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殘垣援救急 眾誌破艱危 義舉驅愁緒 溫情暖困圍
字數:3616 加入書籤
直播間內,掌聲與鼓勵聲仿若能穿透屏幕,匯聚成一股洶湧澎湃、勢不可擋的暖流,那股力量,仿佛能衝破一切陰霾。
夕陽宛如熔化的黃金,肆意地將光芒傾灑在那片猶如地獄般亂糟糟的廢墟之上。鏡頭之下,塵土仿若一群張牙舞爪的惡魔,跟風一道,瘋狂地往人眼裏鑽。我,名字聽著輕巧,可身為救援隊的頭兒,此刻卻狼狽不堪,渾身沾滿泥土,臉上掛著豆大的汗珠子,恰似斷了線的珠子,順著臉頰瘋狂滾落,活脫脫像從泥沼裏剛滾過一圈。頭發被汗水徹底浸濕,一綹一綹地緊緊貼在額頭上,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像一層冰冷的鎧甲,死死地黏在後背上。然而,即便如此,我的雙眼卻亮得如同漆黑夜幕中最璀璨的星辰,堅定得如同那屹立不倒的巍峨山峰,因為我心裏無比清楚,廢墟之下,或許正潛藏著生的希望,那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的曙光。
我帶著兄弟們,在廢墟中艱難前行,一腳深一腳淺,每一步都像是在攀登陡峭的懸崖。我們奮力地刨啊刨,每一下都傾注了全身的力氣,仿佛要將這廢墟徹底掀翻。雙手早已被廢墟裏尖銳的碎石、猙獰的鋼筋劃得鮮血淋漓,傷口如同咧開嘴的惡魔,可誰都顧不上喊疼。心裏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廢墟底下可能還有喘氣的活人,隻要能多挖出一點空間,多找到一絲生命的跡象,受再多的傷、流再多的汗又算得了什麽!
邊上,圍著一群心急如焚的家屬。他們的眼睛哭得紅腫不堪,仿若熟透的桃子,眼神裏滿是焦急與期盼,心就像被千萬隻螞蟻啃噬著,在原地不停地轉來轉去,滿心盼著能聽到好消息。有的家屬實在承受不住這巨大的壓力,“撲通” 一聲,重重地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對著廢墟不停地磕頭,那額頭與地麵撞擊的聲音,仿佛是絕望的呐喊。嘴裏念念有詞:“老天爺啊,保佑保佑,讓俺家那口子平平安安出來吧……” 還有那些和我們一樣拚命的救援人,個個神經緊繃,汗水如決堤的洪水,劈裏啪啦地往下掉,可沒人敢停下手中的動作,生怕一個疏忽,就錯過了那一絲可能存在的希望。這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味道,緊張得讓人心髒都要跳出嗓子眼,可又隱隱摻雜著那麽一絲甜蜜,就如同在荒蕪沙漠中幹渴已久的旅人,聞到了遠方井水的氣息,知道前方還有盼頭。
瞧那個小夥子,膀子上的肌肉高高鼓起,猶如田埂上堅硬的石頭,在夕陽的餘暉下,泛著古銅色的迷人光澤。汗水順著臉頰如暴雨般傾瀉而下,身前的地麵早已被打濕了一大片,可他手上的活兒卻一點不含糊,挖啊刨啊,一鏟子下去,再用力一掀,土石飛濺。他的眼神裏透著一股狠勁,那是對生命的敬畏,也是對自身職責的堅守,仿佛在向這頑固的廢墟大聲宣告:“隻要你敢藏人,我就一定把人挖出來,哪怕拚了這條命!”
再看那邊,幾個姑娘也毫不遜色。她們臉上掛著泥點子,頭發亂得如同鳥窩,幾縷發絲被汗水糊在臉上,顯得有些狼狽。但她們的手卻穩如泰山,小心翼翼地搬開一塊塊石頭,輕輕撥開一層層塵土,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嗬護一件稀世珍寶,生怕稍有不慎,就給廢墟下可能存在的幸存者造成二次傷害。那份細心和堅韌,讓人看了既心疼又佩服。她們心裏也急,可更多的是溫柔和堅持,想著能多救一個人出來,心裏頭就多一份安慰。偶爾,還會輕聲安慰周圍的家屬:“別著急,咱一定盡力,肯定能把人救出來……”
還有那上了年紀的老師傅,頭發已然花白,臉上的皺紋在汗水和塵土的掩蓋下,顯得愈發深邃,仿佛歲月留下的一道道溝壑。可幹起活來,一點都不比年輕人差,那股子勁頭,恰似一棵蒼勁的老鬆,曆經風雨卻依然屹立不倒。他經驗老到,眯著眼睛仔細觀察廢墟的走勢,一眼就能看出哪塊地方可能有玄機。指揮起大家來,聲音雖不大,但字字擲地有聲,透著一股讓人信服的威嚴:“來,大夥聽我指揮,這邊再挖深點,輕點,別傷著人……” 他心裏頭想的是,多救一個是一個,哪怕自己累得倒下,也在所不惜。
大夥兒心裏都明白,這場景看著揪心,可沒有一個人退縮。每個人的心都跟廢墟下的生命緊緊相連,跳動著同樣的節奏,那就是 —— 不放棄,直到最後一刻。這份情,這份義,比那地裏的莊稼還要實在,還要暖人心窩。
鏡頭裏,隊員小李擦去額頭如注的汗水,聲音略帶沙啞,仿佛被砂紙打磨過):
“隊長,咱這身子骨啊,就跟那地裏拉了十幾個日頭的老黃牛似的,累得夠嗆。汗水跟不要錢似的,擦都擦不過來。大夥兒的心氣兒,就像那旱了許久的田,眼瞅著就要幹裂了。咱不是說不能拚,可這力氣啊,就像是秋收後的稻杆,脆弱得很,一折就斷,真真是累到骨子裏去了。您看,能不能讓大夥兒歇口氣,緩一緩,咱再接著幹,不然啊,這地裏的活計,怕是要連人帶心都累垮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停下手中的工作,緩緩轉身麵向隊員們,目光中滿是理解與鼓勵,仿若春日暖陽):
深吸一口氣,聲音堅定而溫暖,如同洪鍾般響徹四周)
“俺心裏跟明鏡似的,這分分秒秒啊,都像是走在刀刃上,難熬得很。可你們得想想,這塌下來的土坷垃下邊,興許就藏著個活生生的人啊。那人的家裏人,心都快被煎熬成灰燼了,眼巴巴地盼著能有奇跡降臨。咱們可不能撒手不管,咱都是泥腿子出身,知道土裏能長出莊稼,也能藏著命根子。咱就是他們盼頭裏的那點光亮,不使勁兒照亮,咋能對得起那份揪心的等待呢?咱得咬牙挺住,為了那地底下可能有的活氣兒,為了那些眼巴巴的眼神,咱得幹!就像誇父逐日,明知前路艱難,卻依然執著向前,隻為了心中那一絲希望!”
這時,旁邊一位家屬聽到我的話,“哇” 地一聲哭了出來,那哭聲仿佛要撕裂這壓抑的空氣。邊哭邊說:“謝謝你們啊,俺們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們身上了,求你們一定要救救俺家那口子……” 隊員們聽了,紛紛挺直了腰杆,眼中的疲憊仿佛瞬間被一陣風吹散,手中的工具握得更緊了,又埋頭苦幹起來。廢墟上的挖掘聲、呼喊聲再次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生命的讚歌。
在這緊張的救援過程中,突然,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急匆匆地趕來。孩子一臉天真,看著這片廢墟,奶聲奶氣地問:“媽媽,他們在幹什麽呀?” 母親紅著眼眶,輕聲說:“寶貝,這裏塌了房子,叔叔阿姨們在救被埋在下麵的人呢。” 孩子眨了眨眼睛,想了想,然後從兜裏掏出一顆糖,掙脫母親的懷抱,跑到一位隊員身邊,把糖遞過去,說:“叔叔,你吃顆糖,吃了就有力氣啦。” 隊員愣了一下,隨即眼眶濕潤,接過糖,摸了摸孩子的頭,說:“謝謝你,小朋友,叔叔一定加油。” 這一幕,讓在場的人心中都湧起一股暖流。
可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爭吵聲。原來是一位家屬因為太過焦急,對救援進度不滿,和一位隊員起了衝突。家屬情緒激動地大喊:“你們到底會不會救人啊?這麽久了,怎麽還沒把人救出來?你們是不是在偷懶?” 隊員滿臉委屈,解釋道:“我們一直在盡全力,這廢墟情況複雜,每一步都得小心,生怕對幸存者造成二次傷害。” 我趕忙上前,拉住家屬,耐心地說:“大哥,我們理解您的心情,我們比您還著急,可這救援不能急啊,得確保安全。您看,我們的隊員從一開始就沒停過,大家都在拚命。” 家屬聽了,沉默片刻,突然蹲在地上,雙手抱頭大哭起來:“我老婆還在下麵啊,我怎麽能不急……” 眾人看著這一幕,心中滿是無奈與心酸。
在這廢墟之上,人性的光輝與脆弱、希望與絕望、堅持與疲憊相互交織。我們深知,這場救援不僅僅是與時間賽跑,更是在與人性的弱點、社會的矛盾抗爭。但隻要心中有希望,有那份對生命的執著,我們就會一直堅守下去,直至迎來勝利的曙光。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