,其實您也不需要心急,今日兒臣已經讓閻立本擔任科研學院的院長,未來科研的工匠會越來越多,隻是需要時間罷了。”
    “特區的發展,都是依靠著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李世民重重的歎了口氣。
    他也明白了科研的重要性,沒想到短短幾年的時間,特區就能發展至此。
    若是再發展個幾十年,大唐肯定是一番新的變化。
    “閻立本?”李世民想到這名字,這才想起來還有閻立德,這二人早早的被李承乾調來了特區。
    誰也想不到工匠的本事如此之大,這一趟微服私訪徹底的改變了他們對工匠的認知。
    李承乾攤手道:“沒錯,兒臣讓黑宗哲擔任科研署的署長,閻立德擔任科研署的副署長,今日剛剛任命,任命書恐怕還沒寫好。”
    “不過兒臣覺得,十年後,大唐也可以像特區一樣一點點的改變。”
    “兒臣確實想過,特區是試驗點,然後推廣全大唐,可現在並不是時機。”
    “若是急於求成,那麽最終會不倫不類,二者皆會受到影響。”
    聽見李承乾的話,魏征也站出來拱手道。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言甚是,特區才剛發展起來,大唐若是急於複刻,倒是大唐那邊出了問題,特區這邊也會受到影響,對大唐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倒不如等上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等特區這邊時機成熟了,然後再讓大唐慢慢的複刻,這才為上上之策。”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在座的眾人紛紛支持魏征的說法。
    特別是長孫無忌。
    身為關隴士族的首腦,他看了特區後,發現有些跟不上腳步了。
    若是陛下執意要運用特區的一套,他感覺關隴士族說不準就會被甩在了身後。
    特別是特區的一些律法,實在是克製勳貴世家。
    李世民點點頭道:“好,既然如此,太子就按照你的意思,再等等。”
    忽然,他想到了另外一個特區。
    “如今潮州這邊的特區形勢如此好,那突厥那邊的特區如何了?”李世民問出這個的原因,是因為李承乾把重心都放在了潮州這邊,突厥那邊會不會並沒有什麽進展。
    那如今也是大唐的疆土。
    他可不想厚此薄彼。
    提到突厥特區,李承乾拱手道:“父皇,突厥特區的那邊發展的也不錯,讓利給牧民,如今牧民幹勁十足,百姓也是非常富裕。”
    “至去年統計,突厥特區的百姓,每家每戶都有牛羊馬匹,富裕的之家,如今最多的已經有數十頭牛羊了。”
    數十頭牛羊?
    嘶~
    這倒是讓李世民有些意外。
    雖然突厥特區也有奏折上來,可基本上都是一些民生問題,批複的時候李世民也是一眼帶過。
    隻要突厥特區那邊沒有造反的人出現,就算是江山穩固了。
    房玄齡身為左仆射,站出來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非虛,李道宗的奏折遞上來,確實是如此,突厥的百姓如今家家戶戶都有牛羊,多則數十,少則十數。哪怕是大災之年,他們也有足夠的牛羊和銀錢度過。”
    “去年風調雨順,草原草長的異常的好,牛羊馬匹數量劇增。”
    “就連長安城羊肉的價格也降下來了。”
    “哈哈哈,好好,好啊。”李世民聽說羊肉的價格都降下來了,那說明羊真的是多了,能不開心嘛。
    李承乾還說道:“突厥特區那邊,兒臣打算弄一個互市。把突厥特區的邊境建造幾座城池,這樣一來不止可以防禦,還能夠給牧民們安家。”
    “城池專供周邊那些鄰邦互市,把大唐的商品帶去鄰邦,而鄰邦的牛羊馬匹能夠更大的限度帶回大唐,這樣牛羊的價格會更低。”
    “所謂防患於未然,兔子還不吃窩邊草,若是突厥特區再進入災荒之年,牛羊價格飛漲,恐會引發騷亂。”
    “這個提議不錯。”李世民非常讚同,可建造城池是需要銀錢的,戶部如今又回到了節衣縮食的時候了,他有些犯難:“可建造城池花費,從何而來?”
    聽見這個問題,李承乾翻了一個白眼。
    明顯又要哭窮了。
    罷了罷了,他好人做到底,直接道:“自然是從商賈中而來,舅父想必認識不少的商賈吧?那就讓商賈集資出錢建造城池,未來二十年互市的賦稅可以作為商賈的利潤,二十年後所有權便歸朝廷所有。”
    眾人一聽,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朝廷沒錢,那就讓商賈出。
    定一個期限,總能夠將建造城池的錢讓商賈賺回去,這樣一來朝廷白得一個城池。
    可李世民的眉頭卻皺了起來。
    看這副樣子的李世民,李承乾又道:“若朝廷不想讓錢被商賈賺走,那就自行承擔風險,讓百姓集資,朝廷增發債券,也未嚐不可。”
    一聽朝廷承擔風險,李世民眉頭皺的更深了。
    長孫無忌聽說要朝廷承擔風險,立即反對道:“陛下,太子殿下第一個方法還是不錯的,二十年盈虧由商賈承擔,二十年後朝廷收回,隻賺不虧。”
    “若是朝廷自行承擔風險的話,恐怕戶部那邊......”
    話不多,但戳到了李世民的內心。
    如今要建造鐵甲艦,戶部都欠了不少銀錢了,如今又要擔風險,李世民肯定不願意。
    “既然如此,輔機此事就有你去督辦,看看哪些商賈願意參與,有了城池,確實能夠更好的預防薛延陀和回紇。”
    “喏。”長孫無忌內心笑開了花。
    反對朝廷自行承擔風險肯定是為朝廷考慮,可讓商賈去出資建造城池,那對商賈來說是有好處的。
    不怕賠錢,就怕沒機會賺錢啊。
    關隴士族內部已經很多人無所事事了,這不機會就來了。
    想到此,長孫無忌還滿臉笑意的看了眼李承乾。
    李承乾翻了一個白眼。
    非常清楚長孫無忌這個老陰逼在想什麽。
    要不是大唐錢莊實在是不能夠動到根本,這好事能夠輪到長孫無忌他們來?
    沒辦法,大唐錢莊的儲備已經見底了。
    大唐集團年年利潤都投到了建設當中,李承乾也沒有能力繼續擴張了。
    總不能去榨取百姓吧?
    百姓又有多少錢。
    唉。
    李承乾對長孫無忌道:“舅父,此事在建造城池之前,一定要和薛延陀、回紇談妥,若是他們不願開通互市的話,孤有一個辦法。”
    “什麽辦法?”長孫無忌好奇的問道。
    就連李世民和房玄齡都來了興趣。
    不願意開通互市,能有什麽辦法?
    李承乾神秘一笑,對長孫無忌道:“那就對外公布,突厥特區接納所有難民,隻要願意來去突厥特區的鄰邦百姓,統一能夠登記造冊,給大唐百姓的身份。”
    “什麽?”
    眾人直接震驚的喊了出來。
    李世民連連搖頭:“不行,若是如此,那突厥特區的人口肯定就急劇增加,對大唐來說不是好事。”
    “父皇,看待問題要多角度去看。”李承乾嘿嘿一笑,陰險的說道:“突厥、回紇、薛延陀的百姓跟大唐百姓本就是有區別,回紇和薛延陀的百姓恐怕早就聽聞突厥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奈何不敢往這邊跑。”
    “朝廷要是放話接納他們,逃跑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對回紇和薛延陀而言,人口的銳減絕對是絕大的打擊。”
    “此時的回紇和薛延陀可不敢與大唐交戰,那麽隻能防止百姓出逃,唯一的方法就是答應我們互市的條件。”
    “我們終極的目的就是開通互市,讓回紇和薛延陀的百姓知道大唐百姓日子是如何如何的富裕,等到我們騰出手來收拾他們的時候,他們的百姓就會支持我們,豈不是一舉兩得?”
    說著,李承乾又看向了長孫無忌道。
    “舅父,不止要建造城池,還要讓大唐的行商入境去回紇和薛延陀,多把大唐文化和思想帶去回紇和薛延陀。”
    “日積月累,他們百姓肯定會怨念橫生,說不定都不需要我們出手,他們自己就內亂起來了。而突厥特區的百姓接觸到了回紇和薛延陀的百姓,知道他們過得不好,突厥百姓會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
    嘶~
    好像有些道理。
    李承乾看大家震驚的樣子,很得意。
    這可是信息戰。
    雙方百姓不接觸,那麽就相安無事。
    一旦接觸,立即就能知道對方過得好不好。
    人都是仇富的。
    憑什麽人家過得好,自己過得不好,怨念達到頂峰的時候,也就是爆發的時候。
    長孫無忌摸著下巴道:“倒也不是不行。”
    “可行嗎?”李世民不確定的問道。
    不止是問長孫無忌,而是問向在座的眾人。
    程咬金卻嘿嘿笑道:“陛下,俺覺得太子殿下這辦法不錯,百姓誰不想過好日子,當初俺們打天下的時候不也是為了過好日子。”
    “要是那個時候知道有地方能過好日子,都不打天下了,直接跑去那裏過好日子不就行了。”
    話糙理不糙,讓李世民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李世民自然下令道:“既然如此,輔機這事就由你去辦。”
    “喏。”長孫無忌領命道。
    事情都商議的差不多了,雖然結果讓李世民有些不滿。
    但李承乾所說的辦法,他對未來的大唐還是充滿了希望。
    揮退了所有人,李世民單獨留下了李承乾。
    “朕想去造船廠看看如何?”
    李承乾一愣,很快反應過來:“父皇想去肯定沒問題,隻是造船廠距離潮州城有些遠,來回一日恐怕回不來,母後她們......”
    “這樣的話,那就朕自己去,你母後身體不好,不宜長途奔波。”李世民道。
    李承乾隻能頷首。
    “成,兒臣明日去安排,後日出發。”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