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渦村月色幽,眾議護傳留。商洽尋良策,齊心解困憂 。

字數:3050   加入書籤

A+A-


    “我們可以坐下來,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我適時拋出建議,目光如炬,掃過每一位村民和李總一行人,聲音擲地有聲,“我們需要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既能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又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說話間,我手指旁邊的空地,示意大家落座。
    村民們紛紛點頭,有的從家裏搬來小板凳,有的索性直接坐在草地上。眾人圍坐一圈,一場關乎茅山渦未來走向、傳承與發展的對話,在這月光籠罩下的老槐樹下拉開帷幕。月光斑駁地灑在地上,老槐樹的影子被拉得長長的,枝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宛如古老的史官,默默記錄著這場意義非凡的討論。
    “我覺得咱們得先明確文化遺產的保護範圍,不能讓開發影響到這些珍貴的遺跡。” 老張率先發言,臉上寫滿認真,眼神中透露出對文化遺產深沉的重視。我瞧著老張,想起村裏老一輩人常念叨的事,他們自小就聽著茅山渦的傳說長大,對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有著旁人難以理解的深厚情感。就像杞縣人對 “杞人憂天傳說” 的執著,為了將這一傳說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文化工作者曆經多年努力,反複修改申報材料,才讓這一古老傳說在國家級非遺名錄中占據一席之地。老張對文化遺產的堅守,又何嚐不是如此?
    李總微微點頭,回應道:“這一點我們肯定會重視,我們公司有專業的文物保護團隊,會製定詳細的保護方案。” 李總說著,眼神誠懇地看著大家,試圖讓眾人安心。可我心裏清楚,在如今這個利益至上的時代,不少打著保護旗號的開發項目,最終都淪為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就拿西安興教寺事件來說,當地政府以 “絲綢之路聯合申遺的需要” 為由,計劃對興教寺進行大規模拆遷,背後實則是商業運作在作祟。曲江係公司妄圖借申遺之名,打造旅遊文化綜合體,獲取巨額利益,全然不顧興教寺作為千年古刹的曆史價值和宗教意義。想到這兒,我不禁暗暗握緊拳頭,決心一定要為茅山渦的文化遺產把好關。
    “那經濟發展方麵呢?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王嬸急切地問道,雙手不安地搓著衣角,眼神中滿是期待。王嬸一家的情況我再清楚不過,丈夫身體不好,孩子又在上學,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她太渴望能有個機會改善生活了。
    “我們計劃開發一些特色旅遊項目,比如民俗體驗、文化展覽等,這些項目不僅能吸引遊客,還能讓更多人了解茅山渦的文化。同時,我們也會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比如導遊、民宿服務等。” 李總的助手連忙解釋,一邊說,一邊拿出資料指給大家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愈發激烈。有人提出疑問,有人給出建議,每個人都在為茅山渦的未來絞盡腦汁。夜色漸深,月光灑在大家臉上,映照出專注的神情。就在這時,年輕氣盛的小劉突然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我覺得李總他們的方案不靠譜!這些年,多少打著開發旗號的項目,最後都把好好的地方弄得烏煙瘴氣。我們憑什麽相信他們?” 小劉的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
    李總皺了皺眉頭,耐心解釋道:“年輕人,你先別著急。我們公司在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開發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之前也成功運作過多個項目。這次來到茅山渦,我們是真心想和大家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互利共贏?說得好聽!” 小劉冷哼一聲,“萬一開發過程中出了問題,你們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我們收拾爛攤子怎麽辦?” 小劉的質疑,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聲,現場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我見狀,趕忙站起身來,試圖緩和氣氛:“小劉,李總他們既然來了,就說明有合作的誠意。咱們有問題可以好好商量,一味地爭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我轉過頭,看著李總,接著說,“李總,小劉的擔心也不無道理。畢竟文化遺產是我們的根,一旦遭到破壞,就再也無法挽回。我們希望在開發過程中,能有一套嚴格的監督機製,確保文化遺產得到妥善保護。”
    李總沉思片刻,點頭道:“你說得沒錯。這樣吧,我們成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由村民代表和我們公司的專業人員組成,負責監督開發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大家覺得怎麽樣?”
    眾人聽了,紛紛交頭接耳,討論起來。過了一會兒,張大叔緩緩站起身來,他眉頭緊鎖,神色凝重:“這個辦法聽起來不錯,但我還是有些擔心。就怕到時候委員會形同虛設,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張大叔的話讓大家陷入了沉默,我也陷入了沉思。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監督機製往往因為各種利益關係而無法發揮實效,導致項目偏離初衷。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趙嬸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我想起以前村裏修路的事。當時也說成立監督小組,可最後還不是有人偷工減料,路修得坑坑窪窪。希望這次別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趙嬸的話,如同一記警鍾,敲在每個人的心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了打破僵局,我講起了中國海油福建天然氣管網為商周古跡改道的故事:“大家知道嗎?中國海油福建天然氣管網二期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發現了茅山古文化遺址。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他們不惜增加成本,讓管線繞道而行。這才是真正對文化遺產的尊重和保護。我們這次的開發項目,也應該借鑒這種精神。”
    聽了我的話,大家若有所思。李總接著說道:“我向大家保證,我們一定會像中國海油一樣,重視茅山渦的文化遺產。在開發過程中,我們會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接受大家的監督。如果有任何違反承諾的行為,我們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
    經過一夜的激烈討論與協商,村民們與開發公司終於達成了初步共識。我們決定成立專門的委員會,負責監督開發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確保文化遺產得到妥善保護,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在村莊裏,村民們的臉上雖帶著疲憊,但眼神中充滿希望。大家開始為新的目標而努力,有的去整理資料,有的去聯係相關部門,整個村莊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我看著這一切,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挑戰與機遇並存,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守護好茅山渦這片土地,讓它的美麗與富饒世代相傳,在傳承與發展的天平上,找到屬於我們的平衡。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