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半夜貓叫”事件
字數:6160 加入書籤
“……關於我正在調查的‘半夜貓叫聲’的異常現象,暫時陷入了瓶頸。”
坐在吧台前,李霽插上公司配發的有線耳機,打開了錄音筆。
最新一條錄音的內容,背景音和咖啡館的音樂逐漸重合,一個有些口音的女聲緩緩傳出。
“因為公司守則要求,一天隻能工作八小時,因此遇到這種半夜裏的調查,最早也隻能從下午開始。”
“前兩天晚上蹲在原博主住處附近,別說貓了,連人都沒看到一個。”
“原本今天打算繼續去蹲守的,可聯係了原博主,卻始終沒有人接電話。”
“憑借著之前在小區裏混了個臉熟,才從鄰居家打聽出情況,博主一家人已經搬走了。”
“當時搬家的動靜很大,還吵醒了老太太正在午睡的孫子。”
“就是說,連博主一家人都放棄了對這件事情的調查,我這邊繼續調查還有意義嗎?不如回去重新選擇一個新的題材,加緊調查,還能趕得上下一次發稿。”
“嗯,一會兒回去就和唐哥說。”
跟調查的事件相關的內容就這麽一段,之後就聽見咖啡館的店員來詢問是否要續杯的問話,也沒有持續多久,錄音筆就被關上了。
李霽思考著剛才錄音中的內容。
這位記者調查的案件是“半夜貓叫”,從標題看起來並沒有什麽奇怪,流浪貓經常會在晚上發情交配,普遍都會發出如同嬰兒啼哭一樣的叫聲。
但既然這能成為一個事件,而且她在錄音筆中提到了,蹲守了兩天都沒有看到貓影,如果不是她去的不巧,那便是這“貓叫”並非是真正的貓叫。
以前自己也聽說過一些都市怪談,什麽人販子會在門外播放嬰兒哭聲誘使目標開門查看,隨後迅速襲擊目標之類的。
如果真的懷疑貓叫有古怪,原博主是否報過警調查過?
而且後麵原博主在知道有人來幫ta調查此事的情況下,也不曾和記者知會一下,就自己搬走了,在這個時機,很難讓人相信ta是正好置換到了新的房子。
那麽原博主是發生了什麽嗎?
李霽問了一下手中的“周刊”本刊,並沒有刊載過這個事件相關的報道。
這位記者或許就是在錄下這段內容之後,突然失蹤的。
不然她不會不來尋找這隻錄音筆的。
畢竟辦公用品必須要好好保存也是很重要的規則。
那麽可能跟她的失蹤有關的線索就大致上有兩個。
其一是她正在調查的事件。
其二就是……提出放棄調查事件。
她反複提到了“博主”,也就是說這個失蹤案件是發生在周刊社開始使用論壇網站來收集題材之後,也就是說她並不是第一個失蹤的記者。
可她的語氣上也沒有對於“放棄調查事件”有任何害怕或者猶豫的感覺,可見她並不認為更換調查是什麽危險的行為。
當然也不排除她也是新入職的員工,壓根不知道有記者失蹤這件事。
隻可惜自己並不知道這位記者的具體情況,錄音筆中絲毫沒有提及相關的信息,就算有員工信息登記,一時間也沒辦法和人對上號。
除非從事件本身入手,或許在那個帖子裏能找到這位記者的回帖。
這麽想著李霽拿出了周刊社發的工作手機。
之前楊經理提到過,不能私自安裝其他軟件,那麽即便是周刊社為了收集題材的論壇客戶端,隻要是沒有預安裝的應該都屬於其他軟件。
那就隻能上網頁版的論壇去找尋相關信息了。
她倒不擔心後台能找到她瀏覽的痕跡,畢竟規則中提到,未經許可不能查看他人的設備,就算是遠程監控,應該這一條也是適用的。
熟悉的紅黑界麵被打開,隨著她的滑動,她注意到比起之前在辦公室裏時,被標記為【調查中】的帖子多了三條。
除去自己的這一條外,另外兩條或許是黃家梁和莫雨晴他們標記的。
但李霽此時並不關注他們的調查題材,很快就忽略了,直接在搜索框裏輸入了關鍵詞“半夜貓叫”。
畫麵閃爍了兩下,很快搜索結果出來了,但是帖子此時已被標記為了【墳貼,請勿回複】。
這個記錄是記者自己標記的嘛?
如果是的話,既然已經放棄調查了,那麽事件的幕後者應該就沒有理由讓她“失蹤”了才對。
除非她在無意間調查到了什麽?
不,也不一定,就算她什麽都沒調查出來,那個幕後者也未必知道她放棄調查這件事。
因為事件而失蹤這個可能性不能排除。
她點開了鏈接,開始瀏覽了起來。
“最近家門外經常會在半夜十二點的時候傳來很淒厲的貓叫聲。”
“一開始我和家裏人都認為是貓貓在繁育後代發出的聲音,但時間長了就發現貓叫的時間是固定的,每晚十二點整準時開始,會持續一個小時,即便是下雨或者下雹子都不會延誤一秒鍾。”
“家裏人就有些擔心是不是有人在虐貓,也報過了警,但是警察來後說並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現象。”
“而且那個聲音似乎隻有我們一家能聽見,我們家隔壁住了一個事挺多的老太太,晚上過了八點,如果我們家還大聲放電視,她就會找上門來,說打擾她大孫子睡覺了。”
“可晚上的貓叫聲那麽響,她們家卻像是完全聽不到一樣。”
“更恐怖的是,我感覺那個貓叫聲似乎正在靠近……”
“最開始時在窗外樓下,這幾天感覺那個聲音已經轉到樓道裏了,也許有一天,那聲音會出現在我們家門口……”
“家裏人都已經被整得有些精神衰弱了,看到貓或者聽到貓叫聲都會嚇一跳。”
“萬能的網友們能不能幫忙支點招?”
下麵回帖子的內容很多,當然其中也有李霽聽說過的人販子都市傳說。
“23f:下次你再聽到那個聲音的時候直接錄音,拿著證據去報警應該不至於不受理吧?”
“樓主回複:我試過了,但錄音裏壓根沒有貓叫聲。我甚至在貓叫聲響起時了警,接線員那邊也說沒有聽到,雖然還是派了值班警員過來,他們也說沒有聽見。”
“35f:摸摸樓主,有試過家裏人睡覺帶耳塞嗎,宿舍裏那種隔音耳塞?晚上休息不好很影響白天工作狀態的。”
“樓主回複:試過了,沒有用,那聲音很有穿透性。”
“59f:樓主最近出門的時候有沒有聞到附近哪裏傳來血腥味或者腐爛味?沒準真的有人在虐貓呢?”
“樓主回複:沒有,我們小區算是老小區,樓道很狹窄,如果真有人在這裏殺貓流血,味道在密封的樓道裏擴散的會很快,而且很難散,如果有味道的話,進進出出的居民不至於發現不了的。”
“122f:我猜,凶手是隔壁老太太!她說她小孫子容易被吵醒,但是樓主你們親眼見過那個孫子嘛?
再一個,既然是個容易被吵醒的,還需要奶奶來幫忙讓鄰居小些聲的小孩,那應該年齡不大,這種年紀的小孩沒理由被驚醒了還能控製住不哭的。
可是在這之前隔音這麽不好的屋子裏,你們平時聽到過小孩哭聲嗎?如果沒有的話那憑什麽你們的電視聲能吵到他,他的哭聲卻傳不過來呢?”
“樓主回複:臥槽?你這麽一說,好像確實沒見過她家小孩,也沒聽到過哭聲……一直是那個老太太說她孫子怎麽怎麽樣了,又要給孫子買什麽燉湯之類的。
如果她孫子真的是不存在的……有點細思極恐了,我這就去去調查看看。”
後續還跟了一條回複,日期是好幾天之後的了。
“樓主回複:……唉,她家是真的有個孫子,我假裝沒帶鑰匙,想借個地方上廁所,順便等爸媽下班回來,然後成功進了老太太的家,在她家的時候,我看到了她的孫子。
那是個身體有畸形的小孩,他的脊椎是扭曲的,就是胸口在側麵,臉正對的是胳膊……因為身體畸形他一直是蠻痛苦的,所以覺淺,很容易被吵醒。
他被吵醒了也的確會哭,可是因為畸形,就算是哭了聲音,也如同蚊子叫一樣,別說隔壁能不能聽見了,就算開著門隔一個屋也聽不到。
這小孩是她兒子在外麵胡搞生下來的,孩子媽媽整個孕期都沒有去做過產檢,結果生下來一看是個畸形,就丟給了老太太兒子。
他兒子也不是什麽正經人,要帶一個小孩的話還怎麽繼續去勾三搭四,更別說這個孩子還是個畸形,隻會拖累他。
要不是老太太說,她來帶這個小孩,恐怕這個小孩不是被弄死了,就是被扔到福利院去了。”
“網友回複:……好吧,幫我替老太太道個歉,我本來還以為她是壞人,是我狹隘了。”
……
後麵跟了好多層,大都是在幫樓主討論分析的內容。
但李霽注意到,其中夾雜著一個紅色的字母與數字混雜的id:“樓主,看一下私信,我可以幫你調查一下這個怪聲的事。”
就是這個!
辦公室裏每個人的id都不同,係統一定有記錄,哪個id對應的是誰。
隻要找到這個id的主人就能確定她的身份了!
李霽心裏有些雀躍,她繼續往下翻著,但很快久看到樓主的最後一條信息。
“我們一家已經搬走了,住進新家後,周圍超安靜的。
果然還是原來的地方有問題,要是早知道搬離那裏就能解決問題,也不至於浪費那麽多時間。
好啦,謝謝各位幫我支招,我們有緣再見!”
錄音筆裏提到,這一家搬走的時候並沒有和她聯係,她壓根不知道搬家的事,也就是這條信息可能是記者失蹤之後才發的。
那這樓主知道記者失蹤的事嗎?
而且如果決定好要搬家解決事情了,為什麽不和來幫忙調查的人員提前說一聲?
這家搬的似乎是有點倉促了吧?
李霽滿心疑惑,還準備繼續看下去,視線餘光瞟到玻璃櫥窗外麵,猛然發現幾個熟悉的身影正結伴而出。
周刊社裏的編輯和楊經理他們已經下班了。
反正帖子已經瀏覽完了,該回去找點東西了。
李霽付了錢,就站起身往外麵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