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槐下論公平,言中困意生。? 齊心尋路處,希望夜燈明 。

字數:2849   加入書籤

A+A-


    夕陽的餘暉如細密的金紗,透過繁茂的枝葉,斑駁地灑在村頭那棵古老的大槐樹下。光影搖曳間,張大嬸邁著略顯蹣跚卻又透著幹練的步子,緩緩走來。她手裏緊緊攥著一把剛從地裏精心拔來的青菜,葉片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在餘暉下閃爍著微光。走到樹下,她停下腳步,熟練地用圍裙擦拭著手上的泥土,目光掃向四周,最終落在坐在石墩上、正耐心翻著書頁的小李身上。
    此時的張大嬸,臉上掛著樸實無華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裏綻放的野雛菊,質樸而溫暖,可她的眼中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仿若平靜湖麵下隱匿的暗波。
    “小李啊,” 張大嬸微微張開嘴,聲音溫暖而略帶幾分粗糙,那是歲月與田間勞作留下的痕跡。她緩緩蹲下身子,將手中還帶著泥土清香的青菜輕輕放在一旁,目光輕柔地落在小李那專注的臉上,“你這些日子,給咱村娃娃們教書認字,大家夥兒心裏頭那個感激啊,真是比啥都強。每天看著娃兒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去學堂,回來又嘰嘰喳喳跟我講學到的新知識,我這心裏頭暖洋洋的,感覺日子都更有盼頭了。”
    小李像是被這溫暖的呼喚從知識的海洋中拉回,他輕輕抬起頭,眼神中閃爍著對教育事業熾熱的熱愛與磐石般的堅定。他修長的手指輕輕合上書本,站起身來,臉上洋溢著如春風拂麵般溫柔的笑容:“張大嬸,您這話讓我怪不好意思的。能幫到孩子們,看著他們一天天成長、蛻變,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福氣呢。” 邊說著,他邊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到張大嬸身旁,兩人並肩坐在了那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的石墩上。
    “可說到這公平正義嘛,” 張大嬸微微歎了口氣,那口氣仿佛承載著生活的諸多無奈,眉頭也隨之微微皺起,臉上的皺紋更深了幾分,“我就是個粗人,沒啥文化,一輩子在這黃土地裏刨食。在我看來,它就像那遠在天邊的雲彩,好看是好看,但摸不著,也填不飽肚子。你說,咱們莊稼人,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不就圖個吃飽穿暖,平平安安嘛。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來,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哪還有閑工夫琢磨這些個高深玩意兒。”
    小李聞言,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仿若一位陷入沉思的智者。他緩緩轉過頭,望向遠處那片金黃的稻田,微風如同大自然溫柔的手,輕輕拂過,稻浪層層翻滾,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大地最質樸的訴說。“張大嬸,您說得對,衣食住行確實是咱們生活的根本,這是咱老百姓過日子的底氣。” 他微微頓了頓,眼神愈發堅定,“但公平正義,就像是這片土地的根基,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如同春雨潤物般,滋養著每一顆種子,讓它們能在陽光下茁壯成長。您想想,要是咱村裏分地的時候不公平,有人占得多,有人分得少,那大家心裏能服氣嗎?還能安心種地、好好過日子嗎?”
    說著,他輕輕站起身,走到槐樹旁,伸出手輕輕拍了拍那粗壯的樹幹,樹幹粗獷而堅實,仿佛是歲月的守護者。“您看這棵樹,經曆了多少風雨的洗禮,電閃雷鳴、狂風呼嘯,依舊屹立不倒,正是因為它的根深深紮進了土壤,吸取著公平的養分,感受著正義的陽光。公平正義,就是我們社會的根,它保障著每個人無論出身貴賤、家境貧富,都能有平等的機會去追逐夢想,去收獲屬於自己的幸福。”
    張大嬸聽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小李,臉上漸漸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仿若迷霧被一縷陽光穿透。她輕輕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新的光芒,那光芒裏有了對未來更多的期許。“哎呀,小李你這麽一說,我這心裏頭啊,就透亮多了。原來,公平正義可不是僅僅寫在書本上的幾個字,它實實在在地關乎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子,關乎著咱村、咱國家的未來啊。就像咱希望娃兒們以後出去,不管到哪兒,都能被公平對待,都有機會出人頭地。”
    兩人相視一笑,那一刻,夕陽仿若一位浪漫的畫師,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勾勒出一幅充滿希望的畫麵。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隻留下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希望。
    “是啊,小李老師,咱們村子窮,孩子們能讀上書就不錯了,哪還有心思去想那些高深的東西?” 李二叔不知何時走了過來,他的手裏還拿著一把破舊的鋤頭,顯然是剛從地裏幹完活。他邁著大步走到近前,接過話茬,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臉上的汗水在夕陽下閃爍著微光,“我家那小子,每天放學回來還得幫著幹活,我就盼著他能識幾個字,以後別像我一樣,隻會種地。這公平正義,聽起來是好,可咋落實到咱這窮村子裏,太難咯。”
    小李看著李二叔,眼神中滿是理解,他站起身來,走到李二叔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二叔,我明白您的顧慮。咱村子窮是現狀,但不能因為窮,就放棄讓孩子們接觸這些重要的理念。您看,咱們村裏雖然條件艱苦,但孩子們的眼睛裏都透著對知識的渴望,對外麵世界的向往。咱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學校裏組織活動,讓孩子們學會分享,懂得尊重每個人的勞動成果,這就是在培養公平正義的意識。”
    周圍的幾個村民也圍了過來,紛紛點頭,王嬸子在一旁說道:“小李老師說得在理,可這辦學、搞活動,哪樣不得花錢啊?咱們村本來就不富裕,這錢從哪兒來?”
    小李皺了皺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嬸子,這確實是個難題。但咱們可以一起想辦法,村裏不是有手藝人嗎?像張大爺編的竹籃,精美又實用,拿到集市上去賣,肯定受歡迎。咱們可以組織大家利用農閑時間做些手工藝品,掙了錢一部分用來改善學校的條件,給孩子們買更多的書;還有,咱們可以聯係一些愛心人士、慈善機構,把咱們村子的情況跟他們說一說,看看他們能不能資助咱們。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咱們有心,一定能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眾人聽了小李的話,開始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有的麵露難色,有的眼中卻閃爍著希望的火花。夜的幕布漸漸拉開,星星一顆一顆地爬上了夜空,討論還在繼續,關於村莊教育的未來,依然充滿未知數,但那星星點點的希望之光,已在這個夜晚悄然種下,等待著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而在村子的另一頭,老村長聽聞了大家的討論,正默默地往這邊走來,他的心中似乎也有了一些想法,準備加入這場關乎村莊未來的探討。
    喜歡山外吹來的風請大家收藏:()山外吹來的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