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村心憂旅策? 眾論辯難和? 思變求良徑? 權衡路幾何

字數:2858   加入書籤

A+A-


    。
    我那一番掏心掏肺的話講完,原以為能驅散眾人心中的陰霾,哪曉得,空氣裏卻無端多了股詭異的氣息,仿若地底深處湧出的暗流,冷不丁攪亂了局麵。反對的聲浪非但沒有平息,反倒如同暴風雨中的海浪,一浪高過一浪,轟鳴作響,將村子的安寧撕扯得粉碎,叫人心疼不已。鄉親們的臉上寫滿了不解與擔憂,眼神複雜得如同田埂上糾纏的雜草,理不清,剪不斷。
    “鄉親們,聽俺說幾句心裏話!” 性子急躁的李二牛猛地站起身來,腳下的黃土地揚起一小撮塵土,仿佛也跟著微微顫抖。他站在那兒,恰似一棵蒼勁的老槐樹,身形雖不高大,卻透著一股執拗的勁頭。他那雙布滿老繭的手緊緊攥著,青筋暴起,好似剛從地裏拔出的老樹根。他的聲音粗獷有力,穿透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膜,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咱們可不能稀裏糊塗地被人忽悠了!” 李二牛的眼神銳利如鷹,在人群中來回掃視,仿佛在尋覓著每一個能與他心意相通的靈魂。此刻,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硬朗的輪廓,他的臉色因激動而漲得通紅,額頭上的汗珠在橙紅色的光線下閃爍,格外耀眼。“你們瞧瞧那些外來的商人,個個衣著光鮮,說起話來比唱的還好聽。前些天來村裏考察的那幾個,皮鞋擦得鋥亮,頭發梳得油光水滑,一開口就是‘投資前景無限’‘財富滾滾而來’,他們啊,就像田埂上的狐狸,狡猾得很!”
    “先給咱們撒點芝麻,讓咱們嚐點甜頭,就以為世道真變了,好日子這麽輕易就來了。” 李二牛邊說邊搖頭,那神情仿佛已看透世間所有的把戲。“就說上次,他們帶來些小禮品分給村裏的娃娃們,娃娃們高興得不得了,可咱們大人心裏得有數啊。哪有那麽好的事兒?狐狸尾巴藏不住多久,等咱們放鬆警惕,他們就開始下狠手,布下天羅地網,想把咱們這些年辛辛苦苦攢下的家底連皮帶骨都啃了去!”
    說到這兒,李二牛情緒愈發激動,往前跨了一步,幾乎踩到前麵人的腳尖,嚇得前排的王嬸忙往旁邊躲。“到時候啊,咱們這村子,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怕是要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連片幹淨天空都看不見了!咱村後頭那條小溪,現在還清清亮亮的,魚啊蝦啊遊得歡實,要是讓那些人亂來,指不定哪天就變成臭水溝了,咱還咋洗衣裳、打水灌溉?” 他的聲音裏滿是痛惜與憤怒,仿佛已預見那個不堪的未來。
    人群開始騷動,有人點頭,有人麵露疑慮,但更多的是沉默與不安。李二牛的話,如同鋒利的刀,切開了村民們心中的顧慮與擔憂,讓他們不得不正視眼前的現實。
    “俺知道,大夥兒都盼著日子能好起來,盼著孩子們有出息,盼著老了有個依靠。” 李二牛的聲音柔和了些,但依舊堅定有力。他微微抬起頭,望向村子的方向,目光中滿是眷戀。“可咱們不能隻看眼前那點蠅頭小利,就忘了根本,忘了咱們是誰,忘了這片土地上的根啊!”
    他停頓了一下,讓這些話在每個人心頭回響。“咱們得想想,那些商人走了之後,留下的是什麽?是滿地垃圾,還是空蕩蕩的口袋?是孩子們找不到回家的路,還是老人們對著荒蕪的田地流淚?就像隔壁村,搞了個什麽工廠,一開始熱熱鬧鬧,可沒幾年,廠關了,地也荒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村裏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冷冷清清,咱可不能走他們的老路啊!”
    李二牛眼眶有些濕潤,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俺不是說旅遊開發不好,俺也知道外麵世界大得很,有很多咱們沒見過的好東西。但咱得擦亮眼睛,心裏有杆秤,看看這秤砣到底往哪邊歪。”
    他看向我,那個提出旅遊開發計劃的年輕人,眼神中既有質疑,也有期待。“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有文化,有見識。但你得明白,咱們這些土裏刨食的人,最看重的是啥?是實實在在的日子,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你那些高大上的想法,得能落地生根,得能讓咱們的心窩子暖起來才行啊!”
    我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的不悅或辯解。我站在原地,微微低著頭,思緒飄回到過去。想起小時候,跟著爺爺在田裏勞作,爺爺手把手教我分辨麥苗和雜草,那時的天很藍,村子很寧靜。如今,看著眼前激動的鄉親們,我深知改變一個人的觀念,尤其是像李二牛這樣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農民的觀念,絕非易事。但我也堅信,隻要用心去溝通,用事實去證明,總有一天能贏得大家的理解與支持。
    這時,一直沉默的張大爺緩緩站起身來,他的背微微佝僂,像是背負著歲月的沉重。他咳嗽了兩聲,清了清嗓子,聲音沙啞卻透著厚重:“娃啊,你說的旅遊開發,俺不懂啥大道理,但俺想起了個事兒。早年咱村鬧饑荒,有個外鄉人路過,說能幫咱找吃的,條件是要咱村最肥沃的那塊地。大夥餓急了,就答應了。結果呢,地給了他,他卻拍拍屁股走了,啥也沒留下。咱村為了那塊地,費了多少心血,這下可好,竹籃打水一場空。從那以後,俺就知道,輕易許諾的好事,背後多半有貓膩。”
    人群中傳來一陣低聲的議論,李二牛接著說道:“是啊,就像《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東郭先生好心救了狼,狼卻要吃了他。咱可不能做那糊塗的東郭先生,被那些花言巧語蒙騙。”
    我思索片刻,說道:“大爺們,我理解你們的擔憂。但咱們不能因噎廢食,就像《塞翁失馬》裏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旅遊開發有風險,可也有機遇。咱們不能隻看到狼,就拒絕所有外來的幫助。咱們可以製定好規則,把控好方向,讓旅遊開發真正造福村子。”
    張大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娃啊,你說的也有道理。隻是這事兒,還得從長計議,不能草率行事。”
    我的話,如同在平靜湖麵投下一塊大石頭,激起層層漣漪,村民們紛紛議論起來。這場關於鄉村旅遊開發的爭論,遠未結束,它關乎著村子的未來,也牽扯著每一個村民內心深處對生活、對土地的複雜情感。在時代的浪潮下,傳統與變革的碰撞,人性的堅守與動搖,都在這片黃土地上悄然上演,而我們,正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艱難地抉擇著前行的方向。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