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錢多多“逆襲”考古界

字數:4217   加入書籤

A+A-


    在考古這個向來嚴謹、專業壁壘深厚的圈子裏,錢多多的橫空出世,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自從錢多多一頭紮進考古領域,那股子狂熱勁兒簡直無人能擋。他逢人就大談自己對考古的熱愛,恨不得把“我愛考古”四個字寫在臉上,走路都帶風,仿佛已經是考古界的明日之星。
    可這滿腔熱情在眾多專家學者眼裏,卻完全變了味兒。那些考古界的“太奶太爺們”,個個都是在考古領域深耕多年,憑借著紮實的學術功底和無數次實地考察經驗,穩坐行業權威寶座的人物。他們戴著老花鏡,翻看著錢多多那些所謂的“考古見解”,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
    “這錢多多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說是熱愛考古,可看他寫的這些東西,簡直就是胡言亂語!”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教授氣得直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著抖了三抖。
    “可不是嘛,還到處宣揚自己的考古計劃,也不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怕不是個招搖撞騙的騙子吧!”另一位資深學者附和道,語氣裏滿是不屑。
    很快,考古界就掀起了一股反對錢多多的熱潮。那些平日裏在學術研討會上一本正經的專家們,私下裏聚在一起,談論的話題全是錢多多這個“異類”。有人搖頭歎息,覺得考古界怎麽能容忍這樣的人瞎攪和;有人則義憤填膺,堅決要求把錢多多“趕出”考古界,以免壞了行業風氣。
    這股反對聲浪越來越大,最後直接在一本權威考古雜誌上爆發了。一篇名為《論錢多多的考古兒戲之考古界的笑話》的批判文章橫空出世,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考古界引起軒然大波。文章言辭犀利,毫不留情地指出錢多多在考古知識上的淺薄、方法上的荒謬以及態度上的不端正。
    “錢多多聲稱自己對考古充滿熱愛,可實際上,他連最基本的考古地層學和類型學都一知半解。他所謂的‘考古發現’,不過是誤打誤撞,毫無科學依據可言。這樣的人若繼續在考古界肆意妄為,無疑是對考古學這門嚴謹學科的褻瀆。”文章開篇就給了錢多多當頭一棒。
    緊接著,作者又列舉了錢多多在一些公開場合發表的言論,逐一批駁,將其批得體無完膚:“錢多多竟然說可以用現代高科技設備隨意挖掘古墓,全然不顧文物保護的原則和法律法規。這種無知無畏的言論,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這篇文章一經發表,迅速在考古界傳閱開來。專家學者們紛紛拍手稱快,覺得終於有人站出來,對錢多多這種“不正之風”進行了有力的批判。一時間,錢多多成了考古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而此時的錢多多,正美滋滋地幻想著自己在考古界大展宏圖呢。當他看到這本雜誌上的文章時,整個人都懵了,眼睛瞪得像銅鈴,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
    “這……這怎麽回事?他們怎麽能這麽說我!”錢多多氣得渾身發抖,手裏的雜誌被揉得皺巴巴。
    古書老鴞在一旁看著錢多多,無奈地歎了口氣:“我早就提醒過你,考古可不是你想象的那麽簡單。你這麽急於表現,又不紮實學習專業知識,難免會遭人詬病。”
    錢多多不服氣地哼了一聲:“我是真心熱愛考古啊,他們為什麽就不能給我一個機會呢?”
    古書老鴞拍了拍他的肩膀:“熱愛是好事,但光有熱愛可不夠。你得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讓他們看到你的能力和努力。”
    錢多多咬了咬牙,暗暗下定決心:“好,我就證明給他們看!”
    從那以後,錢多多像變了個人似的。他不再四處張揚自己的“宏偉計劃”,而是一頭紮進圖書館,抱起那些厚重的考古專業書籍,一本接一本地啃。白天,他在圖書館裏埋頭苦讀,做筆記、查資料,眼睛緊緊盯著書本,仿佛要把每一個字都刻進腦子裏;晚上,別人都已經進入夢鄉,他還在宿舍裏對著電腦,觀看各種考古紀錄片和學術講座視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複暫停、回放,直到弄明白為止。
    為了積累實踐經驗,錢多多主動聯係了一些小型考古發掘項目,哪怕是做最基礎、最辛苦的工作,他也毫無怨言。在發掘現場,他跟著專業的考古隊員們一起,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層,仔細地尋找文物線索。烈日炎炎下,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順著臉頰滑落,滴在土地上,但他全然不顧,專注地盯著手中的小鏟子,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有一次,在挖掘一個古代遺址時,錢多多負責清理一個狹小的角落。這個角落堆滿了厚厚的泥土和雜物,清理工作十分艱難。但錢多多沒有絲毫退縮,他一點一點地把泥土挖開,用刷子仔細地清掃每一寸地方。突然,他發現了一個小小的陶片,雖然隻是一個碎片,但他憑借著這段時間學到的知識,敏銳地感覺到這個陶片可能有著重要的價值。
    他興奮地叫來考古隊的負責人,經過仔細鑒定,這個陶片果然屬於一個罕見的古代陶器品種,對於研究該地區的曆史文化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錢多多的這一發現,得到了考古隊成員的一致認可和讚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多多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看來之前是我們小瞧他了。”一位考古隊員笑著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錢多多在考古領域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都有了質的飛躍。他不再是那個被人嘲笑的門外漢,而是逐漸在一些小型考古研討會上嶄露頭角。他發表的一些觀點和見解,雖然還略顯稚嫩,但已經展現出了獨特的思考角度和紮實的學習成果。
    然而,考古界的那些“太奶太爺們”,依舊對錢多多持懷疑態度。他們覺得錢多多不過是一時興起,三分鍾熱度,說不定哪天就又原形畢露了。
    就在這時,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機會擺在了錢多多麵前。一座被認為可能是古代帝王陵墓的遺址即將進行大規模發掘,這是考古界的一件大事,眾多知名考古團隊和專家都參與其中。錢多多得知這個消息後,毫不猶豫地報名申請加入發掘隊伍。
    起初,發掘項目的負責人對錢多多的加入心存疑慮:“錢多多?就是那個被雜誌批判的人?他能行嗎?”
    但錢多多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研究報告和工作計劃,親自找到負責人,誠懇地說:“我知道之前我有很多不足,但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和實踐。我真的很希望能參與到這個項目中,我相信自己一定能為發掘工作做出貢獻。”
    負責人看著錢多多堅定的眼神和認真的態度,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給他一個機會:“好吧,既然你這麽有決心,那就試試看。但醜話說在前頭,要是你表現不好,隨時都可能被淘汰。”
    錢多多激動地連連點頭:“謝謝!您放心,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進入發掘現場後,錢多多就像上了發條的機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嚴格遵守考古規範和流程,積極與其他考古隊員協作,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在發掘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難題:陵墓的入口被一塊巨大的石板封住,傳統的挖掘方法可能會對文物造成損壞。
    錢多多憑借著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提出了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利用激光掃描技術,精確繪製石板內部的結構,然後采用定向爆破的方式,在不損壞文物的前提下打開入口。這個方案經過專家們的反複論證和試驗,最終被采納並成功實施。
    當巨大的石板被緩緩移開,陵墓內部神秘的麵紗逐漸揭開,珍貴的文物呈現在眾人眼前時,現場爆發出一陣歡呼聲。錢多多站在一旁,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這次發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錢多多的名字也隨著新聞報道傳遍了整個考古界。那些曾經批判他的專家學者們,也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
    “看來錢多多這小子還真有兩把刷子,之前是我們對他太苛刻了。”那位曾經氣得拍桌子的老教授感慨道。
    “是啊,他的努力和堅持值得我們肯定。考古界就需要這樣有熱情、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另一位資深學者也點頭讚同。
    隨後,一本新的考古雜誌上刊登了一篇名為《錢多多:從考古“笑話”到考古新生力量》的文章,詳細講述了錢多多在考古道路上的成長曆程,對他的努力和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錢多多看著這篇文章,眼眶濕潤了。他知道,自己終於得到了考古界的認可,那些曾經的質疑和嘲笑,都成為了他前進的動力。從那以後,錢多多更加堅定地在考古道路上前行,繼續追尋那些隱藏在曆史塵埃中的神秘寶藏,書寫屬於自己的考古傳奇。
    喜歡我家寵物不是人請大家收藏:()我家寵物不是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