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土台情聚處 眾誌若山昂? 笑對艱途阻 渦村綻瑞光
字數:4785 加入書籤
我站在這土台子上,俯瞰著台下的鄉親們,那場麵,像極了一鍋即將煮沸的水,表麵上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起初,議論聲如同春風拂過麥田,細碎而又充滿生機,那是麥粒們在喁喁私語,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盤算。有的人微微低頭,和身旁的人交頭接耳,時不時輕輕點頭,眼神裏滿是思索與讚同,仿佛在權衡著什麽天大的事兒;有的人則眼神發亮,雙手在空中興奮地比劃著,好像茅山渦未來繁華的盛景已然在眼前鋪展開來。
突然,掌聲毫無征兆地爆發,恰似夏日裏突如其來的雷陣雨,“劈裏啪啦” 地轟然作響,排山倒海般洶湧而來,震得人心頭發熱。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交匯間,光芒璀璨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子,直直照進彼此的心窩。
老張頭蹲在人群前頭,吧嗒了一口旱煙,煙袋鍋子閃爍的火光,映照著他那張飽經歲月雕琢、寫滿故事的臉。他嘴角一咧,露出被煙熏黃的牙齒,帶著幾分憨厚與篤定,跟旁邊的李大嬸說:“這話說到咱心坎上了,瞅咱這茅山渦,以後啊,指定能跟那秋天熟透的稻穀似的,一片金黃,沉甸甸的全是收獲。” 李大嬸眼眶微紅,眼中含著淚花兒,頭上的發髻隨著她激動的點頭微微顫動,笑著應和:“可不是嘛!就說上次村裏修路,天還沒亮透呢,大夥就自發扛著家夥事兒出了門,累得腰酸背痛,汗珠子直往土裏砸,可愣是沒一個人喊累,沒一個人打退堂鼓。”
這時,我不禁想起村裏老輩子傳下來的一個典故。曾經,茅山渦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村裏的水井也都幹涸見底。就在大夥都覺得沒了活路的時候,有個叫阿福的年輕人,他不顧眾人的勸阻,獨自一人走進深山,去尋找水源。在山裏,他曆經了千難萬險,餓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露水,鞋子磨破了,雙腳鮮血淋漓。可他沒有放棄,終於在一個隱秘的山穀裏,找到了一條清澈的小溪。他趕忙跑回村子,帶著鄉親們把溪水引到村裏,解了燃眉之急。這個故事,一直被大家銘記,它就像一顆種子,深深埋在每一個茅山渦人的心裏,讓我們懂得了堅持和勇氣的力量。
周圍的人群裏,年輕的小夥子們個個熱血沸騰,他們緊握著拳頭,手臂上的青筋根根暴起,如同一條條蓄勢待發的小蛇,眼睛裏燃燒著不服輸的火焰,仿佛下一秒就能衝出去為村子大幹一場。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們,手緊緊拉在一起,粗糙幹裂的手背上青筋縱橫交錯,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可他們的眼裏滿是溫柔與堅定,像是在無聲訴說:咱們這把老骨頭,還能再為這個家出一份力,讓茅山渦越來越好。
李阿姨從人群後頭費力地擠了過來,抬手抹了把額頭的汗水,幾縷頭發被汗水浸濕,淩亂地貼在臉頰上,她卻毫不在意,笑眯眯地說:“哎,我這把老骨頭,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能給咱這旮旯地兒添多少磚瓦。可如今一瞅見娃子們那笑得跟花兒似的臉,心裏頭那股暖喲,啥都值了,可比吃啥補藥都強!” 旁邊的王奶奶輕輕拍了拍李阿姨的手,接過話茬:“是啊,咱圖個啥,不就盼著孩子們能過得好,咱茅山渦能越來越興旺嘛。”
小王興奮得臉頰泛紅,眼裏閃爍的光芒比星星還亮,他接過話頭,邊說邊用腳重重跺了跺腳下的土地,像是在跟這片生養他的土地親昵地打招呼:“可不是嘛!咱們可不單單是來搭把手的,咱是這村子變化的見證者啊!眼睜睜瞅著愛心跟希望的苗兒,在這兒紮了根,一天天長高長壯,我這心裏頭的美啊,比瞧見自家地裏莊稼大豐收還讓人高興!”
張大哥本就洪亮的嗓門,此刻更是聲如洪鍾,胸脯拍得 “咚咚” 響,震得旁邊幾個小孩都驚訝地捂起了耳朵。他滿臉漲得通紅,大聲嚷道:“從今往後,這地界兒就是我半個家,甭管我走到天涯海角,心裏都得惦記著回來瞅瞅,看著它一天一個樣兒,我這心裏頭才踏實。但凡有啥能幹的,不管是大事小情,我張大哥絕對第一個衝在前頭,為了咱茅山渦的好,我就是拚了這條命,也得使把勁兒!” 說罷,他一把擼起袖子,露出結實黝黑的臂膀,那肌肉緊繃的模樣,仿佛蘊藏著無盡的力量。
周圍的人聽了,紛紛跟著點頭,臉上洋溢著滿足和期待,仿佛已經透過時光的縫隙,看到了未來那個更加繁榮、充滿愛的家園。人群中有人小聲嘀咕:“有張大哥這話,咱幹起事兒來更有底氣了,茅山渦肯定差不了!”
我站在一旁,笑眯眯地望著這眼前的光景,心頭被這股熱乎勁兒填得滿滿的,暖烘烘的。我向前走上幾步,站到一個稍高的土坡上,好讓大夥都能清楚地瞧見我。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瞧瞧,這不就是咱莊稼人的能耐嘛!咱一個個都是普普通通的平頭百姓,可一旦聚到一塊兒,那股子力量,比巍峨高山還高,比浩瀚滄海還深,能翻天覆地,改天換地啊!” 我邊說邊張開雙臂,做了個大大的環抱動作,像是要把這股磅礴的力量都收攏在懷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咱們手挽手,肩並肩,一步一個腳印,穩穩當當地走在這條鋪滿陽光和希望的田埂上,哪怕前方荊棘叢生,咱也絕不退縮,硬是要蹚出一條金光大道來。咱的故事,得讓後輩們講起來就豎大拇指,打心眼裏佩服,說咱們這群人,真不簡單,有大能耐,把個原本不起眼的小地界兒,拾掇得跟畫兒似的,美得不像話,還壯得讓人安心!”
說到這兒,我手指向周圍的鄉親們,他們一個個臉龐上掛著晶瑩的汗珠,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閃爍著光芒,恰似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那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滴在腳下的土地上,可大夥臉上依舊掛著燦爛的笑,眼裏閃爍著堅定和自豪。
“就像咱們村裏的李大嬸,平日裏那可是出了名的省吃儉用,身上那件布衫洗得都快發白了,補丁摞補丁。可一到村子發展的關鍵時刻,需要修橋補路了,她二話不說,顫巍巍地走回屋裏,打開那舊木箱,從箱底掏出壓箱底、平日裏都舍不得摸一下的銀子,交到村裏。還有小王哥,那股勤快勁兒,村裏無人能及。每天天還黑咕隆咚的,他家的大黑狗都還在窩裏呼呼大睡呢,他就已經扛著鋤頭,精神抖擻地出了門,比那報曉的公雞叫得還早。這些人啊,都是咱茅山渦的魂,有他們在,咱啥樣的難關過不去,啥高聳的大山翻不過!”
可這平靜的表麵下,也並非毫無波瀾。村裏有個叫二麻子的,一直遊手好閑,靠著家裏幾分薄田勉強糊口。這時候,他卻在人群裏陰陽怪氣地說:“說得好聽,發展發展,拿啥發展?錢從哪兒來?別到時候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還把大夥的辛苦錢都搭進去。” 這話一出口,人群裏頓時泛起一陣小小的漣漪,一些人臉上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老張頭一聽,“噌” 地一下站了起來,把煙袋鍋子在鞋底上磕了磕,大聲說道:“二麻子,你這說的啥話!咱茅山渦祖祖輩輩都是靠勤勞的雙手吃飯,哪次遇到難處退縮過?當年鬧饑荒,樹皮都被啃光了,咱不也挺過來了?現在日子好了點,你倒打起退堂鼓了。” 二麻子被說得臉上一陣白一陣紅,卻還嘴硬:“那是以前,現在能一樣嗎?外麵的世界變化多快,咱這小村子,能跟上趟嗎?”
我看著這一幕,心裏明白,這是現實與理想的衝突,是對未知的恐懼在作祟。我提高聲音說道:“二麻子,你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外麵的世界確實複雜,可咱茅山渦也有自己的優勢。咱有勤勞的鄉親,有肥沃的土地,還有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就像當年愚公移山,麵對太行、王屋兩座大山,他沒有退縮,帶著子孫後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挖山不止,最終感動了天帝,派神仙把山移走了。咱茅山渦人,也有這股子愚公精神,隻要咱們齊心協力,沒有啥克服不了的困難。”
一番話說得大夥心裏熱乎乎的,仿佛親眼瞧見自家田地裏那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正迎著微風,向著溫暖的太陽,歡快地茁壯成長。他們心裏都跟明鏡似的,知道隻要大家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世上就沒有啥是辦不成的事兒。
話音剛落,那會場裏頭頓時像炸開了鍋的豆子,“劈裏啪啦”,掌聲如潮水般嘩啦啦地響成一片,震得人耳朵都嗡嗡作響,卻也震得每個人心頭滾燙滾燙的。鄉親們和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唰” 地一下全都站了起來,巴掌拍得通紅生疼,可大夥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心甘情願。那股勁頭,就像是在給自家地裏最壯實、最爭氣的莊稼鼓掌叫好一樣,實實在在,滿是自豪。
有的年輕人興奮過頭,一邊鼓掌,一邊還吹起了響亮的口哨;有的老人笑得合不攏嘴,臉上的皺紋更深了,嘴裏不停念叨著:“說得好,說得太好了啊!咱茅山渦有盼頭咯!”
老李頭吧嗒吧嗒慢悠悠地抽著旱煙,眯縫著眼,臉上的皺紋裏都填滿了笑意,那眼神裏頭,既有對往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的美好念想,也有對來年五穀豐登、村子更進一步的殷切盼頭。他輕輕吐出一口煙,煙霧嫋嫋升騰,在空中悠悠地繚繞,仿佛帶著他的思緒飄向了遠方,那是對茅山渦未來的無限暢想。
王嬸子手裏緊緊攥著塊手帕,手帕的一角都被她緊張又激動地捏得皺巴巴的。她眼角泛著晶瑩的淚光,那是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凝結而成的,可嘴角卻高高掛著笑,那是對新生活、新希望的滿心歡喜。
小孩子們更是興奮得像脫韁的小馬駒,在人群裏蹦來蹦去,一會兒鑽到這兒,一會兒跑到那兒。小手拍得通紅,他們卻仿若不知疼痛,眼睛睜得大大的,裏麵閃爍著對外麵世界的好奇,和對家鄉未來的無限憧憬,純真無邪,就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有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幹脆高高舉起雙手,扯著嗓子大喊:“咱們村要變啦!會變得超級棒!”
遊客們呢,也一個個被這場景深深觸動,動容不已。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見過不少世麵,可此刻,卻被茅山渦鄉親們這份質樸和熱情徹底征服。掌聲裏,既有對這片土地深厚文化底蘊的敬重與折服,也有對村民們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精神的由衷讚歎。大家夥兒的心,在這一刻,如同被一根無形的絲線緊緊纏繞,牢牢連在了一起,共同編織著對茅山渦未來的美好願景,那畫麵,暖人心扉,令人難忘。
夜,漸漸深了,如水的夜色輕柔地籠罩著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可大夥的興致卻絲毫不減,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篝火旁,你一言我一語,繼續暢想著茅山渦的明天。火焰歡快地跳躍著,映照著每一張滿是憧憬的臉龐,而茅山渦的故事,也如同這越燒越旺的火焰一般,生生不息,向著光明的未來一路奔去……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