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茅村舊道長,學舍雨風狂。遠客攜光至,新程綻瑞光
字數:5302 加入書籤
。
在那略顯破舊的村小學教室裏,清晨的陽光就像一群調皮搗蛋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穿過滿是斑駁痕跡的窗戶,在課桌上歡快地蹦躂著。這一縷縷金色的光,給原本簡陋灰暗的空間,添上了一抹暖烘烘的亮色,仿佛在輕輕訴說著新一天的希望。
教室裏,老舊的課桌椅安靜地排列著,它們就像沉默的衛士,見證了一屆又一屆孩子的成長。仔細瞧瞧,每張課桌上都留著孩子們獨有的 “印記”。那些歪歪扭扭的名字,像是孩子們用童真寫下的獨特 “塗鴉”,筆畫裏藏著他們天真爛漫的模樣;還有那些簡單的算術題,有的數字寫得歪七扭八,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孩子們曾經絞盡腦汁思考的場景。教室的牆角,一把掃帚孤零零地靠在那裏,它因為常年於灰塵 “戰鬥”,早已變得毛糙不堪,掃帚的末梢雜亂地散開,活像一位打了敗仗的士兵,疲憊又無奈,默默回憶著清掃教室的那些日日夜夜。
王老師,這位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教師,筆挺地站在講台前。他的手裏,緊緊握著那根磨得鋥亮的教鞭,這教鞭可不一般,它陪著王老師度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經曆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的來來去去。教鞭的末梢因為頻繁使用,已經微微卷曲,可在王老師眼中,它就是自己教育生涯裏最忠誠的 “戰友”。講台的一角,那本點名冊安安靜靜地躺著,頁麵早已被翻得卷了邊,上麵工整地記錄著每個孩子的出勤情況。每一個名字背後,都藏著王老師對學生們滿滿的關愛,那些勾勾叉叉,就像是他和孩子們之間獨特的秘密暗號,記錄著孩子們在學校的點點滴滴。
此刻,教室裏剛剛結束一場關於孩子們未來出路的討論。家長們圍坐在一起,每個人的眉頭都皺得緊緊的,仿佛能夾死蒼蠅,臉上寫滿了愁容。村頭的那條小路,一直是孩子們上學路上的 “攔路虎”。一到下雨天,路麵就變得泥濘不堪,到處都是深深淺淺的泥坑。孩子們常常一腳深一腳淺地在泥沼裏艱難前行,每走一步都要費好大的力氣。等到了學校,他們早已渾身沾滿泥巴,頭發上、衣服上、鞋子上,全是泥點子,活脫脫像從泥塘裏鑽出來的小泥猴。“我說,這路再這麽下去,咱孩子都快成泥娃娃啦!天天這麽遭罪,可咋整啊!” 一位身材微胖的家長忍不住抱怨道,臉上寫滿了無奈,重重地歎了口氣,還輕輕搖了搖頭。“可不是嘛,昨天我家那小子回來,我還以為他去挖煤了呢!全身黑不溜秋的,洗都洗不幹淨。” 另一位家長苦笑著附和,邊說邊無奈地聳了聳肩。
村裏的農田,由於一直缺少新技術的 “加持”,產量始終上不去。那些農作物就像總是考不及格的學生,蔫蔫的,沒有一點精氣神。家庭經濟難以改善,不少孩子都麵臨著輟學回家幫忙務農的困境。還有那破舊的教室,每逢刮風下雨,狀況就百出。屋頂就像個破了洞的水缸,雨水 “滴答滴答” 地直往下漏,教室裏擺滿了大大小小接雨水的盆子和桶,“叮叮當當” 地響個不停。孩子們隻能像受驚的小鵪鶉一樣,擠在角落裏上課,眼睛裏滿是對學習環境的無奈和對知識的渴望。“這教室,一下雨就成‘水簾洞’,孩子們咋能安心學習喲!” 一位頭發花白的奶奶心疼地說道,眼眶裏微微泛起了淚花,滿是對孩子們的擔憂,她用粗糙的手輕輕抹了抹眼角。這些問題像沉甸甸的大石頭,壓得每個人都喘不過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話語裏既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也有對當下困境的深深憂慮。
王老師靜靜地聽著,心裏感慨萬千。他輕輕接過話頭,窗外的微風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撩動著他斑白的發絲。他微微仰頭,目光透過那扇滿是歲月痕跡、有些模糊的玻璃窗,望向遠方的田野。田野裏,幾個孩子正趕著牛羊,他們的吆喝聲隱隱約約地傳來,仿佛是一首充滿鄉土氣息的民謠,帶著質樸和純真。王老師的眼神裏飽含著歲月的沉澱與不滅的熱情,緩緩開口說道:“確實是這樣,咱們都知道,村裏的娃們,每天天不亮就得從熱乎乎的被窩裏爬起來,幫家裏幹完農活,手腳沾滿泥土,小臉被寒風吹得紅撲撲的,就像一個個熟透的紅蘋果。就說村東頭的二牛吧,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得先去喂豬、割草。那豬圈裏的豬一看到他,就 “哼哼唧唧” 地叫個不停,像是在催他快點。二牛忙得像個上了發條的鬧鍾,一刻都不停歇。好不容易忙完家裏的活兒,又一路小跑著來上學,鞋子上沾滿了露水和泥巴,到教室門口還得使勁兒跺跺腳,那架勢,就像在跟泥巴說‘你可別跟著我進去搗亂’。可即便這樣,他們眼睛裏對知識的渴望,比天上的星星還亮。咱們做老師的,肩上扛著的,不隻是這根教鞭,更是孩子們心中那盞永不熄滅的明燈。咱們得成為那束穿透黑暗的光,告訴他們,哪怕身處世界最偏僻的角落,知識的燈塔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為他們指引方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著,王老師緩緩走下講台,腳步沉穩而堅定,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著他對教育事業的堅守。他來到孩子們中間,微微蹲下身子,他那粗糙得像老樹皮一樣的大手,輕輕撫摸著一個孩子的頭。這孩子,衣服上還打著補丁,卻一臉認真地看著老師,眼神裏透著對知識的渴望。王老師眼中閃爍著溫柔而堅定的光芒,仿佛能看穿每一個孩子內心的迷茫與期待。他臉上的皺紋,一道一道,那是無數個日夜在黑板前辛勤耕耘、在田間地頭勸學留下的印記,但那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卻讓他看起來比任何人都年輕、都充滿活力,仿佛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不是滄桑,而是榮耀的勳章。
“就說咱班的小明吧,家裏窮得叮當響,爹媽都想讓他回家幫忙種地,可這孩子就是不放棄,每天借著月光讀書。為啥?他知道知識能改變命運。有一回我去他家家訪,大晚上的,就看見他趴在院子裏的石桌上,借著那點微弱的月光,聚精會神地看書,那認真的模樣,讓我心裏特別感動。咱們要做的,不隻是傳授知識,更是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讓他們學會在逆境中尋找光明,在挑戰中勇敢前行。” 王老師的每一句話,都像溫暖的春風,輕輕拂過孩子們的心田,給予他們無盡的力量與勇氣。孩子們圍坐在他身邊,眼睛睜得大大的,聽得入神,那一雙雙明亮的眸子裏,仿佛此刻已經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就像黑暗中閃爍的點點星光。
村委會的那間屋子裏,氣氛熱烈得如同熊熊燃燒的篝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聲此起彼伏,就像一群熱鬧的小麻雀在嘰嘰喳喳。李振國,這位深受村民敬重的帶頭人,穩穩地站在屋子中央。他的背後,牆上掛著一幅有些泛黃、邊角卷起的茅山窩地圖,那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每一條小路、每一塊農田都承載著村裏的故事。牆上還貼著幾張舊獎狀,是村裏前些年參加鎮上農業比賽獲得的,雖然有些褪色,但依然散發著往昔的榮光,就像一位位老英雄,默默講述著曾經的輝煌。屋子中間,那張掉了漆的會議桌周圍坐滿了人,大家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討論中。桌上的搪瓷茶杯,杯口都有些掉瓷了,裏麵的茶水早已涼透,卻沒人顧得上喝一口,所有人都沉浸在對村子未來發展的熱烈探討中,仿佛那茶杯裏的不是茶水,而是被遺忘的時光。
李振國緩緩點頭,眼神中流露出溫柔而堅定的光芒,逐一凝視著每一個人的臉龐,那眼神仿佛能穿透心靈,與每個人進行著無聲卻深刻的交流。“婉晴的話,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引領我們穿越迷茫,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她提醒我們,教育是那把能點燃未來希望的火種,但這份光明需要與經濟的繁榮攜手共進,才能照亮更廣闊的天地。教育能讓孩子們有知識、有見識,可經濟發展好了,咱們村子才能有更好的條件,讓孩子們的未來更有保障。”
他微微抬起手,指了指牆上的地圖,那手指的方向,劃過村裏的農田、山林,還有那條蜿蜒曲折、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小路。“大夥看看,咱這茅山窩,地底下可藏著寶貝呢!咱村後頭那片山林,土質肥沃得都快冒油了,我聽說隔壁村種藥材發了家,咱為啥不行?咱們可以請專家來指導,學習人家的種植技術。還有這前頭的大片農田,除了種糧食,能不能搞點特色種植?像草莓、藍莓這些城裏人愛吃的東西,種出來了還能直接賣給城裏的超市,價格也能賣得高些。再把村裏的路修一修,讓外麵的車能進來,咱的東西也能運出去,這樣一來,村子的經濟不就活起來了嘛。”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寶石,閃耀著智慧與決心的光芒。
這時,村裏的 “開心果” 三愣子突然從人群裏鑽了出來,手裏還拿著一個破草帽,上麵插著幾根五顏六色的雞毛,活脫脫像戲曲裏的武將,威風凜凜又帶著幾分滑稽。他大搖大擺地走到屋子中間,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大夥聽我說,我有個超棒的主意!咱村不是有好多老房子嘛,咱們可以把它們改造成‘鄉村鬼屋’,我來當‘鬼屋老板’,專門嚇那些來村裏旅遊的城裏人。到時候,我就穿著一身破衣服,臉上抹上鍋灰,往那老房子裏一躲,等遊客一進來,我就‘嗷嗚’一嗓子,保證能把他們嚇得屁滾尿流,哈哈!” 說著,他還模仿起鬼叫的聲音,那聲音尖銳又誇張,臉上的表情也十分猙獰,眼睛瞪得像銅鈴,舌頭伸得老長,還故意跳起來,雙手在空中亂抓,活像個張牙舞爪的怪物。那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人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邊笑邊用手拍著桌子;有的人笑得直拍大腿,身體都直不起來了,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三愣子,你可真是個活寶,這都能想得出來!” 人群中有人笑著喊道,邊笑邊用手抹了抹眼角笑出來的淚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振國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拍了拍三愣子的肩膀說:“你這想法雖然有點離譜,但也算是個思路。說不定咱們真能把村裏的老房子利用起來,搞點特色旅遊項目。咱們可以再想想,怎麽把這個想法變得更靠譜些,說不定真能吸引不少遊客來呢。”
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村外突然傳來一陣刺耳的汽車喇叭聲。眾人疑惑地望向窗外,隻見一輛嶄新的小轎車緩緩駛進村子,揚起一路塵土,就像一條在沙漠中飛馳的巨龍。車停穩後,從車上下來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他手裏拿著一個公文包,四處張望著,似乎在尋找著什麽,那模樣,就像一隻迷失在森林裏的小鹿,眼神裏透著一絲迷茫。
“這是誰啊?咋從來沒見過?” 有人小聲嘀咕道,伸長了脖子,想要一探究竟。
“難道是來投資的大老板?” 另一個人猜測道,眼中滿是期待,仿佛看到了村子發展的新希望。
村民們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位不速之客身上,心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這位神秘的中年男子到底是誰?他的到來又會給茅山窩村帶來怎樣的改變?故事仿佛又翻開了新的一頁,更多的懸念如同神秘的麵紗,等待著被一一揭開…… 此時,村裏的大黑狗不知從哪兒竄了出來,圍著那輛小轎車不停地打轉,一邊轉還一邊 “汪汪” 大叫,好像在向這個陌生的家夥發出警告。而樹上的幾隻喜鵲也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似乎也在對這個突然出現的人議論紛紛,給這充滿未知的場景增添了幾分神秘又有趣的色彩。
“嘿,這狗叫得這麽凶,不會把人家嚇跑咯!” 三愣子又冒出來一句,引得大家又一陣哄笑。在這笑聲中,那神秘男子慢慢朝著村委會的方向走來,身影在陽光下逐漸清晰,他的臉上帶著一絲微笑,似乎在打量著這個充滿煙火氣的村莊。村民們也紛紛站起身來,準備迎接這位不速之客,一場新的故事即將在這裏展開。 當男子越來越近,大家發現他的眼神中透著和善與睿智,似乎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或許將與茅山窩村的未來緊緊交織在一起 。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