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齊心圓旅夢,汗水潤村途。叵測鄰村妒,同將美譽扶。

字數:4959   加入書籤

A+A-


    我靜靜地坐在老槐樹下,聽著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嘀咕,一聲不吭,就像那些習慣了歲月變遷的老人,眯著眼,把每一句話都往心裏頭琢磨。臉上的皺紋,像是歲月親手刻下的印記,每一道都藏著往昔的故事,一看就知道我是個能沉得住氣,也懂人心思的人。我聽得入神,耳朵豎得老高,生怕錯過哪怕一個字,心裏頭不停地琢磨,怎麽才能解開大家心頭的疙瘩,讓我琢磨許久的好想法,能像冬日裏的爐火一樣,暖到每個人的心窩子裏去。
    “鄉親們啊,我心裏明白你們的顧慮,那比啥都重。” 我微微抬起頭,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接著深吸一口氣,眼神裏透著不容動搖的堅定,“但你們信我一回,我有法子讓旅遊和咱們的綠水青山攜手共進。咱們得立個規矩,就像給孫猴子戴上緊箍咒一樣,遊客太多的時候,該限流就得限流,一定得保護好咱們這片土地的生態,讓它跟以前一樣山清水秀。再說了,旅遊掙來的錢,咱可不能亂花,得用在刀刃上,修修路,把那些坑窪不平的小道修成平坦的水泥路,讓大家出行更方便;整整房,把村裏破舊的屋子修繕一新,讓咱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讓大夥兒心裏也亮堂堂的,不好嗎?”
    “話是這麽說沒錯,可萬一啊,這地裏的莊稼不爭氣,風不調雨不順,咱這心血不就白費了?咱莊稼人,哪經得起這大風大浪的折騰,萬一栽了跟頭,日子可就更難捱嘍。” 老倔頭邊說邊一個勁兒地搖頭,他那雙手,因為長年累月握著鋤頭、幹著粗活,布滿了老繭,此刻正緊握著旱煙袋,吧嗒吧嗒猛吸幾口,眼神裏既有對未知的恐懼,也有對家族未來的深深憂慮,煙霧在他眼前繚繞,更添了幾分凝重。
    “風險嘛,那是肯定有的,可咱們也得瞅瞅那明晃晃的機遇啊。” 我挺直了腰杆,眼神愈發堅毅,“這風險,我扛了!家裏那點老底兒,全拿出來當敲門磚。” 我頓了頓,看大家都有些驚訝地看著我,又接著說,“嘿,您還別說,前些日子我跑斷了腿,四處打聽、聯絡,幾家遠近聞名的旅遊公司,都點頭答應了,要給咱技術支持,幫咱們打開市場。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天大的坎兒,也能給它填平了!”
    那一宿,我們圍坐在火塘邊,火塘裏的火苗劈裏啪啦地跳著,映紅了大家的臉。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起初,鄉親們心裏還犯嘀咕,一雙雙眼睛直勾勾地瞅著我,那眼神仿佛在說:“這娃子,能行嗎?” 可沒想到,我跟大家掏心窩子地聊,把這些年在外頭的見識、學到的本事,還有對村子未來的規劃,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一句句實誠話,就像冬日裏的暖陽,慢慢驅散了大家心頭的疑慮,暖得大夥心裏熱乎乎的。
    咱們聽著聽著,心頭的冰疙瘩慢慢就化了。看著我那雙布滿泥土卻堅定的眼睛,鄉親們知道,這小子是真心實意想為咱村子謀出路。那決心,比地裏的大石頭還硬氣。
    天亮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屋裏,大夥兒的心情也跟著亮堂了。從最初的半信半疑,到後來心領神會,再到如今的全心全意支持,這一路變化,就像地裏的莊稼,一夜之間就綠了一片。大夥兒心裏頭那個美啊,就像看到了秋天金黃的稻穗,知道好日子就在不遠處等著咱們呢。
    “我這心裏頭,比那亂麻還亂呢。看著你,就像看著自家孩子一樣,心疼你,也信你。” 張嬸眼眶微紅,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那手勁兒裏既有慈愛也有鼓勵,“你說得沒錯,咱這片土地,養活了咱們祖祖輩輩,可咱不能光守著它窮過活啊。嬸子我,年輕時也做過夢,想著能有一天,咱村能換個樣兒,孩子們能有更好的出路。可那時候,唉,力不從心,也就慢慢把那份念想給藏心裏頭了。”
    我聽著張嬸的話,心裏頭湧上一股暖流,眼眶也不自覺地濕潤了。我轉過身,緊緊握住張嬸的手,感受著她手上因長年勞作而布滿的厚繭,此刻,這雙手卻傳遞著無比堅定的力量。“張嬸,謝謝您。有您這句話,我就更有底氣了。咱們一起努力,不光是為了改變村子,更是為了咱們心中的那份夢想和期待。我相信,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總有一天,茅山渦會成為一個讓所有人都羨慕的地方。”
    兩人的目光交匯,仿佛在這一刻,所有的質疑、所有的困難都煙消雲散了。隻剩下那份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堅定信念,在夜空中熠熠生輝。
    “是啊,咱們得把心放寬些,信得過咱這些後生仔。這孩子,心裏有譜兒,眼裏有光,我看他能領著咱們蹚出一條新道兒來。” 王大爺邊說邊點頭,那皺紋裏藏著的故事,仿佛都在這一刻活了過來,透著股子對後輩的信賴和期待。他平日裏話不多,但一說起來,句句都像是從心窩子裏掏出來的,暖人又實在。
    此刻,我望著大夥,心中滿是豪情壯誌,暗暗發誓,一定要帶著鄉親們闖出一片新天地。接下來,就得擼起袖子加油幹了,先把與旅遊公司們的合作細節敲定,再組織鄉親們一起學習旅遊服務知識,還要規劃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我們攜手共進,茅山渦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咱們老一輩啊,吃了不少苦,也盼了不少年頭。” 王大爺吧嗒了一口旱煙袋,吐出一團煙霧,緩緩開口說道,那被歲月刻滿皺紋的臉上,滿是感慨,“現在,是時候讓年輕人去闖闖了。我瞧著咱村這娃子,也就是那個我,敢想敢幹,又有咱們大夥兒在後麵撐著,這路啊,指定是越走越寬敞!” 王大爺微微抬起頭,眼神裏閃爍著光芒,那是對未來的希望,也是對我深深的信任和支持。他的話語,簡單卻有力,就像冬日裏的熱乎炕頭,字字句句都戳進了人的心窩子裏,讓人聽了心裏頭熱乎乎的。
    “俺也豁出去了,算俺一個!” 小闖一下子從人群中站了出來,他那臉蛋紅撲撲的,洋溢著滿滿的朝氣,就像是春天裏剛冒尖的嫩芽,透著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和滿腔的熱情。他把胸膛一挺,雙手握拳,在空中揮了一下,大聲嚷道:“咱村兒的明兒個,俺得出一份力,跟大夥兒一塊兒拚出個樣兒來!” 那雙眼睛,亮堂堂的,像是能照進人心裏去,讓人一看就知道,這小子,是個實心實意為村裏好的主兒。話一出口,那股子年輕人的闖勁兒和幹勁兒,就直愣愣地撞進了每個人的心房,暖洋洋的,也沉甸甸的。
    在鄉親們的齊心合力下,我心裏謀劃的那盤棋算是徹底活了起來。咱村兒裏頭的旅遊開發小組,就像那春天裏播下的肥沃種子,一天一個樣兒地茁壯成長。大夥兒肩並肩,手挽手,每天天不亮就扛著鋤頭、鐵鍬出了門,愣是把那規劃圖上的線條,一鋤頭一鋤頭地挖進了土裏,變成了實打實的路。
    清早兒,天剛擦亮,晨曦的微光還帶著絲絲涼意,就能看到大夥兒拿著掃帚、簸箕,陸陸續續地朝著景區走去。山裏的晨霧還未完全散去,像一層輕紗籠罩著,大夥卻絲毫不含糊,幹勁十足地跟那晨霧較著勁兒,硬是把景區裏的垃圾收拾得幹幹淨淨,比自家院子還利索。那遊客步道,一磚一瓦,都是咱們用汗水泡出來的,大夥齊心協力,有人搬磚,有人和泥,有人鋪砌,忙得熱火朝天。等到路修好了,大夥走在上頭試試,腳底生風,心裏頭那個美呀,臉上的笑容比那初升的太陽還燦爛。
    說到設計旅遊線路,咱們村的老少爺們兒也是不含糊。平日裏種地是把好手,現在動起腦筋來,那也是一點不含糊。大家圍坐在祠堂裏,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為了設計出最吸引人的線路,爭得麵紅耳赤。有人提議沿著溪邊走,能欣賞潺潺流水,又涼快;有人說要穿過那片果林,遊客能順手摘個果子嚐嚐鮮。最後綜合大夥的意見,線路圖畫得那叫一個精彩,比鎮上的規劃師還接地氣。
    連宣傳材料,都是咱們自個兒編的順口溜,土得掉渣,可字字句句都透著咱村的味兒,能戳到人心窩子裏去。那天,大夥聚在一塊兒,你一句我一句地湊著詞兒。李大爺戴著老花鏡,拿著毛筆,在紙上一筆一劃地寫著,寫錯了就用舌頭舔舔筆尖,修改過來;張嬸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出著主意,什麽詞兒押韻,什麽詞兒能突出村裏特色,她最在行。最後成稿的時候,大夥圍在一起,念著念著,都笑開了花。
    “茅山渦裏風光好,綠水青山繞村跑。
    晨起雲霧似仙飄,夜來星辰伴月皎。
    古道悠悠訴古謠,新景處處展新貌。
    農家小院樂陶陶,待客熱情如火燒。
    遊客步道走一遭,步步生風步步高。
    春賞花來夏避暑,秋收碩果冬觀雪。
    美食香飄十裏遙,土雞野菜味道妙。
    來了就不想走掉,心中留下美好照。
    遊客步道穿林間,石板路上笑語喧。
    小橋流水映紅顏,古色古香情綿綿。
    農家菜肴香四溢,土窯烤雞味勝仙。
    一壺清茶話桑田,醉臥鄉野不思還。
    茅山渦裏故事多,老少皆能唱新歌。
    齊心協力奔小康,幸福生活像蜜糖。
    誠邀四方賓客至,共賞此間好風光。
    歡聲笑語滿山響,留下美好永難忘。”
    如今,咱村的旅遊事業算是初見成效,遊客越來越多,村裏的收入也逐漸增加。但我心裏清楚,這隻是個開頭,還有好多事兒等著我們去做。接下來,得琢磨著怎麽提升遊客的住宿體驗,是改造一批特色民宿,還是引進一些現代化的度假設施;還要想著怎麽培養村裏的導遊人才,把咱村的故事講得更生動、更吸引人…… 未來的路還長,不過隻要咱們繼續齊心協力,茅山渦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璀璨奪目。
    可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悅之中時,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隔壁村子看到我們村旅遊發展得好,心生嫉妒,居然想出了惡意競爭的歪點子。他們開始在網絡上發布一些關於我們村的不實負麵消息,說我們村的旅遊設施不安全,衛生條件差。這消息一傳出,不少原本打算來我們村旅遊的遊客都打了退堂鼓,我們村的旅遊生意一下子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鄉親們又開始慌了神,大家再次聚集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沒了主意。這時候,我站了出來,我該如何帶領鄉親們應對這場危機,挽回茅山渦的旅遊聲譽呢?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