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杏花村網紅鞋墊誕生記

字數:5347   加入書籤

A+A-


    錢多多站在杏花村的村口,手裏捧著一疊印有"鄉村振興電商平台"的彩色宣傳單,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五月的陽光毫不留情地炙烤著這片土地,他鬆了鬆領帶,感覺自己的西裝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我就說穿得太正式了!"披薩俠從後麵蹦出來,她今天穿了一件印滿披薩圖案的t恤和一條牛仔短褲,頭上還戴著一頂誇張的廚師帽,"你看那邊的老伯看你的眼神,活像在看一個賣保險的騙子。"
    錢多多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果然,田埂上一位扛著鋤頭的老農正用警惕的眼神打量著他。他無奈地歎了口氣:"我們是來幫村民致富的,總要有點專業形象吧?"
    "幫村民致富第一步——先讓自己看起來不像個騙子。"披薩俠從背包裏掏出一頂草帽扣在錢多多頭上,"給,這樣接地氣多了。"
    錢多多扶了扶歪掉的草帽,看著披薩俠蹦蹦跳跳地朝村裏走去,不禁搖頭。三個月前,當他們接到這個"鄉村振興特派員"的任務時,他以為就是簡單的技術指導,沒想到實際情況比想象中複雜得多。
    村委會門口已經聚集了二十多位村民,老支書站在台階上,看見他們來了,立刻迎上來:"錢同誌,李同誌,人都來得差不多了,就等你們了。"
    披薩俠朝老支書燦爛一笑:"支書爺爺,您叫我披薩俠就行!"
    錢多多整理了一下草帽下的領帶,清了清嗓子:"各位鄉親們好,我們是市裏派來幫助大家通過電商平台銷售農產品的..."
    他的話還沒說完,下麵就傳來竊竊私語。
    "電商?是不是電視購物那種?"
    "聽說要先交押金,都是騙人的。"
    "城裏人花樣多,咱可別上當。"
    錢多多的笑容僵在臉上。披薩俠見狀,立刻跳上台階:"鄉親們!我們不是來賣東西的,是來幫大家賺錢的!想象一下,你們種的蘋果、養的土雞,不用等販子來收,直接賣到城裏去,價格翻倍!"
    她誇張地揮舞著手臂,不小心打翻了旁邊的一筐土豆,土豆咕嚕嚕滾下台階,場麵一時混亂。
    "看看,連土豆都不信她的話。"人群中不知誰說了這麽一句,引起一陣哄笑。
    錢多多扶額,這比他談崩過的任何一筆生意都要棘手。他蹲下身幫村民撿土豆,突然注意到一位大嬸手裏納的鞋墊——五彩絲線繡著精美的花紋,針腳細密整齊。
    "這鞋墊真漂亮,是您自己做的嗎?"錢多多拿起一隻仔細端詳。
    "是啊,閑著沒事納幾雙,自己用或者送人。"王嬸不好意思地說,"不值錢的玩意兒。"
    錢多多眼睛一亮,轉頭看向披薩俠,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
    "鄉親們,今天的大會先到這裏,我們改天再詳細講解。"錢多多突然宣布,然後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拉著披薩俠跟著張嬸走了。
    "錢總,你發現商機了?"走在鄉間小路上,披薩俠小聲問。
    "看到那鞋墊了嗎?純手工,有特色,在城市裏絕對有市場。"錢多多興奮地說,"我們先從這個小產品入手,讓村民看到實際效益,再推廣其他農產品。"
    張嬸家的小院裏,兩人見到了更多精美的鞋墊——有繡著牡丹的、有鴛鴦戲水的、還有生肖圖案的,每一雙都獨具匠心。
    "張嬸,您這手藝太棒了!"披薩俠拿起一雙鞋墊愛不釋手,"在城市裏,這樣純手工的東西至少賣五十塊一雙!"
    "五十?"張嬸瞪大了眼睛,"鎮上的集市才賣五塊錢..."
    錢多多已經在手機上搜索類似產品:"看,這家店賣的手工鞋墊,最便宜的68,刺繡複雜的要一百多。"
    張嬸的手微微發抖:"這...這怎麽可能..."
    "張嬸,您願意和我們合作嗎?"錢多多認真地說,"我們幫您拍照、上架、推廣,賣出後您拿大部分利潤。"
    披薩俠已經拿出手機開始拍攝:"我要給這些鞋墊拍個有趣的視頻!"震驚!鄉村大嬸的祖傳手藝竟讓城裏人瘋狂搶購!""
    "等等,這個標題太誇張了..."錢多多試圖阻止。
    但披薩俠已經進入狀態,她把鞋墊擺成花朵形狀,讓張嬸坐在中間納鞋墊,還找來了幾隻村裏的雞當"群眾演員"。
    "錢總,你來當旁白!用你那種"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腔調!"披薩俠指揮道。
    錢多多無奈,隻好配合:"在杏花村這個被時光遺忘的角落,隱藏著一門傳承百年的刺繡工藝..."
    拍攝過程中,張嬸從一開始的拘謹到後來被逗得哈哈大笑,場麵溫馨又滑稽。特別是當一隻公雞突然跳上桌子,叼走一隻鞋墊時,披薩俠沒有喊停,反而追著公雞繼續拍攝,錢多多則在後麵邊追邊喊:"獨家揭秘!連公雞都愛不釋手的藝術珍品!"
    視頻剪輯完成後,披薩俠加上了歡快的背景音樂和誇張的字幕,發布在了幾個熱門短視頻平台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了,現在我們隻需要等待..."披薩俠信心滿滿地說。
    錢多多卻沒有這麽樂觀:"這種產品需要精準定位客戶群體,我們應該同時開一個網店,做詳細的產品介紹..."
    "停停停!"披薩俠捂住耳朵,"錢總,你那些商業計劃書式的描述會讓觀眾在三秒內劃走的!我們要的是趣味性、故事性!"
    兩人爭論不休時,張嬸端來了自己做的烙餅和山野菜,不好意思地說:"家裏沒什麽好招待的..."
    披薩俠咬了一口烙餅,眼睛頓時亮了:"天啊!這也太好吃了吧!張嬸,您這手藝不開店真是浪費!"
    錢多多也點頭讚同,突然,他的手機連續響起提示音。他打開一看,愣住了:"我們的視頻...爆了。"
    短短兩小時,視頻播放量突破50萬,評論區炸開了鍋:
    "這才是真正的非遺文化!"
    "求購買鏈接!想給我媽買兩雙!"
    "那個公雞搶鞋墊的鏡頭笑死我了!"
    更驚人的是,披薩俠臨時掛在個人主頁的購買方式已經收到了上百條私信詢問。
    "張嬸!"披薩俠激動地跳起來,"您要發財了!"
    張嬸一臉茫然:"啊?"
    接下來的三天,三人忙得腳不沾地。錢多多迅速注冊了網店,設計了品牌ogo和包裝;披薩俠拍攝了更多製作過程的視頻;王嬸則發動了村裏幾位同樣會納鞋墊的婦女一起趕製訂單。
    第五天,問題出現了——訂單量已經超過500,而手工製作速度遠遠跟不上。
    "怎麽辦?我們是不是該停止接單?"張嬸憂心忡忡地問。
    錢多多沉思片刻:"不,這是個好機會。我們可以組織更多村民參與製作,形成一個小型合作社。"
    披薩俠舉手:"我可以教大家如何保證質量統一!就像我教徒弟做披薩一樣,要有標準流程!"
    於是,村委會的大院裏擺開了"鞋墊生產流水線"——有的村民負責剪布料,有的負責畫樣,手藝好的負責刺繡,最後還有人負責質檢包裝。
    錢多多甚至親自上陣,嚐試學習使用老式縫紉機,結果把線纏成了亂麻,引得眾人哄笑。披薩俠則貢獻出了自己的披薩烤箱——用來烘幹繡線,聲稱"溫度控製比太陽曬更精準"。
    一周後,第一批200雙鞋墊發出去了。又過了三天,評價開始陸續出現:
    "太精美了!比照片上還要好!"
    "包裝很有特色,還附帶了製作人的照片和故事,感動!"
    "已經推薦給朋友了,求更多款式!"
    村裏的氣氛完全變了。原本對商持懷疑態度的村民紛紛找到錢多多和披薩俠,詢問自家的農產品能不能也這樣賣。
    老支書拉著兩人的手,激動地說:"我活了七十歲,第一次見村裏這麽熱鬧!年輕人都不打麻將了,全在討論做什麽能上網賣!"
    一天傍晚,忙完工作的錢多多和披薩俠坐在村口的老槐樹下休息。夕陽把天空染成橘紅色,遠處傳來村民們的笑聲。
    "沒想到,一雙鞋墊能帶來這麽大的改變。"錢多多感慨道。
    披薩俠咬著一根草莖,笑著說:"錢總,你終於學會放下那些商業術語,用村民能理解的方式做事了。"
    錢多多轉頭看她:"那你呢?披薩俠小姐,你的誇張表演這次可是立了大功。"
    "那是因為我真心覺得王嬸的鞋墊很棒!"披薩俠眼睛閃閃發亮,"你知道嗎?最讓我開心的不是視頻有多少點讚,而是今天看到王嬸數錢時手抖的樣子——她說這輩子沒見過這麽多錢。"
    兩人相視一笑,遠處傳來張嬸的喊聲:"披姑娘!錢同誌!來家吃飯啦!我燉了山雞!"
    披薩俠一躍而起:"來了!"她跑出幾步,回頭看見錢多多還坐在原地,"快點啊錢總!再不來雞腿就沒了!"
    錢多多笑著起身,草帽下的臉龐被夕陽映得通紅。他突然意識到,這比他談成的任何一筆大生意都更有成就感。
    "來了!給我留個雞腿!"他小跑著追上去,草帽被風吹落也顧不上撿。
    杏花村的鄉村振興故事,才剛剛開始。
    喜歡我家寵物不是人請大家收藏:()我家寵物不是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