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農鄉謀富路 政令阻途艱? 忽現生機轉 風波又複還
字數:2307 加入書籤
茅山渦村,本是個寧靜祥和的小村落,村民們世世代代靠農耕為生,日子雖說不上大富大貴,倒也安穩自在。村裏那片肥沃的土地,種滿了各種農作物,一到收獲季節,金黃的麥浪、飽滿的稻穗,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眼瞅著周邊村子靠著發展鄉村旅遊賺得盆滿缽滿,茅山渦村的村民們也坐不住了。大夥湊在一塊兒一合計,決定搞個農家樂項目,把村裏的自然風光、農家美食推銷出去,讓日子也能紅火起來。消息一傳開,整個村子都沸騰了,村民們熱情高漲,紛紛出錢出力,滿心期待著農家樂能早日開張。
可誰能想到,就在項目籌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盆冷水兜頭澆下。鎮政府出台了一份新的農業發展規劃文件,明確指出茅山渦村的部分土地被劃定為傳統農業保護區,旨在保護本地特有的農作物品種和傳統農耕方式,嚴禁大規模商業開發。這對於一心盼著靠農家樂致富的村民們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原本計劃用來建造農家樂餐廳、民宿的土地,這下都成了泡影,大家的希望瞬間破滅。
“這可咋整啊!” 李大爺一屁股坐在地上,滿臉愁容,“我把養老錢都拿出來了,就盼著農家樂能成,這下全打水漂了!” 王嬸急得直掉眼淚,“我還特意學了新的農家菜做法,準備招呼客人呢,現在可好,全沒用了!”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個個唉聲歎氣,村子裏彌漫著絕望的氣息。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村裏來了個神秘的客人。這人穿著樸素,背著個舊背包,但眼神裏透著一股精明勁兒。他找到村支書,神秘兮兮地說:“我有辦法讓你們村既能保住傳統農業,又能發展旅遊,不過得把村民們都召集到村頭那棵老槐樹下,咱們開個會。” 村支書半信半疑,但眼下也沒別的辦法,隻好照做。
老槐樹下,村民們圍得裏三層外三層,都用懷疑的目光看著這個陌生人。李大爺忍不住問道:“你到底是誰?真有辦法救咱們村?” 神秘人笑了笑,清了清嗓子說:“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幫你們把傳統農業和旅遊結合起來,搞個生態農業旅遊項目。咱們利用這片傳統農業保護區,讓遊客來體驗農耕生活,了解農作物的種植過程,品嚐新鮮的農家菜,這樣既不違反規定,又能賺錢,多好的事兒!”
村民們聽了,覺得有點道理,可又擔心沒錢投資。神秘人拍著胸脯保證:“錢的事兒我來想辦法,我有幾個朋友對這種項目很感興趣,隻要咱們規劃好,他們肯定願意出錢。” 就在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村支書接到鎮裏通知,原本申請的鄉村旅遊扶持資金,因為政策調整,審批流程變得異常複雜,能不能批下來還是未知數。這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大家剛燃起的希望又黯淡了下去。
“這可怎麽辦啊?項目還沒開始,就遇到這麽多困難!” 村支書急得團團轉。神秘人皺著眉頭思考片刻,說:“先別慌,扶持資金批不下來,咱們就從小規模做起,發動村民們自己先投入一些,慢慢把項目做起來。” 可具體該怎麽做,大家心裏都沒底,未來的路依舊迷霧重重。
這時,一直沒吭聲的老會計站了出來,他推了推老花鏡說:“咱們村裏有一些閑置的農具和老物件,說不定可以利用起來,搞個農耕文化展示區,讓遊客了解咱們村的曆史。” 年輕的大學生村官也提議:“我可以在網上聯係一些旅遊博主,讓他們來村裏體驗,幫忙宣傳,擴大咱們村的知名度。” 大家紛紛出謀劃策,可這些辦法能不能行得通,誰也不敢保證。
就在大家爭論不休的時候,村外突然來了幾輛車,下來幾個穿著講究的人。為首的一位女士走上前,自我介紹道:“我們是一家旅遊開發公司的,聽說你們村有發展生態農業旅遊的想法,我們很感興趣,想和你們談談合作。” 村民們又驚又喜,可想到之前的種種困難,心裏還是有些猶豫。村支書謹慎地說:“我們確實有這個想法,但是目前資金和政策方麵都遇到了問題,你們確定要和我們合作?” 女士微笑著說:“我們了解過你們村的情況,覺得潛力很大。資金方麵我們可以投入,政策問題我們也有專業團隊可以幫忙研究,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正當大家為這個突如其來的合作機會感到興奮時,村裏卻傳出了不同的聲音。一些老一輩的村民擔心,過度開發會破壞村裏原有的寧靜和傳統,他們堅決反對和旅遊公司合作。而年輕一代則認為,這是村子發展的好機會,不能錯過。兩派人各執一詞,矛盾一觸即發。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村長得到消息,縣裏將舉辦一場鄉村發展研討會,邀請各村代表參加,分享發展經驗並尋求政策支持。這對於茅山渦村來說,或許是一個轉機,但也充滿了挑戰。村長決定帶領大家參加研討會,希望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村子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然而,在研討會召開之前,村裏又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讓整個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