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夜校燭光明,村人論道情。傳承公義誌,聚力踏新程

字數:5967   加入書籤

A+A-


    夜幕如一塊碩大無朋的黑色綢緞,沉甸甸地自蒼穹垂落,將整個世界溫柔地裹藏其中。星辰仿若細碎的鑽石,疏密相間地鑲嵌於無垠的天幕之上,閃爍著清冷而璀璨的光芒,靜靜地俯瞰大地,見證著人間的種種故事。茅山渦村,這座寧靜質樸的小村莊,宛如被大自然輕輕放置在這片土地上的稀世珍寶,此刻正沉浸在一片靜謐祥和的氛圍之中。一層淡淡的銀紗,仿佛是月光精心編織的夢之網,輕柔地覆蓋著村莊的每一個角落,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柔和的色彩。萬籟俱寂之際,唯有村子邊緣那間簡陋的土坯房內,透出明亮耀眼的燈火,恰似黑夜裏永不熄滅的燈塔,堅定而執著地散發著光芒。這光芒不僅照亮了土坯房內的方寸之地,更如同一束溫暖的希望之光,深深地照亮了村民們心靈的每一個角落,驅散了他們內心深處因生活的疲憊與未知而滋生的迷茫和不安。
    土坯房內,正是夜校的課堂所在。昏黃而柔和的燈光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故事,為這狹小的空間增添了幾分溫馨與安寧。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形卻真切可感的力量,那是村民們對知識的熾熱渴望,恰似幹渴的旅人對清泉的向往;是他們對公正的執著追求,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對光明的不懈探尋;更是他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期待,猶如即將破土而出的種子對春天的期盼。這種力量在房間裏緩緩流淌,將每一個人緊緊相連,形成了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磁場。
    我,穩穩地站在由幾塊粗糙木板拚湊而成的簡易講台上。燈光映照下,我的身影被拉得修長而堅毅,宛如一棵在狂風中依然挺立的蒼鬆,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小小的知識天地。我的眼神明亮而堅定,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引領著大家穿越心靈深處層層疊疊的迷霧,探尋光明的方向。
    “公平與正義,這兩個詞乍一聽,或許讓人覺得抽象晦澀,宛如夜空中遙不可及的星辰,難以捉摸。但實際上,它們就隱匿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如同春雨般無聲地滋潤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寸土地。” 我的話語溫和而有力,好似春日裏輕柔的微風,攜帶著希望的種子,輕輕地撒落在每一個人的心田,讓希望的幼苗在人們心中悄然生根發芽。“就拿咱們村裏的事來說,平日裏我們對待鄰居,是否真誠友善、和藹可親?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交往,實則蘊含著公平與正義的影子。當我們處理村中事務時,能否秉持公正無私、不偏不倚的原則?這直接關係到每一個村民的切身利益,是公平與正義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體現。再看看我們周圍這片土地,大自然慷慨地饋贈給我們肥沃的土壤、清澈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氣,我們在盡情享受的同時,是否心懷感恩,回饋和保護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這同樣是公平與正義的一種表現。”
    講到這裏,我腦海中浮現出包拯 “直逆龍鱗彈皇親” 的典故,便接著說道:“北宋時期,包拯鐵麵無私,為了維護朝堂的公平正義,不惜多次冒犯龍顏。當時賣官之風盛行,有些奸吏通過後妃關係加官晉爵,包拯對此深惡痛絕,多次上奏仁宗,要求杜絕這種內外勾結、貽誤朝政的行為。他還多次彈劾外戚大臣,哪怕唾沫星子濺到仁宗臉上,也毫不退縮。正是因為有包拯這樣的人,公平正義才得以在那個時代留存。而我們茅山渦村,也需要每個人成為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村民們或坐或站,自然而然地圍成一個溫馨和諧的圓圈,他們的臉上寫滿了認真專注與沉思感悟。每個人的眼神中都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思考,仿佛在這一刻,他們不僅僅是普通的村民,更是一群探尋真理的智者。
    王嬸,那位總是麵帶笑容的和藹婦女,輕輕地撫摸著身旁小孫子的頭,眼中閃爍著溫柔慈祥的光芒,仿佛那光芒中蘊含著無盡的愛意和歲月的智慧。她微微抬起頭,回憶著往昔的點點滴滴,緩緩說道:“你說得極是,我這心裏啊,還清楚地記得那年發大水的情景。那洪水就像一頭凶猛的野獸,肆虐著我們的村莊,來勢洶洶,讓人膽戰心驚。但咱們全村人可沒有一個退縮的,大家齊心協力,不分你我,青壯年們扛著沙袋去堵決口,婦女們則在家裏燒水做飯,照顧老人和孩子。那時候,哪還顧得上自家的那點小利益,大家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要保住咱們的村子,保住咱們的家。在那危急時刻,咱們就是一個整體,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每一個人都為了這個家在拚命。”
    宇文叔,一位皮膚黝黑、身材魁梧健壯的漢子,平日裏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總是默默地用自己的雙手為村子付出。此刻,他卻也忍不住開口說道:“是啊,王嬸說得對。那時候雖說生活條件艱苦,物質匱乏,但咱們的心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再大的困難在咱們麵前都不算啥。就像宇文大哥帶著我們幾個去山上找草藥,為受傷的村民治病,那山路崎嶇難行,好幾次都差點摔下山崖,但誰也沒有放棄。可如今日子逐漸好過了,反倒不知為何,少了那份曾經珍貴無比的凝聚力。我覺得,你辦的這個夜校,就是要把咱們曾經離散的心再重新緊密拉回來,讓咱們茅山渦村的精神再次煥發出耀眼的光彩,重鑄往昔的輝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房間內的氣氛愈發濃烈熾熱,仿佛是燃燒的火焰,將每一個人的心都緊緊地包裹其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沉浸於往昔那些溫馨美好時光的回憶之中,那些曾經一起度過的艱難歲月和歡樂時刻,此刻都成為了他們心中最寶貴的財富。同時,他們也開始深入思考如何在現代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中,繼續傳承和大力發揚那份純真質樸的信仰與團結一心的強大力量。
    這時,村裏的老教師李大爺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緩緩地說道:“我在這村裏教了大半輩子書,看著咱們村的孩子們一個個長大成人。以前,咱們雖然窮,但孩子們都很懂事,知道尊敬長輩,互相幫助。就說那次村裏的學堂屋頂漏雨,孩子們二話不說,跟著大人一起上山砍樹,回來修補屋頂。這就是咱們村的好傳統啊!現在,咱們不能讓這些好傳統丟了。”
    年輕的媳婦阿蘭也紅著臉說道:“俺覺得,以後咱們可以多組織一些村裏的活動,像以前那樣,大家一起過節,一起幹活,感情自然就深了。上次村裏組織的采摘節,大家一起摘果子,一起賣,可熱鬧了,也讓俺們這些年輕人更有幹勁了。”
    我靜靜地聽著大家的發言,心中滿是欣慰與感動。我知道,這僅僅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真正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麵,等待著我們去一一攻克。但此刻,看到村民們眼中那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我堅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大家說得都很精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家的熱情與堅定決心。” 我的聲音中透露出幾分難以抑製的激動,眼神中閃爍著淚光,那是感動與希望交織而成的光芒。“但請大家務必銘記,公平與正義的真正實現,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努力,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不斷踐行。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茅山渦村不僅是一個地理位置上的實體,更是一個充滿愛與正義的精神家園,是我們心靈的歸宿。”
    夜已深,土坯房內的燈火依然明亮。村民們帶著滿滿的思考和希望,陸續離開了夜校,各自回到家中。他們的身影在夜色中漸漸模糊,但那一顆顆被點燃的心,卻在黑暗中閃耀著光芒。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茅山渦村發生了許多微小卻溫暖的變化。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村莊的土地上時,村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各自忙碌,而是會互相問候,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孩子們在上學的路上,會主動幫助老人提東西,年輕人也會主動去幫助那些勞動力不足的家庭幹農活。
    村裏的公共區域,以前總是垃圾亂扔,現在大家自發地組織起來,進行清掃和整理,還種上了花草,讓村子變得更加美麗。在一次村裏的土地分配問題上,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樣爭吵不休,而是坐在一起,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共同商討出了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然而,改變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隨著村子與外界的聯係越來越多,一些新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一些年輕人受到外麵世界的誘惑,開始覺得在村裏的生活太過平淡,想要離開去外麵闖蕩,這讓村裏的一些長輩們感到擔憂。
    一天晚上,在夜校裏,氣氛有些凝重。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小張低著頭說:“我想去城裏打工,聽說那裏能賺更多的錢,機會也多。我不想一輩子就待在這個村子裏,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他的話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村民們開始議論紛紛。王嬸著急地說:“孩子,外麵的世界雖然好,但咱們村也不能沒有人啊。你走了,家裏的地怎麽辦?”
    宇文叔也皺著眉頭說:“小張,你要想清楚啊。咱們村現在正在發展,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你要是走了,就錯過了村裏的這些變化。”
    我看著大家,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小張,我理解你的想法。外麵的世界確實很精彩,但我們也要看到村裏的潛力。現在我們正在努力讓村子變得更好,我們需要每一個人的力量。你在外麵學到的東西,也可以回來幫助村子發展。就像現在很多鄉村,年輕人出去闖蕩後,帶著新技術、新觀念回來,讓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咱們茅山渦村也可以這樣。”
    小張聽了大家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小時候在村裏的快樂時光,想起了大家一起麵對困難時的團結,心中有些猶豫。
    這時,村裏的另一位年輕人小李站了起來說:“我覺得小張說得對,我們可以出去闖蕩闖蕩,開闊眼界,然後回來把村裏建設得更好。我們不能固步自封,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大家聽了小李的話,覺得也有道理。我點了點頭說:“好,既然大家有這個想法,我們可以支持。但我們也要有個約定,不管走到哪裏,都不能忘記我們茅山渦村的精神,不能忘記我們追求的公平與正義,要把外麵的好經驗、好技術帶回來,讓我們的村子變得更加繁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村裏的一些年輕人陸續離開了村子,去外麵尋找機會。但他們走之前,都承諾會回來。而留在村子裏的人,也沒有放棄努力,他們繼續在村裏發展農業、手工藝等產業,同時也加強了對孩子們的教育,希望他們能成為村子未來的希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子裏的變化越來越大。出去的年輕人有的在外麵學到了新的種植技術,回來後帶領大家改良農作物,提高了產量和質量;有的學會了電商知識,幫助村裏的農產品打開了銷路,讓村子的經濟收入有了顯著的提高。
    村裏的文化建設也越來越好,夜校不僅開設了文化課程,還增加了一些技能培訓課程,讓村民們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村裏還組織了各種文化活動,如文藝表演、體育比賽等,讓村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然而,就在村子蓬勃發展的時候,又遇到了一個新的挑戰。一家大型企業看中了村裏的一塊土地,想要在這裏建廠。這本是一個發展經濟的好機會,但企業提出的一些條件卻讓村民們感到擔憂。他們擔心企業的建設會破壞村裏的環境,影響大家的生活質量。
    在一次村民大會上,大家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企業代表信誓旦旦地保證:“我們會采取最先進的環保技術,確保不會對村子的環境造成任何破壞。而且,工廠建成後,會為村裏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村子的經濟發展。”
    村民老吳卻冷哼一聲,說道:“說得好聽!河南南陽唐河縣的村民,發現工廠汙染耕地後去舉報,不僅沒解決問題,還被企業反咬一口,被判敲詐勒索。我們怎麽能相信你們?”
    我站出來說道:“老吳說得有道理,我們不能盲目相信。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錯過這個發展的機會。我們可以成立一個監督小組,由村民代表和專業人士組成,全程監督企業的建設和生產過程。一旦發現有汙染環境的行為,立即要求企業整改。”
    企業代表有些不悅地說:“這會增加我們的成本和管理難度。”
    我直視著他的眼睛,說道:“比起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點成本又算得了什麽?我們茅山渦村,一直追求公平與正義,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絕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村民的利益為代價。”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雙方最終達成了協議。企業同意接受監督小組的監督,村民們也同意企業在村裏建廠。
    在工廠建設的過程中,監督小組認真履行職責,確保企業按照承諾進行建設。茅山渦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守護住了自己的綠水青山。而那夜校的燈火,依舊在每一個夜晚閃耀,照亮著村民們前行的道路,見證著茅山渦村的變遷與成長。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