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足跡遍村台,情牽故土哀。藍圖初繪就,政策起陰霾。
字數:5693 加入書籤
自那之後,我懷揣著一顆細膩又堅韌的心,恰似一隻永不停歇的飛鳥,穿梭於茅山渦村的每一寸土地,將村子的每一處角落都踏了個遍。腳下的土地,或是柔軟的泥地,踩上去便能感受到泥土的溫潤與親和,仿佛大地在溫柔地回應著我的到來,每一步落下,都能感受到泥土的細膩觸感,就像在與大地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或是布滿石子的小路,每一步的行走都伴隨著石子與鞋底的摩擦聲,演奏出一曲質樸的鄉間樂章,那聲音或清脆、或沉悶,恰似這片土地獨特的心跳節奏,每一步都承載著我對這片土地熾熱的愛。我的腳步輕快得如同山間肆意奔跑的風,可每一步落下,都帶著千鈞之力,踏得結結實實,仿佛要把這份愛一股腦兒地鐫刻進泥土之中,讓它生根發芽,長成守護這片土地的參天大樹,庇佑著茅山渦村的每一個人。
天剛破曉,第一縷陽光還在努力驅散山間那如輕紗般的薄霧,薄霧在陽光的輕撫下,緩緩飄動,如夢如幻。我便已踏上行程,露水打濕了我的褲腳,帶來絲絲涼意,那涼意從腳踝處蔓延開來,卻絲毫沒有減退我內心的熱忱。挨家挨戶地敲門,輕輕叩響那扇扇陳舊卻熟悉的門板,每一聲回響,都像是村子在對我發出熱切的呼喚,那聲音仿佛穿越了歲月的長河,帶著無盡的期許,從遙遠的過去傳來,又向充滿希望的未來奔去。門開了,我帶著一雙仿佛能看穿人心的眼睛,嘴角上揚,露出真誠的微笑,望向鄉親們,張嘴便是暖如春日暖陽的話語,和他們嘮起家常:“張伯,您老最近身子骨咋樣?聽說您那老寒腿一到陰雨天就跟您鬧別扭,我尋了個土方子,是隔壁村一位老中醫給的,用新鮮的艾草加上幾種草藥熬煮,泡腳能緩解不少,您回頭試試,說不定比那些進口的特效藥還管用呢!而且啊,這方子都是純天然的,沒啥副作用,您就放心用。我還專門跟老中醫請教了使用方法,您要是有啥不懂的,隨時問我。”“李嬸,您家那幾頭豬可養得太肥實了,上次瞅著就跟小山似的,這膘情,到時候在集市上,那些買家肯定得搶著要,可得狠狠賺上一筆,到時候可得請大夥吃頓好的,可別藏著掖著啊!我都想好啦,咱就去鎮上那家最熱鬧的館子,大夥好好聚聚!那家館子的招牌菜可好吃了,咱們一起去嚐嚐,好好慶祝慶祝!” 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起初鄉親們還有些拘謹,眼神裏帶著一絲防備,畢竟對於外來的我,他們還心存疑慮,不知道我這個外鄉人到底能為村子帶來什麽。但沒聊幾句,我的真誠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們話匣子的鎖,大家開始毫無保留地嘮起來,從家長裏短到村裏的陳年舊事,無話不談。說起村裏以前的趣事,大家笑得前仰後合,那些塵封的記憶仿佛被重新喚醒,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
在張大爺家,昏暗的屋內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旱煙味,混合著陳舊木頭的氣息,還有那絲絲縷縷的生活煙火氣,那是歲月沉澱下來的獨特味道。大爺坐在那張有著些許年頭的竹椅上,竹椅時不時發出 “嘎吱” 的聲響,仿佛也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每一聲 “嘎吱” 都像是在回憶往昔的點點滴滴。大爺吧嗒著旱煙袋,臉上的皺紋在煙霧繚繞中顯得愈發深刻,像一道道被歲月刻下的溝壑,每一道溝壑裏都藏著一段難以忘懷的過往。他緩緩開口:“孩子啊,咱這村子以前可不是這樣的。那時候,山上的果子又大又甜,咬一口甜到心坎裏,熟透的果子風一吹,就劈裏啪啦地往下掉,那時候的我們,隨便在樹下一站,就能接到這大自然的饋贈。每到豐收季,漫山遍野都是歡聲笑語,大人小孩都忙著采摘,那場麵別提多熱鬧了。河裏的魚啊,隨便一網下去就能撈半桶,活蹦亂跳的,拿回家清水一煮,那魚湯鮮得能把舌頭都吞下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得那叫一個香。村裏熱鬧得很,哪家有個事兒,大夥都搶著幫忙,不分你我。農忙的時候,男人們在田裏揮汗如雨,女人們就在家裏燒水做飯,孩子們也不閑著,幫忙遞個工具,那場麵,熱火朝天。可現在…… 唉!年輕人都出去了,村子越來越冷清,好多老手藝都要失傳嘍。像你李大爺家的竹編手藝,那可是傳了好幾代的,現在他年紀大了,也沒人願意學,說不定以後就沒這手藝了。還有村頭王奶奶家的剪紙,以前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著她剪的窗花,可喜慶了,現在也沒人傳承,真讓人痛心。” 大爺的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帶著幾分哽咽,那聲歎息,像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我心上,砸出了我對村子現狀的憂慮和對未來的使命感,讓我更加堅定了要為村子做點什麽的決心。
我趕忙握住大爺粗糙的手,那雙手布滿老繭,像砂紙一樣粗糙,卻有著無盡的力量,那是歲月和勞作賦予的力量。我安慰道:“大爺,您可別灰心,咱們這不正想法子呢嘛。您瞧咱村這山水,那可都是老天爺賞賜的寶貝。隻要咱齊心協力,肯定能讓村子變回以前的模樣,不,是變得更好!到時候,山上的果子甜得能把牙給粘掉,我們辦個水果采摘節,讓城裏人都來嚐嚐,感受感受咱這純天然的美味。還能搞個果樹認養活動,讓遊客們認養一棵果樹,平時我們幫忙照料,到了收獲的季節,他們就能來親自采摘,多有意思。我們可以給每棵認養的果樹掛上牌子,寫上認養人的名字,讓他們有一種歸屬感。河裏的魚肥得自己往岸上蹦,我們開發水上垂釣項目,肯定受歡迎,攔都攔不住!再弄個河鮮美食節,把咱們的河鮮做出各種花樣,讓遊客吃得流連忘返。可以舉辦河鮮烹飪大賽,邀請遊客和村民一起參與,評選出最美味的河鮮菜肴,這樣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推廣我們的河鮮美食。” 大爺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光亮,用力點了點頭,那眼神裏,有對過去的懷念,也有對未來的期待,仿佛看到了村子重新煥發生機的那一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路過村口時,一群娃娃正在那兒撒歡兒,笑聲脆生生的,如同清晨歡快的鳥鳴,無憂無慮、毫無煩惱,直直鑽進人心裏。他們在泥地裏你追我趕,小臉蛋紅撲撲的,像熟透的蘋果,身上的衣裳雖說破舊,卻沾滿了快樂的塵土。我笑著走過去,招呼道:“小家夥們,玩啥呢這麽開心,也給哥哥講講唄,好東西可不能獨享喲!” 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跑過來,手裏攥著一把小野花,奶聲奶氣地說:“哥哥,我們在玩過家家,這些花是給咱‘家’布置用的,好看不?” 我接過花,輕輕嗅了嗅,花香混合著泥土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我笑著說:“好看,真好看,咱村子以後肯定也像這花一樣,越來越美,說不定能美成童話裏的夢幻城堡!到時候,你們就在這城堡裏快樂地長大,還能帶著你們的小夥伴來參觀,讓他們都羨慕你們。我們可以把村子打造成一個童話世界,到處都是鮮花和綠樹,還有各種有趣的遊樂設施,讓你們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 孩子們聽了,都開心地笑了起來,笑聲在村子上空回蕩,那笑聲仿佛是世界上最純淨的音符,奏響了村子未來的希望之歌,讓我對村子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再瞧瞧那老巷子裏,青石板路在歲月的打磨下變得光滑,走在上麵,硌得腳底生暖,仿佛能觸摸到先輩們留下的溫度。每一塊青石板都有著獨特的紋理,像是先輩們生活的印記,有的石板上還刻著一些模糊的符號,或許是曾經的人們留下的祝福,又或許是對生活的期許。這些符號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等待著後人去解讀。兩旁的土坯房,牆壁上歲月刻下的痕跡深一道淺一道,像是在低聲訴說著往昔的故事,看得我心裏暖烘烘的。我輕輕撫摸著那些斑駁的牆麵,指尖劃過粗糙的泥土,思緒飄遠,不由自主地想象著曾經在這裏發生過的點點滴滴:曾經熱鬧的集市,人們熙熙攘攘地交易,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夜晚的穀場上,大人們談天說地,講述著生活的酸甜苦辣,孩子們嬉笑玩耍,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丟手絹;農忙時節,大夥齊心協力收割莊稼,汗水在陽光下閃爍,那一顆顆汗珠裏,都飽含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曾經的集市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就這樣,我一路走著、聽著、看著,仿佛被這村子緊緊吸附,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一次交流,每一個畫麵,都如同一筆一劃,精心勾勒出一幅農家生活的絕美長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骨子裏,怎麽也忘不掉。從那些灑滿陽光的日子裏積累的經驗,還有心裏反複琢磨的那些道理,匯聚成了我心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為茅山渦村謀劃發展之路的方向。
我不慌不忙,如同老牛耕地一般,一步一個腳印,把村裏的大小事兒,一樁樁一件件,都放在心尖上反複思量。我常常獨自坐在村頭那棵老槐樹下,老槐樹粗壯的枝幹像一把大傘,為我遮擋烈日,枝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為我加油鼓勁。望著遠方的山巒,我思索著:村裏的地該如何規劃,種什麽作物既能增加收入又不破壞生態,比如引進一些適合本地生長的特色水果,既能打造采摘產業,又能美化環境。可以種一些紅心獼猴桃,這種果子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大,而且獼猴桃樹的藤蔓爬滿架子,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我們還可以在果園周圍種上一些花卉,吸引蜜蜂和蝴蝶,形成一個生態循環。旅遊路線該怎麽設計,才能讓遊客既能欣賞到美景,又能深度體驗鄉村生活,像設置徒步古道,串聯起村裏的古宅、溪流和田野。在古宅裏,可以設置民俗展示區,讓遊客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沿著溪流,可以打造一些親水平台,讓遊客感受水的清涼與靈動。我們可以在古宅裏舉辦傳統的民俗活動,如舞龍舞獅、戲曲表演等,讓遊客親身參與,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還有怎樣提升村民的技能,讓大夥在發展中都能有一技之長,組織烹飪培訓,讓村民能做出地道的農家菜,吸引遊客品嚐。除了烹飪,還可以開展手工編織、傳統陶藝製作等培訓,讓村民們多一門手藝,多一份收入。我們可以邀請專業的老師來村裏授課,讓村民們係統地學習這些技能,提高他們的競爭力。
終於,我硬是把那些零碎的想法,像手藝人精心雕琢稀世珍寶一樣,反複揉搓、整合,編成了一幅宏偉的藍圖。這藍圖裏,有茅山渦村未來的無限風光,山更青了,水更綠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漫山遍野的果樹碩果累累,遊客們穿梭其間,歡聲笑語在山穀中久久回蕩;村裏的民宿錯落有致,窗明幾淨,遊客們品嚐著地道的農家美食,盡情感受著鄉村的溫馨與愜意。民宿的裝修可以采用傳統的鄉村風格,用當地的木材和石材打造,讓遊客仿佛回到了過去。房間裏可以擺放一些村民自己製作的手工藝品,增加文化氛圍。我們還可以在民宿周圍種上一些花草,打造一個美麗的庭院,讓遊客在休息的時候也能欣賞到美景。而在這藍圖深處,藏著的是我對這片黃土地深厚無比的眷戀,比那田埂上的泥巴還要黏人,比那老槐樹下的陰涼還要讓人心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開發的藍圖,不僅看著新穎,充滿了幹勁,還透著一股暖人心窩的勁兒。它就像咱自家地裏茁壯成長的莊稼,根深深地紮在這片土地裏,葉子向著陽光努力伸展,心裏想的全是怎麽讓大夥的日子過得更加滋潤。我這份心思,那可真是掏心掏肺的真誠。村裏的嬸子大娘們知道後,拉著我的手直抹眼淚,說:“孩子啊,多虧有你,咱村子可有盼頭了!以後跟著你,咱也能過上頓頓有肉、天天開心的好日子嘍!” 年輕的後生們也圍過來,拍著胸脯保證:“哥,你指到哪兒,我們就打到哪兒,絕對不含糊!要是掉鏈子,我就把自己的腦袋擰下來當球踢,給大夥賠罪!”
正當大家摩拳擦掌、幹勁十足,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的時候,村支書火急火燎地跑過來,神色凝重得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他焦急地喊道:“[你的名字] 啊,剛接到通知,上頭的政策有了調整,對鄉村旅遊開發的扶持重點和方向都變了,咱們之前做的那些規劃,恐怕得推倒重來,這可咋整啊?這不是要了咱們的命嘛,辛辛苦苦做的規劃,這下全泡湯了!”
一聽這話,我的心猛地一沉,剛剛還熱血沸騰的心瞬間像被一盆冷水澆滅。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清晰明朗的前路再次變得模糊不清。政策變了,我們的計劃該如何調整適應?還能不能按照既定目標,實現茅山渦村的振興夢想?我陷入了沉思,而村子的未來,又一次被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這時,村裏出了名的倔老頭王大爺氣衝衝地走過來,大聲嚷嚷道:“這說變就變,我們的心血都白費了?不行,咱得去找上頭說道說道!不能就這麽算了!” 一時間,大夥你一言我一語,有人讚同王大爺去討說法,覺得不能就這麽輕易咽下這口氣,他們揮舞著拳頭,情緒激動;有人則擔心得罪上頭,以後日子更不好過,麵露難色,小聲地勸著大家冷靜。場麵一下子亂成了一鍋粥。而我深知,此刻必須保持冷靜,盡快想出應對之策,不然這振興茅山渦村的計劃,真就隻能化為泡影了。我深吸一口氣,站出來大聲說道:“大夥先別慌,政策變了,咱們就重新研究,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咱們團結一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我們可以先了解清楚政策的具體變化,看看哪些地方還能調整利用,說不定能找到新的機會。我們可以組織一個政策研究小組,大家一起分析政策,集思廣益,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大夥聽了,漸漸安靜下來,目光都投向了我,眼神裏有期待,也有信任。我知道,接下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能找到新的方向,讓茅山渦村重新煥發生機。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