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杏花村非遺工坊

字數:2989   加入書籤

A+A-


    三天後,杏花村村委會掛上了嶄新的招牌:&34;杏花村非遺工坊&34;。張嬸的鞋墊、李奶奶的虎頭鞋、劉叔的芝麻燒餅在展台上各占一方,阿驢的畫像被設計成工坊的ogo——歪著腦袋的卡通驢子嘴裏叼著朵杏花,憨態可掬。
    披薩俠連夜設計的網頁在電商平台上線,首頁滾動播放著村民們的製作視頻。張嬸戴著老花鏡穿針引線的特寫鏡頭,獲得了上萬點讚。
    &34;咱們得把&39;純手工&39;三個字打出去,&34;錢多多在村民培訓會上敲著黑板,&34;但不是簡單地標榜傳統,要讓大家看到背後的文化價值。&34;
    他請來縣文化館的攝影師,為每件作品拍攝&34;出生證明&34;——從原料采集到成品完成的完整記錄。李奶奶納鞋底用的頂針是她出嫁時的嫁妝,這個細節成了虎頭鞋頁麵上最動人的故事。
    訂單如雪花般飛來,但新的麻煩也隨之出現。
    這天清晨,披薩俠風風火火衝進村委會:&34;錢哥!有人在網上山寨張嬸的鞋墊!&34;她舉起手機,某電商平台上赫然出現&34;杏花同款手工鞋墊&34;,售價隻有正品的三分之一。
    錢多多點開詳情頁,眉頭越皺越緊。對方不僅盜用了張嬸的工作照,連宣傳語都照搬&34;一針一線都是歲月溫度&34;。
    &34;這是王麻子的廠子!&34;老支書氣得胡子直抖,&34;去年他就想低價收購咱們的鞋墊,被我轟出去了。&34;
    更棘手的是,對方在商品頁曬出了&34;外觀設計專利證書&34;,反過來在評論區暗示杏花村才是仿冒者。不明真相的網友已經開始攻擊工坊的網店。
    &34;太無恥了!&34;披薩俠把鍵盤敲得劈啪響,&34;我這就寫八百字小作文揭發他們!&34;
    錢多多按住她的手:&34;別急,這事得用法律解決。&34;他翻出通訊錄,撥通了大學同學——現在是知識產權律師的林棟的電話。
    三天後,一場別開生麵的直播在工坊院裏進行。鏡頭前,林律師拿著兩份文件侃侃而談:&34;左邊是王麻子廠申請的專利,保護的是&39;花卉圖案刺繡鞋墊&39;;右邊是我們找到的物證——張嬸1987年參加縣婦聯手工藝比賽獲得的獎狀。&34;
    特寫鏡頭推向泛黃的獎狀照片,上麵的鞋墊圖案與如今的產品幾乎一致。
    &34;根據《專利法》第23條,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34;林律師推了推眼鏡,&34;換句話說,張嬸三十多年前就公開過的設計,根本不能被授予專利!&34;
    直播間瞬間沸騰。披薩俠趁機放出對比圖:王麻子廠家的鞋墊針腳整齊劃一,明顯是機器刺繡;而張嬸的作品每雙都有細微差別,在特寫鏡頭下能看到手工特有的溫度。
    當晚,真正的手工該有的樣子衝上熱搜。縣市場監管局次日就查封了涉事工廠,工坊的訂單量直接翻番。
    但風波剛平,新的挑戰又至。周末的例會上,劉叔憂心忡忡地發言:&34;現在訂單多了是好事,可咱們人手實在跟不上啊。我每天三點起來和麵,也做不出兩百個燒餅...&34;
    張嬸也揉著酸痛的手指:&34;我這老眼昏花的,一天最多納兩雙鞋墊...&34;
    錢多多望著院子裏堆積如山的訂單,突然注意到正在幫李奶奶穿針引線的幾個小姑娘。她們是放假回村的大學生,靈巧的手指上下翻飛,很快就掌握了基本針法。
    &34;或許...&34;他眼睛一亮,&34;我們該培養接班人了?&34;
    這個提議在村裏激起軒然大波。張嬸的兒子第一個反對:&34;我媽的手藝是祖傳的,向來&39;傳內不傳外&39;!&34;幾個老人也嘀咕著&34;教會徒弟餓死師傅&34;。
    關鍵時刻,李奶奶的拐杖重重敲在地上:&34;糊塗!我孫女在城裏讀設計專業,要是能把虎頭鞋花樣畫到電腦上,不比咱們悶頭做強?&34;
    僵局中,披薩俠默默打開投影儀。屏幕上是浙江某繡娘村的報道,年輕設計師們用數碼技術複刻傳統紋樣,讓老手藝登上巴黎時裝周。
    &34;各位叔伯嬸嬸,&34;錢多多指著銷售額曲線圖,&34;如果隻靠幾位老師傅,我們永遠做不大。但要是把手藝變成教材,讓全村人都能參與...&34;
    張嬸突然站起來走到院子中央。她打開陪嫁的木箱,取出一本用紅布包著的冊子。&34;這是我婆婆傳給我的針法圖譜,&34;她顫抖的手撫過發黃的紙頁,&34;今天,我把它交給工坊。&34;
    全場寂靜。老支書帶頭鼓起掌來,掌聲經久不息。
    一個月後,&34;杏花非遺學堂&34;正式開課。張嬸擔任總教習,大學生們負責建立電子圖庫,連阿驢都貢獻了自己的&34;肖像權&34;——工坊推出的文創帆布袋上,驢子ogo嘴裏叼的不再是杏花,而是一根繡花針。
    最讓人驚喜的是王麻子廠的老師傅們,在工廠倒閉後主動找上門來。&34;我們也會手藝,&34;領頭的趙師傅搓著手說,&34;那機器繡的活兒,實在是糟心...&34;
    如今登錄杏花村網店,每件商品詳情頁都多了段視頻。鏡頭裏,白發蒼蒼的張嬸和紮馬尾的大學生並肩而坐,一老一少的兩雙手同樣靈巧地穿梭在彩線之間。背景音是阿驢偶爾的叫聲,和此起彼伏的笑語。
    錢多多在周報中寫道:&34;鄉村振興不是把城市模式複製到農村,而是讓紮根泥土的生命,自己開出花來。&34;
    喜歡我家寵物不是人請大家收藏:()我家寵物不是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