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往昔農途困,今朝旅業興。 齊心迎挑戰,渦村夢正騰 。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數月之前,我還是個地地道道、樸實無華的鄉土農婦。古銅色皮膚像是被歲月反複塗抹了一層又一層的陽光色彩,那是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的勳章。雙手布滿厚厚的老繭,每一道紋理都銘刻著與大地親密相擁、摸爬滾打的過往。那時的日子,恰似我腳下這片再熟悉不過的土地,雖說沒到荒蕪的境地,可也總是被生活的瑣碎繁雜與經濟上的拮據緊緊束縛。手頭的每一分錢,我都恨不得掰成兩半來花,隻為了能多撐過一段艱難時日。在這片土地上,貧窮就像一場揮之不去的大霧,模糊了未來的方向,而我如同在大霧中摸索前行的行者,滿心疲憊,卻又找不到出路。
誰也沒想到,十八巔與奶奶洞的旅遊開發項目,宛如一道劃破夜空的璀璨曙光,直直地穿透了我平凡普通且略顯黯淡無光的生活。剛開始,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機遇,我心裏就像揣了隻小兔子,七上八下的。一邊是對未知的恐懼,一邊是對改變的渴望,兩種情緒在我心裏激烈交鋒。但骨子裏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就像一把火在我胸腔裏熊熊燃燒,讓我咬咬牙,毅然決定放手一搏。我把家中那幾間閑置已久、略顯陳舊的空房當成了夢想起航的港灣,參照著時下流行的簡約鄉村風,憑著自己對生活的細膩感知和對美的獨特理解,開始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改造之旅。我小心翼翼地保留著鄉土的原汁原味,像是那扇斑駁卻透著歲月韻味的舊木門,又巧妙地融入現代的小清新元素,像窗邊掛著的淡藍色碎花窗簾。就這樣,一家獨具特色、散發著別樣魅力的農家樂,如同春日裏悄悄綻放的野花,在鄉間小道旁悄然盛開。
我徹底變了個樣,換上了幹淨整潔、透著利落勁兒的衣裳,頭發也不再是隨意一挽,而是精心梳理、微微卷曲,雖比不上城裏人的時尚洋氣,卻有著鄉村女性獨有的溫婉與質樸。我臉上的笑容,也比從前多了幾分自信與期待,嘴角上揚的弧度仿佛藏著對未來滿滿的憧憬。那雙曾經隻會緊緊握住鋤頭、與泥土打交道的手,如今竟也能熟練地操作起收銀機,用帶著鄉音卻異常熱情洋溢的普通話,笑盈盈地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
走進農家樂,每一處細微之處都彰顯著我的用心良苦。院子裏,我親手栽種的各色野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一群歡快跳舞的小精靈,與那些擺放得錯落有致、散發著木香的木質桌椅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鄉村畫卷。廚房裏,更是我的 “主戰場”,每一道端上桌的農家菜,都是我用多年積累的廚藝經驗、對食材的精準把控,以及對家鄉味道的執著堅守烹製而成,那地道醇厚的鄉村風味,瞬間就能勾起人們兒時的味蕾記憶,讓人回味無窮。遊客們身處此地,品嚐的不僅僅是美味佳肴,更是沉浸在那份久違的寧靜悠然與暖心溫情之中。
“媽,這事兒能成不?咱倆這在高科技時代都快跟不上趟的老農民,真能玩轉這鄉村旅遊的新花樣?” 小展站在一旁,戴著副圓框眼鏡,鏡片後的眼睛裏滿是擔憂,眉頭緊緊皺成一個 “川” 字,一臉書生氣中透著幾分年輕人麵對未知時的忐忑不安。
我一身幹練的運動裝,襯得我愈發精神抖擻,短發微微卷曲,眼角那幾道笑紋像是歲月與勤勞共同勾勒出的最美線條。我伸出手,有力地拍了拍小展那略顯單薄的肩膀,眼神裏閃爍著如同夜空中最亮星辰般、不輸年輕人的光芒:“兒子,不邁出這第一步,咱咋知道咱茅山渦村的綠水青山,還有那滿桌的地道美味,能不能在互聯網的洶湧浪潮裏激起個漂亮的浪花來?咱們村,有這得天獨厚的好條件,有料得很!就像那毛遂自薦,咱不主動試試,誰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為了把農家樂經營得有聲有色,我簡直成了個 “科技 + 鄉土” 的跨界奇才。房間裏,智能掃地機器人按照預設路線穿梭忙碌,所到之處一塵不染,將每一個角落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我隻需偶爾用手機查看一下清掃進度即可。我還跟著網絡教程,一點點摸索學習無人機航拍技術,當無人機翱翔在茅山渦村上空,那俯瞰而下拍攝出的鄉村美景,如同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迅速在網絡上吸引了大量目光。廚房裏,智能烹飪設備一應俱全,我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用它們烹飪出傳統風味與現代創新完美融合的當地特色菜肴,既保留了兒時記憶中的味道,又滿足了遊客們追求新奇的口感需求。
不僅如此,我還涉足當下最熱門的直播帶貨領域。采購土特產時,我把直播間直接設在田間地頭,背後是一片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田野,身前堆滿了新鮮采摘、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蔬果。我操著那口親切又略帶幽默的鄉音,對著鏡頭熱情介紹:“大夥瞅瞅,咱這剛從地裏刨出來的紅薯,軟糯香甜,咬一口,那滋味,保準讓您想起小時候在灶火邊烤紅薯的美好時光!” 那獨特的直播風格,瞬間在網絡上圈粉無數。小展呢,則成了我的得力臂膀,在一旁忙著處理如雪片般飛來的訂單,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還不忘抽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我們的鄉村創業故事,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母子倆這一唱一和,就像是現代版的 “農夫與程序員”,配合得天衣無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口碑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遊客們紛至遝來,他們不僅沉醉於這裏的美景美食,更被我和小展母子倆對家鄉那份熾熱的熱愛與執著的堅持深深打動。村裏的老老少少看到這番景象,也都像被點燃的火把,紛紛行動起來。有的戴著老花鏡,捧著電商知識手冊,逐字逐句地研讀學習;有的重拾祖輩傳下來的手藝,精心製作手工藝品,準備推向市場。整個茅山渦村仿佛一夜之間被注入了強大的活力,脫胎換骨,成為了一個既完好保留傳統韻味,又大步緊跟時代步伐的新農村典範。
然而,發展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一天,村裏的李嬸氣衝衝地找到我,雙手叉腰,臉漲得通紅:“我說你這農家樂辦得是紅火了,可你看看,現在村裏車來車往,塵土飛揚,我們家那幾畝菜地都快被糟蹋了!” 我心裏一緊,連忙拉著李嬸坐下,給她倒了杯茶:“李嬸,您先消消氣,這事兒是我考慮不周。您說,咱們該咋解決?” 李嬸喝了口茶,語氣稍微緩和了些:“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你能不能想個辦法,別讓那些車往我們菜地那邊開?” 我點點頭,沉思片刻:“李嬸,這樣行不行?我們劃出專門的遊客通道,再在菜地周圍種上些花花草草,既能美化環境,又能攔住車輛。另外,我想請您和叔來農家樂幫忙,負責照看院子裏的花草,工錢肯定不會少。” 李嬸聽了,眼睛一亮:“這主意倒不錯,行,就這麽辦!”
小展望著眼前這番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心中起初的擔憂早已如同清晨的薄霧,消散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自豪與期待。他深知,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隻要心中懷揣著熾熱的夢想,腳下穩穩地踏著前行的道路,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追逐幸福的腳步。
農家樂的生意愈發紅火,我心裏卻越發清醒,我深知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看著村裏那些閑散勞動力,有的因為上了年紀,外出找工作四處碰壁;有的被家庭瑣事牽絆,隻能困守家中,生活過得緊巴巴的,我心裏很不是滋味。一天晚上,繁星點點,我把小展叫到院子裏,坐在那熟悉的木質長椅上,輕輕開口:“兒啊,咱這農家樂能有今天,多虧了鄉親們平日裏的幫襯,現在生意好了,咱不能忘本。村裏那些有難處的叔伯嬸子們,咱得拉一把。” 小展推了推眼鏡,目光堅定地點點頭:“媽,我也正這麽想呢,咱得讓大夥都過上好日子。”
這時,隔壁的王大爺走了過來,歎了口氣說:“唉,我這把老骨頭,想去幫忙都怕自己不中用嘍,年輕時候在城裏打工落下的病根,現在幹啥都不利索。” 我拉過王大爺的手,說道:“大爺,您可別這麽說,您不是會編竹筐嘛,那可是咱村的老手藝,現在遊客就稀罕這些。您就負責編,我幫您賣,保準能行。就像那將相和,咱村的人團結起來,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我微微仰頭,望著星空,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腦海裏已經開始盤算著如何利用村裏現有的資源,結合更多高科技手段,為這些鄉親們創造就業機會…… 未來的茅山渦村,又將在我們的努力下,書寫出怎樣的精彩篇章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時代的浪潮中,茅山渦村的故事,不過是萬千鄉村變遷的一個縮影。它見證著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融合,也展現著人性的光輝與溫暖。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我們或許會遇到重重困難,但隻要心懷夢想,攜手共進,就一定能跨越艱難險阻,迎來屬於自己的曙光。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