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昔景心常念 今謀綠滿川? 同商除異議 誓守故園田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可歲月這玩意兒,就像個冷酷無情的殺手,毫不留情地在每個人身上刻下深深淺淺的痕跡。真真是轉瞬之間,那些如夢似幻的美好時光,恰似奔騰不息的江河,裹挾著泥沙俱下,一去便再也不回頭了。我望著遠處那片曾經蔥鬱如今卻略顯衰敗的山巒,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悲涼,重重地歎了口氣。那山啊,早已沒了往昔的生機與活力,就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佝僂著身子,眼神中滿是落寞,徹底失去了曾經的精氣神兒。再瞧瞧腳下的溪水,哪還有記憶中那般清澈見底,宛如一麵被歲月塵封的鏡子,渾濁不堪,仿佛被誰蓄意打翻了墨汁,徒留一片灰暗的色調。還有那漫山遍野的樹木,一棵接一棵地消失不見,曾經如綠色海洋般的山林,如今就像被頑皮的孩童肆意撕扯的畫卷,隻剩下寥寥無幾的幾抹殘綠,在風中瑟瑟發抖。每一次回想起這些變化,我的心就像被千萬根鋼針狠狠紮過,痛得無法呼吸。
咱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心裏頭裝著的全是那些山清水秀的舊時光啊。想當年,我就像那威風凜凜的孩子王,帶著一群小家夥在山林間肆意奔跑,那股子歡快勁兒,仿佛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山上的野果漫山遍野,紅彤彤的山楂像一個個小燈籠掛滿枝頭,紫瑩瑩的葡萄宛如串串瑪瑙在陽光下閃爍,我們隻需輕輕伸手,便能摘下滿滿一大把,塞進嘴裏,那酸甜可口的滋味瞬間在舌尖上炸開,仿佛整個身體都被注入了無盡的活力。還有那鳥蛋,掏出來的時候,還帶著一絲溫熱,那是生命的溫度啊,讓人滿心歡喜。盡管那時日子過得清苦,吃的穿的都遠遠比不上現在,可心裏頭卻像揣了蜜罐一樣甜,每天都沉浸在無憂無慮的快樂之中。如今,看著眼前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心裏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既對過去的美好時光充滿了深深的懷念,又為如今的改變感到無比的惋惜。但我深知,一味地唉聲歎氣毫無用處,必須得想辦法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出往日的生機,讓子孫後代也能領略到我們小時候那令人心醉神迷的綠水青山。
小李聽了我的話,腦袋點得像搗蒜一樣,嘴裏不停地念叨著:“對對對,老大哥您這話真是說到我心坎裏去了!咱心裏跟明鏡似的,清楚這責任有多重。”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不過您知道嗎,啥時候開始改變都不算晚。您瞧咱們手裏這每一棵小樹苗,那可都是咱對老祖宗的崇高敬意啊,也是給後代子孫的殷切希望。它們可不單單是樹,更是我們與大自然握手言和的見證,是我們向子孫立下的綠色誓言,說什麽也不能讓它落空!”
“沒錯沒錯,咱們這些莊稼人,雖說沒讀過多少書,識字也不多,但咱心裏明白事理,知道什麽是好什麽是壞。” 老張在一旁連連點頭,附和著說,“這樹啊,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樣,得用心去嗬護,用愛去澆灌。今天咱們種下的,不僅僅是樹,更是一份深沉的心意,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份讓這山更青、水更綠、日子越過越紅火的美好心願。”
“對呀,咱們得讓後輩們明白,這綠水青山,就是咱們取之不盡的金山銀山。咱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喝上甘甜的泉水,還能在茂密的樹蔭下乘涼,聽我們講述過去的故事。” 我笑著說道,“到那時,他們心裏頭該有多高興啊,那種幸福感,比什麽都珍貴!” 說著,小李的眼中仿佛已經浮現出那片鬱鬱蔥蔥的未來,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幸福的笑容。
夕陽的餘暉如金紗般輕柔地灑在村頭那棵古老的槐樹上,一群鄉親們圍坐成一圈,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田間的瑣事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今年這麥子長得可真不錯啊,看樣子能有個好收成。”
“是啊,就是這天氣越來越古怪了,老是不下雨,可千萬別旱著了莊稼。”
就在這時,一位戴著破舊草帽、眼神中閃爍著強烈求知欲的年輕學者,緩緩撥開人群,站到了中間。他雖然穿著樸素,但手中那本厚厚的筆記本以及渾身散發出來的對知識的渴望,讓他在人群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用那帶著濃鬱鄉音、卻又極具穿透力的聲音,緩緩開口,將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化作了一串串樸實無華卻又震撼人心的話語。
“鄉親們啊,咱們這片土地,祖祖輩輩都是靠它吃飯的,可土地也會累啊,就像咱們人一樣,幹多了活兒也得歇歇腳,需要咱們用心去嗬護。你們看看那遠處光禿禿的山頭,風一吹,黃沙漫天飛舞,咱們辛辛苦苦種的莊稼都被吹得東倒西歪,看著就讓人心疼。咱們要是能在那些荒山野嶺上,一棵一棵、一排一排地栽上樹,那就好比給大地披上了一件綠色的披風,既溫暖又防風,再也不會讓風沙來欺負咱們的莊稼了。”
“可不是嘛,樹的好處可太多了。” 一位大媽在一旁接過話茬,“我還記得以前村頭有棵大樹,夏天的時候,大家都在樹下乘涼、做針線活兒,那叫一個涼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錯,樹啊,就是咱們莊稼人的好幫手。” 年輕學者接著說道,“它們能阻擋風沙,保持水土,雨水多的時候能把水留住,幹旱的時候又能慢慢釋放出來滋潤莊稼。就好比家裏的水缸,旱季的時候也不愁沒水喝。再說了,樹長大了,既能結出果子,又能砍下來做家具,還能用來燒火做飯,哪一樣不是實實在在的好處?這就是咱們常說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啊!”
“還有啊,咱們村裏的娃,每天上學放學,要是路上有片林子,既能遮蔭又能玩耍,那該多好啊!” 一位大叔笑著說,“我家那小子,每次路過有樹的地方,都要停下來玩一會兒,聽聽鳥兒叫,捉捉蟲子,開心得不得了。”
“是啊,那林子裏頭,鳥兒歡唱,蟲兒低鳴,孩子們的笑聲也格外響亮,這才是一個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村子。” 年輕學者的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老少爺們兒,我跟你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咱們這片土地上,樹,那就是咱們莊稼人的守護神,是用金子都換不來的寶貝!你們想想,春天的時候,一排排小樹苗就像咱們的孩子一樣,一天天茁壯成長,它們大口大口地吸收著二氧化碳,釋放出來的全是咱們呼吸所必需的氧氣,這空氣啊,清甜得能一直沁入心底,比什麽補藥都管用!”
說到這兒,人群中突然傳來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種樹?說得倒輕鬆,那得花多少錢?咱們莊稼人本來就沒幾個錢,哪有閑錢去幹這事兒?” 說話的是村裏有名的 “鐵公雞” 王二,他平日裏就摳門得很,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花。
“王二啊,你這話說得就不對了。” 老張皺著眉頭說道,“種樹花不了多少錢,咱們可以自己育苗,大家出點力,這事兒不就成了嘛。而且,這樹長大了,好處可多了去了,以後咱們的莊稼收成好了,日子不就越過越好了嗎?”
“哼,我看你們就是瞎折騰。” 王二不屑地哼了一聲,“我可不想把錢浪費在這上麵,有那功夫,還不如多掙點錢實在。”
“王二,你不能隻看眼前這點利益啊。” 我忍不住開口說道,“你想想,要是咱們這兒環境越來越差,風沙越來越大,莊稼都種不出來了,你掙再多錢又有什麽用?咱們得為子孫後代著想啊。”
“子孫後代?他們的事兒他們自己去操心,我可顧不了那麽多。” 王二依然固執己見。
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勸說王二的時候,年輕學者突然開口了:“王二大哥,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吧?” 王二愣了一下,搖了搖頭。
“大禹為了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不顧個人的得失,一心隻為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他明白,隻有治理好洪水,才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咱們現在種樹,就跟大禹治水一樣,是為了讓這片土地恢複生機,讓我們和子孫後代都能有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啊。”
年輕學者的話讓大家陷入了沉思,王二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猶豫。這時,一直沒說話的李大爺緩緩站了起來。
“王二啊,你還記得咱們小時候,村後麵那條小河嗎?那時候河水清澈見底,咱們經常在裏麵遊泳、捉魚,可快活了。後來,上遊建了個工廠,廢水直接排到河裏,河水變得又黑又臭,再也不能遊泳了,魚也都死光了。你說,這工廠為了賺錢,把咱們的好環境都破壞了,這值得嗎?咱們現在種樹,就是不想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啊。”
李大爺的話像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大家的心坎上。王二的頭慢慢地低了下去,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來,眼神中充滿了愧疚。
“大家說得對,是我太自私了。我願意出錢出力,和大家一起種樹,為咱們的村子做點貢獻。”
聽到王二的話,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夕陽的餘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仿佛為這場關於守護家園的討論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大家都知道,這隻是一個新的開始。在未來的日子裏,他們將攜手並肩,用汗水和努力,為這片土地重新披上綠色的盛裝,讓綠水青山的美好畫卷在子孫後代的眼中永遠延續下去。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