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夜話訴危愁 心憂禍事留 眾謀祈穩路 共護故園丘
字數:4395 加入書籤
夜深了,萬籟俱寂,整個村子仿佛被一層靜謐的黑紗籠罩著,隻有村頭那盞昏黃的燈,在微風中孤獨地搖曳,光影晃晃悠悠,恰似一個疲憊老人在艱難地堅守。老槐樹下,幾個漢子的身影若隱若現,煤油燈閃爍的微光,猶如一隻不安分的手,在他們臉上肆意勾勒,使得那一道道皺紋愈發深刻,宛如歲月留下的溝壑,藏滿了生活的滄桑。他們的眼裏閃爍著或是擔憂,或是憤懣的光芒,在夜色的映襯下,仿若點點寒星,訴說著內心的不平靜。
這時,一個低沉而略帶沙啞的聲音,仿若從地縫深處艱難擠出,在清冷的空氣中悄然傳開:“哎,你們聽說了嗎?那茅山渦地界兒,近來事兒多著嘞,跟老天爺發脾氣似的,一天一個不消停。” 說話的是劉大伯,他縮了縮脖子,把身上那件破舊且打著補丁的棉襖又緊了緊,仿佛這夜晚的涼意能直直地滲進骨子裏,凍得他瑟瑟發抖,聲音也跟著有些發顫。
話音未落,張老漢吧嗒吧嗒抽著旱煙,煙鍋裏的火星隨著他的抽吸明明滅滅,映照著他那擰成了死疙瘩的眉頭,粗獷的嗓音透著股子直愣愣的勁兒,好似要衝破這壓抑的夜色:“可不是嘛,咱莊稼人心裏頭那個急啊,地裏的活計本就像在石頭縫裏刨食,難上加難,再碰上這檔子事,真是愁得人心肝兒顫。就說前兩天,我天不亮就扛著鋤頭去地裏除草,一路上心裏頭就跟壓了塊大石頭似的,光尋思著這日子咋就過得這麽不省心呢?這地裏的莊稼,可都是咱的命根子,要是再這麽折騰下去,可咋整喲!” 張老漢越說越激動,狠狠地磕了磕煙鍋,火星四濺,似是要把滿心的煩悶都隨著這一磕,磕出體外。
李大嬸坐在一旁的矮凳上,手裏攥著針線,正在縫補一件舊衣裳,那針在她顫抖的手指間,怎麽也不聽使喚,線老是穿不進針眼。她歎了口氣,聲音裏滿是慈母般的憂慮,眼眶也微微泛紅:“俺家娃兒每天上學都得路過那兒,我這心哪,就跟那懸在半空的秤砣,七上八下的。今兒早上送娃出門,我還千叮嚀萬囑咐,讓他走快點,別磨蹭,眼睛放亮點兒。可這哪能放心啊,我這一整天在地裏幹活,魂兒都丟了大半,就盼著娃能平平安安回來。這萬一要是有個閃失,我可咋活喲……” 李大嬸說著,用衣角輕輕抹了抹眼角,手中的針線活也停了下來。
王二叔平日裏總是嘻嘻哈哈,三言兩語就能逗得大夥哈哈大笑,是村裏的 “開心果”,這會兒卻像換了個人,收斂了笑容,一臉嚴肅,緊繃著臉,腮幫子上的肌肉都鼓了起來。他猛地一拍大腿,恨恨地說:“這事兒,得有人站出來說道說道,不能讓咱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這麽提心吊膽的!” 他的眼神裏,既有憤怒也有不屈,仿佛下一秒就要卷起袖子,去找那 “罪魁禍首” 理論一番,那股子勁頭,像極了一隻被惹怒的公牛,隨時準備衝鋒陷陣。“咱交稅納糧,不就盼著能過上安穩日子嘛,咋能這樣呢?咱老百姓的要求也不高啊,就圖個平平安安,咋就這麽難呢!” 王二叔越說聲音越大,脖子上的青筋都根根暴起。
一句句樸實無華卻句句戳心的話,在夜色中回蕩,撞在老槐樹粗壯的樹幹上,又彈回眾人的心裏,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家鄉未來的深切關懷與無奈,也展現了他們堅韌不拔、勇於麵對困難的性格特征。
我獨自坐在自家昏暗的屋子裏,隻有一盞豆大的油燈在角落裏散發著微弱的光。我佝僂著背,手指在手機屏幕上緩慢地敲打著,每敲一個字,都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夜深了,村裏靜悄悄的,俺這心裏頭啊,就跟壓了塊大石頭似的,沉甸甸的。一想到茅山渦那兒,那些個讓人心驚肉跳的事兒,俺這心裏頭就翻江倒海的不是滋味。發展啊,咋就能跟割自家心頭肉似的,非得搭上安全這碗飯呢?咱莊稼人講究的是腳踏實地,平平安安,可這世道,咋就讓人這麽不省心呢?說來說去,還是盼著能有好法子,讓發展跟安全手拉手,別再讓咱這些個老少爺們兒,一到晚上就睡不著覺,心裏頭不是個滋味兒。” 發送完這條評論,我長歎了一口氣,望著窗外漆黑如墨的夜色,久久出神,那無盡的黑暗仿佛要將我吞噬。
片刻沉默後,匿名評論緩緩打出:“哎,這片地界兒,本該是咱老百姓心裏頭那抹亮堂堂的希望,可這一樁樁事兒啊,就像那暴雨夜裏的雷,轟隆隆的,把多少家的安寧和盼頭給震得稀碎。咱們說的那個發展啊,不是賬本子上冷冰冰的數字往上漲,得是咱莊稼人臉上能樂出花兒來的光景,是娃娃們在田埂上撒歡兒跑,笑聲脆生生的,能飄到雲頭上去。可你看看現在,事兒一樁接一樁,跟割韭菜似的,那哪是數兒在變,那是咱心裏頭被一把把刀子剜得生疼啊。茅山渦那些管事的,您幾位夜深了,閉上眼,能不能覺得耳邊有風在嗚嗚地哭?那風裏頭,全是咱老百姓心裏頭沒說出來的話,一聲聲,都是求安生的呼喚。責任啊,比那山還沉,它不能光是門楣上掛著的好看話,得是真金白銀地護住咱腳下的這片土,讓咱能睡個安穩覺,心裏頭踏實。” 我仿佛看到網友 a 蹲在自家清冷的院子裏,借著慘白的月光,手機屏幕的光映在他滿是滄桑的臉上,眼神裏透著無盡的落寞與痛心,仿佛親眼目睹了美好家園的破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話真是說到咱心坎裏去了!” 網友 c 正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看到評論,激動得一下子從凳子上彈了起來,手機差點甩飛出去,他漲紅了臉,額頭上的青筋都微微凸起,“過日子啊,啥都能慢,安全這檔子事可慢不得!咱莊稼人講究的是,地裏的收成再好,也不能讓家裏頭擔驚受怕。管理層的大哥們,得實打實地睜開眼瞧瞧,咱老百姓盼的啥?不就是個安穩覺,一個能放心敞開門迎客的家嘛!得拿出真家夥,把安全這事兒給咱辦得妥妥的,讓咱心裏頭那塊石頭落了地,這才叫真章!” 網友 c 邊說邊在院子裏來回疾走,腳步匆匆,帶起一陣微風,說完,又一屁股坐回到石凳上,手指不停地在手機上滑動,似乎在期待著更多人的回應,眼神中滿是急切與期待。
“哎,說起來,這陣子事故多得跟秋天的螞蚱似的,蹦躂得人心慌,明擺著是管理上出了岔子。” 網友 d 靠在床頭,戴著副老花鏡,老花鏡的鏡片在燈光下閃爍著微光,他仔細地斟酌著每一個字,仿佛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全村人的命運,“可話說回來,咱老百姓心裏頭還是熱乎的,信得過隻要大夥兒心往一處使,勁兒往一塊擰,特別是那些當家的能真刀真槍地幹起來,茅山渦這塊地界兒,定能翻過這頁,走上那條既踏實又安穩的發展大道,讓日子紅火起來,安全也緊緊跟上,這才算是真格的!” 網友 d 摘下老花鏡,揉了揉眼睛,眼神裏透著堅定與期許,盡管疲憊,但眼中的光芒從未熄滅。
我看著這些評論,心裏像被千萬根針紮著一樣難受,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緊緊揪住我的心髒。我站起身來,屋裏的凳子被我碰倒,發出 “哐當” 一聲響,在寂靜的夜裏格外刺耳。我快步走到院子裏,仰頭望著天上稀疏且黯淡的星星,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瀾,打開手機,屏幕的光照亮了我滿是愁容的臉。在評論區寫道:“各位鄉親們,大家說得都在理,咱不能就這麽幹等著。我想著,咱們能不能先從自身做起,各家各戶互相提醒,多留意身邊的安全隱患。另外,我打算明天一早就去趟村裏的大隊部,找幹部們反映反映情況,看看能不能一起商量出個全麵的解決辦法。咱茅山渦是咱們的根,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發送完這條評論,我握緊了拳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仿佛已經看到了茅山渦未來美好的樣子,那是一片充滿希望與安寧的景象,在我眼前熠熠生輝。
這時,村裏有名的 “機靈鬼” 趙四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他平日裏鬼點子多,可在大事上卻常常搖擺不定。趙四笑嘻嘻地湊過來,說道:“我說大夥,別這麽愁眉苦臉的。茅山渦那事兒,說不定沒咱們想得那麽糟。說不定啊,過陣子就風平浪靜了,咱們該幹啥還幹啥。”
王二叔一聽,火冒三丈,“噌” 地一下站起來,指著趙四的鼻子罵道:“你這小子,就知道耍嘴皮子!這都火燒眉毛了,你還在這兒說風涼話。你家沒孩子路過那兒啊?你就不擔心?”
趙四嚇得往後退了兩步,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結結巴巴地說:“我…… 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就是覺得,咱們幹著急也沒啥用,說不定上麵自有安排呢。”
劉大伯在一旁搖了搖頭,歎氣道:“趙四啊,你這想法可不對。咱老百姓不能光等著別人來救咱們,自己得先行動起來。就像那《愚公移山》裏的愚公,人家都那麽大年紀了,還想著靠自己的力量移走大山,咱們咋能這麽窩囊呢?”
趙四聽了,低著頭不說話,可眼神裏還是透著一絲猶豫。
我看著趙四,語重心長地說:“趙四,咱都是茅山渦的人,這地方的好壞跟咱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你想想,要是村子一直這麽不安生,咱們的日子能好過嗎?咱們得像先輩們那樣,講誠信,有擔當。就說咱村以前那個老郵差,他答應了幫鄉親們送信,不管刮風下雨,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咱也得有這股子勁兒,守護好咱們的家。”
趙四抬起頭,眼神裏閃過一絲光亮,“我…… 我明白了。那我也跟大夥一起,明天去大隊部,看看能幫上啥忙。”
眾人聽了,都紛紛點頭,原本壓抑的氣氛,似乎也因為這小小的插曲,有了一絲緩和。可大家心裏都清楚,擺在麵前的困難,依舊像一座大山,橫亙在每個人的心頭,不知何時才能真正翻越過去。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